第21章 舌戰羣儒!

卻說諸葛亮一番話把虞翻說的啞口無言,此時座間又一人起身問諸葛亮道:";汝孔明欲效張儀和蘇秦之舌,遊說我東吳耶?";諸葛亮轉身視之,乃江東名士步騭也.諸葛亮輕搖羽扇來到步騭身邊說的:";步子山以蘇秦和張儀二人爲辯士,但卻不知蘇秦和張儀二人亦是真豪傑也.蘇秦曾佩六國相印,張儀兩次相秦,皆有匡扶人國之謀,非比畏強凌弱,懼刀避劍之人也.君等聞國賊曹虛發詐僞之詞,便畏懼請降,敢笑蘇秦和張儀兩位大賢乎?";步騭被諸葛亮說道默然無語.就在此時忽一人起身問諸葛亮道:";孔明以曹何如人也?";諸葛亮轉頭視其人,乃東吳大臣薛綜也.諸葛亮見此便答薛綜道:";曹乃漢之國賊也,又何必有此一問?";薛綜聽諸葛亮之言哈哈大笑道:";孔明之言差矣,甚至荒誕之極.大漢傳世至今,天數將終也.今曹公已有天下之三分之二,人皆歸心.漢興王劉備劉玄德不識天時,強欲與爭,正如以卵擊石,安得不敗乎?如此天下大勢,你孔明尚且不知,安敢自號臥龍,堪比管仲和樂毅兩位前賢乎!真是可笑之極!";諸葛亮聽此薛綜之言不假思索,立刻起身厲聲斥責道:";薛敬文安得出此無父無君之言乎!夫人生天地間,以忠孝爲立身之本.公既爲漢臣,則見有不臣之人,當誓共戮之:若如此方是爲臣之道也.今曹曹孟德祖宗叨食漢祿,不思報效,反懷篡逆之心,天下之所共憤也;公乃以天數歸之,真乃無父無君之人也!不足與語!請勿復言!孔明羞於與汝之輩在言!";薛綜被諸葛亮罵的滿面羞慚,不能對答.座上又一人應聲而起問諸葛亮道:";曹雖挾天子以令諸侯,猶是相國曹參之後.漢興王劉備劉玄德雖雲是中山靖王苗裔,卻無可稽考,眼見只是織蓆販屨之夫耳,何足與曹抗衡哉!";諸葛亮視之,乃江東陸績也.諸葛亮見此輕搖羽扇會心一笑道:";公非袁術袁公路座間懷桔之陸郎乎?請安坐,聽吾一言:曹既爲曹參相國之後,則世爲漢臣矣;今乃專權肆橫,欺凌君父,是不惟無君,亦且蔑祖,不惟漢室之亂臣,亦曹氏之賊子也.吾主漢興王劉皇叔堂堂帝胄,黃巾起義曾斬張角平定叛亂!先帝漢靈帝親口御賜漢興王,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之時,更是身爲十八路諸侯盟主之身!當今皇帝,按譜賜爵,何雲無可稽考?且吾漢高祖起身亭長,而終有天下;織蓆販屨,又何足爲辱乎?公小兒之見,不足與高士共語!請勿再言,可笑之極!";陸績被諸葛亮說的頓時語塞.

座上一人見此忽然發難諸葛亮道:";孔明所言,皆強詞奪理,均非正論,不必再言.且請問孔明治何經典?";諸葛亮視之,乃江東大儒嚴酸也.諸葛亮見此說道:";尋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興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釣渭之姜子牙,興漢之張良,陳平之流.鄧禹,耿弇之輩,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審其生平治何經典.豈亦效書生,區區於筆硯之間,數黑論黃,舞文弄墨而已乎?";嚴峻見此低頭喪氣而不能對.

就在此時忽又一人大喊聲道:";公好爲大言,未必真有實學,恐適爲儒者所笑耳.";諸葛亮視其人,乃汝南程德樞也.諸葛亮見此便答道:";儒有君子小人之別.君子之儒,忠君愛國,守正惡邪,務使澤及當時,名留後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務雕蟲,專工翰墨,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且如楊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王莽之流,不免投閣而死,此所謂小人之儒也;雖日賦萬言,亦何取哉!";程德樞聽此不能對.

衆人見諸葛亮對答如流,盡皆失色.時座上張溫,駱統二人,又欲問難.忽一人自外而入,厲聲大喊一聲道:";臥龍孔明先生乃當世之奇才,君等以脣舌相難,實非吾江東敬客之禮也.曹大軍臨境,不思退敵之策,乃徒鬥口耶!";衆人急忙視其人,此人乃零陵人,姓黃,名蓋,字公覆,現爲東吳糧官.當時黃蓋對諸葛亮說道:";愚聞多言獲利,不如默而無言.何不將此金石之論爲我主吳候言之,乃與衆人辯論徒勞無功也?";諸葛亮聽此說道:";諸君不知世務,互相問難,不容不答耳.";於是黃蓋與魯肅引諸葛亮入.至中門,正遇諸葛瑾,諸葛亮見了大哥急忙施禮.諸葛瑾說道:";賢弟既到江東,如何不來見我?";諸葛亮見此說道:";弟既事漢興王劉皇叔,理宜先公後私.公事未畢,不敢及私.望兄見諒.";諸葛瑾見此便說道:";賢弟見過吳侯,卻來敘話.";說罷自去.魯肅在此囑咐諸葛亮道:";適間所囑,不可有誤.";諸葛亮點頭應諾.

魯肅與程普二人引諸葛亮至堂上,吳候孫權降階而迎,優禮相待.諸葛亮施禮畢,吳候孫權賜孔明坐.衆文武分兩行而立.魯肅立於孔明之側,只看他講話.孔明致漢興王劉備之意畢,偷眼看孫權:碧眼紫髯,堂堂一表.諸葛亮心中暗暗思索道:";此人相貌非常,只可激,不可說.等他問時,用言激之便了.";吳候孫權命人獻茶已畢便問諸葛亮道:";孤多聞魯子敬談足下之才,今幸得相見,敢求教益.";諸葛亮聽此說道:";不才無學,有辱明問.";孫權有問諸葛亮道:";足下近在新野,佐漢興王劉皇叔與曹決戰,必深知彼軍虛實.";諸葛亮聽此說道:";吾主漢興王劉皇叔荊州之地兵微將寡,更兼新野城小無糧,安能與曹相持.如若川蜀曹必敗也!";孫權見此又問諸葛亮道:";不知曹兵共有多少?";諸葛亮便答孫權道:";馬步水軍,約有一百餘萬.";孫權聽此大驚又問諸葛亮道:";莫非詐乎?";諸葛亮聽此便說道:";非詐也.曹就兗州已有青州軍三十萬;平了袁紹,又得五六十萬;中原新招之兵四五十萬;今又得荊州之軍吾十餘萬:以此計之,不下二百於萬之衆.孔明今以百萬言之,恐驚江東之士也.";魯肅在旁,聞言失色,以目視諸葛亮;諸葛亮只做不見.吳候孫權見此有問諸葛亮道:";曹部下戰將,還有多少?";諸葛亮說道:";足智多謀之士,能征慣戰之將,何止一二千人.";孫權見此又問道:";今曹平了荊,楚,復有遠圖乎?";諸葛亮答道:";即今沿江下寨,準備戰船,不欲圖江東,待取何地也?";孫權問道:";若彼有吞併之意,戰與不戰,請足下爲我一決.";諸葛亮答道:";吾孔明今有一言,但恐吳候不肯聽從.";孫權問道:";願聞高論.";諸葛亮說道:";曏者宇內大亂,故將軍起江東,吾主漢興王劉皇叔佔據川蜀,後被已故荊州候劉表邀請駐軍新野,與曹並爭天下.今曹芟除大難,略已平矣;近又新破荊州,威

震海內;縱有英雄,無用武之地:故吾主漢興王劉皇叔遁逃至此.願吳候量力而處之:若能以吳,越之衆,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其不能,何不從衆謀士之論,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孫權聽此未及答.諸葛亮又說道:";吳候外託服從之名,內懷疑貳之見,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孫權見此便問諸葛亮道:";誠如君言,漢興王劉皇叔爲何不降曹?";諸葛亮聽此會心一笑說道:";昔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吾主漢興王劉皇叔王室之胄,英才蓋世,衆士仰慕.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又安能屈處人下乎!";吳候孫權聽了孔明此言,不覺勃然變色,拂衣而起,退入後堂.衆皆哂笑而散,魯肅見此責備諸葛亮道:";先生何故出此言?幸是吾主寬洪大度,不即面責.先生之言,藐視吾主甚矣.";諸葛亮聽此仰面大笑道:";吳候何如此不能容物耶!吾孔明自有破曹之計,彼不問我,我故不言也.";魯肅聽此大喜問諸葛亮道:";果有良策,子敬當請吾主吳候求教先生.";諸葛亮見此說道:";吾視曹百萬之衆,如羣蟻耳!但我一舉手,則皆爲齏粉矣!";魯肅聞聽諸葛亮之言大喜,便急入後堂去見吳候孫權.此時吳候孫權怒氣未息,見魯肅進了便對魯肅說道:";孔明欺吾太甚!";魯肅見此說道:";臣亦以此責孔明,孔明反笑主公不能容物.破曹之策,孔明不肯輕言,主公何不求之?";孫權聽此回嗔作喜道:";原來孔明果有良謀,故以言詞激我.我一時淺見,幾誤大事.";便同魯肅重複出堂,再請孔明敘話.吳候孫權見諸葛亮,起身而謝道:";適來冒瀆威嚴,幸勿見罪.";諸葛亮亦起身而謝孫權道:";孔明言語冒犯,望乞恕罪.";孫權邀孔明入後堂,置酒相待.

酒過數巡之後,吳候孫權說道:";曹平生所惡者:呂布,劉表,袁紹,袁術,漢興王與孤耳.今數雄已滅,獨漢興王與孤尚存.孤不能以全吳之地,受制於人.吾計決矣.非漢興王莫與當曹者;然漢興王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諸葛亮聽此說道:";吾主漢興王劉皇叔雖新敗,然護國公大將軍李宇親提十萬精銳大軍前來助戰嗎,忠義公關雲長猶率精兵萬人;劉琦領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曹之衆,遠來疲憊;近追漢興王,輕騎一日夜行三百里,此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荊州士民依附曹者,迫於勢耳,非本心也.今吳候誠能與漢興王協力同心,破曹軍必矣.曹軍破,必北還,則荊,吳之勢強,而鼎足之形成矣.成敗之機,在於今日.惟將軍裁之.";吳候孫權聽此大悅說道:";臥龍先生之言,頓開茅塞.吾意已決,更無他疑.即日商議起兵,共滅曹!";遂令魯肅將此意傳諭文武官員,就送諸葛亮於館驛安歇.張昭知孫權欲興兵,遂與衆文官商議道:";中了孔明之計也!";急入見孫權道:";張昭等聞主公將興兵與曹爭鋒.主公自思比袁紹若何?曹向日兵微將寡,尚能一鼓克袁紹;何況今日擁百萬之衆南征,豈可輕敵?若聽諸葛亮之言,妄動甲兵,此所謂負薪救火也.";孫權只低頭不語.顧雍也勸吳候孫權說道:";劉備因爲曹所敗,故欲借我江東之兵以拒之,主公奈何爲其所用乎;願聽子布之言.";吳候孫權沉吟未決.張昭等出,魯肅入見孫權道:";適張子布等,又勸主公休動刀兵,力主投降曹之議,此皆全軀保妻子之臣,爲自謀之計耳.原主公勿聽也.";吳候孫權尚在沉吟之中.魯肅有上前對吳候孫權進言說道:";主公若遲疑,必爲衆人誤矣.";吳候孫權見此說道:";卿且暫退,容我三思.";魯肅乃退出.時武將或有要戰的,文官都是要降的,議論紛紛不一.且說孫權退入內宅,寢食不安,猶豫不決.吳國太見孫權如此,問孫權道:";何事在心,寢食俱廢?";吳候孫權見母親吳國太發問便答道:";今曹屯兵於江漢,有下江南之意.問諸文武,或欲降者,或欲戰者.欲待戰來,恐寡不敵衆;欲待降來,又恐曹不容:因此猶豫不決.";吳國太聽此便對孫權說道:";汝何不記吾姐臨終之語乎?";孫權如醉方醒,似夢初覺,想出這句話來.正是:追思國母臨終語,引得周郎立戰功.畢竟說着甚的,且看下文分解.

第87章 激戰!第23章 周瑜的陰謀!第20章 勇武潘璋!第69章 雪痕之戰!第186章 老將之威!第9章 祭旗出征!第69章 攻心戰!第6章 三顧茅廬(一)第32章 諸葛說周郎!第75章 曹孫聯盟!第15章 請君入甕!第45章 兩軍相遇!第15章 請君入甕!第54章 第一次合肥之戰第48章 周瑜來了!第25章 妙哉周公瑾!第52章 呂布的結局!第24章 大出意外!第60章 江東的對策!第144章 大義滅親!第93章 老曹怒了!第171章 左慈道長第15章 李宇率軍出益州,威逼孫劉罷手言和!第180章 老將爲先!第31章 赤壁之戰!第212章 大戰有起第61章 江東決策!第224章 劉備登基第167章 東周泰第149章 清者自清!第93章 老曹怒了!第179章 大戰前夕!第65章 涇陽君之戰(下)第55章 曹操VS周瑜!三十三章 過家門而不入第36章 諸葛亮VS周瑜!第232章 悲壯的漢獻帝!第4章 大敗曹仁!第202章 捷報頻傳!第35章 天子血書密詔!第88章 智勇雙全猛張飛!第31章 赤壁之戰!第6章 三顧茅廬(一)第66章 曹操一統中第41章 呂蒙論道!第4章 首戰!!!!第213章 混戰開始!第39章 龍飛牢籠!第103張 鼠目寸光!第202章 捷報頻傳!第100章 馬超VS夏侯淵!第51章 曹操戰呂布!第63章 用計!第156章 劉備來了!第91章 張三爺兵發洛陽城!第二白二十七章 馬超夜襲第24章 陳倉關之戰!第87章 左慈漢興王——王天下小也第17章 錦帆賊VS張文遠!第28章 甘寧逃生!第1章 初到三國第二白二十八章 最後的準備第6章 大戰之前的寧靜!第175章 爭論第13章 諸葛亮再敗曹操!第194章 追擊!第50章 百草林大捷!第10章 軍師初掌兵!第106章 兄弟情深(上)第28章 郭李之死!第88章 當皇天下!第157章 指點迷津!第54章 合圍之勢!第110章 偏向虎山行!第202章 捷報頻傳!第203章 親征第74章 二人世界!第70章 馬超VS曹操!第105章 回憶!第71章 錦馬超VS虎癡許褚!第122章 大捷(下)第12章 危局!危局!第39章 龍飛牢籠!第9章 虎口拔牙爲徐晃!!!!第156章 劉備來了!第95章 曹操要升官了!第二白一十六章 黃忠請戰第163章 戰端又開!第19章 李宇二戰呂奉先,漢興大勝董仲穎第29章 岐山關之戰。第13章 劉備凱歌歸,益州軍革命!!!第28章 甘寧逃生!第16章 亂局開始!第16章 虎威趙雲!第6章 三顧茅廬(一)第229章 圈踢郭奉孝!第138章 漢興王到!第25章 授旗出征!第80章 盡興而歸!第25章 授旗出征!
第87章 激戰!第23章 周瑜的陰謀!第20章 勇武潘璋!第69章 雪痕之戰!第186章 老將之威!第9章 祭旗出征!第69章 攻心戰!第6章 三顧茅廬(一)第32章 諸葛說周郎!第75章 曹孫聯盟!第15章 請君入甕!第45章 兩軍相遇!第15章 請君入甕!第54章 第一次合肥之戰第48章 周瑜來了!第25章 妙哉周公瑾!第52章 呂布的結局!第24章 大出意外!第60章 江東的對策!第144章 大義滅親!第93章 老曹怒了!第171章 左慈道長第15章 李宇率軍出益州,威逼孫劉罷手言和!第180章 老將爲先!第31章 赤壁之戰!第212章 大戰有起第61章 江東決策!第224章 劉備登基第167章 東周泰第149章 清者自清!第93章 老曹怒了!第179章 大戰前夕!第65章 涇陽君之戰(下)第55章 曹操VS周瑜!三十三章 過家門而不入第36章 諸葛亮VS周瑜!第232章 悲壯的漢獻帝!第4章 大敗曹仁!第202章 捷報頻傳!第35章 天子血書密詔!第88章 智勇雙全猛張飛!第31章 赤壁之戰!第6章 三顧茅廬(一)第66章 曹操一統中第41章 呂蒙論道!第4章 首戰!!!!第213章 混戰開始!第39章 龍飛牢籠!第103張 鼠目寸光!第202章 捷報頻傳!第100章 馬超VS夏侯淵!第51章 曹操戰呂布!第63章 用計!第156章 劉備來了!第91章 張三爺兵發洛陽城!第二白二十七章 馬超夜襲第24章 陳倉關之戰!第87章 左慈漢興王——王天下小也第17章 錦帆賊VS張文遠!第28章 甘寧逃生!第1章 初到三國第二白二十八章 最後的準備第6章 大戰之前的寧靜!第175章 爭論第13章 諸葛亮再敗曹操!第194章 追擊!第50章 百草林大捷!第10章 軍師初掌兵!第106章 兄弟情深(上)第28章 郭李之死!第88章 當皇天下!第157章 指點迷津!第54章 合圍之勢!第110章 偏向虎山行!第202章 捷報頻傳!第203章 親征第74章 二人世界!第70章 馬超VS曹操!第105章 回憶!第71章 錦馬超VS虎癡許褚!第122章 大捷(下)第12章 危局!危局!第39章 龍飛牢籠!第9章 虎口拔牙爲徐晃!!!!第156章 劉備來了!第95章 曹操要升官了!第二白一十六章 黃忠請戰第163章 戰端又開!第19章 李宇二戰呂奉先,漢興大勝董仲穎第29章 岐山關之戰。第13章 劉備凱歌歸,益州軍革命!!!第28章 甘寧逃生!第16章 亂局開始!第16章 虎威趙雲!第6章 三顧茅廬(一)第229章 圈踢郭奉孝!第138章 漢興王到!第25章 授旗出征!第80章 盡興而歸!第25章 授旗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