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天下大亂的來臨

呂布見李肅的當晚,是夜二更時分,呂布提刀徑入丁原帳中。丁原此時正秉燭觀書,見呂布來至面前,忙問道:“吾兒來有何事故?”呂布說道:“吾堂堂丈夫,安肯爲汝子乎!”丁原慌了忙說道:“奉先何故心變?”呂布向前,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刀砍下丁原首級,大呼左右:“丁原不仁,吾已殺之。肯從吾者在此,不從者自去!”軍士散其大半。

次日,呂布持丁原首級,往見李肅。肅遂引呂布見董卓。董卓大喜,置酒相待。董卓先下拜說道:“今我董卓今得將軍,如旱苗之得甘雨也。”呂布納董卓坐而拜之曰:“公若不棄,呂布請拜爲義父。”董卓以金甲錦袍賜布,暢飲而散。董卓自是威勢越大,自領前將軍事,封弟董□爲左將軍、鄠侯,封呂布爲騎都尉、中郎將、都亭侯。李儒勸卓早定廢立之計。董卓乃於省中設宴,會集公卿,令呂布將甲士千餘,侍衛左右。是日,太傅袁隗與百官皆到。酒行數巡,董卓按劍說道“當今天子闇弱無能,不可以奉祖宗宗廟;吾將依伊尹、霍光故事,廢帝爲弘農王,立陳留王爲帝。有不從者斬!”羣臣惶怖莫敢對,這時就可見董卓的王霸之氣了。不過也有膽子大的中軍校尉袁紹挺身出曰:“當今天子即位未幾,並無失德;汝欲廢嫡立庶,非反而何?”董卓聽後大怒說道:“天下事在我!我今爲之,誰敢不從!汝視我之劍不利否?”袁紹亦拔劍曰:“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兩個在筵上對敵。可見袁紹在這個時候還是個頂天立地的英雄,也不愧爲大漢的忠臣,可能是最後經過亂世,他才逐漸有了野心的!

董卓大怒欲殺袁紹,李儒制止勸說道:“事未可定,不可妄殺。”袁紹手提寶劍,辭別百官而出,懸節東門,奔冀州去了。董卓謂太傅袁隗說道:“汝侄無禮,吾看汝面,姑恕之。廢立之事若何?”袁隗說道:“太尉所見是也。”董卓說道:“敢有阻大議者,以軍法從事!”羣臣震恐,皆雲一聽尊命。宴罷,卓問侍中周毖、校尉伍瓊說道:“袁紹此去若何?”周毖說道:“袁紹忿忿而去,若購之急,勢必爲變。且袁氏樹恩四世,門生故吏遍於天下;倘收豪傑以聚徒衆,英雄因之而起,山東非公有也。不如赦之,拜爲一郡守,則袁紹喜於免罪,必無患矣。”伍瓊也說道:“袁紹好謀無斷,不足爲慮;誠不若加之一郡守,以收民心。”董卓從之,即日差人拜紹爲渤海太守。

九月朔,請帝升嘉德殿,大會文武。董卓拔劍在手,對衆臣說道:“天子闇弱,不足以君臨天下。今有策文一道,宜爲宣讀。”乃命李儒讀策文,李儒讀道:“孝靈皇帝,早棄臣民;皇帝承嗣,海內側望。而帝天資輕佻,威儀不恪,居喪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皇太后教無母儀,統政荒亂。永樂太后暴崩,衆論惑焉。三綱之道,天地之紀,毋乃有闕?陳留王協,聖德偉懋,規矩肅然;居喪哀慼,言不以邪;休聲美譽,天下所聞,宜承洪業,爲萬世統。茲廢皇帝爲弘農王,皇太后還政,請奉陳留王爲皇帝,應天順人,以慰生靈之望。”李儒讀策畢,董卓叱左右扶帝下殿,解其璽綬,北面長跪,稱臣聽命。又呼太后去服候敕。帝后皆號哭,羣臣無不悲慘。

階下一大臣,憤怒高叫罵道:“賊臣董卓,敢爲欺天之謀,吾當以頸血濺之!”揮手中象簡,直擊董卓。董卓那小暴脾氣,大怒,喝武士拿下:乃尚書丁管也。董卓命牽出斬之。丁管罵不絕口,至死神色不變。三國演義裡有詩嘆道:“董賊潛懷廢立圖,漢家宗社委丘墟。滿朝臣宰皆囊括,惟有丁公是丈夫。”

董卓請陳留王登殿。羣臣朝賀畢,董卓命扶何太后並弘農王及帝妃唐氏永安宮閒住,封鎖宮門,禁羣臣無得擅入。可憐漢少帝四月登基,至九月即被廢只當了五個月的皇帝,還沒有享受到皇帝的樂趣就這樣被董卓給廢了。

董卓所立陳留王劉協,表字伯和,靈帝中子,即獻帝也;時年九歲。改元初平。董卓爲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威福莫比。一時之間朝野之中無人敢與之爭雄!

李儒勸董卓擢用名流,以收人望,因薦蔡邕之才。董卓命徵之,蔡邕不赴。董卓大怒,使人謂蔡邕說道:“如不來,當滅汝族。”蔡邕懼,只得應命而至。董卓見邕大喜,一月三遷其官,拜爲侍中,甚見親厚。這個董卓在用人上就是一貫的用強,確實不愧於他魔王的稱號!

卻說漢少帝與何太后、唐妃困於永安宮中,衣服飲食,漸漸少缺;少帝淚不曾幹。一日,偶見雙燕飛於庭中,遂吟詩一首。詩曰:“嫩草綠凝煙,嫋嫋雙飛燕。洛水一條青,陌上人稱羨。遠望碧雲深,是吾舊宮殿。何人告吾叔,泄我心中怨!皇叔來到此,諸盡負心人!”可見當時漢少帝的心裡是多麼盼望有人在這個時候能把消息傳送給劉備,因董卓害怕劉備知道,所以封鎖消息!並且董卓還時常使人探聽漢少帝。是日夜晚董卓獲得漢少帝此詩,來呈董卓。董卓怒道:“怨望作詩,殺之有名矣。哼!不就是劉備嗎?我有奉先何足據知!”遂命李儒帶武士十人,入宮弒帝。漢少帝帝與何太后後和太妃正在樓上,宮女報李儒至,漢少帝大驚。李儒以鴆酒奉漢少帝帝,帝問何故。李儒說道:“春日融和,董相國特上壽酒。”何太后說道:“既雲壽酒,汝可先飲。”李儒怒道:“汝不飲耶?”呼左右持短刀白練於前說道:“壽酒不飲,可領此二物!”唐妃跪告說道:“妾身代帝飲酒,願公存母子性命。”李儒怒斥道:“汝何人,可代王死?”乃舉酒與何太后說道:“汝可先飲?”何後大罵何進無謀,引賊入京,致有今日之禍。李儒催*漢少帝,漢少帝說道:“容我與太后作別。”乃大慟而作歌,其歌詞爲:“天地易兮日月翻,棄萬乘兮退守藩。爲臣*兮命不久,大勢去兮空淚潸!”唐妃亦作歌對道:“皇天將崩兮后土頹,身爲帝姬兮命不隨。生死異路兮從此畢,奈何煢速兮心中悲!”歌罷,相抱而哭,李儒怒斥道:“相國立等回報,汝等俄延,望誰救耶?”何太后大罵道:“董賊*我母子,皇天不佑!汝等助惡,必當滅族!”李儒大怒,雙手扯住太后,直攛下樓;叱武士絞死唐妃;以鴆酒灌殺少帝。

還報董卓,董卓命葬於城外。自此每夜入宮,*宮女,夜宿龍牀。嘗引軍出城,行到陽城地方,時當二月,村民社賽,男女皆集。卓命軍士圍住,盡皆殺之,掠婦女財物,裝載車上,懸頭千餘顆於車下,連軫還都,揚言殺賊大勝而回;於城門外焚燒人頭,以婦女財物分散衆軍。越騎校尉伍孚,字德瑜,見董卓殘暴,憤恨不平,嘗於朝服內披小鎧,藏短刀,欲伺便殺卓。一日,董卓入朝,孚迎至閣下,拔刀直刺卓。卓氣力大,兩手摳住;呂布便入,揪倒伍孚。董卓問曰:“誰教汝反?”孚瞪目大喝曰:“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汝罪惡盈天,人人願得而誅之!吾恨不車裂汝以謝天下!哈哈!我已寫密信告之漢興王劉備,不久必定要你下地獄!”董卓聽後大怒,命牽出剖剮之。孚至死罵不絕口。三國演義有詩讚之曰:“漢末忠臣說伍孚,沖天豪氣世間無。朝堂殺賊名猶在,萬古堪稱大夫!”董卓自此出入常帶甲士護衛。

時袁紹在渤海,聞知董卓弄權,乃差人齎密書來見王允。書內容爲:“董卓國賊也,今欺天廢主,人不忍言;而公恣其跋扈,如不聽聞,豈報國效忠之臣哉?今紹今集兵練卒,欲掃清王室,未敢輕動。公若有心,當乘間圖之。如有驅使,即當奉命。另外吾以密信與漢興王請出尚方寶劍以殺國賊,匡扶漢室!”王允得書,尋思無計。一日,於侍班閣子內見舊臣俱在,王允說道:“今日老夫賤降,晚間敢屈衆位到舍小酌。”衆官皆道:“必來祝壽。”當晚王允設宴後堂,公卿皆至。酒行數巡,王允忽然掩面大哭。衆官驚問道:“司徒貴誕,何故發悲?”王允哭道:“今日並非賤降,因欲與衆位一敘,恐董卓見疑,故託言耳。董卓欺主弄權,社稷旦夕難保。想高皇誅秦滅楚,奄有天下;誰想傳至今日,乃喪於董卓之手:此吾所以哭也。”於是衆官皆哭。坐中一人撫掌大笑道:“滿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還能哭死董卓否?”王允視之,乃驍騎校尉曹*也。王允怒罵道:“汝祖宗亦食祿漢朝,今不思報國而反笑耶?”曹*笑道:“吾非笑別事,笑衆位無一計殺董卓耳。*雖不才,願即斷董卓頭,懸之都門,以謝天下。”王允避席問道:“孟德有何高見?”曹*說道:“近日*屈身以事卓者,實欲乘間圖之耳。今卓頗信*,*因得時近卓。聞司徒有七寶刀一口,願借與*入相府刺殺之,雖死不恨!”王允大驚說道:“孟德果有是心,天下幸甚!”遂親自酌酒奉道曹*面前。曹*瀝酒設誓,王允隨取寶刀與之。曹*藏刀,飲酒畢,即起身辭別衆官而去。衆官又坐了一回,亦俱散訖。

次日,曹*佩着寶刀,來至相府,問侍從說道:“丞相何在?”從人對道:“在小閣中。”曹*徑入小格而去。見董卓坐於牀上,呂布侍立於側。董卓問道:“孟德爲何來的如此遲?”曹*答道:“老馬瘦弱不堪。”董卓顧謂呂布說道:“吾有西涼進來好馬,奉先可親去揀一騎賜與孟德。”呂布領令而出。曹*暗忖道:“此賊合死!”即欲拔刀刺之,懼卓力大,未敢輕動。卓胖大不耐久坐,遂倒身而臥,轉面向內。曹*又思道:“此賊當休矣!”急掣寶刀在手,恰待要刺,不想董卓仰面看衣鏡中,照見曹*在背後拔刀,急回身問道:“孟德何爲?”時呂布已牽馬至閣外。曹*惶遽,乃持刀跪下說道:“今曹*有寶刀一口,獻上恩相。”董卓接視之,見其刀長尺餘,七寶嵌飾,極其鋒利,果寶刀也;遂遞與呂布收了。*解鞘付布。董卓引*出閣看馬,曹*謝道:“願借試一騎。”董卓就教與鞍轡。*牽馬出相府,加鞭望東南而去。

呂布反應過來對董卓說道:“適來曹*似有行刺之狀,及被喝破,故推獻刀。”董卓也說道:“吾亦疑之。”正說話間,適李儒至,董卓以其事告之。儒曰:“*無妻小在京,只獨居寓所。今差人往召,如彼無疑而便回來,那則是獻刀;如推託不來,則必是行刺,便可擒而問也。”董卓然其說,即差獄卒四人往喚曹*。去了良久,回報道:“*不曾回寓,乘馬飛出東門。門吏問之,曹*說道‘丞相差我有緊急公事’,縱馬而去矣。”李儒聽後罵道:“*賊心虛逃竄,行刺無疑矣。”董卓大怒道:“我如此重用,反欲害我!”李儒說道:“此必有同謀者,待拿住曹*便可知矣。”董卓遂令遍行文書,畫影圖形,捉拿曹*:擒獻者,賞千金,封萬戶侯;窩藏者同罪。

且說曹*逃出城外,飛奔譙郡。路經中牟縣,爲守關軍士所獲,擒見縣令。曹*言道:“我是客商,覆姓皇甫。”縣令熟視曹*,沉吟半晌,乃說道:“吾前在洛陽求官時,曾認得汝是曹*,如何隱諱!且把來監下,明日解去京師請賞。”把關軍士賜以酒食而去。至夜分,縣令喚親隨人暗地取出曹*,直至後院中審究;問道:“我聞丞相待汝不薄,何故自取其禍?”曹*說道:“燕雀安知鴻鵠志哉!汝既拿住我,便當解去請賞。何必多問!”縣令屏退左右,謂曹*說道:“汝休小覷我。我非俗吏,奈未遇其主耳。”曹*答道:“吾祖宗世食漢祿,若不思報國,與禽獸何異?吾屈身事卓者,欲乘間圖之,爲國除害耳。今事不成,乃天意也!”縣令說道:“孟德此行,將欲何往?”曹*:“吾將歸鄉里,發矯詔,召天下諸侯興兵共誅董卓:吾之願也。”縣令聞言,乃親釋其縛,扶之上坐,再拜道:“公真天下忠義之士也!”曹*亦拜,問縣令姓名。縣令曰:“吾姓程,名昱,字仲德。老母妻子,皆在東郡。今感公忠義,願棄一官,從公而逃。”曹*得之甚喜。是夜程昱收拾盤費,與曹*更衣易服,各背劍一口,乘馬投故鄉來。

行了三日,至成皋地方,天色向晚。曹*以鞭指林深處對程昱說道:“此間有一人姓呂,名伯奢,是吾父結義弟兄;就往問家中消息,覓一宿,如何?”程昱說道:“最好。”二人至莊前下馬,入見呂伯奢。呂伯奢說道:“我聞朝廷遍行文書,捉汝甚急,汝父已避陳留去了。汝如何得至此?”曹*告以前事告之說道:“若非程縣令,已粉骨碎身矣。”呂伯奢拜程昱說道:“小侄若非使君,曹氏滅門矣。使君寬懷安坐,今晚便可下榻草舍。”說罷,即起身入內。良久乃出,謂程昱說道:“老夫家無好酒,容往西村沽一樽來相待。”言訖,匆匆上驢而去。

曹*與程昱坐久,忽聞莊後有磨刀之聲。曹*說道:“呂伯奢非吾至親,此去可疑,當竊聽之。”二人潛步入草堂後,但聞人說話道:“縛而殺之,何如?”曹*說道:“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獲。”遂與程昱拔劍直入,不問男女,皆殺之,一連殺死八口。搜至廚下,卻見縛一豬欲殺。程昱說道:“孟德心多,誤殺好人矣!”急出莊上馬而行。行不到二里,只見伯奢驢鞍前鞽懸酒二瓶,手攜果菜而來,叫道:“賢侄與使君何故便去?”曹*說道:“被罪之人,不敢久住。”呂伯奢說道:“吾已分付家人宰一豬相款,賢侄、使君何憎一宿?速請轉騎。”曹*不顧,策馬便行。行不數步,忽拔劍復回,叫伯奢曰:“此來者何人?”呂伯奢回頭看時,曹*揮劍砍伯奢於驢下。程昱大驚說道:“適才誤耳,今何爲也?”曹*說道:“等呂伯奢到家,見殺死多人,安肯幹休?若率衆來追,必遭其禍矣。”程昱說道:“知而故殺,大不義也!”曹*說道:“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程昱默然。

白白兩載青春黃渡,卻不知愛人心意若何!

真的很想你,但卻一直再堅持咬牙!這次傷的太重!

第42章 涼州大捷(上)第94章 荀彧的計策!第27章 關羽VS呂布!第78章 李宇兵進長安!第103張 鼠目寸光!第4章 大敗曹仁!第46章 曹劉停戰!第49章 宋濂很不客氣!第215章 兩軍對峙!第二白二十七章 戰前部署第42章 老將黃忠!第225章 援軍到來!第13章 諸葛亮再敗曹操!第59章 周瑜陰謀!第58章 官渡之戰的開始!第110章 偏向虎山行!第74章 二人世界!第110章 反心畢露!第231章 大獲全勝!第18章 關公劫營遭包圍,李宇二遇呂奉先!第226章 激將法!第2章 夢中的婚禮第12章 危局!危局!第73章 鳳雛獻計!第110章 反心畢露!第36章 遵旨出賊!第二白一十六章 黃忠請戰第59章 大戰開始!第166章 曹孫交鋒!第36章 諸葛亮VS周瑜!第27章 劉備到來!第196章 追殺!第2章 水鏡先生第10章 涼州之戰爆發!第148章 王星的結局第157章 指點迷津!第92章 曹操很鬱悶!第63章 用計!第218章 大漢雄風!第36章 諸葛亮VS周瑜!第50章 曹操圖徐州!第196章 追殺!第188章 援軍!第12章 大封羣臣!第54章 出了漢奸?第187章 虎賁張任!第212章 大戰有起第24章 周瑜之謀!第17章 錦帆賊VS張文遠!第48章 袁術的悲慘!第67章 討價還價(二)第7章 御前會議!第25章 天子求救!第11章 曹操圖荊州!第8章 孫權即位!第189章 新星崛起!第173章 亂起第33章 關羽義收張文遠!第46章 再此改革!第76章 孫權的陰謀!第44章 將相和!第34章 諸葛說周郎!第86章 劉備軍的教育體制!第160章 早朝開始!第129章 李思雪的心事!第190章 夏侯淵的後手!第133章 安排完畢!第58章 官渡之戰的開始!第71章 錦馬超VS虎癡許褚!第145章 突變!第65章 心理戰術!第二白二十二章 虎威子龍第176章 決心以下!第30章 大戰的前夕!第6章 大戰之前的寧靜!第21章 威武趙子龍!李宇破董卓!第113章 王衝的身份!第52章 呂布的結局!第167章 東周泰第103張 鼠目寸光!第24章 劉備李宇起間隙,董卓蠻橫終遭報!第39章 決戰開始!第3章 決戰——天水城危急第31章 周瑜佈陣!第165章 東虎將第117章 名將交鋒!第4章 孫權的選擇!第16章 虎威趙雲!第49章 夜襲于禁!第21章 郭嘉的姻緣!第56章 江東三傑!第13章 大戰在即!第197章 英雄末路!第192章 平陽之戰(下)第25章 劉備震怒抓李宇,法正忠直斷案!第43章 悲喜交加!第166章 曹孫交鋒!第26章 草船借箭!第91章 張三爺兵發洛陽城!第230章 無敵風火輪!
第42章 涼州大捷(上)第94章 荀彧的計策!第27章 關羽VS呂布!第78章 李宇兵進長安!第103張 鼠目寸光!第4章 大敗曹仁!第46章 曹劉停戰!第49章 宋濂很不客氣!第215章 兩軍對峙!第二白二十七章 戰前部署第42章 老將黃忠!第225章 援軍到來!第13章 諸葛亮再敗曹操!第59章 周瑜陰謀!第58章 官渡之戰的開始!第110章 偏向虎山行!第74章 二人世界!第110章 反心畢露!第231章 大獲全勝!第18章 關公劫營遭包圍,李宇二遇呂奉先!第226章 激將法!第2章 夢中的婚禮第12章 危局!危局!第73章 鳳雛獻計!第110章 反心畢露!第36章 遵旨出賊!第二白一十六章 黃忠請戰第59章 大戰開始!第166章 曹孫交鋒!第36章 諸葛亮VS周瑜!第27章 劉備到來!第196章 追殺!第2章 水鏡先生第10章 涼州之戰爆發!第148章 王星的結局第157章 指點迷津!第92章 曹操很鬱悶!第63章 用計!第218章 大漢雄風!第36章 諸葛亮VS周瑜!第50章 曹操圖徐州!第196章 追殺!第188章 援軍!第12章 大封羣臣!第54章 出了漢奸?第187章 虎賁張任!第212章 大戰有起第24章 周瑜之謀!第17章 錦帆賊VS張文遠!第48章 袁術的悲慘!第67章 討價還價(二)第7章 御前會議!第25章 天子求救!第11章 曹操圖荊州!第8章 孫權即位!第189章 新星崛起!第173章 亂起第33章 關羽義收張文遠!第46章 再此改革!第76章 孫權的陰謀!第44章 將相和!第34章 諸葛說周郎!第86章 劉備軍的教育體制!第160章 早朝開始!第129章 李思雪的心事!第190章 夏侯淵的後手!第133章 安排完畢!第58章 官渡之戰的開始!第71章 錦馬超VS虎癡許褚!第145章 突變!第65章 心理戰術!第二白二十二章 虎威子龍第176章 決心以下!第30章 大戰的前夕!第6章 大戰之前的寧靜!第21章 威武趙子龍!李宇破董卓!第113章 王衝的身份!第52章 呂布的結局!第167章 東周泰第103張 鼠目寸光!第24章 劉備李宇起間隙,董卓蠻橫終遭報!第39章 決戰開始!第3章 決戰——天水城危急第31章 周瑜佈陣!第165章 東虎將第117章 名將交鋒!第4章 孫權的選擇!第16章 虎威趙雲!第49章 夜襲于禁!第21章 郭嘉的姻緣!第56章 江東三傑!第13章 大戰在即!第197章 英雄末路!第192章 平陽之戰(下)第25章 劉備震怒抓李宇,法正忠直斷案!第43章 悲喜交加!第166章 曹孫交鋒!第26章 草船借箭!第91章 張三爺兵發洛陽城!第230章 無敵風火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