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
兩人立即起身,朝着嬴斐躬身,道。嬴斐方纔之言,雖說的輕快,但,其,實質不吝於下達軍令。
是以,郭嘉與太史慈都不敢輕慢之。蓋因爲,一旦軍令出,雙方的身份將是上下級。
“嗯,下去準備吧。”
嬴斐輕嘆一句,隨之將目光收了回來。隨着對大漢王朝的瞭解越深,其心中急迫就愈深。
華夏九州,中原漢土,其人傑地靈,鍾天地造化。其中的蓋代人傑,絕世英才多到難以數計。
此時此刻,華夏九州對於嬴斐的感覺就是,這是一個坑,一個佈局千年的巨坑,裡面隱藏着大恐怖。
而這漢末這一代,有無數人傑誕生,璀璨於世,其手段更是絕世。無數文臣縱橫於朝堂,謀士捭闔於各大勢力,武將爭鋒於九州各地。
這是一個璀璨的大世,醞釀千年的佈局,王朝覆滅之仇,世家皇權之爭,商賈走卒的不甘怒吼,必將在這一世清算。
黑冰臺的情報,是合格的。從林峰不斷整理出的檔案中,嬴斐敏銳的發現,這個漢末真心不簡單。
千年之仇,權利之爭,剪不斷理還亂的糾葛,堆積數百年,其已經到了臨界點。
想到這裡,嬴斐眸子變得冷冽,其中幽光閃爍。綜合檔案分析,其心中誕生出一個大致的輪廓。
然,這個猜測,卻令嬴斐感到沉甸甸的壓力。
到底是什麼原因,令三國之後,一直到晉朝,中原人口不豐,國力皆處於弱勢,其更是於西晉之後。
五胡亂華!
若非魏武帝閔冉,發佈殺胡令,漢家衣冠早已誅絕。
結合歷史前因後果,以及黑冰臺的檔案,嬴斐心中有一個大致的推測,那便是大清算。
九州之中,積累千年的仇恨,在三國爆發。各方勢力爭鋒,令中原漢土元氣大傷,以至於經歷了三國,西晉都未曾恢復。
除了這個解釋,嬴斐根本就想不到其他。蓋因爲,不論是春秋戰國,還是東漢以前,一直沒有人敢亂華。
那怕是春秋戰國的大爭霸,中原先有五霸鬥牛,後有七雄逐帝,卻也未見九州人口不足,國勢減弱。
漢末雖亂,人口銳減,其戰爭死傷,又豈是戰國之時,白起斬殺士卒之衆。當初武安君白起,斬殺戰國四分之一的人口。
令其硬生生從一介普通士卒,升遷爲大秦武安君。這是赫赫戰功,亦是人命堆積而成。然,縱使如此,亦未見中原人口百年不豐。
又或者是秦末逐鹿,十八諸侯紛亂天下,項羽於鉅鹿坑殺大秦長城軍團二十萬,楚漢相爭,諸侯爭鋒,亦休養生息不過三世。
到漢武帝時,大漢王朝已能北擊匈奴,揚威於塞外。但,自漢末以來,諸侯逐鹿不算,自曹丕建魏代漢,至西晉滅亡,整整九十六年。
百年休養生息,縱然三國之間,仍有戰亂,卻規模不大。按常理而言,其縱不如武帝之時強盛,卻,守成有餘。
但,嬴斐瞭解的歷史則是西晉八王之亂後,隨及爆發五胡亂華。這一點,十分的令人不解。
要知道,歷史終歸是前進的。按理來說,漢末以後,中原恢復元氣應該更快纔是。
……
“三國,好一個神秘莫測年代!”
輕嘆一聲,嬴斐久久不語。這個猜測,令其壓力倍增。嬴斐想要一統天下,逐鹿於九州,這個坎兒必須邁過去。
更何況,其立志要改變歷史,杜絕五胡亂華的發生,這更是必須面對這個驚天陰謀。
越瞭解,越發現這個時代的神秘莫測,有些人的佈局,根本就深不可測。這個時候,嬴斐自是清楚,後世的歷史根本就被篡改過。
漢末逐鹿,絕對沒有秦末爭鼎,亦或者白起征戰死的人多。所以,造成中原漢土實力不濟,元氣不復的就只有一個解釋。
那便是漢末一定發生了驚天變故,而這一變故,又同時被魏蜀吳三國,甚至於晉朝所篡改。
能夠令不同國家,同心協力隱藏。這就意味着,這一切絕不簡單,亦或者其太過於駭然,不能存於世間。
……
“呼。”
嬴斐吐出一口氣,隨及將心中雜念收斂。其望着地圖上的萬里漢土,雙眸之中射出驚天戰意。
“不論是什麼清算,本將都不懼。世家若來,殺之。幕後黑手若來,斬之。”
嬴斐眸子一眯,厲聲,道:“本將不管汝是何鬼魅,誰膽敢阻擋吾之腳步,佛來殺佛,魔至滅魔!”
……
洛陽。
未央宮中一片安靜,皇甫嵩與董卓戰敗的消息,早已經傳遍天下。
文武百官上至三公九卿,下一個小黃門,皆清楚今日早朝所爲何事。從未央宮的氣氛,衆人都能嗅到劉宏的暴怒。
這個時候,無人敢開口。沒有人願意迎接劉宏的驚天震怒。帝王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這並不是說說而已。
“諸位愛卿,叛軍氣焰囂張,連敗我河東太守以及槐裡侯。今敵軍更欲兵寇三輔,震動京畿,告訴朕,今當若何?”
劉宏看了一眼,眼觀鼻鼻觀心的文武百官,其眸光一厲,沉聲,道。
“報……”
就在此時,一渾身帶血的士卒,在執金吾統領袁安的帶領下,踏足未央宮。
“轟。”
這一幕,直接震驚了文武百官,就連劉宏都驚駭不已。在朝的每一個人,都清楚的記得,大漢律法中的一句話。
“八百里加急,可入未央。”
此際,士卒入未央宮,渾身帶血,其必然是發生了驚天變故。否則,這一幕,絕無可能發生於眼前。
“呼。”
十二道旒珠後,劉宏臉色狂變,其於幾個呼吸間,壓下心中的震驚,厲聲,道。
“呈上來。”
“諾。”
張讓接過士卒手中的軍報,踏街而上,恭敬的放在了御案上。
“嘩啦。”
劉宏雙眸中,精光爆閃,其一伸手便翻開了軍報。
“嘶。”
一翻開軍報,劉宏臉色在瞬間變得慘白,其朝着殿中文武,道。
“漁陽郡人張純、張舉聯合烏桓在幽州發動叛亂,斬殺護烏桓校尉箕稠、右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太守張巖被殺。”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