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宛

出得洛陽往南,經過陽縣,魯陽,再行便是南陽郡治所宛城。只是除洛陽還可見到歌舞昇平,繁榮欣盛的一面,一路所過之地均貧苦。張鋒已經遇到幾次有人攔下他的馬車,高高舉起手中或三五歲,或七八歲的孩童,只欲賣得數十金。張鋒謂王越道:“世之艱鉅,直欲叫人親子離別,若非情不得已,誰人作此無奈之舉?王師以爲如何?”

原以爲王越會對社會黑暗的一面有所感悟,未料道王越只道:“吾若爲官,必使治下無流離失所者也。”只不過還好,讓他親眼看看底層爲生計苦苦掙扎的百姓,至少將來不會太墨。

張鋒苦笑一下,看來這王越終究是留不住,也罷,待洛陽事件一過,就推薦他去跟歷史一樣,成爲獻帝的劍術老師吧。

這些賣兒鬻女的百姓多半是扶風,三輔等大旱的地方逃難過來的,可是洛陽令爲了維持表面的繁華,居然下令不讓難民入城,這些人沒辦法,只好輾轉向宛城行去,或者更南方更富庶的荊州。

張鋒將這些小兒一一買下,他們的父母還要跪地稱謝,雙目流淚。看着這淒涼的一幕,張鋒不禁感嘆,自己要加快步伐了。將馬車一輛清理出一處來,安置那買下的六個小兒。

然後告訴衆難民,如若他們願去濮陽,可得被收留,於是紛紛有人表示願去。

宛城是洛陽向南的門戶,歷史上袁術、張繡都駐紮於此。張鋒一行鮮衣怒馬,又有衆多家僕,門口的士兵也不敢多加盤查,待張鋒出示路引之後,更是恭恭敬敬表示要通知郡守迎接,卻被張鋒所阻。

這宛城雖小,卻也是少有的堅城,歷史上曾被黃巾軍佔領過,此時卻也別有一番熱鬧景象。張鋒看着熙熙攘攘的街上,感嘆道:“不知這太平之世,還得幾年?”

王越卻疑道:“若非鋒兒預見世之將亂耶?”張鋒卻笑而不答,於是王越對這個高深莫測的徒兒更是不敢小看了。

城北一般都是更繁華的,來的人多半要麼是富商,要麼是自恃身份,不願與平民一般的仕子,官家。剛入城,路邊一客棧就有一個小廝衝過來,一把拉住張鋒的馬嚼頭,口裡說道:“看小公子衣着不凡,必大貴之人,想來已久行疲憊,不若暫歇馬於此,以省腳力。”

本來有好幾個客棧的夥計都遠遠望見這行高頭大馬的隊伍,卻被這小廝冒着被馬蹄踐踏的威脅衝上來搶了先,神色間好不懊惱。

張鋒看那小廝跟自己差不多年紀,卻口口聲聲叫他“小公子”,嘴也能說會道,於是笑着對王越說:“王師,不若在此休息一兩也好。”

王越的騎術不精,早就被巔得七暈八素,聞名正合心意,道:“如此甚好。”張鋒自去店裡大刺刺的坐下,張安是衆家僕的頭,去要了一個別院,將馬車、衆家丁還有買來的小孩,均安置於此。

那小廝見張鋒來頭似不小,又出手就包下一間院子,掌櫃免不得要加自己一些小錢,於是興高采烈,爲張鋒一行人端茶倒水,切草餵馬,事事照料周道。

張鋒前世是做酒店的,對小費很是敏感。看這小廝乖巧懂事,就摸出十金賞他,小廝眉開眼笑稱謝不已。

張鋒指着面前一席道:“小哥請坐,鋒遠來無賴(注:無聊的意思),不若與鋒說些許家常。”

那小廝很少見過這麼和顏悅色的貴人,年紀又跟自己差不多,也就謙虛了一下:“公子面前,哪有小人之位,”說着卻還是坐下了。

張鋒暗笑,問道:“觀小哥口齒伶俐,姓甚名誰?家裡尚有何人?”

那小廝言笑晏晏,一聽此話卻黯然了:“不敢瞞公子,小人姓文名聘,父母雙亡,不得不操此賤役,本欲去投軍,卻因爲年幼而被拒,正想兩年後再去投軍。因亡父曾爲小校,望子成龍,故不敢不承父志也。”

張鋒大笑:“大孝之子,何自輕也。吾乃當朝太尉之子張鋒也,若文兄不棄,可隨鋒左右,他日少不得執掌軍馬,馳騁沙場也。”

對於家境貧寒,或是至孝之人,對他們顯露那種YY書上的“王八之氣”,倒不如來點更實在的東西有用。

果然文聘大喜,拜伏於地,口稱主公,張鋒笑着把他扶起來,這就是史稱比諸葛更早的空城計的策劃者?公元226年,魏文帝黃初七年秋八月,孫權以五萬衆攻打石陽,包圍文聘,情況急殆。當時正值大雨,江夏城柵多已崩壞,人民均分散在田野之間,不及回城補治防禦工程。文聘得知孫權來到,初時不知怎辦,後來想到現在的情況只有隱潛默守纔可以令孫權因懷疑而卻步。於是文聘敕令城中人全躲將起來,不可讓孫權察見,自己則臥於府中不起。孫權見此果然生疑,並向他的部將說:“北方(曹氏集團)認爲此人(指文聘)是忠臣,所以以此郡委託給他,如今我軍大至而他卻潛默不動,這種情形下他不是有所密圖的話,那就必然是有外救來援。”於是不敢進攻而退去。文聘面對孫吳大軍,同樣是以寡敵衆的局面,但與張遼不同的是,張將軍以制險擊奇之略,折敵鋒銳以安軍心;而文將軍卻採取疑兵之計,韜晦惑敵以懈其戰意,這不正是《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空城計”嗎?而且比之更保險穩當。無疑地,在這種兇危的情況下,採用文聘的疑兵之計是比較安全的;張遼“折銳之策”卻非幹冒奇險不可,所以後者的成就比前者爲高,名聲也響得多了。但從軍事意義的角度出發,我們可以看到文聘的爲人是很嚴謹持重的。而在孫權攻江夏時,朝廷知道文聘正在堅壁拒守。羣臣商議欲發兵前往江夏相救,魏明帝曹睿便說:“孫權向習水戰,之所以敢於下船陸攻,是想趁我方不備掩進而已。如今他的軍隊已經與文聘相持,現在攻守之勢差以倍數,孫權最後必不敢久留。”(《三國志•魏書•明帝紀》)。此言除了說明曹睿見事之明外,亦可見曹睿是如何的信任文聘。文聘駐守江夏數十年,威恩並施,名震敵國,使外敵不敢侵犯。

張鋒見文聘答應下來,喜不自勝。雖然王越比文聘武功要高得多,但終究以出仕爲目的,道不同不相爲謀,再者若是統軍,怕是王越難以比之文聘萬一。

卻聽文聘說道:“蒙主公收留,聘敢不效命,但前日受徐公大恩,不敢不報,且容與之將別,某去去便回。”

張鋒本就無事想找事做做,聽到這話說道:“既如此,就隨文兄走一趟也罷。”

文聘卻大驚道:“古來上下有別,聘既拜主公,主公又何稱兄?聘萬萬不敢當也。”

張鋒無奈,那個時候這樣的行爲纔是會被認爲離經叛道,也不勉強:“汝可有表字,當以表字稱也。”

文聘卻搖頭道:“聘幼而喪父,是以無字。”

“如此,贈‘仲業’何如?”

主公送部下字,這本身就是莫大的榮譽,喜得文聘又一次拜伏於地:“主公大恩,仲業必以死相報,肝腦塗地,莫敢忘也。”

張鋒笑着扶他起來,只帶了張安數人同行。王大劍師此時卻只能躺在榻上養暈去了。

文聘引着張鋒一路步行過南街,說此當地風土人情與張鋒聽,口才又好,常引得張鋒哈哈大笑,文聘見張鋒小小年紀就豪情沖天,倒有些佩服自己的運氣。

“有一戶,妻喜將夫家之物資孃家。一日,夫尋上衣不見,問妻,妻曰:‘見其小,漿(注:洗)之以送兄(注:妻兄)也。’下衣亦不見,又問,妻再曰:‘見其小,漿之以送弟(小舅子)也’。其夫大怒:‘不若將吾亦漿之,送於汝妹可也!’”

張鋒笑得前仰後俯,後面的幾個家丁也是捧了肚子,流着眼淚蹲在地上。

“此何人也,卻是這般風趣。”張鋒擦了擦了眼角的淚水,問文聘道。

“主公馬上就可親見其人。”原來就是他口中的徐公。

南街路邊,一爿小小的肉鋪夾於衆多店鋪之中,不甚打眼。肉案上放着各種肉脯,內臟,均是鮮血淋漓,數個掛鉤懸於頂,掛着口條,順風等物事。正中的還放着一個碩大的豬頭,齧牙咧嘴,張鋒看了倒有些嚇人。

案後一個二十不到的年輕人,雙目精光,一付幹練的樣子,短襟打扮,袖口高高捋起,露出鐵塊一般緊湊分明的肌肉來。他早就看見了文聘和身後的我,大聲招呼道:“文小哥卻是帶貴人來照顧某家生意麼?”

文聘對着這人就是一個大禮,張鋒也跟着對他施了一禮,那人手忙腳亂的還禮:“當不起貴人如此大禮……文小哥卻是有何事,莫非?……”

文聘道:“向日蒙徐恩公施捨,才苟活至今。今日業已拜這位張鋒公子爲主,特來向恩公辭行。”

那人上上下下打量了張鋒一下,道:“些許小事,休要再提,恩公更不敢當,只是請問這位張公子……”

張鋒含笑,又是一禮:“某乃是太尉之子張鋒也,見仲業兄至孝之人,又精明幹練,故收之。還未請教徐兄名諱?”

那人道:“某賤名晃,不值一提。只道是貴人,原來卻是太尉之子,失禮之處,萬望勿怪。”說罷,將兩條油膩膩的袖子卷下來,然後再恭恭敬敬的還禮。

這古人就是麻煩,禮來禮去,還口口聲聲貴人貴人的,其實我一點都不貴,價格便宜的很,隨便給個美女,比如西施這類就馬馬虎虎買下了,還有點賤的。

張鋒聽到徐晃的大名,這才明白了爲什麼後來彌衡會在見曹操說徐晃“可屠豬殺狗”,原來他跟張飛居然是同行!

既然見到,怎麼能輕易放過如此良將!張鋒當下也不顧自己的衣服是價值幾何幾何,親熱的拉着徐晃,要去喝酒。急得徐晃連連搖手退卻,文聘也勸,徐晃纔沒了法子,收了肉鋪,從案下摸出一柄短柄大斧來,卻有馬車車輪那麼寬,張鋒見了暗自咋舌不已。

三人便回北街,在一酒樓下立着。文聘說道:“這裡卻是這宛城最好信譽的一家,酒裡從不兌水,卻是最實在。”

進得堂內,早有小二迎上來,一眼就認出張鋒纔是買單的老闆,點頭哈腰道:“三位大爺,要二樓雅座麼?小店地處這宛城北街中心,二樓視野開闊,可鳥瞰遠眺,三位還可點些清倌人,聽聽小曲,豈不快哉?”

怎麼這三國裡隨便一個人拉出來也有如此眼力?張鋒卻將這三國人物想得忒簡單單純了些,什麼人在酒樓這種人蛇混雜的地方呆久了,自然有一股子眼力勁兒,一眼就看得出誰是人,誰是鬼,倒不是張鋒一個人纔有這樣的本事。

三人跟着小二邁步二樓,果然是更上一層樓,風景便不同,此時幾可一眼遠眺至西門城牆,眼望着裊裊炊煙,樹綠屋青,倒也比一樓熙熙攘攘的喧鬧愜意得多。

張鋒也不羅嗦,只道:“將你這店中最好的酒水上幾壇來,再來幾個拿手的菜。”小二聽得嘴角喇啦子快流出,點頭不已。張鋒又聽得有清倌人,又道:“再命一個清倌人上來便是。”

這時候可沒有白酒,跟米酒差不多,連張鋒原本只有二兩的酒量,到了這裡也成了海量。

徐晃聽得,道:“未曾想張公子年幼,酒量卻大,徐某最是喜這般直爽之人,那小家子氣小口小口的卻不夠豪爽。”

張鋒也順着他的口氣說道:“是極是極,張某便是這般直的,徐兄正對張某胃口。”徐晃只道張鋒便天生沒有官宦子弟那般看不起人的紈絝作風,誰想到一個十歲之人竟有對人說人話,對鬼說鬼話,察言觀色的本事?

兩人把酒言歡,倒把文聘看得呆了,覺得張鋒好相處,倒是放下心來,日後日子應該好混了。

這時便有一個抱着琴的二十多歲的女子和一個老頭子上來,對着三人施禮道:“三位小……三位大爺卻想聽甚曲?”

文、徐二人卻不做聲,看着張鋒。張鋒道:“只揀些拿手的唱便是。”卻象是後代的咖啡廳,有吃有喝,還有人表演。

三人吃喝無羈,喝多幾碗後,便胡天胡地開始兄長弟短起來,那女子咿咿呀呀唱什麼卻聽不太懂,好象是山西口音。

這時卻有另一撥人上得樓來,打量了他們這一桌後,便徑直坐下,不待菜上,便聽那桌聲音傳來。

“忠荷蒙貴使謬愛,本不該推辭,奈何犬子重疾在牀,賤內一人料裡,實是脫不開身,待犬子病稍好,必立當致仕。何如?”

另一人說道:“姓黃的,我家主公是看得起你,才讓我來好生勸你,要不是你那三腳貓功夫,你以爲我會跑到這鳥地方客客氣氣的找你?若是識相的,便收拾收拾乖乖跟隨走,日的少不了你一個校尉什麼的,如若不從,便叫人捆了你帶走,你自己選吧。”

忠?黃?莫不是黃忠?張鋒一聽豎起耳朵,留意起那桌人來。

那背對着自己的那個極有可能是黃忠的漢子,一聽此言,武人那不屈的氣節立時顯現,周身一股殺氣如冰鋒刺骨,讓人覺得如身置寒窖之中,有若數把小刀刮骨一般,滋滋作響,張文徐三人皆是練武之人,卻不免周身爲之一澥,以文聘爲最,竟有些股慄。

徐晃低聲說道:“好氣勢!”張鋒也點頭。

那黃忠傲然說道:“某雖一介武夫,卻也知威武不能屈,貴使這就請回吧,黃某日後定當上門謝罪。”

對面那人還當真的參嚇得了黃忠,知道他武藝,卻奈何他不得。一腔怒火盡數發泄在那可憐的清倌人身上:“大爺在此談要事,你等卻咿咿呀呀吵個不停!好生擾人!還不與我閉了嘴滾去!”

那清倌人本就是無根浮萍,哪日不受人欺凌?又不能更不敢得罪人,聽得此言,忙嚇得雙雙跪下。

卻聽張鋒說道:“且慢!”

溫馨提示:

第246節 交流第217節 官渡(8)第33節 何進之死第126節 陷阱第311節 滅韓(8)第128節 壯士斷腕第80節 希望就是你們這一代(上)第113節 他又耍我第65節 老曹老闆的獨特品味第三百六十二節第206節 又中計第176節 回家第240節 海邊一夜2第58節 泰山臧霸第212節 官渡(3)第三百二十八節第70節 餘波第14節 賢醫張機第151節 多婚之年第三百八十七節第三百五十八節第62節 不厚道的孔融第222節 袁紹掛了第252節 條條大路通……第69節 囂張的代價第155節 水落石出第三百七十七節第三百二十五節第315節 滅韓(12)第三百七十七節第177節 朝堂第98節 獲勝第28節 不可活第8節 怒斥蔡琰第272節 都不是老實人(1)第306節 滅韓(2)第215節 官渡(6)第三百三十三節第三百五十節第三百三十二節第三百九十節第54節 蛻變第42節 程立和典韋第179節 往左走第265節 毒計第252節 條條大路通……第232節 校場比武(1)第三百九十二節第20節 天變第312節 滅韓(9)第101節 我的第一次第24節 初戰黃巾第131節 強弩之末第三百九十三節第151節 多婚之年第117節 萬萬不可第172節 許諾第46節 嫌隙第98節 獲勝第310節 滅韓(7)第206節 又中計第186節 怎麼老是你?第162節 曹洪中計第三百二十八節第268節 黃雀在後第27節 自作孽第194節 求親第246節 交流第151節 多婚之年第165節 笑第三百八十節第71節 陰謀青州第24節 初戰黃巾第三百一十九節第三百二十二節第265節 毒計第276節 我想去江東第三百四十四節第115節 調虎離山+致命一擊第9節 ‘蓋‘世無雙第153節 刺客案第三百四十八節第105節 微變第45節 饒恕第185節 宣旨第37節 捉鬼除妖第3節 曹操劉備蔡琰黃鶯兒和我第三百四十四節第177節 朝堂第46節 嫌隙第三百三十三節第43節 打虎英雄是白癡第三百四十七節第295節 得脫第88節 張邈之死(下)第155節 水落石出第296節 殺羌令第260節 月亮第76節 賊心不死第12節 黃忠
第246節 交流第217節 官渡(8)第33節 何進之死第126節 陷阱第311節 滅韓(8)第128節 壯士斷腕第80節 希望就是你們這一代(上)第113節 他又耍我第65節 老曹老闆的獨特品味第三百六十二節第206節 又中計第176節 回家第240節 海邊一夜2第58節 泰山臧霸第212節 官渡(3)第三百二十八節第70節 餘波第14節 賢醫張機第151節 多婚之年第三百八十七節第三百五十八節第62節 不厚道的孔融第222節 袁紹掛了第252節 條條大路通……第69節 囂張的代價第155節 水落石出第三百七十七節第三百二十五節第315節 滅韓(12)第三百七十七節第177節 朝堂第98節 獲勝第28節 不可活第8節 怒斥蔡琰第272節 都不是老實人(1)第306節 滅韓(2)第215節 官渡(6)第三百三十三節第三百五十節第三百三十二節第三百九十節第54節 蛻變第42節 程立和典韋第179節 往左走第265節 毒計第252節 條條大路通……第232節 校場比武(1)第三百九十二節第20節 天變第312節 滅韓(9)第101節 我的第一次第24節 初戰黃巾第131節 強弩之末第三百九十三節第151節 多婚之年第117節 萬萬不可第172節 許諾第46節 嫌隙第98節 獲勝第310節 滅韓(7)第206節 又中計第186節 怎麼老是你?第162節 曹洪中計第三百二十八節第268節 黃雀在後第27節 自作孽第194節 求親第246節 交流第151節 多婚之年第165節 笑第三百八十節第71節 陰謀青州第24節 初戰黃巾第三百一十九節第三百二十二節第265節 毒計第276節 我想去江東第三百四十四節第115節 調虎離山+致命一擊第9節 ‘蓋‘世無雙第153節 刺客案第三百四十八節第105節 微變第45節 饒恕第185節 宣旨第37節 捉鬼除妖第3節 曹操劉備蔡琰黃鶯兒和我第三百四十四節第177節 朝堂第46節 嫌隙第三百三十三節第43節 打虎英雄是白癡第三百四十七節第295節 得脫第88節 張邈之死(下)第155節 水落石出第296節 殺羌令第260節 月亮第76節 賊心不死第12節 黃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