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節 孫策之死

女子個人射箭的叫什麼忘記了,真牛叉!連不可一世的高麗棒子也給射下去了!贊!

儘管是正月,但是許昌城還是一片忙碌,各個官員推薦的人選雖然中間鬧出彌衡這個一個小插曲,還是得有條不紊的繼續下去。

首先兩個人選,赫然是官渡後一直不願歸降的田豐、沮授二人。而兩個人的歸降過程,只有少數幾個人清楚,根本讓人瞠目結舌。

以史阿爲首的毒刺雖然人數不多,但是相當有效率。跟普通士卒不同,“毒刺”雖然也是招收一些遊俠爲成員,但幾乎用不着怎麼訓練就可以派任務。

成功了“押解”了田、沮二人家眷回許昌,居然一個人也沒出事,雖然這也是託了官渡吸引袁家人的注意,但不得不說這些暗處的力量之強大。

而到了許昌幾個月,曹操和一班人沒少勸說兩人歸降,可是這兩個人都是脾氣硬的老傢伙,那田豐甚至要舉起柺杖想打曹操的人!

曹操頭疼不已,殺也不好,放也不好。於是張鋒獻了一計。

軍院成立後,曹操派人接兩人去軍院“參觀”。對於這種性質的學院,雖然份屬敵對,但田、沮二人卻仍是興致勃勃。看得出這裡上課的學子都是士族出身,但是兩人留意到有一間“教室”是一個年青人在授課,不由得駐足旁聽了起來。

聽了兩句,卻覺得不妥。這不是誤人子弟嗎?這年青人或者有些才學,卻對戰事好象一竅不通,不僅如此,他還講一本孫子兵法解說得亂七八糟,完全顛覆了本來的含義。

偏偏底下的學生還聽得津津有味。

一天,兩天過去了,到了第三天,田豐的脾氣又上來了,一柺杖捅翻那個胡言亂語的年青先生,自己跑上講堂代替他真正的講起課來,而且全是自己所學,所悟,沒有半點是在給對手種糧食的覺悟。

沮授也是,把堂下的學子當成自己的弟子傾囊相授,到後來,兩人居然不用曹兵的陪同,自己每天按時跑去學院講課,儼然把自己當成了正式聘請的講師!

這倒不是張鋒的點子,二戰時德軍對俘虜又不肯投降的英軍軍官就是用的這種辦法,雖然明知自己是英國人,可是面對德國人故意在課堂上亂講軍事知識,那英軍軍官的軍人天性忍不住了,指出德國人的錯誤之處,把自己的立場在不知不覺中轉移了過來。這是真事。

時間一長,二人縱然明白了,也無可奈何,一來是把那些睜大眼睛認真聽講的學子當成自己的親傳弟子,二來也是被這種循序漸進的高明手段所折服。

過年前,二人正式歸降曹操,只不過有言在先,不會對袁家出一計半策,不過對曹操來說,一樣收穫巨大。

爲了演好這齣戲,那裝成教書先生的諸葛瑾胸口疼了好幾天,被誤以爲是庸師誤人的老田一柺杖放翻,而底下同樣配合演戲的還是未來的臥龍先生,小諸葛亮。

至於彌衡這個腦殘兼人體藝術的鼻祖,據說是好象南下投奔劉表去了,如果還是不改那臭脾氣,只怕最後還是落得被黃祖所殺的下場。

三月的吳郡不象北方,海洋性氣候使得天氣晝夜相差不大,溫差比較小,白天裡太陽一照,也不怎麼覺得冷。樹枝抽了嫩綠的新芽,冬日裡枯黃的草也重新換了身新馬甲,昭示春天的到來。

一隻兔子在草叢裡拼命左竄右跳,孫策舉着弓在後面騎着一匹棗紅大馬緊追不捨,沒辦法,三月天有這樣大小的動物就不錯了,總不能去河塘邊射蝌蚪吧?

孫策馬快,加上他總喜歡一個人單獨跑在前面,程普等人雖不放心,但也被遠遠甩在後面。

那兔子似乎也知道孫策的殺氣重,四條短腿不停的撲騰,一會往左,一會轉右,加上山上道路崎嶇,孫策追了老久都沒追上。

“區區一隻兔子我都追不上?”性子倔的人往往容易執着過頭,孫策還不信這兔子射不到了。

身後叫喊主公的聲音漸漸已微不可聞,孫策也沒顧太多,眼中只有那隻可惡的兔子。莫非是姓夏候的?這麼能跑!

突然前方右邊的樹從中穿出三個揹着弓箭士卒來,對着孫策行禮道:“主公!”

孫策這才小心的放慢馬速,在三人身邊停下:“你等是何人手下?”

“回主公,我等是黃將軍麾下軍士。”

不疑有他,孫策剛又重新夾緊馬腹,眼睛去尋找那隻格外機靈的兔子,只能隱約小半個雪白的屁股,在草從裡一拱一拱的不見了。

“不對!我馬這麼快,這三個士卒是步行,怎麼可能在我前面?”孫策一下子反應過來,回頭正準備叫,看見那三人一臉獰笑的對着自己拉滿了弓!

“有賊!”孫策大呼,希望後面的程普等人能聽到。

可是那三人已經箭出弦了。

孫策的長槍在親兵手上,他希望輕裝減輕些重要去追那隻要命的兔子,結果現在保命的武器都沒有,只好用手上的長弓去擋箭。

兩隻箭都被孫策格開,而第三隻箭卻沒辦法了,只覺得右齶處一陣難以言喻的痠麻,卻是那箭把面頰射了個對穿!

“孫策匹夫,我等乃許太守門客也。許太守與你有何仇?無故殺之,今幸得蒼天有眼,爲之報仇!”

三人行刺得手,還準備用劍上來割取受傷甚重的孫策人頭。身後一陣喧囂,程普,黃蓋等人已經趕到了。

縱然寡不敵衆,三人居然悍不畏死,臨死前還大呼:“多行不義,天之譴耳!”

孫策當夜,就死於吳郡,臨死前傳位於孫權,令周瑜、張昭輔之。

(關於孫策的死,有幾種說法,有的說是因爲孫策本來可以救的,因爲臉被破了相,所以覺得沒臉見人,大叫一聲,傷口迸裂而死。有的說是傷重,當夜即死。我個人倒是覺得前一種比較可信,古人對容貌的在乎程度比起今天的MM們還有過之而無不及,要不然曹操也不會老是自慚形穢了。)

第90節 前門驅虎第12節 黃忠第250節 成事在天(2)第57節 未雨綢繆第98節 獲勝第32節 董卓和宦官的陰謀第227節 罵人你趕得上我一半?第三百二十四節第206節 又中計第110節 文試第131節 強弩之末第102節 錢不夠了第三百七十六節第8節 怒斥蔡琰第231節 靈堂前第81節 希望就是你們這一代(下)第223節 前奏第44節 曹操也瘋狂第259節 單于之死第80節 希望就是你們這一代(上)第286節 我要回江東去第281節 邀請第208節 內鬥第15節 賭賽第283節 徐庶(2)一百六十六節 救援第三百六十九節第183節 虎鞭第三百九十三節第128節 壯士斷腕第290節 馬超(2)第205節 文丑第158節 搶糧第三百六十三節第217節 官渡(8)第232節 校場比武(1)第79節 一州兩制第206節 又中計第三百三十節第253節 十年磨一劍第227節 罵人你趕得上我一半?第142節 千古一罵第三百四十節第135節 驅虎吞狼?第55節 中伏第50節 引誘第171節 誰是獵物?第三百五十三節第16節 濮陽第230節 江南第251節 關下之戰第149節 覺醒第三百八十五節第176節 回家第87節 張邈之死(上)第195節 葳兒的主意第177節 朝堂第259節 單于之死第三百二十三節一百六十八節 下雨了第71節 陰謀青州第38節 色膽包天第281節 邀請第254節 死志第14節 賢醫張機第192節 直來直去第三百二十六節第三百六十四節第三百零一節第141節 城破第232節 校場比武(1)第35節 忠VS奸第277節 關係更復雜了第186節 怎麼老是你?第287節 第六個女人第215節 官渡(6)第201節 定策第40節 轉變第243節 回家第130節 一支梨花壓海棠第200節 檄文第三百八十二節第三百五十節第223節 前奏第259節 單于之死第三百八十七節第184節 出發第三百四十八節第100節 有朋自遠方來第三百三十一節第268節 黃雀在後第71節 陰謀青州第70節 餘波第三百六十八節第167節 超級模仿秀第133節 再降第三百零二節第71節 陰謀青州第124節 談笑退軍
第90節 前門驅虎第12節 黃忠第250節 成事在天(2)第57節 未雨綢繆第98節 獲勝第32節 董卓和宦官的陰謀第227節 罵人你趕得上我一半?第三百二十四節第206節 又中計第110節 文試第131節 強弩之末第102節 錢不夠了第三百七十六節第8節 怒斥蔡琰第231節 靈堂前第81節 希望就是你們這一代(下)第223節 前奏第44節 曹操也瘋狂第259節 單于之死第80節 希望就是你們這一代(上)第286節 我要回江東去第281節 邀請第208節 內鬥第15節 賭賽第283節 徐庶(2)一百六十六節 救援第三百六十九節第183節 虎鞭第三百九十三節第128節 壯士斷腕第290節 馬超(2)第205節 文丑第158節 搶糧第三百六十三節第217節 官渡(8)第232節 校場比武(1)第79節 一州兩制第206節 又中計第三百三十節第253節 十年磨一劍第227節 罵人你趕得上我一半?第142節 千古一罵第三百四十節第135節 驅虎吞狼?第55節 中伏第50節 引誘第171節 誰是獵物?第三百五十三節第16節 濮陽第230節 江南第251節 關下之戰第149節 覺醒第三百八十五節第176節 回家第87節 張邈之死(上)第195節 葳兒的主意第177節 朝堂第259節 單于之死第三百二十三節一百六十八節 下雨了第71節 陰謀青州第38節 色膽包天第281節 邀請第254節 死志第14節 賢醫張機第192節 直來直去第三百二十六節第三百六十四節第三百零一節第141節 城破第232節 校場比武(1)第35節 忠VS奸第277節 關係更復雜了第186節 怎麼老是你?第287節 第六個女人第215節 官渡(6)第201節 定策第40節 轉變第243節 回家第130節 一支梨花壓海棠第200節 檄文第三百八十二節第三百五十節第223節 前奏第259節 單于之死第三百八十七節第184節 出發第三百四十八節第100節 有朋自遠方來第三百三十一節第268節 黃雀在後第71節 陰謀青州第70節 餘波第三百六十八節第167節 超級模仿秀第133節 再降第三百零二節第71節 陰謀青州第124節 談笑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