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驚才豔豔

蔡邕可不知道王旭現在是口是心非,見其有這樣的決心,當即讚賞的鋝着鬍鬚道:“將軍年少有爲,雄姿英發,又有此等大志!待將來時機成熟,或許當真能中興我大漢江山啊!”

“蔡公過獎了,在下現在也是空言大志而已,能不能僥倖逃脫這一劫也還是未知之數啊!哎……”故作悲涼地嘆了口氣後,王旭也不願再與蔡邕談論那些沒什麼用的廢話,當即便又灑脫的笑道:“蔡公,你我現在尚且還是待罪之身,我看就不要再談論這些讓人憤慨的事了。久聞蔡公博學,不但通曉經史、天文、音律,更是擅長辭賦,晚輩慕名已久,倒真是想請教一番啊!”

“噢?”聞言,蔡邕頓時來了興趣,當即驚奇道:“素聞將軍胸中藏萬兵,卻不知竟然也愛吟詩作對?”

“喜歡倒是喜歡!可惜晚輩才疏學淺,自娛自樂尚可,卻難登大雅之堂!”

其實王旭說的是實話,但蔡邕顯然是認爲他在謙虛,當即笑道:“將軍何必妄自菲薄,不知可否吟上一首生平所作,也好讓我欣賞一番!”

“啊!”這下王旭可頭大了,他作的那蹩腳詩要是一拿出來,那還不讓人家笑掉大牙?而見到王旭這尷尬的表情,有點明白其中奧妙的顏明頓時便掩嘴偷笑起來。

不明所以的蔡邕見王旭躊躇着始終沒有說話,當即不由奇怪的問道:“將軍爲何不說了?”隨即想了想,卻是臉色有些難看起來。“莫非將軍是認爲在下不夠資格乎?”

這話一出,王旭當即嚇了一跳。他本來很是敬重蔡邕,而且也真的很想通過請教來學到一些東西。可哪想到對方卻始終把他當成平輩在交談,現在反而還搞了個誤會,實在頭疼!猶豫了半晌,見蔡邕的臉色越來越不好看,這才猛的一咬牙,回憶起自己曾經讀過的詩來。

半晌之後,便已有所決定,當即暗歎了一聲:李世民大哥,別怪我,我也是逼不得已的!反正你文采很好,將來你自己重新寫吧!

想完便不再猶豫,立刻擡起頭來道:“蔡公何出此言,在下剛纔只不過是在猶豫吟誦哪一首而已,畢竟在下這方面的能力着實有限,擔心有辱蔡公之耳。”

聞言,蔡邕的臉色頓時好了許多,當即笑着擺手道:“無妨,無論如何,總要說出來,大家才能品鑑吧!將軍大可直言!”

“嗯!”點了點頭,王旭正待開口,門外卻是陡然傳來了蔡琰那甜美的聲音。“父親,母親沏了一些茶水,命我端來給客人解渴!”

“呵呵!琰兒將茶端進來吧!”

“諾!”說着,蔡琰便輕輕拉開了門簾,端着一個竹製的盤子走了進來,上面還有五個粗糙的瓷杯。

見狀,蔡邕卻是回過頭來嘆了口氣道:“寒舍簡陋,家境窘迫,只能以這粗茶待客,倒是怠慢諸位了!”

“蔡公此言差異!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唯汝德馨。何陋之有!”王旭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反正蔡邕那麼一說,他就突然想到了劉禹錫的《陋室銘》,將唯吾德馨改成了唯汝德馨,再精簡一下就當做是客套話了。意思就是說山不在它有多高,有神仙就出名。水不在它有多深,有龍就能降福顯靈。雖然這是簡陋的屋子,可你的品德高尚,怎麼會簡陋呢!

但這話一出,蔡邕和蔡琰兩人卻是齊齊一愣。半晌之後蔡邕卻是陡然瞪大了眼睛,激動地笑道:“妙啊!妙啊!區區幾句,卻是韻味十足,觸人心絃。將軍出口成章,何必還要騙我說才疏學淺呢!”

說完,也沒有理會有些尷尬的王旭,沉凝片刻之後,便又接道:“這幾句堪稱絕佳,可惜卻不完整,若是能配以描寫和隱喻,那當堪稱一篇可以讓世人傳頌的好文章!”

這話一出,王旭頓時倒抽了一口氣。好厲害!不愧是有真才實學的人,和自己這種半吊子就是不一樣,自己省略掉的那部分可就是劉禹錫對陋室的描寫和隱喻啊!

坐在王旭下手的顏明更是立刻就給了他一個大大的白眼,不用看也知道她的意思是:你個笨蛋,剽竊都不知道弄圓滑點!

不過王旭還來不及感嘆,那邊的蔡邕卻是已經回過了神來,非常興奮地說:“王將軍如此文采,想必做出的詩詞也當不凡,在下可是極爲期待啊!”說完,卻又突然轉頭對着安放好茶杯正要退下的蔡琰道:“琰兒,你也喜好文賦,今日得此機會,你可安坐旁聽,好好學習一番。”

其實蔡琰早在剛纔聽到王旭那句話時就已經非常有興趣了,只不過知道父親在待客,所以不好發言。此刻聽到這話,頓時面露喜色。當即轉身對着王旭他們欠身一禮,緩步走往蔡邕旁邊跪坐下來。

“哎!”心裡暗暗嘆了口氣,王旭也是被逼地沒辦法了,想了想,便緩緩念出了唐太宗李世明寫的那首《贈蕭瑀》:“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當識義,智者必懷仁。”

不過王旭倒是把“勇夫安識義”改成了“勇夫當識義”,因爲這首詩的原意是:在強烈的大風中,纔可看得出小草堅強的韌性;在動盪不安的時局,才能辨別出臣子是不是對國家忠心;性情勇猛的人,又如何懂得道義,而有智慧的人,必定心中懷有仁愛。但倒數第二句在現在來說明顯不適合,他自己和典韋徐盛都算勇夫,豈不是罵了自己?所以就把安改成當,意思變爲勇猛的人應該識得道義了。

不過,隨着他抑揚頓挫地念出這首詩來,蔡邕卻是滿臉驚愕。數息之後,竟是猛地站了起來,跑到一旁拿起筆墨,抓起一卷竹簡奮筆疾書。只見其手飛速舞動了片刻,便已完成,隨即拿到了王旭面前道:“我的記錄可有遺誤?”

眼睛一掃,王旭便搖了搖頭:“沒有!”

聞言,蔡邕頓時又拿起竹簡看了起來,片刻之後,便不顧姿態的開懷大笑起來。“哈哈哈……王將軍此詩乃是開創一脈之先河啊!其韻律規範相似於樂府小詩,卻更顯工整規範,韻律美妙,讀起來朗朗上口,完全可稱之爲一種新的詩體啊!”說着,便着急的問道:“此詩是何名字?”

“這個……”想到現在根本沒有叫蕭瑀的人,王旭不由嘆了口氣,只能將名字改了:“詩名《律己醒言》!”

“好!哈哈……好!堅韌、愛國、道義、仁愛,果真是我等自律的核心宗旨。好詩,好名!”說着,蔡邕仍然是難以平息心中地激動,點頭讚歎不已,而一直端坐的小蔡琰也是目露崇敬的望向了王旭!

不過此刻的王旭可沒有心情去注意這些,見蔡邕一興奮起來就沒個完,當即忍不住輕咳了兩聲,主要是他心裡實在是很不好意思。

見狀,蔡邕倒是很快就反應過來,發現自己竟然如此失態,當即尷尬地笑了笑,緩步走回自己的位置道:“真對不起,因見到如此絕佳的小詩,心中太過興奮,倒是讓各位見笑了。”

但話音剛落,不待王旭接話,他便已經又着急地接道:“不過將軍可否將此詩的規格告知於我,我覺得你作這詩應該有一個規格框架纔對,不然很難做到如此工整有序!”

王旭心中着實感嘆蔡邕的才華,僅僅是略作研究便已經能夠發現這麼多規律。不過想到反正都已經剽竊了,五十步笑百步是沒有意義的,所以也就豁出去了。厚着臉皮笑道:“當然可以,這種詩我曾細細研究過,分爲兩類。一類是律詩,一類稱爲絕句。剛纔我所念的便是五言絕句,乃是以平仄(Ze)劃分音調韻律,而規格又略有不同。比如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

隨着王旭侃侃而談,將後世纔出現的律詩、絕句規格一一說出,蔡邕對王旭完全佩服到了極點,讚賞連連。小蔡琰也是聽得目不轉睛,看着王旭的目光越來越崇敬!但事實上,真正驚訝的是王旭,蔡邕就不說了,畢竟是一代大儒,有深厚的文學功底,只要將理論拿出來,很快就能付諸實踐。但蔡琰不過還是個小女孩兒,卻同樣聽得津津有味。而且知道了規格後,偶爾還能即興實驗兩句,雖然還不能作出全首,語言意境也不是非常精妙,但作爲一個小女孩有這等天資那已是相當駭人了。

也讓王旭大感老天不公。他學了好多年的律詩和絕句也就理論還行,可真的要他作出律詩絕句來,那就是白娘子喝了雄黃酒——當場現形!

但一想到歷史上記載蔡琰是六歲能熟讀詩經,十餘歲可以自己作詩,後來還曾爲曹操一字不差的背出已經毀於戰亂的四百多卷藏書,他就也只能咬牙認命了。畢竟能留名千古,作出《悲憤詩》《胡笳十八拍》等驚世之作的才女,又怎麼可能是一般人呢……

不過王旭的行程也就因此而被迫耽擱了,因爲蔡邕死活拉着不讓他走。也不知道是不是常年隱居,缺少和那些文人的交流,所以非要和王旭要聊個痛快!無奈之下,王旭也就只有奉陪,反正理論上的東西,他多了幾千年的知識,根本不成問題。至於一旦牽涉到實際寫文什麼的,那就全部推脫或者轉移話題,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再剽竊任何東西!可即便是這樣,也已經讓蔡邕和蔡琰敬佩,幾乎成天都纏着王旭。一副不把他那有限的墨水榨乾,就絕不罷休的架勢!

而隨着逐漸熟悉,蔡琰也不像剛開始那樣,在任何時候都彬彬有禮的。畢竟她正值活潑的年紀,所以相處也稍微親熱了一些。當知道王旭只比她大四歲後,對王旭的崇敬和好奇更是陡增,逐漸開始喜歡聽王旭的故事,特別是王旭離家出征之後的事兒,一有閒暇就讓王旭給他講!

可這樣的日子就讓徐盛和典韋有點難熬了,剛開始還很新鮮,可沒過兩天就開始昏昏欲睡。到最後只能通過練武,四處遊玩,或者幫着做農活來打發無聊的日子,只可惜蔡邕那點小量的農活實在消耗不了兩人多少時間,所以常常見到兩人逗小母雞玩!讓王旭有些哭笑不得,兩員大將跑去幹這事兒也太憋屈了!

倒是顏明似乎蠻喜歡這種平靜的生活,每天就陪在王旭身邊靜靜地看着,反正王旭到哪兒她就到哪兒。而且與蔡邕一家人的關係也非常好,特別是和蔡琰很合得來。只不過,似乎王旭一旦有與蔡琰單獨相處的時候,她就會突然出現。這也讓王旭逐漸發現了有些不對勁,閒暇時靜心細想兩人相處的一幕幕,隱隱也有了一種感覺……

第180章 天下大勢第763章 馬韓爭雄第397章 荊北內訌第803章 羣星閃耀第867章 隨風而去第204章 權力之爭第364章 勝利的走向第296章 愚蠢的戰略第848章 忠魂永存第743章 落魄楚王第426章 封堵江州第502章 濺他一身腥第689章 黃雀在後第70章 豫州刺史第582章 各有所第749章 英雄隕落!第816章 向天失算第61章 未來的女神醫第452章 這次我來吧第84章 瞞天過海第617章 司馬懿第849章 我盡力了第639章 用人不疑第226章 改置州牧第16章 奔雷,落月第16章 奔雷,落月第448章 大男人不好做第720章 救?不救?第854章 何時歸!第530章 束手無策第593章 這是要拼命第453章 悲劇的張魯第20章 訓練私兵(下)第1章 詭異的日食第638章 失意的陳到第163章 衝出廬江第89章 小美女貂蟬第620章 左護軍第553章 有驚無喜第207章 定蠻族,謀桂陽第329章 軍備競賽第376章 齊人之福?第143章 鋃鐺入獄第356章 妙計劫營第541章 暴雨前的寧靜第664章 羣臣進諫(下)第37章 張角的神秘幼子(下)第684章 龐統揚威第783章 凱旋榮歸第676章 蜀漢二相第381章 曹袁相爭第495章 徐庶獻計第339章 混戰中原第559章 雪夜山林第6章 王氏族人(上)第523章 勾搭成奸第116章 以誠馭軍第706章 愛惜性命第387章 揮師北伐第534章 會見沙摩柯第11章 命運的重逢(下)第696章 艱難的選擇第154章 春秋古墓第446章 做不做禽獸?第548章 藏龍臥虎第798章 完善體系第126章 沮授之謀第737章 命運難言第393章 張遼展威(上)第689章 黃雀在後第191章 首戰告捷第788章 天生帥才第241章 鑄就軍魂第184章 三十軍棍第869章 何以笙簫默第703章 出兵討伐第167章 驚才豔豔第185章 智激孫堅第3章 王公之後(下)第432章 消失的曹軍第237章 訓導周智第243章 驍將蘇飛第483章 他是神匠第613章 野蠻與征服第162章 神兵利器第411章 襄陽舞姬第516章 一線生機第237章 訓導周智第196章 欣欣向榮第367章 戰局逆轉第344章 劉祥之子第282章 禍福難料第39章 舉薦信第788章 天生帥才第868章 華夏一統第389章 意料之外第551章 劍指成都第746章 靈柩裡的人第740章 搶得好辛苦!第869章 何以笙簫默
第180章 天下大勢第763章 馬韓爭雄第397章 荊北內訌第803章 羣星閃耀第867章 隨風而去第204章 權力之爭第364章 勝利的走向第296章 愚蠢的戰略第848章 忠魂永存第743章 落魄楚王第426章 封堵江州第502章 濺他一身腥第689章 黃雀在後第70章 豫州刺史第582章 各有所第749章 英雄隕落!第816章 向天失算第61章 未來的女神醫第452章 這次我來吧第84章 瞞天過海第617章 司馬懿第849章 我盡力了第639章 用人不疑第226章 改置州牧第16章 奔雷,落月第16章 奔雷,落月第448章 大男人不好做第720章 救?不救?第854章 何時歸!第530章 束手無策第593章 這是要拼命第453章 悲劇的張魯第20章 訓練私兵(下)第1章 詭異的日食第638章 失意的陳到第163章 衝出廬江第89章 小美女貂蟬第620章 左護軍第553章 有驚無喜第207章 定蠻族,謀桂陽第329章 軍備競賽第376章 齊人之福?第143章 鋃鐺入獄第356章 妙計劫營第541章 暴雨前的寧靜第664章 羣臣進諫(下)第37章 張角的神秘幼子(下)第684章 龐統揚威第783章 凱旋榮歸第676章 蜀漢二相第381章 曹袁相爭第495章 徐庶獻計第339章 混戰中原第559章 雪夜山林第6章 王氏族人(上)第523章 勾搭成奸第116章 以誠馭軍第706章 愛惜性命第387章 揮師北伐第534章 會見沙摩柯第11章 命運的重逢(下)第696章 艱難的選擇第154章 春秋古墓第446章 做不做禽獸?第548章 藏龍臥虎第798章 完善體系第126章 沮授之謀第737章 命運難言第393章 張遼展威(上)第689章 黃雀在後第191章 首戰告捷第788章 天生帥才第241章 鑄就軍魂第184章 三十軍棍第869章 何以笙簫默第703章 出兵討伐第167章 驚才豔豔第185章 智激孫堅第3章 王公之後(下)第432章 消失的曹軍第237章 訓導周智第243章 驍將蘇飛第483章 他是神匠第613章 野蠻與征服第162章 神兵利器第411章 襄陽舞姬第516章 一線生機第237章 訓導周智第196章 欣欣向榮第367章 戰局逆轉第344章 劉祥之子第282章 禍福難料第39章 舉薦信第788章 天生帥才第868章 華夏一統第389章 意料之外第551章 劍指成都第746章 靈柩裡的人第740章 搶得好辛苦!第869章 何以笙簫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