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定計討董

在徐淑的幫助下,王旭迅速換上了正式而繁瑣的衣着,先一步趕到了議事廳。

眼見議事廳空蕩蕩的,便靜靜坐在將軍位上閉目沉思,等着衆將到來。緊接着進來的田豐與郭嘉見他沒有說話的意思,也不打擾,彼此對望了一眼,便輕手輕腳地尋到位置坐下,沉默不語。好在議事廳的座位,已經全部換成了非常舒適的椅子,所以不像以前跪坐着那麼難受。

也沒過多久,廳外便響起了急促而凌亂的腳步聲。感受到其中的急切,王旭的眼睛也是隨之睜開,嘴角緩緩拉出他那招牌式的弧線,平靜地看着議事廳大門。

數息之後,衆將的身影便已出現在門外,一個個爭先恐後,近乎小跑着涌了進來。而且一聲不吭,直接找到自己的位置坐好。顯然,王旭讓單懷傳達那句“晚了就準備留守”的話,對衆將有極大影響。

對於這樣的效果,王旭也非常滿意,笑了笑,便開口打破了議事廳的沉寂。“諸位,想必你們也有所耳聞,國賊董卓倒行逆施,殘暴不仁。挾制陛下,掌控朝政。縱容士卒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如今已到人神共憤,人人得而誅之的地步。現在,各地諸侯皆有意起兵勤王,我身爲朝廷徵南將軍,世襲漢祿,出兵討伐國賊,也是義不容辭之事。此次急召諸位前來,便正是爲了商議出征之事。”

衆人雖然都隱隱猜到,但此刻王旭親口說出來,還是引起了極大的反應,議論紛紛。但郭嘉與田豐卻是眉頭一皺,眼神交流了一番,便率先拱手問道:“主公之意,可是要頒發繳文,約同各方豪傑起事?”

隨着郭嘉直入主題,衆將也是立刻安靜下來,露出期待的目光,等着王旭發話。

“不”微微一笑,王旭肯定地搖了搖頭。“如果率先頒發繳文,邀約各路諸侯起事,勢必要竭力而出。可我遠在荊南,北隔劉表與袁術,距離洛陽路途遙遠,怎敢傾力而出?如今朝廷威信喪失,多有心懷叵測之人,如若奪了我這根基之地,到時豈不進退兩難?”

聽到這話,心中有些擔憂的郭嘉與田豐明顯鬆了口氣,暗暗點頭。

知道兩人顧慮什麼,王旭也不遲疑,當即開口接道:“其實,各路諸侯都已有意起兵勤王,根據諜影的最新情報來看,預計不超過半個月,便會有人率先頒發繳文。到時我等拉起大旗,起兵響應便好。今日召集諸將商議,正是爲此提前做準備,定下出徵兵馬,以便進行戰前磨合,以備征伐。”

這話一出,諸將可是心中一緊,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身子,豎起耳朵傾聽。生怕等會兒點將之時,沒點到自己。

倒是田豐皺眉沉思半晌之後,忍不住開口問道:“那主公此次北上,意欲帶多少兵馬?”

“最多三千五百人”王旭微微笑道。

可話音剛落,本來滿懷期待的衆將,卻是瞬間泄了氣。只帶三千五百人,豈不是意味着絕大多數將領都要留下來?而點到自己的機率,更是可想而知,一個個都在暗暗嘆氣。

田豐和郭嘉也是微微一愣,沒有料到只帶這麼點人,可細細琢磨半晌後,卻隱隱猜到了王旭的意圖。對視一眼,便由郭嘉這個軍師開口問道:“主公,您的意思,可是不動大軍,只帶軍中最爲精銳的特色兵種?”

“呵呵奉孝果真奇才,一語中的。”王旭爽朗地一笑,便肯定地點了點頭:“不錯,此次遠征,因路途遙遠,本就不利於大軍行動。而當前局勢又千變萬化,人太多就不易靈巧應對。所以,此次出征,只帶我的五百近衛軍,以及諸將的特色兵種。人雖少,可戰力超強、如臂使指,這樣無論是面對何種形勢,都能應付得來。”

“主公此意,可是要帶走絕大部分將軍?”田豐頓時奇道。

“不錯,只留幾員大將留守,其餘將領都要隨我北上。”

聽到這裡,諸將眼睛一亮,本已低落的情緒瞬間暴漲,身體坐得筆直,目不斜視,滿臉肅然,就怕自己成爲留守大將之一

田豐與郭嘉注意到衆將的反應,也是同樣感到高興,有這樣一羣虎狼之將,還有什麼好憂慮的呢?只不過都並沒有再發言,只是靜靜等着王旭點將。

其實,究竟讓哪些人去,王旭自己都沒決定下來。這些日子已經想過很多次,可出於各種各樣的理由,總覺得誰都應該帶。但全部帶走的話,荊南四郡這麼大,沒人鎮守怎麼行?況且,五萬五千兵馬,沒有大將坐鎮,也是不行的。

目光緩緩掃過目露期待的衆將,王旭思來想去,還是覺得難以下決定。沉默了好半天,才緩緩擡起頭來。“此次出征,趙雲,徐盛,宋謙,典韋必須去,他們四人都還沒有經歷過大規模戰役,需要歷練一番。而其餘人當年都參加過大戰,所以會在你們之中選擇。但也莫要以爲留守便會閒着,五萬多大軍的日常訓練和安排不能耽誤,而且你們還必須隨時應變。現在天下局勢不穩,誰也說不清接下來會怎樣,必要的時候你們甚至會單獨領兵征伐,護衛荊南根基之地。”

說到這裡,王旭目光緩緩掃過衆將之後,才眼神一凜,猛然喝道:“王飛、楊鳳,我欲將荊南交託於你二人,可有異議?”

“末將領命”雖然被點到留守,但兩人卻沒有二話,齊齊站了起來,拱手應命。

見狀,王旭不由欣慰地點了點頭。最終決定王飛和楊鳳留守也是沒辦法,留守將領必須有一人經驗豐富,而且深悉兵法,英雄善戰。而王飛看似粗猛,實則心思細膩,總是能在關鍵時候,做出讓王旭非常滿意的決斷。再加上他與王旭的兄弟關係,在這種時候留守,能安衆人之心。至於楊鳳,則是因爲他武力在衆將之中已是屬於末流,此番北上兇險,將領勇武一些,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看着面色堅毅的兩人半晌,王旭才語重心長地叮囑道:“二哥,楊鳳,這荊南可就交託給你們了,絕對不能出任何差錯記住,如果形勢有變,務必要聽奉孝與元皓之言。兩人足智多謀,算無遺算,你們必須好好協作,發揮所長,才能保得荊南無事。”

“末將明白”兩人也不遲疑,堅定地拱了拱手。

倒是郭嘉聽到這話很是詫異,奇怪地問道:“主公,此次北上,屬下不去嗎?”

“不去”搖了搖頭,王旭微笑着解釋道:“奉孝,你在荊南有更重要的任務。此次討董,成敗難說,如果衆人齊心協力,當然沒什麼問題。可現在的情況,恐怕很難齊心,一旦形勢有變,我必然帶兵返回。到時候,元皓坐鎮泉陵分不開身,你可要想法接應我”

說到接應的時候,王旭不由加重了語氣,若有深意地看了郭嘉一眼。

郭嘉何等聰明,頓時便反應過來,知道王旭話中之意是顧及荊北的劉表。一旦羣雄失敗,那天下勢必更加混亂,劉表雖然與王家關係非凡,但作爲一方豪雄,豈會爲這些所拖累,說不定真的會橫加阻攔。到時候荊南的反應就顯得尤爲重要,想到這些,郭嘉也不說話了,悠然地沉默下來。

田豐也明白了王旭的意思,但思慮半晌之後,卻是忍不住提議:“主公,不如不去如何?我們可以屯兵長江之南,以作響應,但實際卻並不發兵,坐觀其變,伺機而動”

“誒元皓此言差異。”王旭還沒來得及說話,郭嘉倒是搶先反駁起來。“此法雖好,既能取得民心,也免去了危險。但從長遠來看,卻是捨本求末,難有作爲。如若羣雄功成,那主公一兵未發,一步未進,有何功勞?忠勇仁義何在?縱觀當今時局,即便剿滅董卓,也不過陷入新一輪的爭奪而已,少不了廝殺征戰、爾虞我詐,到時主公將以什麼懾服天下?又以什麼來安定天下?不過是明哲保身,坐待時變爾,成了劉焉、劉表之徒。”

“如若羣雄失敗,那將更糟。主公這番舉動便是虛僞,必當受到世人責罵。與其如此,還不如安然不動,假作不知呢。”

“其三,主公帳下人才濟濟,遠近賢士爭相歸附,這是爲何?只因主公能征善戰,威望卓著,仁義遠揚而已。如若明哲保身,淡出天下人的眼睛,不但威望下跌,仁義不再,恐怕今後也將得不到支持,止步於此,難有寸進。”

隨着郭嘉侃侃而談,大廳衆人也是紛紛點頭。田豐雖然被反駁,但卻絲毫不以爲意,他本來就是個直性子的人,聽郭嘉說得有理,反而大笑道:“哈哈奉孝此言,可安天下,實令在下汗顏啊”

“元皓言重了”聞此讚譽,郭嘉卻是謙虛地對着田豐行了一禮,以示尊敬。

王旭聽到這些,也是非常開心,當即插過了話道:“對,此次出征勢在必行。大家都要下去好好準備,從今天開始,便將諸將部曲集中,進行統一演練,務必在出徵之前形成足夠的默契。”

“諾”衆將頓時齊聲應命。

見狀,王旭微笑着點了點頭,才又回過頭來,對着田豐與郭嘉道:“你們從現在開始,準備迴應的繳文,等北方豪雄發起討董之舉,務必要以最快的速度傳遍天下。當今亂世,英雄輩出,賢臣良將、奇人異士也在紛紛擇主,我們定要先一步獲得民心,以圖大事。”

“諾”郭嘉與田豐相視一笑,也是齊聲應諾。

此刻定下大計,王旭心情大好,想着自己將來走後,田豐等人的事務會更加繁重,當即不由朗聲笑道:“元皓,奉孝將軍府掾吏一直不齊,目前只有戶曹掾韓嵩,以及兵曹掾董和。我走之後,事務肯定會更加繁重。這樣吧你們傳我命令,遷升零陵太守府,五官掾龐季爲決曹掾,掌荊南四郡刑法審判。遷升太守府功曹掾劉闔爲金曹掾,掌四郡商業貨幣鹽鐵等事。同時,我辭去零陵太守一職,令劉先自領零陵太守。”

一口氣將命令下達,王旭這才放緩了語氣,望着田豐與郭嘉笑道:“雖然還是沒能補齊,但將軍府的事務也有更多人分擔,多把事情交託給大家吧那樣你們就可以騰出手來了。零陵的事,以後就讓劉先自己解決。不過,與桂陽武陵兩郡一樣,官員任命以及超過額度的大舉措,要提交將軍府相關負責人審覈。”

“諾”

“好,既然都沒什麼異議,那就都下去辦吧”

說完,王旭正要起身,與衆將一起去軍營,卻是陡然想起遷治所的事兒。眼見田豐和郭嘉還未走出議事廳,當即便接道:“對了,記得通知桓階,讓他做好準備。等我出征歸來,就不回零陵了,直接把將軍府遷到長沙。”V!~!

第198章 故人來投第386章 趙家心結第372章 郭嘉爆發第671章 英雄出少年第13章 秒殺對象(下)第33章 初戰黃巾(上)第755章 精明的郭嘉第208章 大戰將至第588章 內憂外患第235章 整頓荊南(上)第196章 欣欣向榮第767章 出人意料第691章 美人傳訊第10章 命運的重逢(中)第496章 倒黴的夏侯淵第67章 朝廷賜封第202章 桂陽局勢第566章 朝歌之山第806章 誰出賣的?第284章 齊聚張府第676章 蜀漢二相第51章 計中計第525章 漢中大捷第503章 悲劇的妙才!第366章 希望的曙光第128章 激戰廣宗第80章 首戰告捷第15章 名師(下)第821章 神秘將領第246章 萬事俱備第799章 向天的解釋第383章 挾天子令諸侯第661章 諸葛亮的顧慮第411章 襄陽舞姬第813章 隴關城下第567章 求生無門第229章 夜探皇宮第618章 主戰之力第6章 王氏族人(上)第305章 可怕的曹操第669章 江東震怒第209章 算計王睿第389章 意料之外第316章 荊南的弱點第478章 神醫張仲景第440章 名不見經傳第250章 幹掉曹寅第654章 三件大事第294章 張遼、張文遠第1章 詭異的日食第737章 命運難言第508章 絕地反擊第102章 元城遇伏第796章 兵臨吳都第279章 各有手段第552章 前因後果第740章 搶得好辛苦!第205章 戲耍使者第50章 夜襲之計第82章 長蛇之陣第232章 洛陽風雲(下)第234章 趕回荊南第49章 高順第433章 三杯酒第597章 悲苦洛神第787章 強大的水軍第345章 蔡琰婚事第381章 曹袁相爭第480章 砸鍋賣鐵第289章 天怒人怨第224章 美人情意第817章 失蹤了第205章 戲耍使者第796章 兵臨吳都第847章 大功告成第856章 天大的誤會第342章 智調諸將第117章 張合高覽第277章 肅清吏治第661章 諸葛亮的顧慮第199章 田豐之才第138章 張讓的侄兒第130章 浴血奮戰第703章 出兵討伐第454章 純屬巧合第40章 山村少年(上)第619章 野性與自卑第617章 司馬懿第95章 張靖甦醒第802章 撿到寶了第357章 一箭懾萬軍第724章 自知之明第158章 廬江叛亂第446章 做不做禽獸?第597章 悲苦洛神第71章 大戰的前奏第814章 伏殺二將第34章 初戰黃巾(中)第713章 臨危受命第55章 連斬二將
第198章 故人來投第386章 趙家心結第372章 郭嘉爆發第671章 英雄出少年第13章 秒殺對象(下)第33章 初戰黃巾(上)第755章 精明的郭嘉第208章 大戰將至第588章 內憂外患第235章 整頓荊南(上)第196章 欣欣向榮第767章 出人意料第691章 美人傳訊第10章 命運的重逢(中)第496章 倒黴的夏侯淵第67章 朝廷賜封第202章 桂陽局勢第566章 朝歌之山第806章 誰出賣的?第284章 齊聚張府第676章 蜀漢二相第51章 計中計第525章 漢中大捷第503章 悲劇的妙才!第366章 希望的曙光第128章 激戰廣宗第80章 首戰告捷第15章 名師(下)第821章 神秘將領第246章 萬事俱備第799章 向天的解釋第383章 挾天子令諸侯第661章 諸葛亮的顧慮第411章 襄陽舞姬第813章 隴關城下第567章 求生無門第229章 夜探皇宮第618章 主戰之力第6章 王氏族人(上)第305章 可怕的曹操第669章 江東震怒第209章 算計王睿第389章 意料之外第316章 荊南的弱點第478章 神醫張仲景第440章 名不見經傳第250章 幹掉曹寅第654章 三件大事第294章 張遼、張文遠第1章 詭異的日食第737章 命運難言第508章 絕地反擊第102章 元城遇伏第796章 兵臨吳都第279章 各有手段第552章 前因後果第740章 搶得好辛苦!第205章 戲耍使者第50章 夜襲之計第82章 長蛇之陣第232章 洛陽風雲(下)第234章 趕回荊南第49章 高順第433章 三杯酒第597章 悲苦洛神第787章 強大的水軍第345章 蔡琰婚事第381章 曹袁相爭第480章 砸鍋賣鐵第289章 天怒人怨第224章 美人情意第817章 失蹤了第205章 戲耍使者第796章 兵臨吳都第847章 大功告成第856章 天大的誤會第342章 智調諸將第117章 張合高覽第277章 肅清吏治第661章 諸葛亮的顧慮第199章 田豐之才第138章 張讓的侄兒第130章 浴血奮戰第703章 出兵討伐第454章 純屬巧合第40章 山村少年(上)第619章 野性與自卑第617章 司馬懿第95章 張靖甦醒第802章 撿到寶了第357章 一箭懾萬軍第724章 自知之明第158章 廬江叛亂第446章 做不做禽獸?第597章 悲苦洛神第71章 大戰的前奏第814章 伏殺二將第34章 初戰黃巾(中)第713章 臨危受命第55章 連斬二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