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巧用心思

隨着文聘的話音落下,王旭頃刻間就聽懂了,苦笑着搖搖頭:“得!你也是來要人的!”

跪倒在地的文聘面露慚愧,低下頭去,並沒有答話。

“仲業,真的就不能再撐一段時間?各府最近都向我要人,才能出衆的可都被要走了!”

文聘此刻也真是逼急了,硬着頭皮大吐苦水:“主公!若是末將有辦法,也不會來叨擾主公,實在無能爲力,以前的典農將軍府本就人手不足,現在又承擔下大量職責,屬下實在力不從心,末將斗膽說句心裡話,這典農將軍府根本就沒有能獨擋一面的。”

“尋常官吏連軍隊都沒有指揮過,不知什麼軍隊需要什麼樣的補給,需要多少,戰時怎麼配給,非戰時又怎麼配給,醫官如何調派,隨軍軍需官需要多少,他們只懂奉命行事!幾乎事事都要屬下親自督辦,可楚國現在主力軍、邊防軍、近衛軍多達百萬人,屬下實在分身乏術。”

“末將也不想給主公增添煩惱,可如今實在無人可用,這麼多年來,那些有才能的人都被其它各府爭去,就咱典農將軍府從沒來過真正有經驗有能力的人,早些年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人才,也在末將……也在末將降曹的時候,被衆人給挖光了!”

“這幾年培養的人,前段日子又被各大將軍府給死活借走,說是軍中缺人,應應急!末將也是飽經戰陣之人,知道軍隊不能缺人,便答應借給他們,可沒想這借去就不還了,他們直接就將人派往各方。現在末將走遍南宮,連借個人都借不到。特別是周智,借了我一半能人。現在卻連面都見不着。”

看着文聘越說越委屈,王旭真是哭笑不得。腦中也漸漸想通了很多事情。

“仲業啊!仲業!你真是夠耿直,夠老實的!他們說借,你還真信?”

“末將只是想着軍隊關係國家安危,不能不幫忙!”

“知道爲什麼他們都找你借嗎?因爲就你會這麼想,他們在別處都借不到!主力軍人才濟濟,哪兒會真的缺到那麼嚴重,如果都到那等地步,着急的就是我了!如果不出預料。肯定是周智先找你借,然後高順、趙雲和張遼他們才緊跟着來的吧!”

“主公如何知曉?”文聘驚愕。

“不用想也知道,趙雲他們肯定是被周智慫恿來的!”

“好個周智,末將這就找他算賬!”文聘氣不過,起身就要走。

“不用了,他這是逼你來找我呢!”王旭擺擺手,淡定地說:“其實他也算是幫你,他要逼你這悶葫蘆主動向我張口要人,畢竟你手下那些人確實不太頂事,難堪大任。徐庶他們不借人給你。應該也是看到了這點,不然何至於如此集體躲着你。”

“幫我?”文聘若有所悟。

“是的,幫你!既然典農大將軍府已經弄成這樣。我豈能不做安排,既然安排,怎麼會不一步到位呢?”王旭似笑非笑地搖搖頭,不再多說廢話,略微沉凝片刻,已是接道:“本來此事我還想再緩緩,但事已至此,也只能安排下去了。”

說着,他閉上眼睛頓了頓。

“現在由我說。你來記,然後由你親自去各府傳報!”

“諾!”

“第一。召宣義將軍嚴顏還都,升任典農左將軍。爲你副職,分管軍隊的相關後勤事務,霍峻拔升鷹揚將軍,代替嚴顏的青龍軍團副將一職!第二,召平虜將軍吳懿還都,升任典農右將軍,分管屯田及預備兵相關事務,楊懷拔昇平虜將軍,代替其東方軍團副將職務。”

“第三,典農左右將軍以下,設典農中朗將四人,位與雜號將軍等同,拔升皇甫嵩之子皇甫堅壽,劉磐,及大考中新晉奇才楊儀、宗預四人爲此職,具體職務由你自行分配。第四,典農中郎將下再設典農八校尉,位與偏將軍同,由你今後自行挑選人才,並經提交尚書檯確認後錄用。”

“至於此級以下的官吏,則與各府通常官吏選拔制度相同,不用我再重複了吧!”

隨着王旭接二連三地說出這麼一長串名字,文聘那張臉可是已經笑得合不攏嘴。

“主公放心,末將明白,末將明白!”

“行了,現在你這個典農大將軍足以稱得上名副其實,只是你可必須把事做好,你應該明白你肩負的職責是多麼重要,如果出了差錯會造成什麼結果,你也應該明白!”

“末將絕不辜負主公的囑託!”

“嗯!正因爲是你,所以我才放心!”王旭笑笑,隨之揮手:“行了,去忙你的吧!”

“諾!”

“誒!等等……”文聘剛要退出殿內,王旭卻突然想起些事,忍不住叫住了他。

“主公還有何吩咐?”文聘躬着身子,擡頭相望。

王旭看了看他,指着胸口意味深長地說:“仲業,你現在已經是楚國的典農大將軍,執掌三大將軍府之一,今後可不要再侷限於做好本職事務,在朝中之事上,也要多用點心思啊!”

“心思?”文聘略微不解。

王旭想了下,覺得有些事情還是該點醒一下自己這個心腹愛將,便接着說:“你知道爲什麼各府都不肯借人給你,反而逼你來向我要人嗎?”

“不是很清楚!”文聘搖頭。

“因爲楚國最上層的各府各部中,只有你最不會玩心思,所以他們選定你!至於選你的原因,一則幫你,促使你向我要人,二則卻是爲我找個臺階!”

“臺階?”文聘一時沒有反應過來,臉上帶着些許疑惑。

這次王旭笑了,沒有說得太透,只是輕聲道:“偌大的楚國,每次提拔人才身居要職,都是要有個理由才能服衆的!這次突然大範圍啓用人才。即便是我也獨自抗不下來,一國之地不是那麼好治理,國之重臣也不是那麼好當。懂嗎?”

文聘並不傻,只是他的心思都用在了做事上。沒去想這些,此時哪還有不明白,當即心領神會:“末將懂了,多謝主公提點!”

“現在你出去傳令時知道該怎麼說了嗎?”

“知道,名單上的人,是末將向主公求來的,由末將一力保舉,主公不勝其煩。因而應允!”

王旭笑笑,沒有再說話了。

文聘再度恭敬一禮,隨之徐徐退下!

自此,楚國三大將軍府開始真正有序運轉,其產生的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當整個系統建立起來後,軍政官吏不但感覺負擔輕了,各部各府的職責也更有爭對性,更有效率,更有效果。

周智雖然鬧騰了些。擺了王旭幾道,可邊防軍在他的重新編組和整頓下,只不過用了短短几個月時間。真的使其發生質變。

他讓破虜將軍黃權接掌了交州軍,以建文將軍吳班及張翼、馬忠爲副,對整個交州進行了重新的編組和佈防,那些零散的邊地哨崗、山路土寨等等全部都劃歸交州軍體系,致使交州軍多達八萬人,由黃權等人統帥佈防。

如此統一部署的結果是,士卒可以換防,彼此聯繫緊密,有大將統一指揮調度。井然有序,不但大大加強了整個交州的防禦力量。也讓那些邊地的士卒真正有了歸屬感和安全感,同時因爲有了輪換而不在艱苦難熬。面貌煥然一新。

這個問題誰都明白,可真正做起來很難,也不知道周智用的什麼辦法,狐假虎威也好,軟硬兼施也好,以理勸說也好,但最終他就是能發動整個交州的地方太守、刺史全部都傾力協助,真正將一件繁瑣至極的事在短時間內就集衆人之力完成。

並且,不僅僅只是此一地,益州西部邊陲的少量守軍,向來都是各自爲政,聽命各地方太守,也聽命於襄陽這邊,可如今也由他統一收攏,設立益州軍番號,由張南爲主,他的老部將趙融、袁龍爲副,並給予不小的權限,與地方太守也成了合作關係,情況與交州軍近乎相同。

如此一來,對於王旭拓展邊境的政策,可謂是有了大大促進。

須知,王旭對於邊境地區從很早就做出要求,令其結好蠻夷族羣,努力歸化教育,或打擊、或安撫,總之儘可能去控制,然後興建道路,打開並拓展國家地域,歸化族羣。

過往,地方太守忙於本職事務,終究做得不是太好,這麼多年雖有成績,但並不顯眼,可現在卻讓益州軍整個統一部署,統一謀劃,再加上地方太守、刺史協助,將來的效果必然會大不相同。

此外的南中地區也同樣如此,周智令句扶和從軍多年的蠻族將領楊峰、孟優爲將,從南中都督李恢手中接掌了南中邊軍,全部重組爲南軍,職責與益州軍等同。

此外,西疆與西涼接壤的地區組建了西軍,由建威將軍張任爲主,宿將何儀、陳應爲副,統帥整個西軍事務。

北疆至函谷關一帶的邊軍合併爲東軍,由射聲將軍賈逵爲主,以楚國舊將陳式、鄧凱爲副。

最後剩下的荊州東部邊軍,從南陽南部綿延至荊南桂陽郡,同樣也被他合併爲東軍,只是因爲確實弄不到適合的將領了,他才和張靖共同兼任此職,至於下轄的水軍,他倒是沒有多管,只是讓鎮西將軍陸遜自行整頓,然後上報於他便可。

當幾個月後,王旭看到他上報的結果,那真是大喜過望。

他突然間發現邊軍整合起來後,其作用遠不止守備那些哨卡、山道要地和險要關塞那麼簡單,必要的時候,如果統一指揮,那麼根本就是一股強大的戰力。

交州軍且不說,便是東、南、西、北及益州軍五支邊軍,就讓他覺得彷彿平白無故得到了幾隻軍團,雖然力量不是特別強,可終究是種力量,完全可以納入全盤戰略部署和謀劃之中。

邊軍在擴張後的準確數字也真正統計出來,包括交州軍八萬及水軍八萬在內,總計多達三十萬,只是分佈極其零散罷了。

公元211年秋,自楚吳之戰結束的兩年半後,龐大的楚國終於全面完善國家體系,實力達到鼎盛,補充和擴張後的八個主力軍團,兩個近衛軍團,再加上邊軍,全國總兵力近達一百二十萬。

與此同時,吳魏兩國卻因在早前的“楚魏”“楚吳”兩戰中相繼慘敗,當時又遭到王旭有爭對性的大規模搶奪和破壞,搬的搬,燒的燒,毀的毀,因而使得兩國損失慘重,如今纔剛剛復甦不到半年,好些殘破的城池都重建不久,雖然軍力恢復很快,可更多戰爭需要的儲備力量卻處於重新積累階段。

這樣的局面,使得楚國佔盡優勢,當初兩場戰爭以及近兩年多來的此消彼長,終於讓楚國爭取到出征西涼的最佳時機……

第408章 習家的選擇第123章 廣平沮授(中)第45章 軍中立威第142章 全軍送行第279章 各有手段第509章 徐州易主第285章 靈帝病危第603章 驚險的巧合第502章 濺他一身腥第841章 隴西大捷第325章 激戰上繚第515章 沙摩柯的憤怒第508章 絕地反擊第408章 習家的選擇第708章 有功無過第301章 趙雲之怒第786章 再度興兵第212章 羣賊離心第778章 詭異的襲營第313章 郭嘉之策第352章 疑兵之計第846章 相同的部署第105章 窮途末路第257章 劉表崛起第411章 襄陽舞姬第10章 命運的重逢(中)第405章 長安故人第526章 驚慌的劉逸第12章 秒殺對象(上)第414章 護龍一族第76章 黃巾猛將第203章 討寇將軍第480章 砸鍋賣鐵第861章 稱帝(中)第834章 誰是主人第317章 趙雨的自卑第317章 趙雨的自卑第301章 趙雲之怒第681章 邊軍的隱情第454章 純屬巧合第671章 英雄出少年第577章 真金白銀第794章 逆轉的形勢第375章 絕美妖女第361章 活捉郝普第858章 有志氣第653章 英雄相惜第289章 天怒人怨第863章 都護府(上)第103章 同生共死第122章 廣平沮授(上)第573章 再見顏明第565章 牧野遇路人第667章 進位爲王(下)第86章 彭脫之死第554章 踏上旅途第666章 進位爲王(上)第859章 化解的手段第172章 驚魂一幕第553章 有驚無喜第37章 張角的神秘幼子(下)第599章 自己做主第610章 好事連連第354章 將才魏延第765章 西涼猛將第729章 奇葩第849章 我盡力了第796章 兵臨吳都後記大結局第703章 出兵討伐第488章 那是桃花源?第619章 野性與自卑第134章 徐淑的哥哥第582章 各有所第507章 慘烈對攻第465章 狡詐的張任(下)第279章 各有手段第645章 鍾繇的淚水第735章 劉備的心思第504章 張遼高順第453章 悲劇的張魯第203章 討寇將軍第114章 主公第161章 鄭寶密室第309章 破陣揚威第351章 點將發兵第860章 稱帝(上)第288章 喜迎車駕第470章 戲弄楊松第636章 以退破局第845章 慘絕人寰第538章 五溪猛士第611章 他在何方第242章 生死相依第157章 太湖寶藏第426章 封堵江州第318章 慎重結親第101章 討賊中郎將第785章 喜憂參半第173章 顏明的初吻
第408章 習家的選擇第123章 廣平沮授(中)第45章 軍中立威第142章 全軍送行第279章 各有手段第509章 徐州易主第285章 靈帝病危第603章 驚險的巧合第502章 濺他一身腥第841章 隴西大捷第325章 激戰上繚第515章 沙摩柯的憤怒第508章 絕地反擊第408章 習家的選擇第708章 有功無過第301章 趙雲之怒第786章 再度興兵第212章 羣賊離心第778章 詭異的襲營第313章 郭嘉之策第352章 疑兵之計第846章 相同的部署第105章 窮途末路第257章 劉表崛起第411章 襄陽舞姬第10章 命運的重逢(中)第405章 長安故人第526章 驚慌的劉逸第12章 秒殺對象(上)第414章 護龍一族第76章 黃巾猛將第203章 討寇將軍第480章 砸鍋賣鐵第861章 稱帝(中)第834章 誰是主人第317章 趙雨的自卑第317章 趙雨的自卑第301章 趙雲之怒第681章 邊軍的隱情第454章 純屬巧合第671章 英雄出少年第577章 真金白銀第794章 逆轉的形勢第375章 絕美妖女第361章 活捉郝普第858章 有志氣第653章 英雄相惜第289章 天怒人怨第863章 都護府(上)第103章 同生共死第122章 廣平沮授(上)第573章 再見顏明第565章 牧野遇路人第667章 進位爲王(下)第86章 彭脫之死第554章 踏上旅途第666章 進位爲王(上)第859章 化解的手段第172章 驚魂一幕第553章 有驚無喜第37章 張角的神秘幼子(下)第599章 自己做主第610章 好事連連第354章 將才魏延第765章 西涼猛將第729章 奇葩第849章 我盡力了第796章 兵臨吳都後記大結局第703章 出兵討伐第488章 那是桃花源?第619章 野性與自卑第134章 徐淑的哥哥第582章 各有所第507章 慘烈對攻第465章 狡詐的張任(下)第279章 各有手段第645章 鍾繇的淚水第735章 劉備的心思第504章 張遼高順第453章 悲劇的張魯第203章 討寇將軍第114章 主公第161章 鄭寶密室第309章 破陣揚威第351章 點將發兵第860章 稱帝(上)第288章 喜迎車駕第470章 戲弄楊松第636章 以退破局第845章 慘絕人寰第538章 五溪猛士第611章 他在何方第242章 生死相依第157章 太湖寶藏第426章 封堵江州第318章 慎重結親第101章 討賊中郎將第785章 喜憂參半第173章 顏明的初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