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望風歸順

陸遜在聽到顧氏的問話之後,又看了看一旁同樣是大惑不解的望着自己的朱治,呵呵笑着說道:“其實這件事說起來也不難,廣陵太守陳登乃是我家主公的表兄,我們的船隊經過廣陵水軍的防區,這點面子他總還是給的。”

“什麼?怪不得,原來一切都是在鎮南將軍的掌控之中,可憐我還自以爲是的認爲吳郡固若金湯呢,現在想想,我這點算計真是可笑之極,對於鎮南將軍,我現在只能用一個服字來評價了,佩服的五體投地。”朱治聽了陸遜的話,自嘲的說道。

而看到朱治這幅神情、同時也對陸遜給出的理由比較認同的顧氏這時候也終於徹底相信,陸遜並非是孫權派來試探自己的,這纔對着陸遜跪倒,流淚說道:“先夫死得冤枉,還請將軍與鎮南將軍爲妾身做主,只要先夫沉冤得以昭雪,妾身願意做牛做馬以報答將軍的大恩大德。”

陸遜見狀,連忙虛扶道:“夫人何必客氣?其實鎮南將軍雖然與安東將軍孫伯符互爲敵國,可是卻也與安東將軍惺惺相惜,很是佩服安東將軍的英雄氣概,把其稱爲江東小霸王,在驚聞安東將軍被刺殺之後,心中很是傷感,後來聽投靠到我軍中的親兵將領徐逸說道,他通過調查,相信安東將軍是被孫權刺殺,便決定要剷除孫權這個殺兄的敗類,匡扶天下正義。後來鎮南將軍之弟劉琮弒父自立,鎮南將軍率軍平亂,就一直聯想安東將軍之事,念念不忘爲安東將軍平反。”

略微嘆了一口氣,陸遜又說道:“其實說句實話,本將也與安東將軍有仇怨,當年他受袁術所惑,率軍攻打廬江,殺死我從祖康,令我陸氏遭受了極其沉重的打擊,不過還請夫人放心,死者已矣,既然孫伯符已逝,我陸遜絕不會再借此欺辱你們孤兒寡母,也絕不會因此而損害孫伯符的名聲。雖然之前本將恨不得手刃尊夫,爲我從祖報仇,但我卻從來不會用刺殺之類的卑劣手段,從這一點上來說,本將還是要強過那孫權許多的。”

顧氏聞言,頓時再度賠罪道:“原來先夫竟然傷到了將軍先祖,這一點妾身實在有所不知,如今妾身見將軍公而忘私,鎮南將軍心懷天下正義,想必先夫沉冤定將得以昭雪,妾身先在這裡謝過將軍,只要將軍能幫妾身達成心願,妾身願爲將軍做牛做馬。”

顧氏向陸遜道過謝之後,便央求陸遜稍稍等待片刻,然後自己便走進內室,取出來一張錦帛,展開後說道:“將軍請看,妾身這裡有孫權謀害先夫的切實證據,之前妾身雖然受到屈辱,卻從不敢將此物取出來,一是怕沃姆茲因此而喪命,二是怕影響江東大局穩定。這是妾身在檢索先夫遺物的過程中發現的,乃是孫權寫給刺客家屬的免租令。據妾身猜測,先夫應該是在遇刺後就知道主謀者是孫權了,只不過先夫並沒有將這些說出來,而是力排衆議,讓孫權繼承大位,先夫對孫權可謂仁至義盡,可是此人卻如此待我母子,實在令人心寒。”

陸遜取過錦帛看了一下,又讓朱治去鑑別真僞,結果正如自己所想,此物果然是真的。

看到此物,朱治的心中更無懷疑,心中終於完全相信,所謂孫權殺兄之事竟然是真的!

這樣的事實實在是給了他太大的打擊,他完全不敢想象,自己竟然對如此一個不講人倫恩情、人面獸心的畜生效忠,此人連親兄都能殺死,更何況是自己這樣的臣子呢?雖然自己現在擁戴孫權而獲得殊榮,他對自己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尊重和恩榮,可是自己能夠保證他日後不會對付自己嗎?即便是此人真的不會動自己,會不會在日後對付自己的後人?自己現在已經近五十歲了,還能有幾年活頭?一旦將來自己身死,兒孫們卻因此而慘遭橫禍,那簡直是令人難以想象的。

而陸遜所想的卻是另外一方面,孫堅不顧天下大義,私自藏匿玉璽,結果被殺,連玉璽都落到了袁術的手上,結果令袁術野心膨脹,竟然出現了一幕稱帝的鬧劇,而孫堅的長子孫策倒也是一位英雄,然則輕而無備,結果竟然被孫權所乘,雖有十萬虎狼之師,最終卻也沒用,一代人傑竟然死於宵小之手。而孫權雖然是一個善於發掘人才並且擅長籠絡人心的雄主,卻爲人心狠手辣、不顧人倫,更兼心中容易猜忌羣下,結果最終也只能走上敗亡一途。

而反觀主公劉琦,則完全不一樣,他擁有這父子三人的優點,卻沒有他們的那些明顯缺陷,最重要的是,能夠善於聽取臣下的正確意見,再加上識人用人的本領比起孫權都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麾下人才濟濟,將士用命,所以才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從而在父親的基礎上進一步開拓,掙下了偌大一份基業。

像這樣百年難遇的明主,自己竟然能夠遇上,可以說是極大的榮幸。

朱治的心思又是不一樣,他設身處地的爲孫策着想,正在推測爲何孫策明明知道刺殺自己的主謀是孫權,還要力主將大位傳給孫權。

在他看來,孫策之所以這麼做,一是爲了保全自己的妻兒和其他兄弟,因爲根據孫權陰狠的性格,一旦孫策將大位傳給別人,恐怕很快便會被其所害;第二也是因爲孫權在孫策的三個親兄弟之間,確實是最有能力保住江東基業的人,所以,爲了自己的基業着想,孫策只能對孫權刺殺自己之事佯做不知,將父子兩代辛苦打下的基業傳給那個人面獸心的傢伙。

“唉,不管如何,伯符卻是選擇爲了家族和基業而放下心中的怨懟,選擇立孫策爲江東之主,今日我也要爲了我們兩大家族和江東局勢而選擇支持孫紹,討伐孫權,就算有再多的人罵我也不在乎。”

朱治想通了這一節之後,心中的包袱總算是放下了,他看着乖巧的站在顧氏身邊的孫紹,默默地想道:“不管別人怎麼說,我都是進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保住江東孫氏一脈,同時還重新穩定了江東局勢,我自己只要做得問心無愧就是了,至於功過是非,那就留待後人去評說吧。”

由於顧氏拿出了切實的證據,陸遜心中更加明確了孫權的罪行,他把孫權謀殺親兄並有證據的事情公諸於衆,同時還讓朱治代表孫紹宣佈,從此之後孫紹將代理江東孫氏大宗族長之位,並以族長的名義宣佈孫權不再是江東孫氏的子孫,根本無權繼承父親孫策留下的基業。

與此同時,孫紹還呼籲江東孫氏子弟定要遵守族長之命,共同聲討殺兄滅道的孫權,同時還以江東故主孫策合法繼承人的身份,號召江東羣雄共同討伐孫權,爲故主孫策洗冤昭雪。

在聲明的最後,孫紹宣佈吳郡、會稽、丹陽三郡盡皆服從揚州刺史的直接管轄,遵從朝廷王命,凡是江東孫氏子孫務須遵從,永遠不得反抗。

在孫紹的聲明公開發布之後,朱治又命令駐紮在富春、烏程和陽羨三地的七千大軍盡皆向陸遜大軍歸降。

由於這三縣駐紮的軍隊將領都是朱治的親信,比如吳中四姓之一、與自己也算是遠支的朱桓,朱治次子、也是嫡長子朱才,還有親信將領、出身於富春徐氏的徐矯,這三名將領本來都是受到朱治的善待,所以都對朱治心存感激,今日見朱治下達了投降的命令,再加上他們也都選擇相信孫紹母子和朱治所言都是實情,所以立刻毫不猶豫的向陸遜表示歸降。

而在他們的帶動和影響下,由拳、婁縣、無錫、毗陵、丹徒、海鹽等縣也盡皆歸降,如今的整個吳郡,只有曲阿和錢塘還未歸降,而曲阿長弘諮乃是孫權姐夫,曾經向孫權舉薦了諸葛瑾,與孫權的關係很是親密,所以支持孫權,反對孫紹。

後來陸遜見弘諮堅決不肯歸降,反而統兵據守曲阿,便命陳武率五千大軍,仗着精兵強將直接攻破了曲阿,弘諮戰敗之後自殺身亡。

在弘諮自殺之後,弘諮之妻,也就是孫權之姐孫尚雯也一同自殺身亡。

在此之後,陸除錢塘之外的整個吳郡已經完全歸屬劉琦治下。

消息傳到了山陰,孫權不由得暴怒,聲討孫紹和朱治無恥變節投敵的可恥罪行,並且也發表聲明,說自己根本就沒有謀殺親兄,這一切都只不過是劉琦爲了圖謀江東基業而僞造的證據,要求大家不要輕信謠言,堅守領土。

而在心中,孫權早已對朱治和孫紹母子切齒痛恨了,非常後悔當時竟然一時心軟,沒有將他們母子盡皆除掉,結果竟然造成了今日的隱患,否則的話,自己絕不至於像今日這般被動。

“哼,什麼陸遜攻城,如果我所料不錯的話,這一切應該都只是朱治老賊設下的陰謀吧,這老賊肯定是要通過迎立孫紹而掌控我江東,這等亂臣賊子,如何不去剷除?與我傳令秣陵的三弟叔弼,讓他立刻起兵征討朱治老賊,這一次我若捉住此賊,定要把他挫骨揚灰,方能消我心頭之恨。”

孫權臉上的肌肉都在抖動,牙齒咬的咯咯響,緊握着的雙拳也早已被指甲掐出了血,真恨不能立刻就將朱治和孫紹母子盡皆一個個掐死。、

可就在這時,忽然聽得一名小兵闖進來稟報道:“主公,大事不好了,秣陵的三公子出事了。”

“什麼?”孫權不由震驚不已,一把奪過小兵手中的書信,看了一下,臉色頓時大變,雙眼一黑,竟然暈倒在了地上……

第100章 劉琦的廚藝第449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409章 以無間入有間第330章 揚威北地(二)第409章 以無間入有間第108章 賈詡的毒計(一)第285章 另類的報復第446章 劉豹之死第266章 科舉制第361章 渭南之戰(三)第22章 狂人廖立第24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55章 志在復仇第49章 張津之死第134章 荊襄鉅變(十一)第345章 無奈的逃離第30章 襄陽黃碩?第141章 南陽之爭(二)第336章 兵出子午谷(二)第381章 守歲的風俗第417章 對決張遼第245章 張魯心服第100章 劉琦的廚藝第10章 安衆之戰(三)第164章 圍點打援(三)第498章 代郡之爭(四)第261章 劉琦單挑趙雲第94章 劉琦大婚(一)第24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422章 夜襲?第102章 學習經學?第463章 大戰終結第327章 攻破汧縣第480章 一身是膽的趙雲第337章 兵出子午谷(三)第171章 孫翊之死(二)第255章 漢中危局第133章 荊襄鉅變(十)第325章 勸降失敗第428章 約戰張飛第466章 曹丕廢漢第164章 圍點打援(三)第408章 天降雷火?第69章 豫章之爭第349章 梟雄末路(四)第318章 攻陷武關第306章 果斷出擊第246章 晉爲楚公第494章 竟然是曹爽!第482章 龜縮不出第22章 狂人廖立第35章 詐降之計?第117章 生擒太史慈第165章 圍點打援(四)第67章 揚州刺史第467章 漢室之殤第224章 議取西川第211章 濁鹿城之戰第354章 劉備的死訊第237章 戰張任第122章 好消息!第259章 馬超戰趙雲第148章 兵行險招第172章 徐氏用計第251章 馬孟起義釋張飛第447章 新的麻煩第269章 驍衛軍成立第36章 平定零陵第225章 大軍出征第486章 匈奴之變第327章 攻破汧縣第417章 對決張遼第279章 一戰揚名第393章 勝敗之變第314章 張飛之嘆第481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132章 荊襄鉅變(九)第170章 孫翊之死(一)第422章 夜襲?第431章 外強中乾的典滿第99章 蔡氏的刁難第239章 霍峻之能第461章 毛玠的難題第501章 高平陵之變第421章 “天降雷火”的秘密第166章 奇襲吳郡第137章 荊襄鉅變(十四)第353章 攻陷潼關第349章 梟雄末路(四)第252章 申耽之叛第412章 勇奪譙郡第334章 揚威北地(六)第491章 司馬懿與龐統的諜戰(二)第431章 外強中乾的典滿第206章 兩年之後第17章 長沙太守第228章 荊州軍揚名第200章 官渡大戰落下帷幕第379章 如何補償?第367章 泣別
第100章 劉琦的廚藝第449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409章 以無間入有間第330章 揚威北地(二)第409章 以無間入有間第108章 賈詡的毒計(一)第285章 另類的報復第446章 劉豹之死第266章 科舉制第361章 渭南之戰(三)第22章 狂人廖立第24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55章 志在復仇第49章 張津之死第134章 荊襄鉅變(十一)第345章 無奈的逃離第30章 襄陽黃碩?第141章 南陽之爭(二)第336章 兵出子午谷(二)第381章 守歲的風俗第417章 對決張遼第245章 張魯心服第100章 劉琦的廚藝第10章 安衆之戰(三)第164章 圍點打援(三)第498章 代郡之爭(四)第261章 劉琦單挑趙雲第94章 劉琦大婚(一)第24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422章 夜襲?第102章 學習經學?第463章 大戰終結第327章 攻破汧縣第480章 一身是膽的趙雲第337章 兵出子午谷(三)第171章 孫翊之死(二)第255章 漢中危局第133章 荊襄鉅變(十)第325章 勸降失敗第428章 約戰張飛第466章 曹丕廢漢第164章 圍點打援(三)第408章 天降雷火?第69章 豫章之爭第349章 梟雄末路(四)第318章 攻陷武關第306章 果斷出擊第246章 晉爲楚公第494章 竟然是曹爽!第482章 龜縮不出第22章 狂人廖立第35章 詐降之計?第117章 生擒太史慈第165章 圍點打援(四)第67章 揚州刺史第467章 漢室之殤第224章 議取西川第211章 濁鹿城之戰第354章 劉備的死訊第237章 戰張任第122章 好消息!第259章 馬超戰趙雲第148章 兵行險招第172章 徐氏用計第251章 馬孟起義釋張飛第447章 新的麻煩第269章 驍衛軍成立第36章 平定零陵第225章 大軍出征第486章 匈奴之變第327章 攻破汧縣第417章 對決張遼第279章 一戰揚名第393章 勝敗之變第314章 張飛之嘆第481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132章 荊襄鉅變(九)第170章 孫翊之死(一)第422章 夜襲?第431章 外強中乾的典滿第99章 蔡氏的刁難第239章 霍峻之能第461章 毛玠的難題第501章 高平陵之變第421章 “天降雷火”的秘密第166章 奇襲吳郡第137章 荊襄鉅變(十四)第353章 攻陷潼關第349章 梟雄末路(四)第252章 申耽之叛第412章 勇奪譙郡第334章 揚威北地(六)第491章 司馬懿與龐統的諜戰(二)第431章 外強中乾的典滿第206章 兩年之後第17章 長沙太守第228章 荊州軍揚名第200章 官渡大戰落下帷幕第379章 如何補償?第367章 泣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