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狂人廖立

其實這事也不能怪金旋膽小,而是這世上能夠戰勝曹操的人物絕對是屈指可數的,到現在爲止也就是張繡和呂布讓曹操吃過一點虧,除此之外幾乎就是無敵的存在,沒想到這麼一個強大的人物竟然敗在劉琦手中。金旋自問他的軍事才能比起曹操要差得太遠太遠了,現在連曹操都敗在那個劉琦手中,自己如何能夠抵擋得了?

想到這裡,金旋長嘆了一口氣,緩緩說道:“我們還是投降吧,憑我軍這點實力,根本無力抵擋對方。

便命功曹將自己綁縛起來,然後率領着衆文武走出大廳,宣佈投降。

負責進攻太守府的魏延剛剛來到府門外,就見金旋等人全部綁縛着自己,跪倒在地,宣佈投降,心中大喜,立刻將金旋扶起來,解開他的綁縛,然後讓金旋以武陵太守的名義對各縣下令,令他們歸順劉琦大軍。

金旋立刻答應了下來,寫信給各縣縣令或縣長,命令他們投降,並且把劉琦曾經打敗曹操、俘虜于禁的消息一併寫上,以徹底瓦解他們抵抗的意志。

半月之內,金旋的命令就傳遍了整個武陵郡,各縣的令長見太守都投降了,又聽說敵軍主將連曹操都能打敗,所以幾乎沒有什麼猶豫就投降了。

當命令從臨沅傳到沅南,也不過是一天的功夫,當時劉琦還在率衆攻打沅南,這沅南城高池深,敵軍又拼死抵抗,頑強死守,即便是有龐統這樣的智者,一時之間也無可奈何。更何況龐統當時畢竟才只有十九歲,比起歷史上出山的時間早了整整十年,並不像幫助劉備攻打西川的時候那般,每次所想出的計策都是最恰當,所以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磨練,這也是龐德公讓龐統隨着徐庶一道投奔劉琦的目的所在。

就在沅南的將士們拼命死守的時候,忽然收到了金旋要求他們投降的命令,沅南縣令廚來(自創人名,查不到相關資料,請見諒)無奈,只好下令投降。就在這時,一名青年文士忽然反對,大聲說道:“我沅南擁有精兵上萬,易守難攻,城內糧草充足,就算守上三年都不成問題,更何況我們可以命人到長沙去找張太守搬救兵,爲何要投降?”

那名青年文士說的雖然有理,奈何廚來一心要降,便命人綁住文士,然後打開城門,率領縣內大小官員請求投降。

劉琦見對方投降,心中自然高興,對廚來安慰了幾句,便率軍進駐沅南,當來到縣衙之後,劉琦便命廚來依舊爲沅南縣令,又命甘寧兼任縣尉,接管城中軍隊,負責城區的駐防和治安。

這時候,劉琦發現在簇擁的沅南衆官員之中竟然有一個少年被綁,連忙問這是怎麼一回事,卻聽廚來說道:“啓稟將軍,下官奉金太守之命投降,確遭此人反對,並說我軍完全可以堅守到長沙援兵,下官這纔將其綁了,交給將軍發落。”

“哦?此人姓甚名誰?”劉琦不由得對這個少年產生了興趣,連忙問道。

卻聽得廚來應道:“此人名叫廖立,臨沅人,今年十七歲,奉金太守之命協助下官駐守臨沅,平日裡爲人狂傲,自詡才高,從來不把別人放在眼中,即便是下官,也總被他蔑視。”

“什麼?原來此人竟然是廖立?“劉琦聞言不由得心中一驚,因爲他知道這個廖立曾經被諸葛亮讚譽爲奇才,可以與龐統相比肩的人物。

但是劉琦知道此人恃才傲物,一般人是很難駕馭的,即便是後來作爲蜀漢丞相的諸葛亮,也都無法忍受他的狂傲,把他降爲平民,發配到邊遠地區,後來諸葛亮去世,姜維準備啓用他,專門去拜訪了他一回,卻見他的臉上並無謙卑之色,最後只能放棄。

所以劉琦決定好好治一治他的狂傲,然後再將其收服。

劉琦想了一想,並未解去廖立的綁縛,而是大聲說道:“別人都贊成歸降本將,爲何獨獨你不肯?”

廖立卻脫口說道:“你不過是一黃口小兒,有何能哉?如果不是廚來匹夫開城投降,廖某敢保證讓你困在此處三年。”

劉琦哈哈大笑:“你這話說得太過自信了吧?就休說你城中只有區區一萬雜兵,就算是再多一倍,本將都有把握輕易取下這座城池,只不過本將不忍殺傷生靈而已。”

廖立冷笑着說道:“大話誰不會說?我倒是想要見識見識,你劉大將軍到底有何能耐?可以破我沅南城?”

劉琦笑道:“現今是雨季,沅水水位上漲,只要本將引沅水灌沅南城,你自問能夠堅守多長時間?更何況,你敢料定你的人一定能從我大軍重重包圍之下逃往長沙嗎?即便是逃走了,你又敢保證長沙張羨敢來這裡支援嗎?不瞞你說,本將倒是盼着張羨前來支援呢,只要他敢來,本將敢保證他絕對有去無回。”

縣令廚來和那些沅南的官員們全都倒抽了一口冷氣,齊齊的出了一身冷汗,暗暗慶幸他們接受了太守的勸告,果斷的投降給了這個殺星,否則的話,一旦真的讓他水灌沅南,恐怕全城五六萬人就要全部遭難了。

“如果真的聽信廖立這小子的話,恐怕我等日後定要死無喪身之地了。”這些官員包括廚來全都一臉鄙夷的看着廖立,出來更是哼道:“先生原本自詡才高,原來所出的主意竟是如此拙劣,幾乎將我等盡皆害死,先生你不是本縣人,可以不顧本縣百姓存亡,但是我們可不敢這樣瘋狂。”

廖立更是臉色煞白,冷汗齊流。他也從來沒有想到,對方竟然能用如此毒辣的計策,可見對方也不是一個心地善良之輩,連忙請罪道:“是晚生孟浪了,晚生只顧着忠義,卻沒想到竟會陷全城百姓於死地,實在是慚愧。”

劉琦哼道:“忠義?你所說的忠義是效忠張羨還是效忠曹操?”

廖立這回卻是不讓步,昂首說道:“晚生是在效忠大漢,並非是曹公個人。”

“嘿嘿,現在曹操是大漢丞相,朝廷大事盡皆由他自專,你效忠朝廷和效忠他又有何區別?現在曹操內欺天子,外凌諸侯,名爲漢相,實爲漢賊,如非顧忌各路諸侯,恐怕早就竊取我大漢江山了。更何況,荊南四郡盡皆是朝廷之土,在歸屬上屬於我荊州刺史部所掌,你等不終於州牧大人,反而投靠漢賊,致令本來平靜和平的荊南再起烽煙,再者說了,太守金旋令你歸降,所有人都同意,只有你抗拒不從,爲了一己之私,幾乎令全城百姓命喪黃泉。你說到底是對得起官長還是對得起百姓?這就是你所謂的忠義嗎?”

劉琦的一番話頓時令廖立啞口無言,面色紅了又白,白了又紅,最後只好慚愧的說道:“這一切都是立任意妄爲所致,實在是愧對官長百姓,還請大人見諒。立今後一定改過自新,重新做人,去除驕狂自大的毛病,做一個謙虛好學的青年才俊。”

劉琦見對對方承認了錯誤,也就不再追究,臉色變得柔和起來,緩緩說道:“其實你的見識本來也不錯,可是一旦驕狂起來,就不能容人,聽不進正確意見,這樣只能變得一意孤行,同時你看不起同僚,最終的結果只能是把自己孤立起來,這樣一來,雖然你有才幹,也定會爲官長同僚所忌,最終只能落個鬱鬱而終的結果,這也是那些有才者爲何最終不能實現心中報復的原因所在。更何況,真正的有才者,應該是虛懷若谷,不恥下問,隨時隨地都會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句話叫做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社會是一本大書,值得我們每個人都好好學習啊。”

劉琦這句話說完之後,包括龐統和甘寧在內的人都是頻頻點頭。連忙恭敬說道:“受教了。”

廖立見劉琦說的十分在理,這一番話又是語重深長,就像是長輩勉勵晚輩一般,也不由的心中佩服,暗暗說道:“這位劉大公子看起來連二十歲都沒有,頂多比我大一兩歲罷了,看起來竟然是如此的老成和穩重,我若能夠投靠到此人麾下,將來必能成大器。”

想到這裡,廖立連忙抱拳說道:“剛纔受到將軍一翻指教,令立茅塞頓開,立願投到將軍麾下,爲國爲民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不知將軍可願容納?”

劉琦心中大喜,但還是一本正經的說道:“既然廖先生願意投奔本將,本將自然是願意接納,只不過剛纔你也說了,要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所以本將決定先委任你爲沅南縣的縣丞,跟着廚大人學會如何處理民政,如何讓團結同僚,不知你意下如何?”

廖立大喜,連忙拜道:“將軍如此安排,可謂是用心良苦,立如若再不從命,那可真是不知好歹了。”

說完之後便起身見過縣令廚來與各位同僚,又拿自己過去的行爲向他們道歉。廚來等人見對方乃是劉琦所任命,又見廖立肯改過自新,自然是皆大歡喜,也與廖立深相接納。

第85章 廬江之爭(二)第71章 龐統和虞翻第247章 榨汁機第303章 了斷恩怨(一)第232章 生擒孟獲第418章 慚愧的張遼第76章 失而復得第347章 梟雄末路(二)第188章 賭神!第424章 遷都鄴城第308章 曹操徵烏桓第264章 退守陳倉第373章 蔡文姬的誤會第402章 兵敗潁陰第58章 小心被雷劈第506章 噩耗頻傳第238章 龐統命運改寫第164章 圍點打援(三)第146章 于禁的法度第27章 敗退長沙第88章 廬江之爭(五)第282章 狄道之攻堅第98章 劉琦大婚(五)第172章 徐氏用計第33章 裴潛的破敵之策第257章 偷渡陰平第200章 官渡大戰落下帷幕第250章 勸降張飛?第35章 詐降之計?第360章 渭南之戰(二)第31章 軍器司和飛雲梯第201章 赦免田豐第39章 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第210章 大戰拉開序幕第40章 南征桂陽第461章 毛玠的難題第426章 賈詡的用心第319章 智激張飛第462章 歷城城破第98章 劉琦大婚(五)第303章 了斷恩怨(一)第37章 黃月英的打算?第147章 霹靂車第93章 鐵證如山(二)第452章 攻破濟北第182章 昌盛之象第178章 孫權的決定第319章 智激張飛第404章 拯救行動(一)第472章 刺曹(一)第452章 攻破濟北第120章 孫策之死(一)第433章 勢如破竹第283章 韓遂的決定第330章 揚威北地(二)第357章 忠臣義士第318章 攻陷武關第119章 野心家孫權第49章 張津之死第49章 張津之死第388章 倭女之爭第47章 萬世之功第90章 黃祖的婚約第265章 九品之法第326章 強攻汧縣第461章 毛玠的難題第63章 連環詭計(二)第467章 漢室之殤第474章 刺曹(三)第252章 申耽之叛第317章 武關血戰第281章 明主劉琦!第244章 北方聯盟第427章 與張飛的約定第343章 計破長安(一)第458章 呂虔詐降第32章 酃縣解圍第332章 揚威北地(四)第270章 孫尚香第170章 孫翊之死(一)第81章 劉曄歸心第20章 臨江甘興霸第425章 兵進洛陽第273章 苦訓第328章 孫乾之死第227章 朐忍之戰第113章 智取孫策第23章 五溪蠻族第282章 狄道之攻堅第249章 馬超歸降第329章 揚威北地(一)第347章 梟雄末路(二)第86章 廬江之爭(三)第340章 曹操破烏桓第25章 佔據酃縣第381章 守歲的風俗第67章 揚州刺史第69章 豫章之爭第374章 爲君改字
第85章 廬江之爭(二)第71章 龐統和虞翻第247章 榨汁機第303章 了斷恩怨(一)第232章 生擒孟獲第418章 慚愧的張遼第76章 失而復得第347章 梟雄末路(二)第188章 賭神!第424章 遷都鄴城第308章 曹操徵烏桓第264章 退守陳倉第373章 蔡文姬的誤會第402章 兵敗潁陰第58章 小心被雷劈第506章 噩耗頻傳第238章 龐統命運改寫第164章 圍點打援(三)第146章 于禁的法度第27章 敗退長沙第88章 廬江之爭(五)第282章 狄道之攻堅第98章 劉琦大婚(五)第172章 徐氏用計第33章 裴潛的破敵之策第257章 偷渡陰平第200章 官渡大戰落下帷幕第250章 勸降張飛?第35章 詐降之計?第360章 渭南之戰(二)第31章 軍器司和飛雲梯第201章 赦免田豐第39章 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第210章 大戰拉開序幕第40章 南征桂陽第461章 毛玠的難題第426章 賈詡的用心第319章 智激張飛第462章 歷城城破第98章 劉琦大婚(五)第303章 了斷恩怨(一)第37章 黃月英的打算?第147章 霹靂車第93章 鐵證如山(二)第452章 攻破濟北第182章 昌盛之象第178章 孫權的決定第319章 智激張飛第404章 拯救行動(一)第472章 刺曹(一)第452章 攻破濟北第120章 孫策之死(一)第433章 勢如破竹第283章 韓遂的決定第330章 揚威北地(二)第357章 忠臣義士第318章 攻陷武關第119章 野心家孫權第49章 張津之死第49章 張津之死第388章 倭女之爭第47章 萬世之功第90章 黃祖的婚約第265章 九品之法第326章 強攻汧縣第461章 毛玠的難題第63章 連環詭計(二)第467章 漢室之殤第474章 刺曹(三)第252章 申耽之叛第317章 武關血戰第281章 明主劉琦!第244章 北方聯盟第427章 與張飛的約定第343章 計破長安(一)第458章 呂虔詐降第32章 酃縣解圍第332章 揚威北地(四)第270章 孫尚香第170章 孫翊之死(一)第81章 劉曄歸心第20章 臨江甘興霸第425章 兵進洛陽第273章 苦訓第328章 孫乾之死第227章 朐忍之戰第113章 智取孫策第23章 五溪蠻族第282章 狄道之攻堅第249章 馬超歸降第329章 揚威北地(一)第347章 梟雄末路(二)第86章 廬江之爭(三)第340章 曹操破烏桓第25章 佔據酃縣第381章 守歲的風俗第67章 揚州刺史第69章 豫章之爭第374章 爲君改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