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南陽之爭(二)

“既然如此,那我們便率大軍先攻劉備,佔據了南陽再說。”

曹操見其他人都沒有反對,便決定親自率軍出征南陽,這一次爲了能夠保證速勝,曹操帶着郭嘉、許褚、徐晃、曹洪、李典、樂進、荀攸等人,率軍三萬征討南陽的劉備。

卻說劉備在回到宛城之後,便將與劉琦的談判情況給諸葛亮說了一遍,諸葛亮想了想,覺得劉備所做也確實是目前最好的辦法了,不過他還是勸劉備儘早進軍關中,一方面據守關中膏腴之地,另一方面坐觀中原成敗,不管是曹操與袁紹相爭失利,還是劉琦與曹操相爭失利,他們都可以乘勢率軍進入中原,坐收漁利。

劉備點了點頭,對諸葛亮的建議深以爲然,接下來便命令新野和安衆兩縣的令長盡皆將百姓遷出,然後將這兩縣交給劉琦。

可是命令剛發出去沒多久,便見新野令糜芳和安衆長傅士仁向他稟告,說是劉琦麾下大將王威和張繡率軍來到新野和安衆,託詞奉了劉琦之命接收兩縣,然後不由分說把他二人趕出了新野和安衆,除了隨身的軍士和家眷之外,沒有帶走任何物資,百姓更是一個都沒帶走。

糜芳和傅士仁的話聲剛剛落地,便見一名身高九尺、面如重棗的漢子大聲喝道:“你們這些廢物,真是沒用,主公把你們派去做縣令縣長,是對你們的信任,可是你們呢?竟然就這麼被趕回來了,實在是豈有此理?劉琦這小子也實在可恨,竟敢如此欺凌主公,實在是是可忍孰不可忍,請主公給某一萬人馬,必定攻下新野和安衆、斬下王威和張繡的首級獻到主公帳下。”

劉備見狀連忙搖頭勸解道:“雲長,算了吧,反正我們本來就已經答應了劉琦,將這兩個縣歸還於他的,既然他要走了,倒省了我們一頓麻煩了,如今我們據了南陽,威脅許昌,曹操大軍旦夕可至,我們還要依仗他幫忙破曹,所以還是忍耐一時吧。”

關羽雖然猶自憤憤,但是礙於劉備的話,也只能就這麼算了,當下只好輕輕嘆息一聲,與張飛、趙雲等人各自準備應付曹操之策。

過了沒有兩天,劉備果然聽說曹操率軍征討,不由得面有懼色,對一位身長八尺的少年說道:“孔明先生,如今曹操親率三萬大軍征討,麾下有郭嘉、荀攸等智士,許褚、徐晃、曹洪、李典、樂進等將,而我軍雖然也有三萬大軍,但這戰鬥力也實在有些太勉強了,如何能與曹操的精銳相比?”

卻聽諸葛亮緩緩說道:“主公不必憂慮,曹操雖然乘勇而來,然則北有袁紹牽制、南有劉琦爲我聲援,必然不敢持久,我軍只需深溝高壘、堅守不戰,曹操無奈之下只能退去。一旦曹操退去,主公只需派一勇將堅守南陽,我軍便可攻略關中,成就王霸之業。”

劉備聞言,點了點頭,便吩咐下去:“任何人都不能擅自出城作戰,否則的話,必定軍法從事。”

在劉備軍中,趙雲和陳到主要負責保護劉備,自然不會輕易出戰;關羽雖然不齒曹操乃漢賊,可畢竟之前受過對方恩惠,在對方對自己異常信任的情況下佔據了南陽,正不想直接面對對方,所以自然也無話可說,只有張飛見好不容易有一場大仗要打,卻不能痛痛快快的出城作戰,心中有些悶悶不樂,但是見連一向最支持自己的關羽都小心的從命,只好也就罷了。

一天之後,曹操率領大軍趕到,喝令關羽到城頭一見,早有劉備趕上前來,笑着說道:“曹丞相,許久未見,一向可好?”

曹操冷冷哼道:“劉備,你真乃無恥之徒,竟然挑撥雲長背叛於我,可着雲長到城頭見我,嘿嘿,我倒是要問一問,他關雲長自詡爲忠義之士,可對得起本相的信任?”

劉備對躲在女牆後、面色羞慚的關羽搖了搖手,笑着說道:“丞相此言差矣,雲長所行的乃是大忠,並非對你個人的小忠,雲長所忠的,乃是我大漢天下,而你名爲漢相,實乃漢賊也,曹操,你欺凌天子、弄權欺上,對你忠心,豈不是效忠國賊乎?”

曹操聞言大怒,指着劉備說道:“劉玄德,你休要逞口舌之利,待得我大軍破城之後,本相便看看你落荒而逃的狼狽相。”

於是下令道:“與我攻城。”

只見令旗一擺,三萬大軍立刻大吼着開始攻城。

可是劉備這一次卻並沒有像上一次徐州城戰那般驚慌失措,而是沉着冷靜的下達着一道道命令,這三萬大軍雖然良莠不齊,可是在劉備的激勵下還是奮勇抗敵,有條不紊的打擊着那些攀附城牆的敵軍將士。

當然,這主要也是因爲在劉備身旁站着一個年輕的文士,此人雖然才只有二十歲,可是看起來卻是成熟穩重,將一條條指令寫給劉備,然後借劉備之口發佈出去。

何時該射箭,何時該放滾木礌石,如何破壞敵軍的各種攻城器械,在他看來都是如同成竹在胸一般,令攻城的敵軍遭受了相當慘重的損失。

而在城下看着大軍攻城的曹操雖然看不到諸葛亮,可是卻慢慢感覺到了不對,因爲他的大軍攻打了半個時辰,卻始終沒有人能夠在城頭站穩腳跟,反而損失了兩三千人馬。

“不好,這城內看來是出了高人,我們這樣強行攻城可不是辦法。”曹操無奈之下只好下令鳴金收兵。

接下來的時間,曹操想盡了各種辦法來攻城,首先是派人挖地道,可是沒多長時間就被發現了,劉備命大軍在城外挖下了一道深深的壕溝,挖地道的軍士在挖到壕溝附近的時候,立刻就暴露了行跡,被劉備手下大將趙雲將這些軍士全都拖出來斬殺掉,這一下子竟然又折損了兩三百人。

接下來曹操又在城南筑土山,欲居高臨下攻城,而諸葛亮則針鋒相對地加高城樓,並讓城樓始終高於曹軍土山,用弓箭還射對方,曹操又損失了數百人手,氣得曹操大叫:“縱爾縛樓至天,我會穿城取爾。”

曹操又命人制造“攻車”,撞擊城牆,所到之處,莫不摧毀。諸葛亮見狀,便命人用布匹做成帳幔,然後隨其所向張開,攻車撞上之後,布幔受力懸空,衝擊力頓時消被消解,城牆安然無恙。

曹操又命大軍把乾燥的松枝、麻稈綁到長杆上,灌以膏油,用火點燃之後,欲焚燒帳幔,甚至連城樓也一起焚燬。諸葛亮則命軍士把銳利的鉤刀綁到長杆上,等火杆攻擊時,即舉起鉤刀割之,把正點燃的松枝、麻稈全部割掉。

見到對方始終能夠破解自己的攻城手段,曹操與衆謀士盡皆大驚,知道這一次劉備營中出現了一個善守之士,自己短時間內是無法攻破宛城的,無奈之下只好下令撤軍。

“哼,真沒想到劉備這條鹹魚也會翻身,竟然請來了一個高明之士,阻住了我軍的攻勢,唉,如今我們失去了攻破劉備的大好時機,以後想要破敵就難了。等到過了年之後,本相恐怕到時候袁紹就該出兵了,屆時我軍將陷入兩線作戰,那劉備就不再是一支弱旅了,而是隨時對我們產生威脅的強敵。”在返回許昌的路上,曹操看着緩緩撤退的大軍,心有不甘的嘆息了一聲,充滿顧慮的說道。

“據下官看來,劉備與劉琦的關係可不像原來的劉表和張繡,這兩個都是狡詐無比,而且互相之間雖然表面上聯合,暗中卻在勾心鬥角,所以,即便是我們與袁紹開戰,他們互相之間誰也不會放任對方攻取我們許都。劉備如不全力攻許,根本就攻不下來,如若全力攻許,定會擔心他的後路被劉琦包抄,而劉琦一旦得了許都,劉備就會陷入劉琦的包圍之中,所以他也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更何況劉琦正忙着對付孫權,根本無力攻我許都,所以就算是我們與袁紹開戰,丞相也不必太過擔心,只要派出一名智者堅守許都也就是了。”

郭嘉的一雙眼睛裡透着智慧,仔細的爲曹操分析着其中的利弊。

曹操聞言頻頻點頭,呵呵笑着說道:“既如此,本相便放心了,待得破了袁紹之後,本相便再破劉備,只是可恨那關羽,本想對他如此信任,竟然還會背叛本相,待得下次再擒住他,定然不會輕易饒恕。”

說到最後,曹操的臉上不由現出了一絲慍色。

而一旁的郭嘉也是輕輕嘆道:“所以下官說過,這劉備絕對不是一般人物,馭人手段高明之極,下官恐怕關羽這一生都不會背叛劉備,所以,下次若是擒住了關羽,定然不能再饒恕。”

曹操深以爲然的點點頭,說道:“奉孝且放心吧,本相絕不會再煩同樣的錯誤。好了,關於劉備的事情就到此爲止,接下來我們還是考慮考慮如何應對袁紹吧。此人雖然不怎麼樣,但畢竟是兵強馬壯,這一戰我們恐怕還不好打。”

郭嘉卻微笑道:“主公不必擔心,我軍有十勝,袁紹有十不勝,只要我們不喪失信心,最終的勝利一定屬於我們,下官有這個信心。”

第505章 劉全忠的決定第110章 樊氏的妒火第71章 龐統和虞翻第360章 渭南之戰(二)第233章 派不派兵?第111章 賈詡歸降第150章 曹仁之敗第282章 狄道之攻堅第268章 丁奉和文欽第66章 長沙賊平第125章 荊襄劇變(二)第156章 苦肉計(二)第380章 劉琦的幸福生活第98章 劉琦大婚(五)第84章 廬江之爭(一)第484章 席捲河內第381章 守歲的風俗第309章 離間之計(一)第279章 一戰揚名第403章 曹仁之死第300章 孤注一擲第312章 棄城而逃第119章 野心家孫權第461章 毛玠的難題第105章 相持之局第17章 長沙太守第356章 冰消瓦解第19章 華容道驚變第142章 各懷戒心第120章 孫策之死(一)第148章 兵行險招第127章 荊襄劇變(四)第351章 曹仁的妙計第501章 高平陵之變第316章 殺父之仇第130章 荊襄鉅變(七)第285章 另類的報復第167章 朱治歸降第498章 代郡之爭(四)第196章 計取南陽第63章 連環詭計(二)第400章 荀彧歸心第242章 攻下雒縣第176章 城頭鏖戰第197章 英雄落幕第287章 內訌第155章 苦肉計(一)第165章 圍點打援(四)第377章 劉琦的字第337章 兵出子午谷(三)第302章 劉琦出兵第387章 呂玲綺的堅持第248章 搶山第65章 臨湘城破第486章 匈奴之變第65章 臨湘城破第393章 勝敗之變第463章 大戰終結第63章 連環詭計(二)第467章 漢室之殤第290章 允吾之戰(二)第55章 志在復仇第282章 狄道之攻堅第398章 這是一場誤會第201章 赦免田豐第210章 大戰拉開序幕第219章 袁紹之死第85章 廬江之爭(二)第481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260章 楚公到來第461章 毛玠的難題第239章 霍峻之能第9章 安衆之戰(二)第263章 趙雲歸降第80章 迫降劉曄第208章 兵至夷洲第321章 劉琦戰張飛第175章 兵困山陰第345章 無奈的逃離第393章 勝敗之變第67章 揚州刺史第269章 驍衛軍成立第492章 真假火藥(一)第168章 試探?第73章 將計就計第108章 賈詡的毒計(一)第293章 賈詡的妙計第169章 望風歸順第37章 黃月英的打算?第403章 曹仁之死第284章 誘降第159章 勸降陳登?第35章 詐降之計?第208章 兵至夷洲第503章 全面戰爭爆發第218章 伏擊臧霸第460章 張飛的“妙計”第269章 驍衛軍成立第130章 荊襄鉅變(七)第87章 廬江之爭(四)
第505章 劉全忠的決定第110章 樊氏的妒火第71章 龐統和虞翻第360章 渭南之戰(二)第233章 派不派兵?第111章 賈詡歸降第150章 曹仁之敗第282章 狄道之攻堅第268章 丁奉和文欽第66章 長沙賊平第125章 荊襄劇變(二)第156章 苦肉計(二)第380章 劉琦的幸福生活第98章 劉琦大婚(五)第84章 廬江之爭(一)第484章 席捲河內第381章 守歲的風俗第309章 離間之計(一)第279章 一戰揚名第403章 曹仁之死第300章 孤注一擲第312章 棄城而逃第119章 野心家孫權第461章 毛玠的難題第105章 相持之局第17章 長沙太守第356章 冰消瓦解第19章 華容道驚變第142章 各懷戒心第120章 孫策之死(一)第148章 兵行險招第127章 荊襄劇變(四)第351章 曹仁的妙計第501章 高平陵之變第316章 殺父之仇第130章 荊襄鉅變(七)第285章 另類的報復第167章 朱治歸降第498章 代郡之爭(四)第196章 計取南陽第63章 連環詭計(二)第400章 荀彧歸心第242章 攻下雒縣第176章 城頭鏖戰第197章 英雄落幕第287章 內訌第155章 苦肉計(一)第165章 圍點打援(四)第377章 劉琦的字第337章 兵出子午谷(三)第302章 劉琦出兵第387章 呂玲綺的堅持第248章 搶山第65章 臨湘城破第486章 匈奴之變第65章 臨湘城破第393章 勝敗之變第463章 大戰終結第63章 連環詭計(二)第467章 漢室之殤第290章 允吾之戰(二)第55章 志在復仇第282章 狄道之攻堅第398章 這是一場誤會第201章 赦免田豐第210章 大戰拉開序幕第219章 袁紹之死第85章 廬江之爭(二)第481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260章 楚公到來第461章 毛玠的難題第239章 霍峻之能第9章 安衆之戰(二)第263章 趙雲歸降第80章 迫降劉曄第208章 兵至夷洲第321章 劉琦戰張飛第175章 兵困山陰第345章 無奈的逃離第393章 勝敗之變第67章 揚州刺史第269章 驍衛軍成立第492章 真假火藥(一)第168章 試探?第73章 將計就計第108章 賈詡的毒計(一)第293章 賈詡的妙計第169章 望風歸順第37章 黃月英的打算?第403章 曹仁之死第284章 誘降第159章 勸降陳登?第35章 詐降之計?第208章 兵至夷洲第503章 全面戰爭爆發第218章 伏擊臧霸第460章 張飛的“妙計”第269章 驍衛軍成立第130章 荊襄鉅變(七)第87章 廬江之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