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與張飛的約定

劉琦的問話其實很不理智,因爲荀彧如果明確反對的話,這會直接造成與賈詡之間的矛盾,但是劉琦見一向忠心漢室的荀彧淡定的有些反常,便忍不住出言試探。

但聽得荀彧緩緩拱手說道:“主公,實不相瞞,對於曹公遷都的意圖,是我們三人經過一番商議之後做出的斷定,其中微臣正是考慮了有智謀之士程仲德的建議,才最終篤定曹操一定會遷都,而對於沒有將曹公遷都之事稟於主公,也是微臣與賈相國、龐僕射共同的想法,因爲我等知道,主公忠於王室,禮敬天子,如若知道此事,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率軍攻打伊闕關和函谷關,這樣一來,雖然主公會因此而迅速取下洛陽,而迎立天子對主公帶來的巨大不利將會逐漸呈現,主公爲了漢室辛苦十餘年,沒有獲得一天迎立天子的好處,反而立刻就會陷入兩難境地,即便是微臣心中,都是不忍爲之。”

“可是不管怎樣?你都是漢臣,當年你爲了大漢天子而忍辱負重,先是力勸曹操迎立天子,後來又在曹操稱公之時進行阻止,像文若這樣的操行,天下漢臣盡皆敬重,今日又如何會提出這等見死不救的事情來?”劉琦以爲荀彧是因爲向曹操勸諫遭拒、然後遭受貶謫一事而變得怯懦膽小、奉迎主上起來了,看向他的眼神不由得有些譏諷,說話也有些不客氣起來。

可是沒想到荀彧的臉上卻沒有絲毫的不愉之色,淡淡說道:“主公這話實在是對微臣有些偏見,因爲微臣所效忠的只是漢室,只是漢家天下,而並非是具體的一王一帝,若果真是像主公所想的那般,恐怕微臣早就該在當初少帝被董卓廢去之時盡臣節了,哪裡還有現在的荀彧?而正要是因爲忠於漢室,微臣纔會離開袁紹。投奔曹操,並且勸他迎立天子,以爲內這樣既可以讓漢室稍安,又能爲曹操確立政治優勢,同時還能套住曹操,讓他終生無望稱帝,稍延漢室國祚。這其實也是一舉三得的妙計。”

荀彧嘆了一口氣,又接着說道:“可是沒想到主公竟然異軍突起,以承平自保之荊州而佔據南方半壁江山,令漢室復興有望,而曹操卻做出了令人無法理解的舉動,大業完成了沒有一半。他不說繼續保持謙卑,招攬天下人才,以恢復漢室爲號召,聯合劉備等人共同對付主公你,卻無法遏制膨脹的私慾,想要稱公,實不相瞞。其實微臣當初並非阻止他稱公,而是在提醒他不應該這麼早就這麼做,更不應該當出頭鳥,試想一下。主公你建立了這麼大的功業都沒有稱公,他如果率先稱公、打破‘非劉姓不得稱王稱公’的傳統,不僅爲天下野心家開了慣例,將自己的野心暴露無遺,徹底將忠於漢室的文武官員置於對立面。”

荀彧話音剛落。便見一旁一直沉默不語的龐統拱手說道:“文若先生深謀遠慮,實在令人佩服,只不過可惜這個曹操還是無法遏制權力的慾望,或者他也可能得知了先生當初的意圖,所以對於先生阻止他稱公的做法特別敏感,然後就藉故疏遠和貶黜了先生。”

荀彧贊同的點了點頭,然後嘆道:“龐僕射說的何嘗不是?”

接下來又對劉琦躬身說道:“自此之後。微臣心中抑鬱,只想着在戰場上盡忠而死也就是了,可是沒想到卻被主公所俘獲,微臣自然也知道主公是漢室復興的另外一個希望。但是當時經心若死灰,根本再無意於天下事,幸得主公垂憐,饒過一條性命,卻也只是清談學問而已,直到後來曹操稱王,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微臣自思正是當初獻計迎立天子而導致天下出現瞭如此一個國賊,又想到以主公之強,早晚必定會攻破曹氏,屆時臣之家小皆因從於反賊而惹來殺身之禍,特命犬子秘密逃往襄陽。又給舍侄公達寫信,讓他給予幫助。後曹操殺死皇后,鴆殺太子,天下不容,微臣這才決議歸順主公,並幫助主公掃平叛賊,重振漢室。”

劉琦這時候已經漸漸的理解荀彧的做法了,心中的不滿漸漸消失,然後輕輕嘆道:“文若爲了漢室做出的這些,本王決不敢忘,文若心憂天下,戮力王室,實在是我輩之楷模,本王之前有所誤解,言語不當之處還請見諒。”

說完之後,劉琦對荀彧深深地施了一個禮,意甚真誠,卻慌得荀彧還禮不迭,連連自責道:“彧遇人不淑,爲國賊效勞,如何當得主公如此大禮?主公莫要如此,微臣惶恐之至。請主公相信,微臣雖然愚鈍,卻也深知當今天子無力威服天下,幸得主公以漢室宗親,重振漢室,微臣相信世祖光武之業爲期不遠,微臣將此話說與賈相國、龐僕射,兩位大人亦與微臣所見略同,故而臣等冒死進諫,爲了漢室復興,爲了天下利民百姓的安定,勿要迎立天子,如此則天子雖然被困鄴城,將來看到漢室復興的那一天,也一定會欣慰的。”

荀彧一句話說完,賈詡、龐統立刻齊齊躬身行禮,沉聲說道:“請主公以祖宗基業爲重,勇挑重擔,戮力漢室復興,勿要令祖宗失望,令天下萬民失望。”

劉琦聽到他們三人推心置腹的這一番話,還有什麼可說的呢?輕輕扶起他們,鄭重說道:“諸公請起,本王身負天下衆望,怎敢不從命?唉,本以爲迎立天子,天下一統將會不遠了,卻沒想到竟然還有如許波折,看來三五年內很難實現心中志向了。”

說完之後,劉琦連連嘆息不已,荀彧三人盡皆默然無語。

過了一會,便聽得賈詡說道:“主公,雖然河北急切難平,然而曹操北遁,兗州必然空虛,主公可集中兵力,乘虛而入,先取兗州,佔據河南之地,之後據河與曹操對峙,將來一旦準備充足,渡河向北,可取天下。”

劉琦深爲然之,重重點了點頭,又聽得龐統上前說道:“主公,微臣與賈相國、裴尚書令、荀中書令、王僕射等人之前曾經商議過,襄陽地方狹窄、宮室簡陋,已經不適合作爲主公治所,一旦我軍取下了洛陽之後,便一起向主公上書,請求遷往洛陽,今日恰好皇帝被曹操挾持到鄴城,王都廢弛,堪爲主公所用,臣等請求主公將治所遷往洛陽,如此一來,既可以雄踞中原,又能方便對北方用兵,更何況洛陽乃大漢舊都,王氣聚集之地,平王東遷、光武中興,盡皆始於此地,更兼有現成宮室所用,實乃繼承漢室基業之吉兆也。”

劉琦擡起頭來,見賈詡和荀彧盡皆點了點頭,略一思索便答應了下來,然後說道:“既如此,那本王便同意在三個月內將治所遷往洛陽,代天子鎮守洛陽宮室,然既然是代爲鎮守,自然只能是盡臣子本分,我等只是居住南宮的三公府第,而天子所居北宮正殿則先行封存,派專人進行定期打掃。”

賈詡等人見劉琦如此,也只能罷了,畢竟天子剛剛被劫往北方,如果一上來就居住天子宮室,會影響劉琦在天下的名望,雖然這一點名望的損失對事業上如日中天的劉琦來說微乎其微,但是一向潔身自好的劉琦卻寧願自己受些委屈,也不願受到一些具有忠君思想的老古董的指責,畢竟現在天下未平,自己還需要團結這些道學家,利用他們將輿論批評的導向引到曹操那裡。

幾人又經過一番商議,便決定由呂蒙、孟獲、沙摩柯等將率領本部兵馬五萬人,再從周瑜的函谷關守將中抽調兩萬人,組成七萬大軍,以呂蒙爲主將,孟獲、沙摩柯爲副將,從洛陽東取虎牢關,與趙雲一起夾擊陳留,之後再依次奪取樑國、沛國、濟陰、山陽、任城、魯郡、泰山等地,乘着曹操在中原的守禦空虛,一舉奪取整個兗州,之後再與徐州的魏延、于禁等將夾攻青州的河南之地,統一整個河南之地。

與此同時,又命周瑜率領其餘的軍隊,會合幷州刺史龐德、涼州刺史馬超一起進攻夏侯淵鎮守的河東。

雖然大致大致制定好了計劃,可是對於由誰出任呂蒙大軍的先鋒,他們之間卻並沒有取得統一的意見,龐統推薦甘寧,賈詡推薦胡車兒,荀彧則推薦老鄉杜襲。

就在這時,忽然聽得廖化在賬外稟報:“啓稟主公,安西將軍張翼德求見,說是有要事。”

劉琦聽了微微一怔,隨即笑道:“先鋒來矣,張翼德爲萬人敵,威震曹軍,更兼膽大心細,又素來敬重名士,只要我們派一名軍師相佐,絕對是一個最適合的先鋒。”

“可張飛畢竟不是主公麾下將士,此人名義上歸屬大漢,與主公只是盟友關係,之前詡勸主公削奪他的兵權,主公不同意,如今再授予其重任,微臣怕有尾大不掉之憂。”賈詡對此頗爲擔心,連忙勸阻道。

卻不料劉琦笑道:“文和且放心就是,當初本王與張飛有約定,今日就讓其徹底歸服。”

第431章 外強中乾的典滿第234章 法正和張鬆第89章 竟然是魯肅!第206章 兩年之後第341章 郭嘉之死第78章 奇襲彭澤第218章 伏擊臧霸第134章 荊襄鉅變(十一)第409章 以無間入有間第494章 竟然是曹爽!第459章 毒計與死士第98章 劉琦大婚(五)第271章 孫尚香的仇怨第217章 陳登服輸第283章 韓遂的決定第322章 身陷重圍第304章 了斷恩怨(二)第472章 刺曹(一)第339章 談判第5章 義陽魏延第471章 曹洪之禍第405章 拯救行動(二)第84章 廬江之爭(一)第407章 強攻汝南第199章 關羽之死第217章 陳登服輸第362章 渭南之戰(四)第99章 蔡氏的刁難第422章 夜襲?第386章 你可要說話算數第391章 卑彌呼的野望第163章 圍點打援(二)第326章 強攻汧縣第225章 大軍出征第428章 約戰張飛第498章 代郡之爭(四)第180章 歸心第57章 後援不足?第280章 霍峻的罵功第174章 孫權的哀嘆第149章 單挑擒將第446章 劉豹之死第79章 劉勳的野心第47章 萬世之功第13章 金卯刀和草朋刀第294章 退兵的命令第317章 武關血戰第251章 馬孟起義釋張飛第157章 甘寧與黃蓋第39章 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第176章 城頭鏖戰第374章 爲君改字第447章 新的麻煩第88章 廬江之爭(五)第451章 白馬之戰第161章 一個賭注第83章 江東二喬第180章 歸心第146章 于禁的法度第148章 兵行險招第347章 梟雄末路(二)第161章 一個賭注第236章 霍峻的決心第28章 死守酃縣第84章 廬江之爭(一)第92章 鐵證如山(一)第274章 時機已到第148章 兵行險招第128章 荊襄劇變(五)第250章 勸降張飛?第266章 科舉制第419章 張遼歸降第38章 抵足而眠?第214章 程昱的毒計第241章 孟獲歸降第89章 竟然是魯肅!第325章 勸降失敗第445章 被迫納妾第255章 漢中危局第501章 高平陵之變第111章 賈詡歸降第446章 劉豹之死第21章 計定武陵第271章 孫尚香的仇怨第33章 裴潛的破敵之策第355章 衆怒難平第457章 血戰濮陽(四)第285章 另類的報復第173章 嬀覽之死第166章 奇襲吳郡第324章 用張飛換汧縣?第65章 臨湘城破第271章 孫尚香的仇怨第56章 魏延受罰第363章 渭南之戰(五)第410章 趙雲出兵第505章 劉全忠的決定第216章 奇襲下邳第385章 倭國亂局第284章 誘降
第431章 外強中乾的典滿第234章 法正和張鬆第89章 竟然是魯肅!第206章 兩年之後第341章 郭嘉之死第78章 奇襲彭澤第218章 伏擊臧霸第134章 荊襄鉅變(十一)第409章 以無間入有間第494章 竟然是曹爽!第459章 毒計與死士第98章 劉琦大婚(五)第271章 孫尚香的仇怨第217章 陳登服輸第283章 韓遂的決定第322章 身陷重圍第304章 了斷恩怨(二)第472章 刺曹(一)第339章 談判第5章 義陽魏延第471章 曹洪之禍第405章 拯救行動(二)第84章 廬江之爭(一)第407章 強攻汝南第199章 關羽之死第217章 陳登服輸第362章 渭南之戰(四)第99章 蔡氏的刁難第422章 夜襲?第386章 你可要說話算數第391章 卑彌呼的野望第163章 圍點打援(二)第326章 強攻汧縣第225章 大軍出征第428章 約戰張飛第498章 代郡之爭(四)第180章 歸心第57章 後援不足?第280章 霍峻的罵功第174章 孫權的哀嘆第149章 單挑擒將第446章 劉豹之死第79章 劉勳的野心第47章 萬世之功第13章 金卯刀和草朋刀第294章 退兵的命令第317章 武關血戰第251章 馬孟起義釋張飛第157章 甘寧與黃蓋第39章 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第176章 城頭鏖戰第374章 爲君改字第447章 新的麻煩第88章 廬江之爭(五)第451章 白馬之戰第161章 一個賭注第83章 江東二喬第180章 歸心第146章 于禁的法度第148章 兵行險招第347章 梟雄末路(二)第161章 一個賭注第236章 霍峻的決心第28章 死守酃縣第84章 廬江之爭(一)第92章 鐵證如山(一)第274章 時機已到第148章 兵行險招第128章 荊襄劇變(五)第250章 勸降張飛?第266章 科舉制第419章 張遼歸降第38章 抵足而眠?第214章 程昱的毒計第241章 孟獲歸降第89章 竟然是魯肅!第325章 勸降失敗第445章 被迫納妾第255章 漢中危局第501章 高平陵之變第111章 賈詡歸降第446章 劉豹之死第21章 計定武陵第271章 孫尚香的仇怨第33章 裴潛的破敵之策第355章 衆怒難平第457章 血戰濮陽(四)第285章 另類的報復第173章 嬀覽之死第166章 奇襲吳郡第324章 用張飛換汧縣?第65章 臨湘城破第271章 孫尚香的仇怨第56章 魏延受罰第363章 渭南之戰(五)第410章 趙雲出兵第505章 劉全忠的決定第216章 奇襲下邳第385章 倭國亂局第284章 誘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