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出了兩個忍者,呂布從未遇到過這種情況。
別說出現兩個了,這麼久的召喚,呂布就沒看過忍者!
但這也能理解,畢竟忍者是倭島特有的產物,我國曆朝歷代只有死士,而無忍者。
忍者這玩意吧,可能因爲火影忍者火了一把,但忍者遠沒有動漫裡的那麼神奇。
什麼火遁土遁就別想了,就算是有隱身術之類的,也不過是障眼法而已。
武功只是忍者所修行的“忍術”中一部分,除此之外,忍者還有“食、香、藥、氣、體”五個必修科目,這也就是所謂的“忍者五道”。
“食”,指的是忍者的食譜,爲了輕巧出沒於樹枝屋頂,煉出一身卓越輕功,合格的忍者體重一般不超過六十公斤。
“香”,指忍者能通過衣服上的味道判斷對方的經濟情況與地位。此外,爲了掩飾自己的身份,使用不同身份完成任務,忍者通常使用商人、修煉者、和尚等七種變身,並用丁香、檀香、桂皮等香料輔助,以達到增強體味和身份真實性的目的。
“藥”,即爲善於運用山林各種植物和草藥來治傷醫病。
“氣”,指的是忍者注重修身養性,以便實戰中可以集中精力、果斷勇猛且處變不驚,與我國宋明時期武當派的修煉方法有許多相似之處。
“體”,是指忍者注重肌肉與關節的鍛鍊,同時配合靜坐、呼吸、按摩、鍼灸等恢復方法來鍛鍊自己,以適應各種武技的需要。
除上述“忍者五道”,合格的忍者亦是一名天文學家,觀看星空預測天氣這些都是基本操作。
更有甚者居然還是化學家,能夠調製火藥與火器。
沒錯,別以爲忍者用的都是倭刀和手裡劍,沒有哪條規定說忍者不可以使用火器。
忍者的武功與武士的武功有着本質性區別,忍者執行的大多都是特殊任務,故此通常不用大刀長槍這些長兵刃,而使用便於攜帶的短兵器和暗器。
比如說倭刀、手裡劍和苦無這些,都是忍者喜歡使用的兵刃。
忍者出手一般很少留下活口,爲了確保暗殺成功,忍者的兵刃和暗器上大多都喂有劇毒,沒刺死也得被毒死。
【寫到忍者了,就簡單的說兩句。】
……
書歸正文,想罷呂布起身衝着曹少欽吩咐道:“尋一叫馮可道的人來見吾。”
曹少欽聽後拱手道:“諾!屬下這便去辦此事,請主公稍歇。”
不多時,曹少欽便帶着馮可道來到了呂布的書房門前。
“稟主公,馮可道帶到。”曹少欽拱手道。
“進來吧。”呂布吩咐道。
屋門應聲而開,曹少欽幫着馮可道打開門,而後便守在了門前。
馮可道衝着曹少欽道了個謝,而後緩緩走進書房當中。
呂布擡起頭來打量着馮可道,只見其三十歲上下年紀,作儒生打扮,頭戴一片氈巾,體型偏瘦,相貌清癯,五官俊朗。
呂布的打算是叫馮可道前往丹陽協助李靖,雖然馮可道是呂布召喚出來的人才,但畢竟遠赴千里之外,這種事怎麼也要問過人家後再做決定。
其實馮可道去丹陽,對他和呂布來說都是一件好事,可以說這是一件雙贏的事情。
若是馮可道不去丹陽,青、幽、冀、幷州其實都沒有太適合馮可道的官職。
但馮可道去了丹陽就不一樣了,這在丹陽幹出成績來,以後妥妥的一州刺史啊!
更何況李靖治下可不只有丹陽一地,淮南、下邳等地俱是富庶之地,想做出成績來絕非難事。
呂布覺得,以馮可道的智商,估計不會拒絕此事,升官發財之事,又有幾人能夠拒絕呢?
果不其然,在呂布表明想法後,馮可道立即將此事應了下來,並再三向呂布道謝。
呂布並沒有給馮可道授予什麼官職,只是給他開了一封介紹信,等他到了丹陽後再叫李靖給他委任。
但呂布估計李靖也就會給馮可道封個佐官一類的官職,因爲李靖不過是丹陽太守,再大的官職他也沒法給。
呂布沒法給馮可道封官麼?當然可以,但呂布不想。
畢竟“恩宜自淡而濃,先濃後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嚴而寬,先寬後嚴者人怨其酷。”
……
司隸,長安,太尉府。
楊彪不住的在屋中踱步,其面色很是陰沉。
今日早朝,董卓竟是絲毫不顧天子威儀,肆意妄爲,逼迫忠於漢室的大臣喝下血酒那等污穢之物。
雖然楊彪沒有被強迫飲下血酒,但董卓的行爲已經觸及到了楊彪的底線,楊彪決定實施一個籌備許久的計劃。
此計若是成功,那董卓必會身首異處,他楊彪將會成爲拯救漢室的肱骨之臣,名垂千古。
想罷,楊彪推門走出了房間,朝着迴廊深處走去。
在迴廊的最深處那間佈置典雅的房間內,一妙齡女子正在沐浴。
楊彪徑直來到了門前,一個婢女行禮道:“家主,小姐正在沐浴。”
楊彪頷首道:“即是如此,待小姐沐浴完了,叫她去房中尋吾。”
婢女欠身行禮道:“諾!”
隨後楊彪便折回了房中,靜坐等待。
不多時,房門被叩響,一個黃鸝般的聲音傳來:“拜見義父!”
楊彪聽後開口道:“進來說話。”
緊接着,房門被推開,一陣香風撲面而來,楊彪擡頭望去,只見其:
“芳容麗質更妖嬈,秋水精神瑞雪標。鳳眼半彎藏琥珀,朱脣一顆點櫻桃。露來玉指纖纖軟,行處金蓮步步嬌。”
沒錯,這女子便是北宋名妓李師師,《水滸》中有詩云:“芳年聲價冠青樓,玉貌花顏是罕儔;共羨至尊曾貼體,何慚壯士便低頭。”
系統爲李師師植入的身份與其原本身份並無太多不同,李師師出生在洛陽城,未等及笄,父母便雙雙離世。
孤苦伶仃的李師師只得進入娼門,以維繫生活。
起初由於年紀過小,鴇母並未叫李師師接客,只是叫她給客人們彈琴唱曲。
師師天生一副美聲唱法的好嗓子,加上鴇母的耐心調教,悉心指點,不滿十五歲的時候,就已經是“人風流、歌婉轉”,成爲了這家青樓的頭牌。
後來楊彪看中了李師師,花重金爲其贖身,並將李師師帶回家中認作義女。
所有人都不知道楊彪爲何要認李師師作義女,包括李師師亦是滿頭霧水,其中原因,只有楊彪一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