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整了兩天後,胡理、趙雲以及一萬五千狼騎來到了長子城外張燕大營,得知胡理到來的張燕忙出營迎接,然後命人設宴。酒宴上,得知胡理已經攻下屯留和壺關二城的張燕對胡理說道:“二弟真是好本事,已經連下二城,而大哥這邊卻一點進展都沒有,實在是慚愧啊。”
“大哥言重了,這長子城小弟我也沒有攻擊它的慾望,如果換成是大哥攻奪屯留、壺關二城,現在應該是小弟我恭賀大哥了。”胡理連忙謙虛道。
“二弟你太擡舉大哥我了,大哥我手下的軍隊可不及你的軍隊精銳,讓大哥去攻取屯留和壺關,大哥也只能望城興嘆,就算僥倖攻取一城,估計也是傷亡慘重了,哪能像二弟你這樣舉重若輕,彈指間連下二城。”張燕哈哈大笑着說道。
酒過三巡之後,張燕正色對胡理說道:“自從去年和二弟在上艾一別之後,大哥一直在思考我黑山軍的出路,今天看到二弟如此了得,大哥心中也有了答案,大哥決定帶領二十萬黑山軍投奔二弟,還請主公受張燕一拜。”說罷張燕離案向胡理深施了一禮。
“大哥快快請起,大哥這是說的哪裡話,小弟我準備攻下整個幷州後,和大哥平分的,請大哥勿要再起這心思。”胡理忙起身扶起張燕道。
“主公,張燕心意已決,如果主公不答應的話,張燕即刻就率二十萬黑山軍回羊頭山,今生絕不踏出羊頭山半步,你我兄弟情誼也到此爲止。”張燕語氣堅定的道。
見到張燕表情堅決,胡理只得嘆了口氣道:“那好吧,大哥,這上黨郡就交給你和二十萬黑山軍鎮守了,大哥你就是上黨郡郡守,至於這長子縣,咱們現在不必攻取,我會派張頜將軍率五千輕騎協助你圍困長子縣,張頜軍中馴有信鷹,敵軍有什麼變動,你第一時間通知我。”
“主公,張燕只是一介匹夫,何德何能高居上黨郡郡守之職,請主公另擇賢能之士擔任此職,張燕一定任憑差遣。”張燕推辭道。
“如果大哥連這上黨郡郡守都不肯擔任的話,那小弟也不能答應大哥投奔的請求。對了,請大哥不要再喊我主公了,你我是結拜過的異姓兄弟,喊主公太生分了。”
“那好吧,張燕願擔任上黨郡郡守之職,只是這禮不可廢,主公是一定要喊的。”張燕無奈道。
“那現在只我兄弟二人,總能兄弟相稱了吧,大哥。”
“好,二弟,來,乾了這杯。”張燕先乾爲敬道。
第二天,從宿醉中醒來的二人召開衆將議事,張燕請胡理坐在主位,自己坐在下首,待衆將到齊之後,張燕離案說道:“黑山軍的諸位兄弟,張燕決定帶領黑山軍二十萬兄弟投奔主公,如果有想離開的兄弟,張燕決不阻攔。”說完朝着坐在主位的胡理拜了下去。
黑山軍衆將領交換了一下眼神後,都紛紛離案,跟在張燕身後朝胡理拜了下去。胡理見狀連忙起身說道:“諸位兄弟快快請起,承蒙大家看得起我胡理,我胡理在此立誓,今生絕不辜負大家,如違此誓,天打雷劈。”接着胡理和張燕召集了二十萬黑山軍,在點將臺上張燕宣佈了投奔胡理的決定,臺下的黑山軍都知道去年留在常山國的七萬黑山軍如今過得很好,又聽聞了胡理數天內連下屯留、壺關二城的輝煌戰績,經過短暫的騷亂後,都接受了胡理這個新主公。
見黑山軍安靜下來之後,胡理接着宣佈了任命張燕爲上黨郡郡守,並將昨晚和張燕商量過的裁減黑山軍軍隊數量的決定,讓黑山軍老弱退出軍隊,待除掉上黨郡那些欺凌百姓的地主豪強後,統一分配良田和住宅,黑山軍只留十萬青負責駐守上黨郡。
緊接着胡理通過信鷹,讓張頜從屯留城趕了過來,胡理對風塵僕僕趕來的張頜說道:“張將軍,這是我大哥張燕,大家都是一家人,以後多親近親近。”待張燕、張頜二人寒喧過後,胡理接着說道:“我大哥是我新任命的上黨郡郡守,他手底下的十萬黑山軍負責駐守上黨郡,這長子城是一塊非常難啃的骨頭,咱們現在暫且不動它,我會留下五千輕騎由張將軍你帶領,你負責協助我大哥圍困長子城,同時負責幫我大哥訓練軍隊,以提升黑山軍的戰鬥力,如果敵軍有什麼異動的話,第一時間通過信鷹向我報告。”
“末將遵命。”張頜領命道。
自此,胡理在常山國各縣城駐有近六萬軍隊,在上黨郡有着六萬六千餘步兵和一萬五千騎兵,在屯留城俘虜了近兩萬幷州士兵,在壺關城俘虜了一萬七千餘幷州士兵,再加上黑山軍裁軍後的十萬戰士,胡理麾下的軍隊達到了二十七萬餘人。
胡理在長子城外張燕大營逗留了幾日,向張燕交代了一些行政、生產方面的注意事項,並通過信鷹傳書給田豐,讓田豐派遣一些表現優良的官吏來上黨郡赴任。安排好上黨的諸多事情後,胡理與已經先一步整軍前往幷州太原郡的趙雲、高覽、牽招三將在太原郡境內匯合了。
公元198年的六月十五,在胡理命令下,趙雲、高覽、牽招三將各領一路大軍攻取太原郡的十五個縣,在得知幷州刺史高幹被黑山軍圍困在上黨郡長子城動彈不得的情況下,每縣至多不過三千兵馬的太原郡諸縣都望風而降了。
自此胡理的治下就擁有常山國、上黨郡和太原郡了,常山國十二縣,上黨郡十三縣,太原郡十五縣,三郡總計四十座縣城了,治下總人口達到了兩百一十餘萬人,在收降太原郡十五縣的四萬餘幷州士兵後,軍隊數量由二十七萬餘人達到了三十二萬人之多。兩百一十餘萬的人口卻擁有三十二萬的軍隊,這對胡理治下的三郡來說,是一個非常沉重的負擔,於是胡理決定暫時停下擴張的步伐,等消化上黨郡和太原郡後再說,同時爲了應對袁紹集團的反撲,調回了高覽和七萬由袁軍降兵轉化而來的常山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