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往江東、益州滲透

劉玉在按照自己的計劃在行事。

朝廷之中則是暗流涌動。

武將們就比較老實,他們對於文化不是很上心,關心更多是什麼兵法、、武藝、將士士氣之類。讀書人在他們眼中是值得尊敬,但和他們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武將們的日子就過得安心了許多,該吃的吃,該喝的喝。

而文臣這邊就不一樣了。

紙張和書籍的作用,絕對會讓天下的人才不斷地增加。文臣們有些開始擔憂了。要想成爲一個頂級的武將,需要出色的個人天賦之外,還有一定的機遇和身家。沒有這麼幾個條件,即便是把自己活活練死也白搭。文人就不同了。要求比起武將來說就低了一些,但最關鍵的就是有足夠的書籍可以攻讀。成材率比起武將就高了很多。

朝廷大了,什麼人都會有。一些混吃等死的官員還是存在的。他們這些人以前就是靠着自己是世家出身,加上官職都是比較清閒,沒有什麼實權,也就在位置上一直幹下去了。畢竟劉玉最開始的時候就想着養着這些人,也好讓世家方面安心。

如今劉玉已經開始在挖世家的根基了,世家出身的官員們意識到了自己的未來可能會很危險。

但是他們無法和整個天下抗衡。因爲現在書籍已經推廣出去了,但凡有人提出什麼異議,肯定會被天下的讀書人給罵死,等着遺臭萬年了。

別小看讀書人手中的那支小小的筆,有時候是可以殺人於無形的。最噁心的就是讀書人可以將事情記錄下來,流傳後世。什麼叫做春秋筆法,就是作者想怎麼寫就怎麼寫。一開始或許有人會反駁,但千百年之後呢?誰能夠知道啊。

活在當下是值得肯定,但百年之後留下一個臭名聲就不好了。

更有甚者,一旦出身反對,恐怕活在當下都不成。

因爲當今很多大儒明裡暗裡都對當今陛下的此項壯舉表示了讚賞。其中跳得最歡的,就是從荊州到洛陽居住的水鏡先生司馬徽。

在司馬徽的口中,劉玉已經成爲千古明君,已經達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地步。

這種拍馬屁的話,對劉玉不滿的世家之人聽聽就算了。但偏偏神武朝廷治下都已經認同了這個說法。

做任何事情,除非自己的實力很強,強大到可以硬抗所有困難,就可以單幹了。沒有這樣的前提,就需要盟友了。

世家想要反對這項政策,環視四周,卻發現沒有一個認同他們的人,更別說盟友了。

對於這樣的輿論,劉玉是歡喜的,他知道自己的計劃已經開始成效果了。

劉玉認爲只需要幾年之後,他的下一個計劃就可以實行了。

讀書人不斷地購買着大量的書籍,商人們忙得不可開交,少府的進項也是越來越多。

劉玉看着不斷增加的財政數字,心中樂開了花。

真是一舉數得啊。

對於劉玉最爲佩服的當屬曹操了。

曹操和自己的謀士是想過劉玉會有動作,可沒有想到這個動作這麼大,大到他曹操自己都不敢想。

利用商人來作爲媒介,全面負責書籍和紙張的推廣,出乎所有的意料之中。士農工商,等級分明。商人就是最爲低賤,也是大漢朝廷一直都在打壓的階層。偏偏劉玉就用這些人來做事了,連和朝中文武商議一下都沒有。

很多臣子是有意見的,他們認爲要是都讓商人去幹了,那還要他們這些做官的人幹嘛。

曹操認爲劉玉接下來會有點麻煩了。

事情再次出乎曹操的意料,朝中大臣暗地裡是有點意見,但敢站出來反對的卻是一個都沒有。

沒有人出來反對,那就是意味着默認了。

曹操這才明白劉玉的用心,之前在早朝中的殺雞儆猴起到了絕佳的效果。曹操仔細盤算了一下,發現劉玉做這個事情是預謀了很久。這就是讓曹操驚訝了,這造紙之術,要花費大量的財力物力人力與幾年的時間,劉玉早就在好多年就在佈置着這樣的局面,更有可能就在諸侯並起的時候就開始了。現在如此的順利,更能印證曹操心中的猜測。

“伯玄這個傢伙,心機真是深沉啊!”曹操給了劉玉這樣的一個評價。

而讓曹操震驚的還在後頭呢!

朝廷把售賣書籍和紙張的生意交給了各州的商人,那麼黃崇這個天下第一富商是不是在這件事情上就被劉玉給拋棄了呢?

恰恰是相反的。

劉玉把其中最賺錢的交給了黃崇和李貴,讓他們自由發揮。

李貴吩咐手下將書籍紙張等物悄悄運到了和江東交界的廬江,準備走私到江東。而黃崇更是親自帶着人馬前往漢中。

江東的情況比較特殊,長江商路被隔斷之後,大批的貨物想要進入江東就十分的困難。

然而在廬江,有很多商人想要把貨物運送到江東那邊過去,唯一的辦法就是趁着半夜的時候偷渡過去。這種風險很大,每一次都會遇到江東的巡邏船隊。一個不好,小命就完蛋了。

然而江東內部並不是個個都盡忠職守,負責巡邏的一個武將許從就被廬江的商人們給收買了。只要他負責巡邏,那麼商人就會在半夜開始行動。

這許從出身卑賤,小時候受了不少的苦。從軍之後,許從才吃飽了肚子。可能是餓怕了,窮怕了,許從不想自己再過上以前的那種生活,更加嚮往富足的生活。要想過上心中的美好生活,單靠孫策給的那點俸祿是不行的。於是許從就開始了多方面的思索。

因緣機巧之下,許從發現了商賈們經常走私貨物到江東,江東的商賈也會走私貨物到荊州和豫州。

這裡面可是有着大大的油水啊。

許從果斷地試探了幾回。走私是拿着腦袋別在腰間混飯吃,被官兵給攔住了,就只有死路一條。許從就是抓住了幾個走私的商人,說了幾句冠冕堂皇的話之後就表示自己願意放過他們,而這些走私商人需要付出一些錢財。

商人們怎麼可能不願意啊,能夠保住性命,錢財什麼的都好說。

這一來二去,商人們都知道了在江東軍的武將之中有一個比較好說話的人。最後,許從更是和商人們達成了一致。

巡邏的船隊都是差不多的,爲何商人們就可以認出來呢?

江東巡邏的船隊,船上都會有燈籠的。一般的巡邏船隊都是四個燈籠,而許從的巡邏船隊,是打着六個燈籠。只要看到六個燈籠的江東巡邏船隊,商人們就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收買歸收買,但是許從對於到達江東的商人都要盤查一下的,免得出現什麼意外,他的腦袋不保。

好在一直以來都是走私貨物,沒有多大的隱患。

李貴一下子就發現了這個巨大的機會。要是利用得好,日後或許可以以此作爲進攻江東的突破點。

於是乎,“暗部”探子們開始下了巨大的金錢來收買。

在金錢的攻勢下,許從還是果斷地服從了自己內心的渴望。

在李貴的指示下,“暗部”探子假借商人的名義,開始不斷地把書籍和紙張走私到了江東。

而許從是一個只認錢的人,他壓根就不知道這書籍和紙張有什麼作用,所以就沒過問了。

廉價且使用的書籍和紙張在悄悄地流行着。“暗部”探子們沒有擺在明面上售賣,而是找到了江東的世家,把貨物給他們去售賣。至於江東的世家賣多少錢或者如何處理,他們都不管。

簡直就是殺人誅心啊。

江東世家一看到這麼好的東西,當然是興奮不已。江東的世家根深蒂固,他們比起中原大地的世家,在這些年的待遇要好得多,孫策即便是制衡他們,也不敢像劉玉那樣無情。江東的世家開始悄悄地賣着書籍和紙張。他們十分的低調,很擔心被孫策給發現了。

而其中獲利最大的就是“暗部”的探子們,他們直接拿了錢財就走,還不保證售後的問題,這種生意實在是太好做了。

江東的世家以爲他們賺大了,殊不知,江東的錢財不斷地通過這條走私渠道慢慢地向中原大地而去。

漢中城,漢中太守黃敘接見了黃崇。

“兄長,多年不見,什麼風把你吹過來了。”黃敘和黃崇是同族兄弟,而黃崇相對年長。

自從黃敘就任漢中太守之後,黃崇就沒有見到黃敘了。黃敘這麼多年來一直都在漢中任職。

“賢弟,爲兄今日帶着這麼多人過來漢中,是帶來了陛下的旨意。”黃崇話不多說,把劉玉的旨意直接給了黃敘。

黃敘急忙站起來。

黃崇馬上說道:“賢弟,陛下交代過此事只有你一人知道便可。”

黃敘急忙瞬間就明白了,劉玉給黃崇的聖旨,黃崇都不知道里面的內容是什麼。

黃崇將聖旨遞給了黃敘之後,就直接走遠一點。劉玉交代只有黃敘一人知道,那麼黃崇就不能多看一眼。

只見黃敘看完之後,臉上隱隱有些異動,但隨即就平復了。

這些年來,在漢中,黃敘的心性已經成熟了很多,不像年輕的時候那樣浮躁了。

“兄長,你放心吧,對於漢中一帶,吾還是很熟悉的。一應的需求,小弟一定都會支持你的。”黃敘說道。

劉玉究竟在聖旨裡面說了什麼,除了劉玉和黃敘兩人知道之外,就沒有人第三個人知道了。

黃崇親自來到益州的目的,是想要趁機獲取益州的一些相關的情況,也好日後派人過來做生意。

要不是有了張鬆、法正等人作爲內應,以劉備的手段,神武朝廷想要知道一丁點益州的情況都十分困難。

商賈往來的主要幹道早就被劉璋一把火給燒掉了,現在僅有的一些道路就是利用小道,用人力運輸過去而已。

這樣的運輸方法,是不得已而爲之的。

本來黃崇是想着在荊州轉道益州的。可益州東部的張任等人與劉備一直處於對峙狀態,商路不同,還不如從漢中等地運輸過來。

黃崇是打算來探測一下商路的,但走了一半之後,他就放棄了,他明白通往益州的商業通道要是都是這些小路,那麼並沒有太大的實用價值。

雖然一路上的風險是有的,可效果是巨大的。還是有不少的書籍和紙張被送到了益州。

“暗部”這邊也派出了人手通知了張鬆和法正、曹畢,讓他們暗中配合。張鬆和法正、曹畢不敢怠慢,立刻派出心腹之人前往接洽。

有了地頭蛇的對接就是好,運輸書籍和紙張過來的人馬沒有遇到任何來自益州方面的阻攔。

同時張鬆和法正都是做好了善後的準備,把所有的痕跡都給抹平了。

張鬆和法正之前就已經擁有了包裝精緻的書籍,如今又有了這麼多的書籍和紙張,兩人都快震驚壞了。這樣的好東西,居然是要來賣給益州的,不自己留着用麼?

可“暗部”探子堅決地表示這是陛下的旨意,不能有任何的異議。若是法正、張鬆他們自己想要,倒是可以免費帶給他們一些。

這樣算是一種福利吧。

張鬆和法正當然是不會客氣的,這樣的好東西既然可以拿出來賣,意味着朝廷有很多。

書籍和紙張的出現,再次引起了益州有錢人的哄搶。

相對於之前的稀少,這一次的數量和供給量是巨大的,價格也不是那麼貴。

當然了,作爲出頭鳥的,還是曹畢曹大老闆。

曹老闆現在幾乎都把青樓掌櫃這個大有前途的職業給放棄了,開始販賣其了書籍和紙張。

其中的利潤究竟有多大,實在讓人無法猜測得到。

很明顯,整個益州就只有曹畢一個售賣,處於壟斷的形勢,財源自然是滾滾的。益州的世家很多,土豪也很多,他們平時閒着沒事就喜歡吟詩作對,如今有了這些紙張出現,日後邀請三五好友,在竹林深處揮筆寫詩詞歌賦,笑談人生,豈不是美滋滋?

所以呢,曹畢的新生意是好的不能再好,錢財也是不斷地通過曹畢的手,偷偷地向漢中轉移過去。

()

第一百七十八章 喜得貴子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 科舉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無法安睡的劉玉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爲了不被陛下懲罰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對魯肅的欣賞與安排第二十二章 收典韋第八百二十六章 一份家書的份量第四百二十二章 意志消沉 袁紹吐血第四百六十四章 朝議遷都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劉玉就是要讓你難受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劉備害怕了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保證送你們回家第三百七十六章 燈下黑第二百七十八章 小霸王孫策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李貴的第一次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睿智的周瑜第一百一十八章 天下震動第七百七十九章 廢物利用第一百五十九章 黃蝶懷孕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 回到洛陽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報仇的機會來了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倒黴的龐德第九百四十章 赤壁大戰(九)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李貴的不容易第一千一十三章 趙雲的回憶(二)第三百零二章 呂布的請教第八百六十一章 其人之道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朕讓你笑逐顏開第九百四十六章 敗了麼第四百六十五章 罪有應得第二百七十八章 小霸王孫策第三百五十三章 賈詡失策 無法奏效第二百零八章 曹操的崛起第九百五十一章 程普被俘虜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益州要換主人?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劉玉:孟德,你至於麼?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孫策之威第七百二十四章 劉玉的謀劃 徐庶的建議第九百七十三章 劉玉的手段如何?第四百零四章 劉備尋關羽 劉玉刁難第一千章 張鬆和法正的毒辣第七十三章 營救鐵匠高興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孫策說出真正的目的第一百一十章 地頭蛇的覆滅(三)第一千六百十八章 驚人的脫困之法第一百四十章 返回幷州第五百八十二章 怒火沖天 柔情似水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攻城開始第一千九十八章 搞錯了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機靈的孫權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孫策奈何不了桂陽第八百四十九章 劉玉賜婚 返回襄陽第七百一十五章 無恥的賈詡第一千九十九章 三個老傢伙的痛心疾首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純粹就是噁心馬超第六百六十七章 臥龍得遇明主第二百八十一章 郭嘉的謀劃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 士家最後的生路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關羽大戰周泰、呂蒙第四百六十四章 朝議遷都第二百零五章 自相殘殺 敗局已定第八百八十一章 元直在江東的表演第六百九十六章 地圖到手 內應張鬆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劉備應對 尋思救劉璋第二百四十六章 與袁紹交涉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吳郡有情況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張飛埋伏失敗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郭嘉迴歸 陸遜拜見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劍閣關前第八百零七章 天賜良機?第九百三十三章 赤壁大戰(一)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 對付倭奴就要狠第八百八十二章 劉玉對諸葛亮的指導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拖住一點時間第三十九章 做正事(一)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 斬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 倭人狗咬狗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匈奴西遁 鮮卑的應對第九百六十五章 鈴鐺之聲第二百三十四章 三方之間的計謀第七百一十五章 無恥的賈詡第三百四十四章 十萬大軍開動第一百二十四章 盧植第二百二十章 劉玉的威懾力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王越被擒 劉協突圍第一千一百十五章 周倉敗李典 繼續出發第一百六十七章 隱藏多年的真相第二百零八章 曹操的崛起第七百九十四章 劉備的反應第四百五十五章 返回洛陽第五百四十三章 耀眼的仲達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郭嘉擺酒 馬超擺陣第一百一十章 地頭蛇的覆滅(三)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活下去就有希望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破鄴城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戰後就開始算計了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變陽大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奔潰的王旦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益州局勢大變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貪財如命
第一百七十八章 喜得貴子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 科舉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無法安睡的劉玉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爲了不被陛下懲罰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對魯肅的欣賞與安排第二十二章 收典韋第八百二十六章 一份家書的份量第四百二十二章 意志消沉 袁紹吐血第四百六十四章 朝議遷都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劉玉就是要讓你難受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劉備害怕了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保證送你們回家第三百七十六章 燈下黑第二百七十八章 小霸王孫策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李貴的第一次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睿智的周瑜第一百一十八章 天下震動第七百七十九章 廢物利用第一百五十九章 黃蝶懷孕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 回到洛陽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報仇的機會來了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倒黴的龐德第九百四十章 赤壁大戰(九)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李貴的不容易第一千一十三章 趙雲的回憶(二)第三百零二章 呂布的請教第八百六十一章 其人之道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朕讓你笑逐顏開第九百四十六章 敗了麼第四百六十五章 罪有應得第二百七十八章 小霸王孫策第三百五十三章 賈詡失策 無法奏效第二百零八章 曹操的崛起第九百五十一章 程普被俘虜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益州要換主人?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劉玉:孟德,你至於麼?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孫策之威第七百二十四章 劉玉的謀劃 徐庶的建議第九百七十三章 劉玉的手段如何?第四百零四章 劉備尋關羽 劉玉刁難第一千章 張鬆和法正的毒辣第七十三章 營救鐵匠高興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孫策說出真正的目的第一百一十章 地頭蛇的覆滅(三)第一千六百十八章 驚人的脫困之法第一百四十章 返回幷州第五百八十二章 怒火沖天 柔情似水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攻城開始第一千九十八章 搞錯了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機靈的孫權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孫策奈何不了桂陽第八百四十九章 劉玉賜婚 返回襄陽第七百一十五章 無恥的賈詡第一千九十九章 三個老傢伙的痛心疾首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純粹就是噁心馬超第六百六十七章 臥龍得遇明主第二百八十一章 郭嘉的謀劃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 士家最後的生路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關羽大戰周泰、呂蒙第四百六十四章 朝議遷都第二百零五章 自相殘殺 敗局已定第八百八十一章 元直在江東的表演第六百九十六章 地圖到手 內應張鬆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劉備應對 尋思救劉璋第二百四十六章 與袁紹交涉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吳郡有情況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張飛埋伏失敗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郭嘉迴歸 陸遜拜見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劍閣關前第八百零七章 天賜良機?第九百三十三章 赤壁大戰(一)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 對付倭奴就要狠第八百八十二章 劉玉對諸葛亮的指導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拖住一點時間第三十九章 做正事(一)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 斬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 倭人狗咬狗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匈奴西遁 鮮卑的應對第九百六十五章 鈴鐺之聲第二百三十四章 三方之間的計謀第七百一十五章 無恥的賈詡第三百四十四章 十萬大軍開動第一百二十四章 盧植第二百二十章 劉玉的威懾力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王越被擒 劉協突圍第一千一百十五章 周倉敗李典 繼續出發第一百六十七章 隱藏多年的真相第二百零八章 曹操的崛起第七百九十四章 劉備的反應第四百五十五章 返回洛陽第五百四十三章 耀眼的仲達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郭嘉擺酒 馬超擺陣第一百一十章 地頭蛇的覆滅(三)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活下去就有希望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破鄴城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戰後就開始算計了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變陽大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奔潰的王旦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益州局勢大變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貪財如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