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諸葛亮的見聞

龐統的擔心是正確的,今天的酒桌中就有一個大嘴巴把他的事蹟廣爲流傳,致使劉玉麾下所有人都知道了龐統的事蹟。這個人就是打龐統最多的典韋典惡來。以至於後來,龐統每次見到典韋總想着用各種方法報答這個“大恩”。

龐統最後還是喝高了,被崔均等好友擡了回去。因爲龐統現在沒有安排住所,崔均就把龐統擡回了自己的住所之中,免得露宿街頭。

首先他心情低落,借酒消愁。其次他不知道洛冰泉的度數那麼高,那麼容易上頭。最後龐統生平第一次醉倒了。

在龐統被人擡回去的時候,與他齊名的諸葛亮,現在正帶着他的媳婦來到了洛陽城。

諸葛亮離開隆中臥龍崗後,就帶着黃月英朝着洛陽方向前進。只不過諸葛亮在路上的時候,經常停留下來遊山玩水。主要是諸葛亮覺得自己好久沒有帶着黃月英出來了,有着想借此彌補黃月英的意思。

所以這一路走走停停,欣賞着壯麗的風景,兩人花了大量的時間纔來到洛陽。

現在雄偉的洛陽城已經出現諸葛亮和黃月英的眼前了。

黃月英從馬車裡探出頭來,對着諸葛亮說道。“夫君,這裡就是洛陽了麼。好雄偉啊。比襄陽還要高還要大。”

“大漢的國都,經歷數百年的建設,這可是天下第一城啊。”諸葛亮笑道。

“裡面肯定非常繁華,我們快進去吧。”黃月英有點迫不及待了。

“月英,你坐穩了。”諸葛亮躍馬揚鞭駕駛着馬車向着城門而去。

守城的士兵攔住了諸葛亮,要求諸葛亮出示身份證明。諸葛亮對這種事情都司空見慣了,將自己懷中的身份證明拿了出來。

這個身份證明還是諸葛亮進入劉玉領地後在一個縣城辦的。劉玉領地內實施全新的身份證明制度,凡是進入劉玉領地的都必須要有身份證明。諸葛亮當時就被一個縣令給擋住了去路,花了很長的時間才證明自己不是壞人也不是細作。

縣令弄清楚諸葛亮的清白後,立刻向諸葛亮表示了歉意,知道諸葛亮要去洛陽後,給諸葛亮開了一個身份證明,讓他可以在劉玉的治下暢通無阻地在通行。

這種身份文件和以往的身份文牒是不同的,上面有着個人的姓名與住址,甚至還有編號。

因爲諸葛亮不是劉玉治下的百姓,是外來人,沒有辦法確切證明自己的來路,所以縣令給諸葛亮發放了一個臨時的身份證明。如果用這個身份證明在劉玉治下行走,都必須要被檢查的,而且還會被記錄起來,最後彙總到司隸校尉那裡。司隸校尉李貴李仲允李大人會把這些資料讓“暗部”統統整理一遍,仔細調查,不會給其他諸侯的細作有太多的機會進入劉玉的領地。

諸葛亮對這種新的制度很好奇,特意向縣令詢問了一番。縣令感覺諸葛亮文質彬彬的,應該不是壞人,也把這個制度的相關細節都說了出來。而且劉玉下達了相關命令,要求地方官員向百姓宣傳這個制度,縣令也是按照劉玉的命令辦事而已。

其實這個制度是劉玉參照後世的戶籍制度與身份證制度,加上漢朝先行的制度,結合起來的一套十分適合劉玉統治的管理制度。

這個制度把士農工商分類起來,除了漢室宗親外所有的漢人全部都成爲漢民,這個得到了廣大百姓的支持。漢室宗親有着自己的宗碟,那些漢室中的老頑固可不是劉玉一句話就可以改變的。

外族之人是無法得到身份證明,除了進貢的使者可以得到特批之外,其他外族人想要進入漢地十分困難,更別說要得到身份證明了。劉玉原本想要放寬的,只是朝中大臣一致反對,他們堅持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不願意將這一條進行任何改變。這個時代,漢人高人一等的思想已經深入每一個漢人的血液,整個民族都是擁有血性和自豪感,對其他民族都以蠻夷稱之。這也是爲什麼黃月英這種混血兒不受他人待見的原因。

最後劉玉只能用自己皇帝的權利,在條款註明了一條:外族之人要成爲漢人,唯有大漢皇帝特批才行。

至於其他諸侯的百姓要得到身份證明就輕鬆得多了。他們必須先得到一張臨時的身份證明,然後自願接受官府的安排,在居住地帶上三年,那麼就可以申請成爲該地的百姓,成爲劉玉治下的良民,接受劉玉的統治。在正式成爲良民之前,他們要交的賦稅會比其他得到身份證明的百姓要高一點,但卻是在外來百姓可接受的範圍之內。三年期限一滿,那麼就可以去官府申請一個戶籍了。劉玉一直以來採用是低賦稅的制度,對治下的百姓十分仁慈,幾乎沒有向百姓加稅,而且對官員在收稅方面的監督是很嚴格的,一旦發現有人加收朝廷沒有發佈的賦稅,那麼該官員就會被問斬,不管是何原因。這是劉玉最鐵血的一個政策。相比其他諸侯的橫徵暴斂,劉玉就是百姓心中最仁慈的天子,他們個個都願意到劉玉這邊過來生活。其他諸侯都採取了各種措施防止人口的流失,一定程度上和劉玉的政策對着幹。同樣的,諸侯們開始善待自己的百姓,免得都被劉玉給蠱惑了。

這臨時身份證明是有期限的,一般都是一個月,到期之後,必須到所在當地官府補辦,否則的話,一旦發現沒有補辦,立刻就會被驅逐出去,有犯罪或者間諜行動甚至要被關押起來,處以懲罰。

而諸葛亮手中的身份證明就是一個臨時身份證明,他每到一個城池就要在城門口那裡登記一番,官吏也會在臨時身份證明上註明何時來到某地。

同時實行的還有保甲制度,與新的身份證明制度和戶籍制度並行,三者之間並不衝突。

諸葛亮不由得對劉玉天馬行空的創新感到佩服,能想出這中新穎有效的方法,的確對吸引百姓有着很好的效果,而且還能防止領地內出現其他勢力的探子。

諸葛亮在劉玉的領地中行走了很長一段時間,發現了劉玉治下的百姓要比其他諸侯的百姓要活得更好,官吏也比較友善。

諸葛亮的出生于徐州琅琊郡,那裡是一個十分富裕的地方,是大漢難得的百姓安居樂業的地方。但當時年幼的諸葛亮也可以看到路邊凍死餓死的人。等諸葛亮到了荊州後,荊州在劉表治下也算是亂世中難得安寧之地,可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情況一直存在。

只是諸葛亮進入劉玉的領地後,一路走來,沒有發現沿街乞討的落難百姓。稍微一打聽,諸葛亮才知道爲什麼會這樣了。

神武朝廷的官府會把所有活不下去的百姓集中起來,發放糧食、種子和耕地,給他們耕種,田稅只是收入的三成。沒有太多的耕地也沒有關係,官府會組織墾荒的,當然必要的糧食和工具都會發放,開墾出來的田地,五年內的稅收是五成,五年過後這個稅收就變成三成了。

要是不想當農夫,那也沒有關係,官府會安排這些人去做工,城池、河道、道路都需要巨大的人力來修繕。官府會管飯,還有工錢可以拿。工錢雖然不多,可養活一個小家庭是足夠的。諸葛亮還是第一次聽說修繕這些東西,官府會給工錢的。以前這些都算是勞役啊,官府能管一頓飯已經不錯了。其他諸侯都是強逼着百姓無償付出的,怎麼會像劉玉那樣給工錢。最後得知這是劉玉力主的,諸葛亮都佩服劉玉的勇氣了,那是多大的一筆開銷啊,要是用到爭霸之上,恐怕可以增加不少戰力。

諸葛亮不是後世來的,他不知道劉玉採取的是以工代賑的方式來振興自己領地內的經濟,百姓得來的工錢都是用來養活自己或者家人,購買必要的生活用品,那麼經過多番流通之後,這些錢財都會回到劉玉手中,可以把劉玉的經濟搞活。只有經濟強了,國力纔會強。百姓安居樂業了,人口才會不斷增長,兵員纔會越來越多。說句難聽的,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劉玉哪裡會有那麼大方呢。

不怕死的或者沒有什麼牽掛的,可以入伍當兵,建功立業可是很多人爲後人博一個富貴的最好辦法。

這麼多選擇可以讓百姓活下去,自然街道上就沒有那麼多無業遊民和乞丐了。如果真的天生懶惰,官府也不會不管,會用強制的手段將他們都給收押了,然後分配到苦寒之地去。

可以說一系列的操作下來,劉玉領地內的百姓都得到了最大的利用,個個都有着自己的位置,不會因爲無所事事而添亂。街上沒有那麼多遊手好閒的人,治安也就好了很多。

百姓們對神武皇帝十分崇拜,深刻相信神武皇帝是上天賜給大漢的,沒有他的存在,大漢或許還在混亂之中。

“吏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大漢有盛世之象啊。”諸葛亮內心感嘆着。

洛陽的城門守軍查看了一下諸葛亮的身份證明,交給了一個軍官。軍官接過了諸葛亮的臨時身份證明,看了一下,上下打量着諸葛亮說道:“孔二?字亮主?南陽人?”

“真是在下。”孔二是諸葛亮的化名,他可不會把自己的真實姓名給暴露出來。

“看你文質彬彬的,想必是書香世家,怎麼就取這個名字啊?”該軍官有點懷疑諸葛亮的真實身份,看眼前此人俊朗且氣質不凡,叫孔二有點奇怪了。

“家道中落,老父又是目不識丁的莊家漢,幾個兄弟都是阿大,阿二的取名。在下讀過幾年書,算是比較幸運的了。”諸葛亮自然有一番說辭。

軍官信了,這個時代太多目不識丁的了,這些人的孩子有些還叫阿牛阿狗的,這不出奇。

“你是南陽人,來洛陽幹什麼?”軍官繼續問道。

“在下與賤內從來沒有來過洛陽,聽說洛陽繁華無比,特意來此。”諸葛亮說道。

“你拿得是臨時身份證明,按照慣例,需要檢查一番。麻煩你讓馬車內的人下來下,我們要檢查一番。還望配合一番。”軍官公事公辦地說道。

守城的一隊士兵都靠近過來,他們不是擔心諸葛亮會反抗,但必要的防備是要的。

“自然。”諸葛亮進入馬車帶着黃月英走了出來。他們一路走來都習慣了,劉玉的士兵只會檢查一番,並不會太大的爲難。

軍官一看到黃月英,就對諸葛亮的身份深信不疑了,只有家道中落到不成樣子纔會取這麼醜的妻子了。

士兵對馬車檢查了一遍,沒有發現什麼可疑之處。於是軍官也命令讓開道路,在臨時身份證明上註明何時進入洛陽城,讓諸葛亮他們進入洛陽城。

“記住了,太陽下山後,一定要找到住所。你們是臨時身份證明,要是晚上被巡邏隊遇到的話會很麻煩的。”軍官叮囑了一句。

“勞煩了。”諸葛亮對着軍官一拱手,重新上了馬車,帶着黃月英走進了洛陽城。

諸葛亮走遠後,軍官感慨道:“如此英俊的男子卻娶了那麼醜的妻子,可惜了。”

軍官想起了自己家中的黃臉婆,看來自己的運氣是不錯的,起碼媳婦比剛纔那個人的媳婦好看多了。

感慨完後,軍官又開始了檢查工作,他沒有太多時間可以浪費了。

黃月英剛纔察覺到那個軍官對自己的厭惡,自己這個樣貌實在是給諸葛亮丟人了,心情不由得有點低落起來。

諸葛亮察覺到自己老婆的異樣,手臂輕輕將黃月英摟了過來,笑道:“別想那麼多。無論其他人怎麼看你,我諸葛亮都會一輩子對你好。”

“嗯。”黃月英感受到諸葛亮的溫柔,輕輕點了一下頭,依偎在諸葛亮懷裡。

“駕!”諸葛亮輕輕鞭打了一下馬匹,驅使着馬車繼續前進。

第七百七十一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五百二十四章 河內司馬氏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郭嘉說陸遜第九百零五章 麾下商議 元直點策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放下武器,吾劉玄德饒你一條狗命!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鑄錢第十九章 打造設備(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李貴拜訪于禁第六百七十六章 于吉到洛陽 欲求見劉玉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車裂郝仁 人才顧成第六百一十二章 暫居洛陽第七百八十四章 典韋欺負甘寧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劉備能再逃到哪裡去?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純粹就是噁心馬超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劉玉露了一手第二百一十八章 彈劾開始第一千三百章 氣急敗壞第四百九十九章 張飛送曹豹直達地下十八層第六百九十三章 雙醜相會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 狗洞逃生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張飛受命出征第三百二十二章 袁術稱帝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江東鼠輩不過爾爾第七百四十章 老戲骨的演技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曹操迴歸壽春第九百零六章 伊、傅二人前往益州第九百四十二章 赤壁大戰(十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追女達人第三十三章 實驗成功(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李貴的婚事第八百六十一章 其人之道第三百七十九章 關羽立威名第五百四十二章 四面圍攻兗州第一百五十六章 幷州世家的反抗與劉玉的應對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被人追捧的主考官第八百六十二章 受死吧第一千四十章 簡直就是不可思議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建業第一千零二章 逼着劉璋給說法第八百五十九章 初見司馬徽第四百六十三章 伏完的謀算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白跑一趟第一百四十八章 王家的內亂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準備第五百七十章 該死的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黃蝶懷孕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歡天喜地陰劉備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劉璋的小小勝利第五百零五章 張遼用計第四百零五章 大哥,我對不住你啊!第五百五十九章 劉玉就是一個傻缺!第二百七十七章 摧拉枯朽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白跑一趟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曹操迴歸壽春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太假了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魏延逃亡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荀彧和荀攸一同拒絕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大規模推廣第一千八十三章 劉備上套第八百零一章 開始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不願意當長工第八百三十一章 處置劉琦 曹操欲動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一張大網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 唐生耍司馬懿第一千二百十六章 劉華的邂逅 大宴羣臣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益州要換主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陳家準備背叛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獻俘第八百三十六章 一攻而下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汝陰城破第一百六十七章 隱藏多年的真相第四百七十七章 陷入兩難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墜龍谷?第四百七十四章 一隻眼第一千一十四章 逼婚不成第四百三十四章 本初你生了兩個廢物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 大漢帝國倭地管理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孟德,你好壞!第九百九十四章 劉備答應了第十章 受封,薄侯?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異想天開的計策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包圍東吳水軍第一百二十二章 初見劉關張第一千零七章 徐庶上門第九百三十八張 赤壁大戰(七)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呂布輕鬆拿下建業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 士家最後的生路第六百七十五章 孫策逐于吉第一千八百十五章 諸葛瑾的選擇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成都光復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孫權想要有自己的部隊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應聘侍衛第一千九十二章 劉封不見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關羽進攻東門第二百一十二章 陷陣出擊 分割包圍第三百二十一章 夜話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父子爭執第四百九十七章 兄弟鬧矛盾第六百一十一章 背後的人影第五百一十五章 忍辱負重
第七百七十一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五百二十四章 河內司馬氏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郭嘉說陸遜第九百零五章 麾下商議 元直點策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放下武器,吾劉玄德饒你一條狗命!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鑄錢第十九章 打造設備(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李貴拜訪于禁第六百七十六章 于吉到洛陽 欲求見劉玉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車裂郝仁 人才顧成第六百一十二章 暫居洛陽第七百八十四章 典韋欺負甘寧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劉備能再逃到哪裡去?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純粹就是噁心馬超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劉玉露了一手第二百一十八章 彈劾開始第一千三百章 氣急敗壞第四百九十九章 張飛送曹豹直達地下十八層第六百九十三章 雙醜相會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 狗洞逃生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張飛受命出征第三百二十二章 袁術稱帝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江東鼠輩不過爾爾第七百四十章 老戲骨的演技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曹操迴歸壽春第九百零六章 伊、傅二人前往益州第九百四十二章 赤壁大戰(十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追女達人第三十三章 實驗成功(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李貴的婚事第八百六十一章 其人之道第三百七十九章 關羽立威名第五百四十二章 四面圍攻兗州第一百五十六章 幷州世家的反抗與劉玉的應對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被人追捧的主考官第八百六十二章 受死吧第一千四十章 簡直就是不可思議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建業第一千零二章 逼着劉璋給說法第八百五十九章 初見司馬徽第四百六十三章 伏完的謀算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白跑一趟第一百四十八章 王家的內亂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準備第五百七十章 該死的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黃蝶懷孕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歡天喜地陰劉備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劉璋的小小勝利第五百零五章 張遼用計第四百零五章 大哥,我對不住你啊!第五百五十九章 劉玉就是一個傻缺!第二百七十七章 摧拉枯朽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白跑一趟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曹操迴歸壽春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太假了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魏延逃亡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荀彧和荀攸一同拒絕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大規模推廣第一千八十三章 劉備上套第八百零一章 開始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不願意當長工第八百三十一章 處置劉琦 曹操欲動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一張大網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 唐生耍司馬懿第一千二百十六章 劉華的邂逅 大宴羣臣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益州要換主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陳家準備背叛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獻俘第八百三十六章 一攻而下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汝陰城破第一百六十七章 隱藏多年的真相第四百七十七章 陷入兩難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墜龍谷?第四百七十四章 一隻眼第一千一十四章 逼婚不成第四百三十四章 本初你生了兩個廢物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 大漢帝國倭地管理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孟德,你好壞!第九百九十四章 劉備答應了第十章 受封,薄侯?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異想天開的計策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包圍東吳水軍第一百二十二章 初見劉關張第一千零七章 徐庶上門第九百三十八張 赤壁大戰(七)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呂布輕鬆拿下建業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 士家最後的生路第六百七十五章 孫策逐于吉第一千八百十五章 諸葛瑾的選擇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成都光復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孫權想要有自己的部隊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應聘侍衛第一千九十二章 劉封不見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關羽進攻東門第二百一十二章 陷陣出擊 分割包圍第三百二十一章 夜話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父子爭執第四百九十七章 兄弟鬧矛盾第六百一十一章 背後的人影第五百一十五章 忍辱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