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郭紫馭封皇后

大漢是火德,乾脆讓他一火到底,也能預示着大漢的復興。

羣臣因爲有了以後效忠的目標,很是高興,並且很快就把這份高興化作了實際行動。

一方面,他們上書說,皇上得到了第一個兒子,應該大赦天下,好讓天下人同喜。

另一方面,他們上書請求,認爲大漢帝國已經復國幾年了,到現在連一個皇后都沒有,只有妃嬪,也實在太說不過去了。所以,大臣們建議封郭紫馭爲皇后,因爲他是第一個生出來皇子的妃嬪。而且,大臣們都看得出來,劉尋是很喜歡郭紫馭的。

劉尋一想,確實是這個樣子。於是就決定,封郭紫馭爲皇后!

遂昭告羣臣,在宗廟舉行大典,使人寫下聖旨,造金冊、金印,以備用。

十月二十八日,劉尋及滿朝文武在長安城外的太廟舉行皇后冊封大典。

這裡的太廟是西漢時期的太廟,不是蜀漢的太廟,那個在成都城呢。

太廟裡供奉着從劉邦時期的漢朝各位皇帝牌位。

在文武百官的侍立下,郭紫馭先到太廟門口,接受劉尋的聖旨冊封。

一個太監開始念聖旨,內容是這樣的:朕惟德協黃裳、王化必原於宮壼。芳流彤史、母儀用式於家邦。秉令範以承庥。錫鴻名而正位。諮爾皇貴妃郭氏,自始伴皇左右,系出結發。祥鍾戚里。矢勤儉於蘭掖。展誠孝於椒闈。慈著螽斯、鞠子洽均平之德。敬章翬翟、禔身表淑慎之型。夙著懿稱。宜膺茂典。茲仰遵慈諭、命以冊寶、立爾爲皇后。爾其祗承景命。善保厥躬。化被蘩蘋、益表徽音之嗣。榮昭璽紱、永期繁祉之綏。欽哉。(借用清朝皇帝冊封皇后的原文,沒辦法漢朝的原文搜不到。)

郭紫馭聽了,接過聖旨,叩頭謝恩。

然後,劉尋帶着她入了太廟,祭拜過各位祖宗,向他們說明了自己立郭紫馭爲皇后的決定。當然他們也聽不見。

然後由內官給郭紫馭拿了劉尋賜下的金冊、金印。出了太廟,接受百官參拜。

百官在太廟前拜道:“參拜皇后娘娘。”

郭紫馭讓他們免禮,然後說了一番勉勵的話,禮節就過去了。

這樣,大漢的皇后就有了。

這之後,劉尋專心處理內政,四國之間,暫時安穩無事。

一年後,孫香穎生下了一個女兒,劉尋賜名爲劉嘉,賜封號爲平陽公主。

同時,雅瀘月懷孕。

再一年後,雅瀘月生下一個男孩。劉尋賜名爲劉漠,希望他以後能到中亞沙漠草原上當王。

這個時候,已經是大漢開運五年了,劉尋當初穿越過來才二十四歲,如今已經三十歲了。

兩年之間,大漢做了很多事情。總的來說就是消化了新得到的地盤,並且增強了原先地盤的底蘊。劉尋用更加先進的治理方法,把整個大漢治理得更加富足繁華。

紅薯的種植已經全面推開,再加上更好的水稻,讓大漢過得了比以前更多的糧食。糧食充足,加上大漢利於百姓的政策,讓大漢的人口增長較大。現在,整個大漢已經有三百七十五人口了。

這些發展出來的人口,除了剛生下來的嬰孩兒之外,有變成大漢百姓的盜賊,有士族原先的僕奴,還有從被收服的異族那你解救回來的漢族百姓,以及從異族那裡搶回來的年輕女子和苦力奴隸。

兩年前,劉尋親自滅掉了三家最大的異族,其他的異族也是陸續的滅掉了。他們被極大的削弱後,就被趕到了很遠的地區。他們在那裡,因爲環境更差,註定會更加弱,對漢族至少上百年的時間不會再有威脅了。

商貿的發展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除了老一套的蜀錦和礦鹽,大漢因爲新增加了地盤,能夠和其他三個國家進行買賣的商品也更多了。再加上又沒有大戰,商貿本來就會自然恢復。

而劉尋基本上廢除了重農抑商的偏激政策。雖然不鼓勵從商,但是對於商人的限制卻大大的減小了。

而且,經過魏國,漢、魏和歐洲的商路也打通了。這兩年來,往返於歐洲和亞洲的商隊明顯增多。除了皇商,民間的商隊也有不少。

大漢朝廷收到的商稅也就更多了。

除了作爲根基的農業,作爲撈錢的商業,劉尋最重視的科學技術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

古人的智慧是很大的,尤其是劉尋對於工匠來說,極爲優厚的條件,以及對於發明創造的極大獎勵。讓這兩年以來,各種發明創造不斷。

雖然基本上都是農業社會的發明創造,但是秦漢時期和隋唐時期的農業文明也是有高低之別的。

現在,大漢的造紙術和印刷術已經比較成熟了,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竹簡的使用。

火藥以及熱武器的研製也有了更大的進步,原始大炮和突火槍已經被造了出來。

突火槍威力還比較小,而且用起來很是麻煩,在戰爭中曾作爲輔助來用。但是大炮對於攻城來說,絕對是個大殺器!

雖然劉尋和郭紫馭等都能夠輕鬆的打破城池。可是,人數畢竟只有幾個,而且身份都是皇帝皇后的,不可能每座城池都自己親身上。把原始大炮,普通的軍隊攻打城池也能夠快速地拿下了。

畢竟,現在的築城方法,和明清時期比較,還是落後很多的。

當然,在思想文化、知識傳播和官員體系的方面,劉尋也沒有落下。

兩年來,原先已經有的學堂進行了強化,另外還在別的地方新建了不少學堂,形成新的知識傳播方式。大漢的學子,越來越多,士家壟斷知識的時代,已經有了一些一去不復返的意味。

由於大漢富足,文武並舉,百姓們也更加的習慣學堂培養出來的學子,經過考覈而獲得官位。而不是士族子弟依靠私學和家世獲得官位。所以,劉尋打算在這一年,正式進行第一場科舉考試!

第七十章 蜀漢忠臣!第六十二章 各方風雲!第三百三十六章 再次遷都第二百七十五章 百越歸順第八十七章 攻心戰術第三十一章 待我歸來時……第三百八十一章 文虎死,衛瓘亡!第二十二章 開始的開始(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司馬炎自刎,司馬衷登基第七十一章 寫《陳情表》的李密第二百零六章 選妃心思第二百四十七章 民心在我第二百八十六章 知識傳播之基第三百一十九章 三國伐晉!(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鍾會虐氐人第二百零九章 詭譎歷史:黑帝吳麒?第二百七十八章 劉尋的侷限第一百四十六章 下毒第二章 上中下三策第二百四十四章日亂第三十一章 待我歸來時……第三百二十六章 晉國的應對(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摸入湄縣第五十九章 入主南中!第三百零八章 凌冬得官第三百六十三章 分糧分錢第一百九十六章 賜姓第一百七十五章第二百七十四章 以神的名義……第十六章 斬黃皓!第二百九十八章 兩人的攻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奐起事!第二百五十六章 王二狗將軍第一百二十二章 同樣關鍵的時刻!第七十八章 抵達永安!第一百五十五章 謝主隆恩!第二百二十三章 國戰單挑(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刺殺起!第八十一章 司馬昭的謀算第一百六十六章 官、吏之別第一百八十章 暴怒的司馬炎第七十八章 抵達永安!第十三章 逃亡開始……第一百九十八章 螢火懷孕第三百七十七章 七色劍主,歸位!第一百六十九章 小吏的羨慕第三章 欲收謀臣第三百二十一章 三國伐晉!(四)第十九章 悲催的追兵第八十九章 火蛟營第二百六十八章 劉尋出手!第六十三章 抵達南蠻!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陽城外鬥智勇第三十三章 斬害羣之馬!第一百三十六章 曹奐逆襲!第四十八章 遇刺!第一百二十八章 都沒想到:好堅決!第五十八章 遺臣心思第三百二十一章 三國伐晉!(四)第一百八十七章 氐人打工記第一百九十章 發書第一百一十七章 張瑛潛入第五十八章 遺臣心思第二百六十一章 斬盡獅羣第三十二章 悽慘的平民第九十六章 南中亂鬥(續)第一百四十八章 極度刑罰!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蠻的態度第一百七十六章 劉尋的任命第九十二章 應對之策第一百六十一章 氐人找虐第一百零八章 暴走的關雲(上)第七十四章 姜維獻計第二百九十五章 接受投降嗎?第三百七十八章 開運九年至第三百三十二章 原始手雷嚇退大軍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晉的“奇人異士”第三十九章 魏延後人,魏續!第十六章 斬黃皓!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入京都第二百四十四章日亂第九十八章 吾道何孤!第二十八章 指點江山(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姜維耍桓彝第三百四十三章 斬鷹殺蛟第三百八十九章 晉國,滅!第七十九章 以鬥爭求和平!第一百零二章 司馬昭對鍾會第五十五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五十一章 戰役完畢第二百零一章 魏國要變革第二百一十七章 秋獵第四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八十章 兩件禮物第三百八十四章 青州漢軍危急第三百八十二章 青州開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紮營第三百零五章 東吳新帝第二百六十二章 終於離去第三百五十章 司馬炎遷都(逃跑)
第七十章 蜀漢忠臣!第六十二章 各方風雲!第三百三十六章 再次遷都第二百七十五章 百越歸順第八十七章 攻心戰術第三十一章 待我歸來時……第三百八十一章 文虎死,衛瓘亡!第二十二章 開始的開始(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司馬炎自刎,司馬衷登基第七十一章 寫《陳情表》的李密第二百零六章 選妃心思第二百四十七章 民心在我第二百八十六章 知識傳播之基第三百一十九章 三國伐晉!(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鍾會虐氐人第二百零九章 詭譎歷史:黑帝吳麒?第二百七十八章 劉尋的侷限第一百四十六章 下毒第二章 上中下三策第二百四十四章日亂第三十一章 待我歸來時……第三百二十六章 晉國的應對(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摸入湄縣第五十九章 入主南中!第三百零八章 凌冬得官第三百六十三章 分糧分錢第一百九十六章 賜姓第一百七十五章第二百七十四章 以神的名義……第十六章 斬黃皓!第二百九十八章 兩人的攻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奐起事!第二百五十六章 王二狗將軍第一百二十二章 同樣關鍵的時刻!第七十八章 抵達永安!第一百五十五章 謝主隆恩!第二百二十三章 國戰單挑(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刺殺起!第八十一章 司馬昭的謀算第一百六十六章 官、吏之別第一百八十章 暴怒的司馬炎第七十八章 抵達永安!第十三章 逃亡開始……第一百九十八章 螢火懷孕第三百七十七章 七色劍主,歸位!第一百六十九章 小吏的羨慕第三章 欲收謀臣第三百二十一章 三國伐晉!(四)第十九章 悲催的追兵第八十九章 火蛟營第二百六十八章 劉尋出手!第六十三章 抵達南蠻!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陽城外鬥智勇第三十三章 斬害羣之馬!第一百三十六章 曹奐逆襲!第四十八章 遇刺!第一百二十八章 都沒想到:好堅決!第五十八章 遺臣心思第三百二十一章 三國伐晉!(四)第一百八十七章 氐人打工記第一百九十章 發書第一百一十七章 張瑛潛入第五十八章 遺臣心思第二百六十一章 斬盡獅羣第三十二章 悽慘的平民第九十六章 南中亂鬥(續)第一百四十八章 極度刑罰!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蠻的態度第一百七十六章 劉尋的任命第九十二章 應對之策第一百六十一章 氐人找虐第一百零八章 暴走的關雲(上)第七十四章 姜維獻計第二百九十五章 接受投降嗎?第三百七十八章 開運九年至第三百三十二章 原始手雷嚇退大軍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晉的“奇人異士”第三十九章 魏延後人,魏續!第十六章 斬黃皓!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入京都第二百四十四章日亂第九十八章 吾道何孤!第二十八章 指點江山(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姜維耍桓彝第三百四十三章 斬鷹殺蛟第三百八十九章 晉國,滅!第七十九章 以鬥爭求和平!第一百零二章 司馬昭對鍾會第五十五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五十一章 戰役完畢第二百零一章 魏國要變革第二百一十七章 秋獵第四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八十章 兩件禮物第三百八十四章 青州漢軍危急第三百八十二章 青州開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紮營第三百零五章 東吳新帝第二百六十二章 終於離去第三百五十章 司馬炎遷都(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