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江東政變

此時纔是東吳赤烏四年,距離孫權死亡還要近十年的時間,劉封記得歷史上孫權就是在這次宮鬥之後不久便病逝,這個進程提前的也太多了些吧?

難道因爲自己改變了歷史,孫權的命運也發生轉變,從此要重振雄風,改變東吳局面?

心中思索着,問道:“如今東吳局勢如何?”負責情報的句扶聞言答道:“東吳太子、魯王之爭,牽涉極廣,不但四大家族都在其中,朝堂之上也各爲一黨,孫權大怒之下,罷黜太子孫和,賜死魯王孫霸,許多人都受

牽連,如今還在徹查之中,東吳朝堂混亂,人心惶惶,孫權與魏國言和,歸還泗水以西之地,也是無奈之舉!”

劉封疑惑道:“孫權竟有如此雷霆手段,中原激戰正酣,他爲何不先穩固朝堂,再作打算?”

孫權可是和曹操、劉備鼎足三立的梟雄,絕非意氣用事之人,經營江東數十年,如何能夠不懂大局?

諸葛恪和孫宇在前線開疆擴土,就算孫權大病初癒,能夠上朝理政,也應該先彈壓住孫和和孫霸兩黨,等中原局勢穩定之後再做處理。

而且此時自己領兵到了洛陽,諸葛恪和孫宇合兵一處,這二人對付曹爽,以劉封的判斷,恐怕兗州和豫州至少有一半會落入東吳之手。

但孫權偏偏在這時候先生內亂,撤回兵力,還地求和,實在讓他不解,莫非一場大病,孫權也變成昏聵之人了?

句扶從衣袖中拿出一封信遞給劉封:“殿下,此處有一份從東吳來的密報,看過便知。”

劉封知道這是暗衛從東吳送來的情報,接過來展開一看,密密麻麻竟寫了有三四張紙,可見江東的局勢已經十分嚴峻了。

原來孫登英年早逝之後,孫和被立爲太子,魯王孫霸心中不服,於是暗中勾結大臣,陷害太子及其黨羽。

太子和王儲之爭歷朝歷代並不少見,曹魏曹丕和曹植等人同樣也是如此,但東吳的局勢顯然更加複雜,除了黨羽之爭,還牽涉了後宮之人。

孫和的母親王夫人與孫權長女全公主早有矛盾,全公主害怕孫和即位後對自己不利,也參與陷害太子。孫權養病期間,曾派孫和到太廟祭祀,孫和就近去了一趟老丈人家,卻被早有準備的全公主派人發現,便藉機向孫權進讒,說太子不遵法度,卻往太子妃家謀劃大事,又

說曾看到王夫人在御花園賞花嬉笑。

孫權聞報大怒,每日都有全公主進讒言,終於將孫和軟禁,王夫人也因此憂慮而死,但太子被軟禁,傷及國本,導致許多大臣上書求情。

就在孫權病癒上朝的第三日,剛剛封賞完諸葛恪和孫宇,以驃騎將軍朱據、尚書僕射屈晃爲手的文武大臣,再次聚集到一處在太和殿前爲太子求情。

這一次幾乎所有太子黨的人全都參與,還包括一些中正之人,這些將吏頭上抹泥,自縛到天街之下,跪成一長排,。

孫權上朝見到如此情景,十分惱怒,來到大殿門口一看,從門口到廣場之上,臺階上密密麻麻都是文武官員,這簡直和逼宮沒什麼兩樣了。如此行徑,不但是帝王之忌,也是孫權極其反感的,加之他年老之後,疑心更重,看到文武之首的朱據、屈晃都在,勃然大怒,叱責其無理取鬧,叫這些文武大臣原地跪

了整整一天。

三日之後,孫權再次上朝,議立孫亮爲太子,卻並未將魯王孫霸算在其中,這一下更是炸開了鍋,太子黨和魯王黨同時上書勸諫。

無難督陳正、五營督陳象上奏,引述晉獻公殺申生、立奚齊,以致晉國大亂之事,而朱據、屈晃又再次跪在金鑾殿下勸諫。滿朝文武沒有一人支持孫權,這讓大病初癒的孫權大爲震怒,自己的權威大爲受挫,而且兩黨之人異口同聲反對於他,本就多疑的孫權徹底震怒,心中還有一絲隱憂,這

些人似乎已經不將他放在眼裡了。

金鑾殿上,孫權當場下旨,將陳正、陳象滿門抄斬,朱據、屈晃脫去袍服,杖打一百,即刻下令,將太子孫和罷黜,流放到故鄣,連同流放文武的多達十餘人。這一次不過是殺雞儆猴,誰料魯王孫霸和全公主竟然不明事理,見孫和被罷黜,更加覬覦太子之位,又擔心孫權會冊立孫亮爲太子,再次挑動黨羽,欲藉此謀取奪位,甚

至派人沿途刺殺流放的孫和。孫權聞報,驚怒不已,他早就聽說以全寄、楊竺爲首的魯王賓客大多邪僻不正,如此妄圖,如同謀反,擔心有朝一日孫霸會將矛頭對象自己,乾脆將孫霸賜死,全寄等被

誅殺,南魯之爭暫時被平息。

雖然孫和和孫霸都被處置,但孫權心中清楚,朝堂之中,依然暗流涌動,結黨營私,疑心日重,攘外必先安內,如果朝臣不能爲他所用,還何談爭霸中原?經此一事,孫權的猜忌之心更重,他想不到的是,將陸遜以遠征夷洲的方式調離朝堂,本以爲江東四大家族羣龍無首,沒想到還是叛國錯節,江東大族的勢力依然危機朝

堂,甚至在暗中操控,蠱惑人心。雖知道中原戰事正緊,但孫權還是主動派人與曹魏言和,魏國正被蜀軍殺得節節敗退,焦頭爛額,焉有不應之禮,雙方一拍即合,曹魏在中原和河北重新佈局,孫權則全

心治理朝堂,打算重新佈置親信,再圖中原。

“南魯督查院?”劉封看到最後出現的這個機構,不禁搖頭失笑,“看來孫權對江東四大家族的容忍已經到了極限,爲保他孫家的基業,要徹底清洗了。”徐陵點頭道:“不錯,江東大族門生遍及朝堂,又各自相互連接,控制諸多土地,早已成爲隱患,如今孫和、孫霸除去,孫亮年幼,孫權年邁多病,爲防萬一,也要除此威

脅。”南魯督查院是由孫權選拔禁衛軍,親自指揮組成的機構,名義上看似是繼續調查太子魯王之爭的黨羽,實則已經將矛頭對準了江東的土著大姓,這個組織倒有些像明朝的錦衣衛了。

第1172章 白日做夢第1804章 大勝慶功第422章 棋逢對手第1975章 殿前試探第884章 合縱連橫第1775章 倉促結尾第721章 昔日夙願第1242章 憋出內傷第408章 自相殘殺第1615章 擅離職守第370章 奇怪勁敵第1718章 一無所有第2080章 潛入敵營第1439章 圓滿歸程第67章 家人消息第1061章 重病纏身第1424章 神女結局第1903章 琅琊消息第1959章 藏寶圖第779章 心機叵測第237章 大破匈奴第1776章 望眼欲穿第46章 和談條件第1520章 司馬之謀第1362章 爭執不休第719章 歸路被斷第625章 人工呼吸第1784章 御駕親征第1375章 逃出海外第1659章 搭臺唱戲第752章 受人之託第1505章 登門拜訪第1073章 任性不羈第1017章 以血洗練第1556章 爾虞我詐第223章 裝神弄鬼第504章 無人可用第35章 計定東吳第821章 擒拿罪魁第295章 母老虎第1609章 背水一戰第1706章 良莠不齊第633章 慧眼識人第697章 擔當大任第1861章 連夜破城第301章 成敗聲名第665章 奇恥大辱第749章 平生所願第2043章 肥羊之戰第1048章 救命法寶第507章 勸降第1009章 殺雞儆猴第147章 孟獲歸心第1284章 身份轉變第970章 巧取國寶第1809章 運送糧草第1390章 以身示範第1512章 長安八樓第514章 連夜偷襲第354章 虎父無犬子第313章 故友之託第1429章 神獸之爭第2071章 尋常書信第124章 剷除惡霸第832章 幕後指使第817章 毛遂自薦第1665章 夜襲白水灘第132章 荊州風雲起第795章 親自查探第1732章 甕中捉鱉第1597章 主動出戰第1054章 守株待兔第757章 甄家三子第1186章 兩敗俱傷第1638章 落網之魚第1865章 瓦解敵志第1261章 一夜混戰第611章 退路阻隔第1590章 春秋奧義第424章 守城利器第305章 狼狽退兵第697章 擔當大任第1322章 搶佔先機第1606章 引蛇出洞第770章 巧合重病第1177章 萬事俱佳第1411章 吳軍遇險第653章 陣前約鬥第2126章 蘇尼車第1271章 謀定大局第614章 一袋旱菸第1535章 錯失良機第415章 沿河據守第314章 城門之爭第1559章 進退兩難第1338章 越人條件第1266章 故地重遊第542章 奇兵安置第1637章 爲時已晚第1358章 主動來降
第1172章 白日做夢第1804章 大勝慶功第422章 棋逢對手第1975章 殿前試探第884章 合縱連橫第1775章 倉促結尾第721章 昔日夙願第1242章 憋出內傷第408章 自相殘殺第1615章 擅離職守第370章 奇怪勁敵第1718章 一無所有第2080章 潛入敵營第1439章 圓滿歸程第67章 家人消息第1061章 重病纏身第1424章 神女結局第1903章 琅琊消息第1959章 藏寶圖第779章 心機叵測第237章 大破匈奴第1776章 望眼欲穿第46章 和談條件第1520章 司馬之謀第1362章 爭執不休第719章 歸路被斷第625章 人工呼吸第1784章 御駕親征第1375章 逃出海外第1659章 搭臺唱戲第752章 受人之託第1505章 登門拜訪第1073章 任性不羈第1017章 以血洗練第1556章 爾虞我詐第223章 裝神弄鬼第504章 無人可用第35章 計定東吳第821章 擒拿罪魁第295章 母老虎第1609章 背水一戰第1706章 良莠不齊第633章 慧眼識人第697章 擔當大任第1861章 連夜破城第301章 成敗聲名第665章 奇恥大辱第749章 平生所願第2043章 肥羊之戰第1048章 救命法寶第507章 勸降第1009章 殺雞儆猴第147章 孟獲歸心第1284章 身份轉變第970章 巧取國寶第1809章 運送糧草第1390章 以身示範第1512章 長安八樓第514章 連夜偷襲第354章 虎父無犬子第313章 故友之託第1429章 神獸之爭第2071章 尋常書信第124章 剷除惡霸第832章 幕後指使第817章 毛遂自薦第1665章 夜襲白水灘第132章 荊州風雲起第795章 親自查探第1732章 甕中捉鱉第1597章 主動出戰第1054章 守株待兔第757章 甄家三子第1186章 兩敗俱傷第1638章 落網之魚第1865章 瓦解敵志第1261章 一夜混戰第611章 退路阻隔第1590章 春秋奧義第424章 守城利器第305章 狼狽退兵第697章 擔當大任第1322章 搶佔先機第1606章 引蛇出洞第770章 巧合重病第1177章 萬事俱佳第1411章 吳軍遇險第653章 陣前約鬥第2126章 蘇尼車第1271章 謀定大局第614章 一袋旱菸第1535章 錯失良機第415章 沿河據守第314章 城門之爭第1559章 進退兩難第1338章 越人條件第1266章 故地重遊第542章 奇兵安置第1637章 爲時已晚第1358章 主動來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