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退回幽州

進入渤海城,清點人數,十萬大軍從幽州出來,跑的跑,死的死,現在只剩下不到五萬,而且各個帶傷,更讓公孫瓚悲痛的是,自己的親弟弟公孫範和軍師公孫紀死於亂軍之中。

公孫瓚大罵李輝:“李輝這個小人,見死不救,爲何不派兵來救?”

田疇搖搖頭:“主公,李輝來安平,本就是想佔安平,我們被打敗也好,冀州有李輝埋下的這個釘子,袁紹就不敢全力攻擊,我們方可恢復士氣!”

“哎!”公孫瓚嘆了口氣:“算了,安平就算讓給李輝了,有他拖住袁紹也好,省的他對我們窮追不捨……”

“報!”公孫瓚的話還沒有說完,傳令兵報告:“將軍,袁紹率領大軍對我們窮追不捨,離渤海已不足三十里了!”

“啊!”公孫瓚大驚!問田疇道:“先生,怎麼辦?怎麼辦?我軍銳氣盡失,如何抵擋?”

田疇也沒想到,袁紹不去打離他最近的李輝,到繞遠路追着自己不放。田疇不停的在屋裡踱着步子。低頭沉思。公孫瓚急的團團轉,下令道:“傳令,四門緊閉,嚴防死守,決不可往袁紹打進城來!”

傳令兵下去了。田疇想了很久,公孫瓚一直看着他。過了很長時間,田疇才道:“主公,這渤海我們也不能再待了!”

公孫瓚道:“渤海可是我們在冀州剩下的最後一座城了,放棄渤海,我們就從冀州離開了,那我們何必當初打進冀州,反而損兵折將!”

田疇道:“袁紹這次是鐵了心的要將我們趕回幽州,既然這樣,我們就回幽州,看袁紹對李輝怎麼辦?他們兩人如果打起來,我們就又有機會了!”

公孫瓚嘆了口氣:“可我不甘心,本次出征不但無功而返,還折損兵將無數!”

公孫續也在一旁道:“父親,我們還有五萬精兵,渤海城堅固,完全可以與袁紹一拼,沒有必要撤走。”

田疇道:“少將軍不可硬拼,我們只剩這點部隊,如果和袁紹拼光了,幽州無力防守,不用袁紹出手,李輝絕不會放過這個大好的機會!”

公孫瓚很想打,可聽田疇這麼一說,心中又起了變化。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完全不知道怎麼辦。

公孫瓚拿不定注意,袁紹已經將渤海包圍了。袁紹笑着對手下衆人說道:“渤海乃是我起家的地方,今天回到這裡,感觸頗深,現在公孫瓚一成甕中之鱉,我倒是擔心李輝在我們背後捅刀子!”

田豐道:“主公放心,李輝肯定不會,他剛得趙國、安平兩地,大量人口需要安置,大量士兵需要調動,佈防尚未完成,短時間內,他不會出兵!”

袁紹點點頭:“你說的很對,可李輝佔領安平,就是在我們冀州腹心紮了一把刀子,他如果向東進攻,拿下渤海,我們和幽州的聯繫就斷了,即便我們拿下幽州也無濟於事。”

沮授道:“只要我們拿回渤海,派大將鎮守,應該無大礙!”

渤海城下大兵集結,旁邊的一小山上的樹林裡,五人正在看着渤海城。不是別人,正是李輝帶領這郭嘉、趙雲、周泰和管亥。

趙雲搖頭道:“這公孫瓚是何苦呢?佔着渤海又能怎樣,袁紹大兵壓境,很快就能把他打敗,士兵士氣已衰,根本就防不住。”

周泰點點頭:“不錯,要是我直接開門和袁紹殺一陣,臨死還拉幾個墊背的!”

李輝苦笑道:“可惜你不是公孫瓚,公孫瓚身後還有偌大個幽州,這些士兵損失之後,袁紹如果再緊追不捨,公孫瓚就算能逃回幽州也只能是個輸!”

周泰道:“公孫瓚輸了不是更好,我們趁機佔領中山國不久順理成章了?”

李輝搖搖頭:“話雖然這麼說,可公孫瓚要數輸的太快,我們來不及佔領,那袁紹可就獨佔鰲頭了,當初我們佔領安喜、安國、安邦、石邑四線的時候,就是想在我們四周擺一個防禦圈,現在的趙國、安平國和即將佔領的中山國第第二道防禦圈,免得以後袁紹進攻我們,連回旋的餘地都沒有!”

郭嘉點點頭:“是呀,我們常山太小,萬一遭到進攻,根本就沒有反應時間,有了這兩道防禦圈,就算袁紹大兵壓境,我們也能從容應對。”

幾人說再談論如何佔領中山國的事情。渤海城的進攻已經打響了。正如趙雲所說,公孫瓚士兵士氣不足,沒有堅守幾個時辰。袁紹軍在鞠義、張郃、高覽的率領之下,首先登上了西邊城牆。

公孫瓚派遣大將田楷增援西門。田楷的士兵還沒有趕到,潰散下來的敗兵就已經將隊伍衝散。張郃一看,立刻組織部隊緊追不放,一刀砍翻跑在最後的士兵,往城牆樓梯口一站,指着下面的田楷道:“姓田的,你要是敢上來,老子一刀劈了你!”

田楷自知不是張郃對手,灰溜溜的率軍退回城中。西門被攻破,緊接着南門,東門皆被攻破,唯一留下北門放公孫瓚的敗兵逃跑。

這是田豐的計策,如果四面圍困,公孫瓚一定拼死抵抗,現在留下一個門,給殘兵敗將一個機會,誰不願意活着。所以渤海城才輕易被攻破。

公孫瓚親自率領督戰隊,都沒有止住逃兵。田疇道:“主公,走吧!”

公孫瓚大罵這些逃兵:“你們這些沒有膽子的傢伙,我公孫瓚對你們不薄,此等危急時刻竟然臨陣脫逃,都給我回來!”

田楷率領敗兵找到公孫瓚:“主公,東南西三面城門已經被攻破,只有北門可走,主公快走吧!袁紹大軍依然進城,再不走就被困死城內了。”

田疇見公孫瓚還不想走,,向田楷使了一個眼色。田楷對身後大喊一聲:“帶着主公,和我一起從北門殺出去!”

幾個士兵過來,架起公孫瓚,將往北門跑。看有幾人從北門衝出,李輝長長出了口氣:“幸好,幸好,公孫瓚還真是命大!行了,我們回安平,準備進攻中山國。”

第25章 密會第60章 三家聯合攻袁術第72章 退回壽春第4章 美人計第104章 鋤奸第100章 使者對使者第38章 大哥的心病第88章 魚與餌第9章 失荊州第69章 立威第88章 劫天牢救蔡邕第70章 真正的較量第23章 衝出重圍第20章 奇才閻柔第65章 挑女婿比賽第91章 兩難的抉擇第15章 頭痛事第11章 大勢已去第92章 途徑河內第52章 三嚴鬥趙雲第76章 李輝來了第53章 臂膀第2章 忍了第67章 大戰虎牢關(十一)第59章 大戰虎牢關(三)第69章 和匈奴人的較量第19章 拐跑陳到第80章 亂第47章 歹毒的心腸第72章 退回壽春第81章 仇人和盟友第25章 仇人見面眼沒紅第98章 孫權的抉擇第16章 偷入桑乾第78章 南郡 襄陽第89章 跑路第71章 曹操的邀請第24章 帶錯路的後果第71章 繼任大祭司第32章 再回洛陽第48章 兩個小兔崽子第68章 塞外的亂局第64章 圍攻第71章 曹操的邀請第13章 三國聯盟(一)第49章 周瑜死了第36章 不見其人先聞其名第84章 李肅第18章 聯盟抗李第40章 連環計(七)第38章 殺猴子救慈母第39章 南蠻人第68章 你死我活第31章 伏擊第50章 弔孝第30章 內憂外患第58章 九里山的強盜第102章 到底投降誰第10章 可憐的呂範第10章 試探和拉攏第94章 幽州雙煞(一)第52章 我的好處呢?第4章 攻打渤海城第78章 決戰官渡(一)第13章 伏擊第101章 分兵三路第56章 休戰期第76章 接着忽悠第25章 絕世武將第66章 復仇計劃第47章 怎麼個死法第98章 孫權的抉擇第27章 一隻老虎兩隻惡狼第101章 分兵三路第57章 末路第7章 火併第66章 烹小鮮第108章 現在的任務就是等第102章 到底投降誰第24章 四面楚歌第62章 虛僞的小人第68章 圍點打援第87章 飯桶對飯桶第91章 毒士賈詡第2章 奸細?第3章 洛神甄宓第25章 大破十萬軍兵第107章 遭遇戰第33章 薔薇第88章 決戰官渡(十一)第49章 凱旋第77章 落架的皇帝不如狗第61章 奇襲白檀第69章 無賴第65章 世外桃源第93章 長阪坡第49章 討董詔書第67章 攜美而歸第57章 騰飛(二)第101章 窘境
第25章 密會第60章 三家聯合攻袁術第72章 退回壽春第4章 美人計第104章 鋤奸第100章 使者對使者第38章 大哥的心病第88章 魚與餌第9章 失荊州第69章 立威第88章 劫天牢救蔡邕第70章 真正的較量第23章 衝出重圍第20章 奇才閻柔第65章 挑女婿比賽第91章 兩難的抉擇第15章 頭痛事第11章 大勢已去第92章 途徑河內第52章 三嚴鬥趙雲第76章 李輝來了第53章 臂膀第2章 忍了第67章 大戰虎牢關(十一)第59章 大戰虎牢關(三)第69章 和匈奴人的較量第19章 拐跑陳到第80章 亂第47章 歹毒的心腸第72章 退回壽春第81章 仇人和盟友第25章 仇人見面眼沒紅第98章 孫權的抉擇第16章 偷入桑乾第78章 南郡 襄陽第89章 跑路第71章 曹操的邀請第24章 帶錯路的後果第71章 繼任大祭司第32章 再回洛陽第48章 兩個小兔崽子第68章 塞外的亂局第64章 圍攻第71章 曹操的邀請第13章 三國聯盟(一)第49章 周瑜死了第36章 不見其人先聞其名第84章 李肅第18章 聯盟抗李第40章 連環計(七)第38章 殺猴子救慈母第39章 南蠻人第68章 你死我活第31章 伏擊第50章 弔孝第30章 內憂外患第58章 九里山的強盜第102章 到底投降誰第10章 可憐的呂範第10章 試探和拉攏第94章 幽州雙煞(一)第52章 我的好處呢?第4章 攻打渤海城第78章 決戰官渡(一)第13章 伏擊第101章 分兵三路第56章 休戰期第76章 接着忽悠第25章 絕世武將第66章 復仇計劃第47章 怎麼個死法第98章 孫權的抉擇第27章 一隻老虎兩隻惡狼第101章 分兵三路第57章 末路第7章 火併第66章 烹小鮮第108章 現在的任務就是等第102章 到底投降誰第24章 四面楚歌第62章 虛僞的小人第68章 圍點打援第87章 飯桶對飯桶第91章 毒士賈詡第2章 奸細?第3章 洛神甄宓第25章 大破十萬軍兵第107章 遭遇戰第33章 薔薇第88章 決戰官渡(十一)第49章 凱旋第77章 落架的皇帝不如狗第61章 奇襲白檀第69章 無賴第65章 世外桃源第93章 長阪坡第49章 討董詔書第67章 攜美而歸第57章 騰飛(二)第101章 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