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伶牙俐齒

赤壁只不過是大江之中微不足道的一個小小港口。誰也沒有想到,這裡將會是大戰的地點。周瑜、劉備、曹操三方相繼趕來之時,對於李輝的戰船都是目瞪口呆。尤其是劉備,看的眼睛都直了。唯獨一人眼光中帶着嫉妒和仇恨,那就是諸葛亮。

諸葛亮挖空心思要娶黃碩就是知道,黃碩乃是墨門弟子,原來的鉅子將墨門兩本寶書《魯班秘要》和《墨攻》交與黃碩保存。如果娶了黃碩,有了這兩本寶書,日後攻城掠地完全不在話下。今日諸葛亮看見這幾艘巨船,對李輝的仇恨又增加了幾分。

曹操問手下衆謀士和水軍都督蔡瑁、張允:“現在怎麼辦?啊!李輝的這三艘船隻要一開過來,別說打,就是用船撞也能把我們水軍全給報銷了!”

蔡瑁也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低頭站在那裡一言不發。荀彧道:“丞相,如今李輝的那三艘巨船已經成了這場戰役勝利與否的關鍵,誰只要能將李輝拉到自己一邊,那對方就只有死路一條,不如我們派人過去和李輝談談如何?”

程昱也道:“我們一直以來和李輝就是盟友,雖然最近關係不好,但盟約尚未解除,也許事情尚有轉機。”

“呵呵……”荀攸一笑:“盟約?說白了就是廢紙一張而已,李輝爲何得到幽州和我們結盟,這一次未必不會爲了河北和孫權、劉備結盟!”

曹操點點頭:“李輝是個地地道道的小人,爲了利益可以出賣任何人,劉虞、公孫瓚、呂布還有他的岳父袁紹,不都是這樣的下場嗎?咱們可能就是下一個。”

荀攸道:“如果丞相想要拿下荊州和江東,只有捨棄並、冀、青三州,如果丞相不想捨棄,那就立刻撤兵,回兵北方,防備李輝偷襲!”

“這……!”曹操猶豫了。自己剛剛佔領荊州,人心未穩,現在這個時候走,劉備、孫權一定反撲,荊州不可保,自己勞師費神什麼都沒有。但是如果真的和荀攸所說,河北三州可就沒有了。曹操想了半天,道:“此事還是讓我再想想,改天再議吧!”

荀攸立刻道:“丞相,千萬不可猶豫,錯過機會,兩頭全都沒有了!”

曹操擺擺手:“關係重大,不能不慎重,先以文若之言,派人過去和李輝談談,拖住李輝再說!”

蔣幹,字子翼,柴桑九江人,乃江東名士,以善論聞名江淮。少時曾和周瑜爲同窗,周瑜投奔孫策之時,蔣幹就對周瑜道:“我看孫策一副短命相,如若公瑾隨了孫策,恐怕也會被連累!”周瑜笑而不語。

如今曹操派蔣幹來見李輝。會客的地方就在甘寧的巨船之上,兩人互看良久。李輝問道:“久聞先生善論之大名,今天到我這裡,是來投降的呢?還是來投降的?”

蔣幹一笑:“哈哈哈,人人都說我善辯,李將軍比我還高明。”

李輝道:“既然你我都一樣,那就請先生名言,曹操準備拿什麼地方和我交換荊州和江東?”

蔣幹道:“敢問李將軍要那裡?”

李輝道:“我要的地方,想必先生已經知道,不過我還想再加一條。”

“可是也想把我誆去幽州?”蔣幹的臉上掛滿笑容。

“哈哈哈……”李輝哈哈大笑:“先生真是個明白人,我就喜歡和明白人說話,痛快的多!”

蔣幹道:“如果用我換河北三州,將軍以爲如何?”

李輝看着蔣幹:“先生可能將河北三州給我弄來?”

兩人同時哈哈大笑。蔣幹道:“將軍要向稱霸天下,幽州乃是根本,河北三州只不過是臺階而已,現在拿和日後拿只是個時間問題,如果將軍聽我一言,不但可得河北三州,興許西涼也會落入將軍口袋。”

“請講!”李輝和郭嘉對望一眼。

蔣幹環視衆人,道:“以戰力而言,丞相比孫、劉聯軍強上不少,怎奈北方士卒衆多,如今已經有了水土不服的跡象,半月之後,丞相大軍除了荊州降卒之外,將不能繼續征戰,雙方必將相持,將軍趁此機會揮兵向西,先拿下涼州,再過幾月,天氣炎熱,丞相大軍定會再次生病,那時將軍再取並、冀、青三州,即便丞相想擋恐怕也擋不住了吧!”

“好計,好計!”郭嘉讚歎道:“先生真乃高人,只可惜涼州馬超、韓遂未必如先生說的那般軟弱吧?我們一走,曹操大兵立刻可以南下,水上、陸地雙管齊下,江東未必能應付的了,據我所知,曹操爲了籌備這次南征專門調集數千名大夫隨軍,這些先生難道不知?”

蔣幹道:“郭軍師錯了,江東有大江天塹,北方士卒何以能順利度過,再說,江東境內水道縱橫,全憑步卒難以取勝,我乾斷言,沒有半年,丞相未必能拿下江東,半年之後,李將軍早已佔領四州。”

李輝點點頭:“先生這話也說的不錯,替我籌謀,不如先生就留在我身邊如何?”

蔣幹笑道:“在下才疏學淺,李將軍身邊文臣都能決勝千里,武將各個萬夫不當,我一無文采,二無武藝,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怎敢留在李將軍身邊,豈不讓人笑話李將軍沒有識人之明?”

李輝道:“既然先生才疏學淺,那剛纔所說……”

“呃!”蔣幹略微一愣,道:“這些可是下官籌謀好久,左思右想的肺腑之言,權當李將軍參考而已!不過我奉勸李將軍,如果按照我的計策,稱霸天下爲時不遠。”

李輝看着蔣幹呵呵直笑。郭嘉在李輝耳邊低聲說了幾句,李輝點點頭:“既然如此,我立刻寫信,希望先生派人送給曹操,就說我定會感謝與他!”

蔣幹拱手道:“這樣最好,那下官就告辭了。”

李輝急忙攔住道:“先生與我極爲投緣,既然來了,如何也要長談幾次,等我撤兵之時,先生再回曹營也不遲,相信也用不了幾日!來人,準備酒菜,我要與子翼先生把酒長談!”

文丑對這些人這種雲山霧罩的話沒有半點興趣,早已經靠在牆上睡的香甜,郭嘉一腳將他踹醒,低聲吩咐幾句,文丑揉着睡眼走了出去。

第18章 聯盟抗李第58章 巴西失守了第15章 三個計策第14章 一命換三州第70章 往事第12章 曹操的聲東擊西第61章 馬家軍的潰敗第13章 三個臭皮匠第89章 慕容風的下場第107章 暗流涌動第24章 裡應外合第60章 降了第10章 試探和拉攏第54章 定漢中第8章 常山出事了第57章 會師第17章 殺人和燒城第26章 官二代第102章 只有利益沒有盟友第107章 先外圍再核心第2章 忍了第16章 西華彭脫第107章 第二個袁術第13章 伏擊第6章 反間計第28章 病酒鬼第4章 膨脹了第78章 南郡 襄陽第97章 舞文弄墨受羞辱第31章 逼迫第80章 假姑娘何俊第57章 大戰虎牢關(一)第75章 時局第2章 博陵酒宴第20章 奇才閻柔第15章 頭痛事第47章 十面埋伏第62章 喬家第85章 下一個目標第101章 窘境第70章 往事第76章 李輝來了第23章 禍不單行第87章 洞房花燭夜第11章 往事不堪回首第98章 決戰官渡(二十一)第50章 弔孝第41章 馴服泰山賊第27章 論英雄第97章 幽州雙煞(四)第2章 博陵酒宴第9章 失荊州第5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68章 全面開戰第98章 孫權的抉擇第11章 伐吳否?第85章 決戰官渡(八)第76章 接着忽悠第6章 初戰失利第39章 論道第59章 有樣學樣第40章 各個心懷鬼胎第64章 圍攻第27章 又是兒子又是女婿第26章 官二代第81章 決戰官渡(四)第99章 回家第63章 坐等烏桓人第67章 攜美而歸第31章 鬼才郭嘉第62章 撤兵第69章 和匈奴人的較量第38章 殺猴子救慈母第35章 逃走還是躲避第63章 斬草除根第79章 決戰官渡(二)第88章 魚與餌第69章 大戰虎牢關(十三)第54章 第一道命令第104章 鋤奸第61章 大戰虎牢關(五)第77章 大戰在即第104章 巡河第46章 兵臨漢中第38章 大哥的心病第27章 槍之精要第86章 慕容風的崛起第27章 又是兒子又是女婿第75章 陰謀第28章 搶灘登陸第85章 決戰官渡(八)第73章 踏上洛陽的焦土第82章 決戰官渡(五)第48章 有便宜不佔是王八蛋第57章 大戰虎牢關(一)第76章 臥龍第77章 統一南蠻第95章 決戰官渡(十八)第35章 宮廷鬥第103章 挑撥離間
第18章 聯盟抗李第58章 巴西失守了第15章 三個計策第14章 一命換三州第70章 往事第12章 曹操的聲東擊西第61章 馬家軍的潰敗第13章 三個臭皮匠第89章 慕容風的下場第107章 暗流涌動第24章 裡應外合第60章 降了第10章 試探和拉攏第54章 定漢中第8章 常山出事了第57章 會師第17章 殺人和燒城第26章 官二代第102章 只有利益沒有盟友第107章 先外圍再核心第2章 忍了第16章 西華彭脫第107章 第二個袁術第13章 伏擊第6章 反間計第28章 病酒鬼第4章 膨脹了第78章 南郡 襄陽第97章 舞文弄墨受羞辱第31章 逼迫第80章 假姑娘何俊第57章 大戰虎牢關(一)第75章 時局第2章 博陵酒宴第20章 奇才閻柔第15章 頭痛事第47章 十面埋伏第62章 喬家第85章 下一個目標第101章 窘境第70章 往事第76章 李輝來了第23章 禍不單行第87章 洞房花燭夜第11章 往事不堪回首第98章 決戰官渡(二十一)第50章 弔孝第41章 馴服泰山賊第27章 論英雄第97章 幽州雙煞(四)第2章 博陵酒宴第9章 失荊州第5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68章 全面開戰第98章 孫權的抉擇第11章 伐吳否?第85章 決戰官渡(八)第76章 接着忽悠第6章 初戰失利第39章 論道第59章 有樣學樣第40章 各個心懷鬼胎第64章 圍攻第27章 又是兒子又是女婿第26章 官二代第81章 決戰官渡(四)第99章 回家第63章 坐等烏桓人第67章 攜美而歸第31章 鬼才郭嘉第62章 撤兵第69章 和匈奴人的較量第38章 殺猴子救慈母第35章 逃走還是躲避第63章 斬草除根第79章 決戰官渡(二)第88章 魚與餌第69章 大戰虎牢關(十三)第54章 第一道命令第104章 鋤奸第61章 大戰虎牢關(五)第77章 大戰在即第104章 巡河第46章 兵臨漢中第38章 大哥的心病第27章 槍之精要第86章 慕容風的崛起第27章 又是兒子又是女婿第75章 陰謀第28章 搶灘登陸第85章 決戰官渡(八)第73章 踏上洛陽的焦土第82章 決戰官渡(五)第48章 有便宜不佔是王八蛋第57章 大戰虎牢關(一)第76章 臥龍第77章 統一南蠻第95章 決戰官渡(十八)第35章 宮廷鬥第103章 挑撥離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