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迅雷不及掩耳

孫權先令朱然率軍一萬,從柴桑趕回,接替全綜爲左將軍,統領建業防務。爲什麼這個辦,因爲全綜也是吳郡人,和張溫有着莫大的關係。

第二點,便是將糧草調集的任務,交由張溫管理。徵調糧草是個苦差事,也是一個美差。s是苦差,是不分晝夜,不斷的將各地糧草運往軍前,且不可誤了時間。東吳大軍十萬,每日耗費巨大,每天運往軍前的糧草數以百萬計。美差,也是這件事,全國糧草都經過一個人的手,大筆一揮都是幾萬擔,幾十萬擔的數目,隨便劃拉點就夠一人吃上幾輩子了。

張溫很高興,認爲這是孫權對自己的信任。給大軍徵調糧草,這是多麼大的事情,以前皆由張昭辦理。這一次孫權將此事交給,可見對的信任和張昭是一樣。

法正卻不這麼看。對張溫道:張大人,我覺得此事有些不妥!吳王爲何突然將徵調糧草的事情交給您了?

張溫一笑:我張家家底雄厚,張昭不是本地人,這些年徵調糧草老是拖延,搞的大軍頗有怨氣,我則不同,吳軍、建業乃是江東最富庶的地方,有我張溫坐鎮,當可保大軍糧草萬無一失!

駱統也道:不錯,不錯,糧草乃三軍命脈,主公如此信任張大人,日等張昭辭官養老,這東吳文臣之領袖我看非張大人莫屬了!哈哈哈\u2026\u2026

衆人跟着駱統一起哈哈大笑。張溫也笑的很高興。得到這個差事,前幾個月,張溫兢兢業業,按時按量將糧草送往軍前。到了第三個月,終於出事了,此次陸遜拍回來的押糧官丁奉,押運十萬擔糧草,可張溫只准備了八萬擔,爲了這兩萬擔糧草。張溫和丁奉誰也不想讓。

張溫以爲,按照定理,八萬擔糧草可供五萬大軍支持兩月,而丁奉認爲,從建業道南郡路途迢迢,路上的消耗或者發生變質等問題,十萬擔糧草運到南郡能有七萬擔就已經不錯了。此事鬧得沸沸揚揚,驚動整個建業。而作爲主公的孫權,卻是充耳不聞,靜觀事態發展。

丁奉不走,軍前無糧,催糧的信件一封接一封的送往張溫手裡。駱統道:張大人,這大軍事大,不能按時將糧草送到,可是砍頭的!

哼!張溫哼了一聲:以前張昭如何管理糧草我不管,如今是我管理此事,一切都按我的規矩來,s好八萬擔,非十萬擔,貽誤軍機也是丁奉,和我有什麼關係,這些軍人浪費極大,我們在後方節衣縮食,們卻胡吃海喝,我扭轉這種風氣!

駱統搖搖頭。法正道:張大人做的對!此事責任在丁奉,和您無關!

又過了五日,南郡的催糧信件又來了。陸遜s的很明白,大軍很快就斷糧,士氣低落,準備撤出南郡,迴歸江夏,並希望張溫立刻發放糧食,運往軍前。

孫權問呂範道:陸遜已經退往江夏,如果劉備趁機佔領荊州,我們\u2026\u2026

呂範一笑:主公不是已經答應將荊州送給李輝了嗎?我軍退守江夏,正好向李輝表明自己的立場,我相信李輝不會對劉備的舉動不做理會的,主公儘管放心,如今柴桑空虛,此處纔是我們防守的重點,等大都督退軍柴桑,主公就出手了!

張溫接到陸遜的信,心裡也有了幾分擔心,如今陸遜退守江夏,算是將荊州放了,無論是被劉備還是李輝佔領,自己都不好向孫權交代。急忙找來法正和駱統。駱統道:如今打錯已成,張大人應當立刻將糧草發往軍前,在寫信給大都督,希望能儘快收復南郡,一面主公追查下來怪罪大人!

法正擺擺手:不可!丁奉不服軍令在先,陸遜私自撤兵在後,而大人勤勤懇懇,籌集糧草,如數繳納何過之有?

話不能這麼s!駱統道:如今大都督退兵,皆因糧草不濟,論起緣由還在張大人這裡!如果主公怪罪下來\u2026\u2026

張溫擺擺手:不妨事!主公對我信任有加,我就不信一個小小的丁奉能把我如何!

對!法正急忙道:丁奉只不過是個偏將軍,而大人位高權重,論起理來,也佔有三分優勢!

陸遜退兵柴桑,孫權終於行動了。不等張溫辯駁的機會,朱然率領軍兵衝進了家,在場的賓客全都嚇壞了。朱然揮手示意大家安靜:張溫,呵呵呵,主公有令,你掌管大軍糧草供應,導致大都督退兵柴桑丟失荊州,罪責大了,來人,將張溫給我拿下,封鎖張府!不許任何人進出!

朱然!休放肆!張溫拍案而起。

朱然一笑:張大人見諒,我也是封主公之命行事!還不動手?

軍兵們呼啦一下圍了上來,將張溫以及在場的所有賓客全都五花大綁。當然的家人也沒能倖免,上至九十老母,下至 s話的嬰孩,全都圈在府內。張溫奮力掙扎:我見主公!我見主公!我有話s!

張溫被抓,遠在吳軍的張白以及張氏全族戒備抓獲。幾個月前,孫權已經秘密下令,讓自己的兩個兒子孫登、孫和率兵進入吳軍,佔領吳郡,只是張溫不知道而已。百姓們載歌載舞慶祝,一些官員卻惶惶不可終日,總是擔心,什麼時候輪到自己的頭上。

法正當天正好沒有去張溫家,這才逃過一劫。先是被此事嚇了一條,緊接着似乎看到了希望。張溫被抓後,法正遊走於各個和張溫有交情的官宦之家,一者希望這些人能在孫權面前替張溫求情,放了自己的盟友,二來拉攏這些人,讓們轉而投靠劉備門下,在東吳做內應。

第一個找的便是張溫集團的二號人物駱統。駱統見法正,嘆了口氣:先生,不曾想被我言中,如今大人被抓,我等都遭殃!悔不該不停我之言,纔有今日之事!

法正道:駱大人錯了,看目前的情況,吳王早有這個心思,即便我們再努力,終究還是會被吳王算計,東吳已經不能再待了,我打算明日回去,希望駱大人能夠和我一起去建平!

你讓我做叛臣?駱統看着法正:你是不是早就看到會有今天的結果?故意讓張大人跳?

第33章 天下第一神箭第41章 失策第70章 往事第57章 萬人敵第9章 激將計第5章 曹操的遺言第25章 放一馬第68章 全面開戰第69章 大戰虎牢關(十三)第44章 給我放人第43章 奇書和奇人第29章 着道了第70章 曹操暴怒了第106章 袁紹的囑託第77章 最後通牒第34章 他要跟我走第18章 江東猛虎第17章 奪命無敵槍第34章 神箭手第37章 戰火燒到敵人的土地上第51章 聯合拒劉第106章 逃走第41章 失策第70章 大兵壓境第4章 攻打渤海城第82章 拉攏呂布第2章 驚天大劫第65章 身世第60章 三家聯合攻袁術第35章 逃走還是躲避第69章 笨蛋王朗第80章 假姑娘何俊第57章 萬人敵第14章 波才之死第95章 袁紹的抉擇第89章 白馬義從完了第1章 駕崩第86章 弱幫外交第42章 最壞的傢伙第84章 交換好東西第61章 救人者第9章 處斬鞠義第36章 再戰劉關張第32章 變故第6章 夜戰第47章 歹毒的心腸第103章 挑撥離間第98章 禍不單行第51章 劉備的狗屎運第61章 黃皓的財寶第64章 圍攻第73章 妙計第72章 復仇第3章 連環計第96章 漏網之魚第66章 司馬懿現身第71章 曹操的邀請第37章 栽贓嫁禍第52章 劉備被兄弟害了第79章 偷窺第70章 往事第48章 一個好主意第13章 三國聯盟(一)第53章 冷箭第38章 慘勝第41章 馴服泰山賊第107章 先外圍再核心第80章 血戰(一)第91章 決戰官渡(十四)第47章 計中計第45章 背後的秘密第66章 司馬懿現身第49章 強攻第98章 禍不單行第93章 決戰官渡(十六)第31章 伏擊第26章 對策第94章 幽州雙煞(一)第6章 反間計第61章 安國將軍孫策第54章 益州危機第99章 與荊山四隱的重逢第53章 徐榮的破綻第55章 火燒連營第44章 回天乏術第7章 飛龍會第2章 忍了第97章 舞文弄墨受羞辱第55章 出徐州第105章 求人第98章 孩子和敲詐第80章 下一步計劃第92章 決戰官渡(十五)第59章 郭嘉小試身手第58章 騰飛(三)第94章 常山輕騎兵第71章 不被領情的好意第19章 封鎖線第23章 報復計劃
第33章 天下第一神箭第41章 失策第70章 往事第57章 萬人敵第9章 激將計第5章 曹操的遺言第25章 放一馬第68章 全面開戰第69章 大戰虎牢關(十三)第44章 給我放人第43章 奇書和奇人第29章 着道了第70章 曹操暴怒了第106章 袁紹的囑託第77章 最後通牒第34章 他要跟我走第18章 江東猛虎第17章 奪命無敵槍第34章 神箭手第37章 戰火燒到敵人的土地上第51章 聯合拒劉第106章 逃走第41章 失策第70章 大兵壓境第4章 攻打渤海城第82章 拉攏呂布第2章 驚天大劫第65章 身世第60章 三家聯合攻袁術第35章 逃走還是躲避第69章 笨蛋王朗第80章 假姑娘何俊第57章 萬人敵第14章 波才之死第95章 袁紹的抉擇第89章 白馬義從完了第1章 駕崩第86章 弱幫外交第42章 最壞的傢伙第84章 交換好東西第61章 救人者第9章 處斬鞠義第36章 再戰劉關張第32章 變故第6章 夜戰第47章 歹毒的心腸第103章 挑撥離間第98章 禍不單行第51章 劉備的狗屎運第61章 黃皓的財寶第64章 圍攻第73章 妙計第72章 復仇第3章 連環計第96章 漏網之魚第66章 司馬懿現身第71章 曹操的邀請第37章 栽贓嫁禍第52章 劉備被兄弟害了第79章 偷窺第70章 往事第48章 一個好主意第13章 三國聯盟(一)第53章 冷箭第38章 慘勝第41章 馴服泰山賊第107章 先外圍再核心第80章 血戰(一)第91章 決戰官渡(十四)第47章 計中計第45章 背後的秘密第66章 司馬懿現身第49章 強攻第98章 禍不單行第93章 決戰官渡(十六)第31章 伏擊第26章 對策第94章 幽州雙煞(一)第6章 反間計第61章 安國將軍孫策第54章 益州危機第99章 與荊山四隱的重逢第53章 徐榮的破綻第55章 火燒連營第44章 回天乏術第7章 飛龍會第2章 忍了第97章 舞文弄墨受羞辱第55章 出徐州第105章 求人第98章 孩子和敲詐第80章 下一步計劃第92章 決戰官渡(十五)第59章 郭嘉小試身手第58章 騰飛(三)第94章 常山輕騎兵第71章 不被領情的好意第19章 封鎖線第23章 報復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