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騰飛(三)

劉巴問道:“主公以爲這天下間,誰最重?”

李輝道:“當然是百姓!”

劉巴點點頭:“那百姓之中,那些人又最重?”

“農人!”李輝當即回答道,有搖搖頭:“是商人,好像也不是,應該是士人!還是不對!”李輝自己把自己都否定了。

劉巴一笑:“其實沒一個階層都有他們的作用,農人生產糧食,養活天下人,商人讓貨物流通,供應天下人,士人管理這些人,一面造成物資過剩,一面匱乏嚴重,所以都有他們的作用。”

李輝也一笑:“是這個道理!”

劉巴繼續道:“那試問誰整的錢最多,誰又勞累,誰坐享其成?”

李輝道:“要說這坐享其成嘛?當然就是那些士人了,他們當官之後弄上錢,就買地置房,敲詐百姓,最辛苦的當然就是農人,掙錢最多的是商人!”

劉巴點點頭:“如果能改變士人以土地賺錢,不自食其力的風氣,農人有地種,商人也有錢賺,收他們的賦稅自然沒有問題!”

李輝道:“這談何容易,我已經想了很多辦法,想要解決這個問題,終究沒有成效,雖然不是很嚴重,已經又有了土地集中的苗頭!”

劉巴嘆了口氣:“這是自古以來的弊病,我有一發,不知主公敢不敢用!”

“說說看!”李輝問道。

劉巴從懷中掏出一根竹簡,遞給李輝:“主公請看,我的方法就是,將所有土地全都集中在主公名下,這整個幽州都是主公的地,無論官職大小,無論金錢多寡,嚴禁買賣土地,因爲這些土地都是主公的!”

李輝狠狠的吸了口涼氣:“這可行嗎?”

劉巴道:“我們將土地分給百姓,按人頭分派,他們只有使用權,而沒有買賣權,即便想賣也不可,這樣一來農人們種地就向主公繳納田租,這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主公說怎麼收就怎麼收,一成也好,八成也行!”

李輝搖搖頭:“沒地的人尚且可以這樣分給他們土地,而那些有地的怎麼辦?難不成去搶?這會人心大亂的!”

劉巴道:“主公認爲現在幽州沒有地的有多少人?”

李輝想想了:“應該不少於八成!”

劉巴一笑:“這麼做對八成人有好處,我們爲什麼不做?”

“可!……”李輝欲言又止。

劉巴道:“我知道,擁有這兩成土地的人基本都是主公的近臣,或者久居此地擁護主公的忠臣和百姓,甚至主公自己可能還有不少吧?這些人沒了地,養尊處優的生活也就結束了,主公這麼做會讓他們寒心!”

李輝沒有說話。劉巴一笑:“呵呵,我原本以爲主公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大丈夫,爲了天下百姓甘願赴湯蹈火,原來和一般的諸侯沒有任何分別!”

李輝想在心裡努力說服自己,卻很艱難!劉巴道:“主公想想,這樣一來就一勞永逸的解決百姓被剝削被壓榨的境況,主公常說民心關乎生計,爲什麼這個時候卻要退縮?”

李輝轉過身來,問道:“將這些人的土地收了,他們怎麼活?”

劉巴急忙道:“他們有手有腳,一來可以自己耕作,二來他們還有俸祿,三來這些年他們積攢的東西,完全可以用來經商或幹些別的生計,如果他們被活活餓死,那也只能說明這些人不堪大用!”

李輝道:“先生再說說,這農人有了飯吃,其他人呢?”

劉巴微微一笑,知道李輝已經默許,說道:“農人能吃飽,吃飽後就要吃好,需要購買的東西自然就多了,那商人的生意也就好做了,生意好了,繳稅自然不是問題,至於那些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人,我看就……”

“好吧!”李輝一咬牙:“那就這麼辦!明天我就和他們說,這件事我親自來!”

劉巴點點頭:“這樣最好,換無論是誰,都不敢幹,也幹不好!”

第二天,李輝一宣佈這件事,整個莊主府乃至常山城都要炸鍋了。一波接一波的人,紛紛來到李輝家裡,詢問這是誰出的壞主意。李輝還算仁義,沒有將劉巴給賣了,一口咬定是自己想出來的,並且分析了各種好處。

周倉是第一個響應李輝號召的,他拿着自己家的田契,當着衆人的面交到李輝:“主公,我周倉是個粗人,治理地方的事情我不懂,不過我相信主公是爲了百姓好,我也是窮人出身,知道老百姓的日子不好過,從現在起,我周倉名下的八百三十頃土地,全都交給主公!”

李輝拍拍周倉的肩膀:“好兄弟!”

第二個就是趙雲:“二哥,我家的地可能是常山城最多的,我大哥不再,他去趙國丈量土地去了,今天我也交了,一共三萬一千三百二十頃!”

這兩人,一個是李輝最信任的人,一個是李輝的義弟,其他人還有什麼可說的。從常山開始,整個幽州一夜之間有關咒罵李輝的傳聞傳得到處都是。不過這也是一小部分人,一般的老百姓心裡最清楚,李輝這麼做完全是冒着很大風險的,這些都是爲了他們好。

土地集中在李輝手裡,那就是集中在老百姓手裡。給李輝交租子就是將租子交給了官府。有罵聲當然也有讚揚之聲。得到土地的人高高興興,率領一家子衝着常山的方向磕頭謝恩。緊接着,李輝又發動百姓,凡是開墾荒地者,三年之內不收任何租稅。整個幽州變的熱火朝天。李輝成了天下最大的一個地主。

處理完政事,就該處理兵事了。在這個問題上,劉巴沒有什麼發言權。倒是徐庶給李輝出主意:“二弟,我看你的軍隊很是雜亂,應該規整規整!”

李輝道:“那大哥說說如何規整?”

徐庶道:“俗話說三軍,三軍,那就應該有三個軍,一爲步軍,二爲騎軍,三爲弓軍,每個軍的訓練和組織方法都完全不同,如今你將這些該自成一體的各個軍中放在一去,比如一個隊長手下有幾十個步軍,幾十個騎兵,還有幾個弓箭手,這就很不妥!此乃取敗之道!”

第11章 看我法寶第82章 身份第3章 欲擒故縱第54章 益州危機第94章 幽州雙煞(一)第87章 出兵第18章 機會第49章 馬超犯長安第103章 迅雷不及掩耳第54章 定漢中第93章 敢騙我第75章 我們是兄弟第46章 墨子殿第88章 袁紹動手了第83章 援軍到了第38章 殺猴子救慈母第101章 啞巴虧第93章 投賊第24章 奪位第39章 東西留下人滾蛋第42章 連環計(九)第10章 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第47章 接駕第50章 和平的使者第45章 東城被偷第四十八 掌助馬超抗曹操第83章 援軍到了第56章 成都危急第13章 平衡第104章 先鋒官第26章 劉虞的真面目第95章 三戰呂布第55章 圍堵諸葛亮第96章 把握時機佔安平第83章 設計第55章 自殺的後果第14章 遼西第64章 大戰虎牢關(八)第43章 天朝來客第88章 順水人情第32章 攪亂長沙的渾水第16章 陰招第94章 又是條約第62章 誰吃了豹子膽第60章 老子要看着你後悔第82章 身份第38章 樂安的損失第49章 凱旋第16章 第一次出海第52章 辭官第85章 決戰官渡(八)第89章 白馬義從完了第65章 身世第23章 本來面目第90章 強虜灰飛煙滅第96章 幽州雙煞(三)第85章 決戰官渡(八)第89章 劫營第90章 第二把火第73章 打起常山的主意第25章 仇人見面眼沒紅第58章 巴西失守了第24章 四面楚歌第93章 周泰趙國發威第51章 北海哭了第68章 就從你開始第57章 大戰虎牢關(一)第97章 幽州雙煞(四)第81章 再搭靈堂第104章 巡河第91章 毒士賈詡第41章 連環計(八)第89章 劫營第21章 穩定塞外第32章 變故第75章 帶着大軍來調停第19章 封鎖線第46章 東城約三事第65章 身世第36章 好女婿上門第60章 老子要看着你後悔第33章 薔薇第55章 火燒連營第47章 怎麼個死法第5章 三國時代來臨第12章 曹操的聲東擊西第12章 曹操的聲東擊西第64章 打得滿地找牙第13章 小橋之戰第39章 連環計(六)第76章 入潼關第52章 出兵第94章 常山輕騎兵第14章 波才之死第2章 緩兵計第45章 事不關己第53章 徐榮的破綻第38章 連環計(五)第31章 我們退出了第13章 袁譚要氣死了
第11章 看我法寶第82章 身份第3章 欲擒故縱第54章 益州危機第94章 幽州雙煞(一)第87章 出兵第18章 機會第49章 馬超犯長安第103章 迅雷不及掩耳第54章 定漢中第93章 敢騙我第75章 我們是兄弟第46章 墨子殿第88章 袁紹動手了第83章 援軍到了第38章 殺猴子救慈母第101章 啞巴虧第93章 投賊第24章 奪位第39章 東西留下人滾蛋第42章 連環計(九)第10章 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第47章 接駕第50章 和平的使者第45章 東城被偷第四十八 掌助馬超抗曹操第83章 援軍到了第56章 成都危急第13章 平衡第104章 先鋒官第26章 劉虞的真面目第95章 三戰呂布第55章 圍堵諸葛亮第96章 把握時機佔安平第83章 設計第55章 自殺的後果第14章 遼西第64章 大戰虎牢關(八)第43章 天朝來客第88章 順水人情第32章 攪亂長沙的渾水第16章 陰招第94章 又是條約第62章 誰吃了豹子膽第60章 老子要看着你後悔第82章 身份第38章 樂安的損失第49章 凱旋第16章 第一次出海第52章 辭官第85章 決戰官渡(八)第89章 白馬義從完了第65章 身世第23章 本來面目第90章 強虜灰飛煙滅第96章 幽州雙煞(三)第85章 決戰官渡(八)第89章 劫營第90章 第二把火第73章 打起常山的主意第25章 仇人見面眼沒紅第58章 巴西失守了第24章 四面楚歌第93章 周泰趙國發威第51章 北海哭了第68章 就從你開始第57章 大戰虎牢關(一)第97章 幽州雙煞(四)第81章 再搭靈堂第104章 巡河第91章 毒士賈詡第41章 連環計(八)第89章 劫營第21章 穩定塞外第32章 變故第75章 帶着大軍來調停第19章 封鎖線第46章 東城約三事第65章 身世第36章 好女婿上門第60章 老子要看着你後悔第33章 薔薇第55章 火燒連營第47章 怎麼個死法第5章 三國時代來臨第12章 曹操的聲東擊西第12章 曹操的聲東擊西第64章 打得滿地找牙第13章 小橋之戰第39章 連環計(六)第76章 入潼關第52章 出兵第94章 常山輕騎兵第14章 波才之死第2章 緩兵計第45章 事不關己第53章 徐榮的破綻第38章 連環計(五)第31章 我們退出了第13章 袁譚要氣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