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徐榮的破綻

朋友見面分外開心,永遠有聊不完的話題。說着就說到了滎陽的事情上。孫堅道:“這些天我一直在觀察,滎陽城牆高大,徐榮又是有勇有謀之輩,僅憑我這數萬人馬,恐怕難以攻下。”

李輝笑道:“孫將軍不必煩心,在堅固的防守都會有破綻,只是看我們能不能找到,只要找到破綻,定可將滎陽給奪了,我這裡還有幾百軍士,雖然頂不上什麼大用,但都是勇武之人,也全憑孫將軍調遣。”

孫堅握着李輝的手:“賢侄的心意我領了,賢侄一向都是用計的高手,有賢侄在,定千萬人,有賢侄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孫堅軍的營帳很快紮好,孫堅帶着李輝等人一起去看城。滎陽算是洛陽東南的門戶,打通滎陽,就可直逼虎牢關。董卓對滎陽的防守也很盡心,自從入住洛陽一來,時時刻刻都在提防着關東諸侯,不惜重金打造滎陽。

原本的滎陽只是一座小城,這些年下來已經頗具規模。不僅城牆加高加寬,還從洛陽附近強遷了數萬百姓入住滎陽。徐榮到來之後,更是大力修繕,城牆之上防守器械多如牛毛,士兵往來巡邏不斷。還從當地抽調民夫,將幾個主要城門用砂石堵死,可謂防守嚴密。

繞着滎陽轉了一圈。孫堅道:“怎麼樣?這滎陽城真如鐵桶一般,除非攻上城樓,再沒有破敵之計。”

李輝也點頭稱是:“這個徐榮果然厲害,照此看,沒有十萬人,休想攻下這滎陽。”

孫堅搖頭道:“聽說,董卓派徐榮帶來五萬人馬,在加上城內原有的人馬,差不多七八萬人,十萬人攻打七八萬人把守的高城,未必能攻下。”

趙雲插言道:“孫將軍不要長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在我看來這滎陽固然猶如鐵桶,不過董卓不得民心,真要打起來百姓不會出死力守城,這城易破。”

“哦?”孫堅和李輝對看了一眼,問趙雲道:“三將軍認爲從哪裡攻纔好?”

趙雲眨眨眼:“這我還沒想好,不過孫將軍要攻城,我趙雲願意第一個打頭陣!”

李輝和孫堅都哈哈大笑。繞回到南門,李輝看到城樓之上一個頂盔冠甲的中年漢子正在朝他們這邊看。就大喊道:“城上可是徐榮將軍?”

那人微微一愣,回答道:“正是徐某,你是哪位?”

李輝道:“我叫李輝,將軍可知董卓罪惡滔天,何必爲董卓賣命,聽我一句勸,棄暗投明方位上策!”

徐榮哈哈大笑道:“原來你就是李輝,丞相一直在找你,沒想到你竟然跑到叛軍那邊去了,我受丞相大恩,何敢背信棄義,不要再說閒話,儘管放馬過來,徐榮再此等候。”

徐榮說完,不等李輝回答,轉身下城走了。李輝笑道:“這個徐榮雖有智計,卻是一個愚忠之人,這樣的人最容易從背後下黑手。”

孫堅笑看李輝,指着他道:“看來賢侄已有對策,那就好,那就好,說吧,讓我怎麼配合你?”

李輝笑而不語。

第二天,孫堅派人給徐榮送來一封信,信寫的極爲工整,裡面的言辭也很懇切,將徐榮大大的讚揚了一把。徐榮正在看信,胡軫就進來了。他對徐榮道:“將軍,聽說叛軍給您送來一封信,不知說了些什麼?”

徐榮隨手將信遞給胡軫,胡軫看後問道:“這個孫堅也真奇怪,這信看似很長,卻什麼也沒說,這葫蘆裡賣得什麼藥?”

徐榮搖搖頭:“不用理他,只管做好防守就是!”

胡軫回到自己的府裡,將徐榮的信默寫出來,放在案頭上研究。看了整整一夜,也沒發現什麼破綻。第二天徐榮又接到孫堅的一封信,和上一封一樣,說的全是好話,不過這次的信中個別字,是用誅殺寫的。

紅色的字參雜在黑字中間,格外明顯。徐榮將那些紅字連起來一讀,驚出一身冷汗。他剛要將信燒掉,胡軫又來了。看見徐榮正在燒信,一把從徐榮手中奪下,也不問能不能看,直接打開,也是立刻就注意到了那些紅字。

胡軫默唸道:“今,夜,三,更,北……”剩下的字已經被燒掉了。

胡軫看着徐榮,徐榮也看着胡軫,兩人沉默了三秒鐘。胡軫道:“將軍不必介懷,這定是敵人的反間計,我定會爲將軍澄清。”

回到自己府裡,胡軫又將這封信默寫出來。兩封信一比較,很快就找出了第一封信中那些關鍵的字。將其連起來就是:信,收,到,歡,迎,將,軍,棄,暗,投,明。

胡軫看着兩封信,笑了。多少年了,自己也算出生入死,但是都被後來參軍的徐榮壓一頭,自己承認,在武藝上可能不及徐榮。但是行軍打仗,自己沒有哪一點輸給他,現在證據確鑿,不信丞相不讓我胡軫做這滎陽的統帥。

看到胡軫的奏章,董卓暴跳如雷,大罵徐榮忘恩負義。一旁的李儒匆匆看過奏章之後,對董卓道:“岳父不要生氣,僅憑這兩封信,也不能證明徐將軍已經投敵,我看很有可能是叛軍的反間計,還請岳父三思!”

董卓想了想也有些道理,吐出胸中的悶氣,問道:“不知真的最好,如果這徐榮真的投敵,滎陽可就危險了,你覺得現在該怎麼辦?”

李儒想了一下道:“徐榮乃丞相舊臣,我看將徐榮降爲副將,讓胡軫暫代主帥,並密令胡軫如果徐榮有異動立刻抓捕,防患於未然還是好一些。”

董卓點點頭,會後堂找他的貂蟬姑娘去了。

董卓撤換徐榮的消息傳到孫堅軍中,孫堅哈哈大笑,伸出大拇指對李輝道:“賢侄果然高明,兩封信就讓董卓將徐榮給免了,高,太高了。”

李輝卻道:“董卓軍人員構成太雜,有他的西涼軍,還有何進的洛陽軍,以及丁原的晉陽軍,派系林立,這種挑撥離間的事情最容易實現。”

孫堅大笑道:“賢侄說的極是,既然徐榮已經被董卓免了,傳令下去,明天午時,開始攻城!”

第76章 彩蝶效應第90章 美人爲我流淚第75章 陰謀第1章 詐降計第65章 大戰虎牢關(九)第69章 陳到暫露頭角第66章 偷香第16章 西華彭脫第17章 殺人和燒城第99章 退回幽州第83章 攻吳第2章 訴衷腸第79章 大戰即將來臨第97章 這下完了第9章 密會相夫第81章 劫皇帝第15章 三個計策第63章 斬草除根第65章 世外桃源第10章 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第14章 一命換三州第58章 騰飛(三)第108章 現在的任務就是等第53章 臂膀第51章 無名小卒第37章 連環計(四)第12章 曹操的聲東擊西第88章 袁紹動手了第67章 南蠻第70章 大戰虎牢關(十四)第1章 長遠計劃第85章 誰殺了董卓第4章 轉喜爲悲第62章 不請自來的客人第55章 雙管齊下第28章 埋下一個伏筆第97章 一個好機會第79章 這個皇帝我不要第101章 隱患第77章 大戰在即第108章 弒父第25章 經濟危機第62章 喬家第50章 會盟第103章 天意第25章 大鬧柴桑城第81章 決戰官渡(四)第62章 誰吃了豹子膽第28章 埋下一個伏筆第96章 把握時機佔安平第51章 劉備的狗屎運第98章 孫權的抉擇第80章 假姑娘何俊第74章 混進董卓的隊伍第14章 三國聯盟(二)第19章 醜惡嘴臉第57章 亡國之君第82章 爲美而戰第64章 談婚論嫁第70章 大兵壓境第51章 文丑戰馬超第57章 末路第19章 朝見漢獻帝第47章 歹毒的心腸第80章 血戰(一)第32章 決戰日照山(一)第33章 坐河北觀虎鬥(四)第55章 火燒連營第34章 平定東南第100章 決戰官渡(二十三)第42章 助孫堅第9章 處斬鞠義第17章 血流成河第26章 官二代第60章 智鬥馬超第25章 放一馬第55章 劫持第2章 奸細?第21章 陰謀第9章 激將計第28章 病酒鬼第31章 坐河北觀虎鬥(二)第39章 北海又出事了第98章 徐晃第9章 密會相夫第104章 鋤奸第49章 強攻第76章 入潼關第95章 再遇鳳雛第66章 不能殺進壽春城第5章 張燕這個王八蛋第51章 聯合拒劉第2章 奸細?第14章 三國聯盟(二)第43章 奇書和奇人第91章 決戰官渡(十四)第15章 三國聯盟(三)第10章 試探和拉攏第69章 和匈奴人的較量第57章 騰飛(二)
第76章 彩蝶效應第90章 美人爲我流淚第75章 陰謀第1章 詐降計第65章 大戰虎牢關(九)第69章 陳到暫露頭角第66章 偷香第16章 西華彭脫第17章 殺人和燒城第99章 退回幽州第83章 攻吳第2章 訴衷腸第79章 大戰即將來臨第97章 這下完了第9章 密會相夫第81章 劫皇帝第15章 三個計策第63章 斬草除根第65章 世外桃源第10章 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第14章 一命換三州第58章 騰飛(三)第108章 現在的任務就是等第53章 臂膀第51章 無名小卒第37章 連環計(四)第12章 曹操的聲東擊西第88章 袁紹動手了第67章 南蠻第70章 大戰虎牢關(十四)第1章 長遠計劃第85章 誰殺了董卓第4章 轉喜爲悲第62章 不請自來的客人第55章 雙管齊下第28章 埋下一個伏筆第97章 一個好機會第79章 這個皇帝我不要第101章 隱患第77章 大戰在即第108章 弒父第25章 經濟危機第62章 喬家第50章 會盟第103章 天意第25章 大鬧柴桑城第81章 決戰官渡(四)第62章 誰吃了豹子膽第28章 埋下一個伏筆第96章 把握時機佔安平第51章 劉備的狗屎運第98章 孫權的抉擇第80章 假姑娘何俊第74章 混進董卓的隊伍第14章 三國聯盟(二)第19章 醜惡嘴臉第57章 亡國之君第82章 爲美而戰第64章 談婚論嫁第70章 大兵壓境第51章 文丑戰馬超第57章 末路第19章 朝見漢獻帝第47章 歹毒的心腸第80章 血戰(一)第32章 決戰日照山(一)第33章 坐河北觀虎鬥(四)第55章 火燒連營第34章 平定東南第100章 決戰官渡(二十三)第42章 助孫堅第9章 處斬鞠義第17章 血流成河第26章 官二代第60章 智鬥馬超第25章 放一馬第55章 劫持第2章 奸細?第21章 陰謀第9章 激將計第28章 病酒鬼第31章 坐河北觀虎鬥(二)第39章 北海又出事了第98章 徐晃第9章 密會相夫第104章 鋤奸第49章 強攻第76章 入潼關第95章 再遇鳳雛第66章 不能殺進壽春城第5章 張燕這個王八蛋第51章 聯合拒劉第2章 奸細?第14章 三國聯盟(二)第43章 奇書和奇人第91章 決戰官渡(十四)第15章 三國聯盟(三)第10章 試探和拉攏第69章 和匈奴人的較量第57章 騰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