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八十三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在早朝之前,糜竺並沒有把自己的意思告訴王猛,舉薦王薔做太子妃完全是靈光一閃做出的決定,也算是獻給王猛的一份厚禮。

雖然去年發生了太子被毆的不光彩事件,但這並不影響劉齊的的聲望,他的謙遜有禮,勤奮好學依舊獲得了絕大多數文武的支持,只要不犯大錯,所有人都相信在劉辯百年之後,太子劉齊一定可以如願以償的登上皇帝寶座。

如果順利的成爲太子妃,王猛相信憑自己女兒的容貌和智商一定能夠哄得劉齊開開心心,再加上自己這個大漢丞相的助力,將來把女兒推上皇后之位,母儀天下,絕非白日做夢。

雖然王猛並不是貪權之人,但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在官場上浸淫的久了,誰又會拒絕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誰又怕自己的官做的越來越大?

及至劉辯一口答應了糜竺及文武百官的請求,宣佈冊封王薔爲新任太子妃,王猛不由得感激涕零,手捧笏板出列叩首謝恩:“承蒙陛下擡愛,臣定會敦促小女勤學禮儀,熟讀宮規,將來相夫教子,爲大漢朝開枝散葉,做太子的賢內助。”

劉辯頷首讚許:“善,朕相信愛卿的家教。”

心情大好的王猛決定投桃報李,舉薦自己的侄女王嬙入宮爲嬪,以報答天子的知遇之恩。

而且王猛相信,憑王嬙的姿色在美女雲集的乾陽宮定然能夠取得一席之地,這樣一來可以報答劉辯的恩情,二來也可以幫自己的女兒在乾陽宮裡面安插一個內援,對自己女兒將來登上皇后之位大有裨益。

“承蒙陛下擡愛,臣決定舉薦侄女王嬙入宮伺候陛下,爲陛下分憂解勞,爲大漢繁衍子嗣,以錶王氏對陛下的感激之意。”跪在地上的王猛不疾不徐的把自己的請求道來,一臉古井不波的表情。

劉辯聞言精神爲之一振,眸子裡突然變得光芒四射,在心中暗自沉吟:王猛說得這個王嬙十有**就是王昭君吧?這傢伙的城府比楊家深多了,並沒有養在深閨人未識,而是“獻美”不避親。知道投朕所好,這樣有眼力的人如果不能在官場上飛黃騰達那才奇怪了呢!

這世界很現實,要想巴結討好皇帝,除了在沙場上刀頭舔血立下汗馬功勞,或者在治國安邦的時候做出優秀的功績,還有一個捷徑,那就是——獻美。

因爲論財富沒有任何人能夠超過皇帝,就算你獻出全部身家,最多也就只能換來皇帝一句誇讚。如果你能舉薦一個傾城傾國,讓六宮粉黛無顏色的美人,那麼你的地位勢必將會扶搖直上,平步青雲。

即便再偉大再有抱負的皇帝,對於美色也不會抗拒,只有坐擁讓人羨慕的三宮六院,粉黛如雲,才能體現出皇權的至高無上。

不過,剛剛討論的話題是把王猛的女兒冊立爲太子妃,現在又要把王猛的侄女獻給皇帝做美人,不免讓人覺得有些不倫不類,太極殿上的氣氛有些微妙。

甚至就連劉齊都有些尷尬,這一轉眼的功夫,自己的老爹竟然要和自己做連襟,自己以後是該喊“父皇”呢還是“姐夫”,這老泰山唱的到底是哪一齣啊?

“愛卿,朕剛剛決定冊立令嬡爲太子妃,你現在又提出這樣的建議,是否有些不妥?”劉辯一臉矛盾的詢問王猛。

如果換了別的女人,劉辯肯定一口回絕。

但這個女人不同,因爲她是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不僅相貌傾城傾國,沉魚落雁,而且能夠爲了民族大義遠嫁塞外,一身任俠之風讓劉辯肅然起敬,因此劉辯才猶豫不決,無法下定決心拒絕王猛的提議。

此外,劉辯已經把楊玉環和貂蟬納入了後宮,如果再把王昭君收進乾陽宮,那麼距離完成“四大美人”的任務就更進一步,這也讓劉辯無法拒絕。

聽了劉辯的詢問,王猛卻胸有成竹的道:“陛下儘管放心,這王嬙侄女並非我們王家所生,而是其母改嫁之時從荊州帶到了青州,她與我們王家並無血緣關係。”

王猛當即把王嬙的身世對劉辯及滿朝文武說了一遍,原來這王嬙今年已經十八歲,乳名明君。在這年代已經算的上大齡女青年,十足的剩女。

其父親是荊州南郡秭歸人,恰好也姓王,在王嬙五歲的時候不幸染上瘟疫辭世。而彼時王猛的堂兄,也就是王猛的父親正在秭歸行商,經人介紹便納了王嬙之母爲妾,帶着她們母女前往青州北海郡定居,從此之後便成爲了王猛的侄女。

聽了王猛的話,劉辯懸着的一顆心總算落地,看來系統植入身份的時候已經把障礙給自己掃平,自己只需要坐享主角光環便能一親芳澤,享受無邊豔福。

文武百官也一起頷首:“哦……原來如此,既然這樣,那便沒有任何問題。”

王猛高聲道:“非微臣誇口,我這侄女生的沉魚落雁,傾城傾國,又能歌善舞,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因此尋常的凡夫俗子根本入不得她的法眼,到現在已經一十八歲,依舊名花無主,待嫁閨中。也只有陛下這樣的真龍天子,才能讓她那顆孤芳自賞的心折服,所以臣決定讓王嬙認祖歸宗,這樣與我們劇縣王氏便不再是一家人。”

王猛已經把道路鋪好,劉辯自然不會再惺惺作態,當即一口答應了下來:“既然這王嬙是這樣出色的一個奇女子,朕便從愛卿所奏,納王氏入宮爲美人。等朕年底班師返京之時,由禮部挑選一個良辰吉日,迎娶王氏入宮。”

雖然劉辯現在就想一親芳澤,見識一下王昭君的花容月貌,但剛剛說了準備於近日御駕親征,如果現在忽然因爲納娶一個美人而耽誤了行程,未免顯得有些急色,破壞了自己在羣臣心中的形象。

再加上王昭君並不在江東,而在劉辯此行的目的地青州,所以劉辯便把納娶王昭君的期限定到了年底。有了婚約在身,王昭君便是自己的女人,說不定到了青州之後找個機會就能把生米煮成熟飯了。

王猛再次叩首謝恩:“多謝陛下垂青,我們王家雖然對明君沒有生育之恩,但這些年卻也有撫育之德,我們王家依舊識她爲王家的子女,能得到陛下的垂青,亦是我們王氏的驕傲。”

劉辯吩咐鄭和走下臺階扶起王猛,並起草一封詔書,派人送往青州劇縣,前往王氏祖宅下達冊封王嬙爲美人的聖旨。

一樁婚事就此定下,王猛家族連續出了一個太子妃、一個美人,可謂春風得意,滿朝文武無不向王猛作揖祝賀。王猛微笑着一一還禮,看來日後自己第一文官的地位是越來越穩了。

納王昭君入宮爲美人的事情剛剛塵埃落定,禮部尚書張居正又站了出來,手捧笏板施禮道:“啓奏陛下,臣有本啓奏!”

劉辯伸手輕撫鬍鬚,心中暗自嘀咕一聲“朕一說散朝,他們就都搶着啓奏,看來這是準備把一年的本都奏完的節奏啊!”

“張卿,你又有何本啓奏?”劉辯直了直腰,耐着性子問道。

張居正躬身道:“啓奏陛下,臣以爲去年連克洛陽、長安等舊都,掃平了董卓扶持的僞漢朝廷,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理應更改年號,順天承命。”

劉辯自從在金陵登基稱帝以來,累計使用過三個年號,分別是“起點”,表明了劉辯以江東爲起點,重振漢室的決心。

在“起點”用了兩年之後又改元“創世”,表達了劉辯創造一個太平盛世的決心。在平定荊州之後劉辯又聽從文武百官的建議,改元“建安”,也是爲了和歷史的軌跡相吻合,一直沿用至今。

聽了張居正的提議,許多文武齊聲附議:“張大人言之有理,僞朝廷覆滅,我大漢朝收復舊都,這是寫進史書的大事,理應改元紀念。”

劉辯目光如炬,撫須沉吟。

自己是不可能改變國號的,所以自己註定是劉邦、劉秀的子孫,最多也就是在廟號裡面加個“祖”,以表明自己的豐功偉績。既然不能改變國號,自己何不在年號上面做做文章?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年號由漢武帝劉徹建立,在公元前140年定年號爲“元鼎”,正式拉開了中國歷史上“改元紀年”的帷幕。自漢武帝之後,每逢新皇帝登基,或者有大事發生,便會更改年號。

正常情況下,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會採用二字年號,但偏偏漢哀帝劉欣在位時用了個奇葩的四字年號,叫做“太初元將”,首開四字年號之先河。

後來光武帝劉秀也曾經用過四字年號,叫做“建武中元”,武則天用過“天冊萬歲”、“萬歲登封”“萬歲通天”這樣牛逼拉風的年號,所以四字年號雖少但也不是獨一無二。

至於三字年號,也有人用過,譬如王莽登基稱帝之後就改元“始建國”,到了南北朝時期,梁武帝蕭衍也曾經用過“中大通”以及“中大同”年號。

想到這裡,劉辯暗自下了決心:“朕要改就改個歷史上沒有出現過的年號,這樣才才能顯出朕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未完待續。)

二百七十七 檢測吳王七百七十八 鹿死誰手猶未可知一千六百五十三 天神下凡一千一百三十六 吳起的難關四百零七 特權漸欲迷人眼八百八十 贈你一顆人頭三百一十五 霸王衝陣四百七十五 猛將喋血一千七百零三 絕望,末路!七百五十八 霸王出世六百四十 武卒揚威,元慶受挫!五百二十九 以不變應萬變三百五十四 千軍萬馬避白袍四百零三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一千六百零一 “天下第一錘”之死六百零五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一千三十五 徐天德算無遺策三百一十八 七郎戰羣狼一百九十六 誅九族一千三百二十 蘇秦斷臂一千二百三十七 唐太宗的復仇一百零六 神槍揚威四百八十二 不斬敵將,誓死不還!六百一十九 溫水煮青蛙六百六十九 西楚霸王是友是敵?八百八十 贈你一顆人頭八百三十八 引蛇出洞四百四十 玄奘西遊一千一百五十六 美女救英雄一千三十六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千六百零二 龍虎內戰四 皇帝去哪兒一千七百零九 皇恩浩蕩,大封羣臣!五十三 突發事件一千四百四十八 擒賊先擒帝六百九十二 以孟德之道還治孟德之身!七百六十九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九百七十九 絕地反擊三百九十一 高寵挑滑車五百一十九 鶴蚌相爭漁翁得利一千三百二十八 一言不合就動手六百二十一 雌雄難辯五百七十二 大將歸降一臂之力一千五百四十三 亞父遺計一千七百零五 歸隱山林一千三百七十九 世外高人六百五十三 李四傻不傻一百二十 亂世影帝四百五十四 生擒逆賊中旬了,單章 求次月票!一千三百三十六 第三次爆表一千六百六十 畢其功於一役五百七十三 神仙不換一千二百零二 有眼不識泰山一千二百二十三 西方最強戰神來襲八百九十三 流星應誰?一千一百九十一 誰挽狂瀾?三百一十六 單騎逐敵四百八十七 復活箭神一千五百五十八 艱難的抉擇一千五百零九 虎將衝陣五百九十九 衝冠一怒爲紅顏八百零八 登壇做法一千二百二十一 誓斬李存孝一百一十二 唐姬有喜一千一百四十七 有仇報仇有怨報怨六百九十九 世界級強援無動力碼字,求一下支持!八百二十 先下手爲強後下手遭殃一千二百七十六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九百一十四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千一百一十 欲進帝牢,必先自宮!一千七十七 死前爆表七百七十六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六百一十二 馬神捕出手,例無虛發!六百四十四 吳起雄起!三百八十四 見死不救一千二百二十三 誤入興國寺三百七十六 不死不休九百 華容道一百 武力爆表二百四十六 英雄遲暮五百八十四 超級統帥四百四十 玄奘西遊五百九十九 衝冠一怒爲紅顏一千二百二十一 誓斬李存孝一千六百零一 “天下第一錘”之死九百二十七 上錯花轎嫁對郎一千三百八十八 島國第一殺手一千二百四十六 天下第一飛刀八百七十七 末路悲歌一千四百四十四 反殺一百七十八 生擒國賊六百八十 牡丹花下死,做鬼不風流!一千三百一十二 雙喜臨門九百六十七 搬起石頭砸自己腳一百五十七 好女子臨危不亂一千三百二十四 無心插柳一千四百三十一 殺手鐗傳人
二百七十七 檢測吳王七百七十八 鹿死誰手猶未可知一千六百五十三 天神下凡一千一百三十六 吳起的難關四百零七 特權漸欲迷人眼八百八十 贈你一顆人頭三百一十五 霸王衝陣四百七十五 猛將喋血一千七百零三 絕望,末路!七百五十八 霸王出世六百四十 武卒揚威,元慶受挫!五百二十九 以不變應萬變三百五十四 千軍萬馬避白袍四百零三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一千六百零一 “天下第一錘”之死六百零五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一千三十五 徐天德算無遺策三百一十八 七郎戰羣狼一百九十六 誅九族一千三百二十 蘇秦斷臂一千二百三十七 唐太宗的復仇一百零六 神槍揚威四百八十二 不斬敵將,誓死不還!六百一十九 溫水煮青蛙六百六十九 西楚霸王是友是敵?八百八十 贈你一顆人頭八百三十八 引蛇出洞四百四十 玄奘西遊一千一百五十六 美女救英雄一千三十六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千六百零二 龍虎內戰四 皇帝去哪兒一千七百零九 皇恩浩蕩,大封羣臣!五十三 突發事件一千四百四十八 擒賊先擒帝六百九十二 以孟德之道還治孟德之身!七百六十九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九百七十九 絕地反擊三百九十一 高寵挑滑車五百一十九 鶴蚌相爭漁翁得利一千三百二十八 一言不合就動手六百二十一 雌雄難辯五百七十二 大將歸降一臂之力一千五百四十三 亞父遺計一千七百零五 歸隱山林一千三百七十九 世外高人六百五十三 李四傻不傻一百二十 亂世影帝四百五十四 生擒逆賊中旬了,單章 求次月票!一千三百三十六 第三次爆表一千六百六十 畢其功於一役五百七十三 神仙不換一千二百零二 有眼不識泰山一千二百二十三 西方最強戰神來襲八百九十三 流星應誰?一千一百九十一 誰挽狂瀾?三百一十六 單騎逐敵四百八十七 復活箭神一千五百五十八 艱難的抉擇一千五百零九 虎將衝陣五百九十九 衝冠一怒爲紅顏八百零八 登壇做法一千二百二十一 誓斬李存孝一百一十二 唐姬有喜一千一百四十七 有仇報仇有怨報怨六百九十九 世界級強援無動力碼字,求一下支持!八百二十 先下手爲強後下手遭殃一千二百七十六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九百一十四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千一百一十 欲進帝牢,必先自宮!一千七十七 死前爆表七百七十六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六百一十二 馬神捕出手,例無虛發!六百四十四 吳起雄起!三百八十四 見死不救一千二百二十三 誤入興國寺三百七十六 不死不休九百 華容道一百 武力爆表二百四十六 英雄遲暮五百八十四 超級統帥四百四十 玄奘西遊五百九十九 衝冠一怒爲紅顏一千二百二十一 誓斬李存孝一千六百零一 “天下第一錘”之死九百二十七 上錯花轎嫁對郎一千三百八十八 島國第一殺手一千二百四十六 天下第一飛刀八百七十七 末路悲歌一千四百四十四 反殺一百七十八 生擒國賊六百八十 牡丹花下死,做鬼不風流!一千三百一十二 雙喜臨門九百六十七 搬起石頭砸自己腳一百五十七 好女子臨危不亂一千三百二十四 無心插柳一千四百三十一 殺手鐗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