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六章 管仲謀略

bookmark

田豐對於冀州非常熟悉,而且這段時間用兵時,也在蒐集冀州各地各族的信息,如數家珍的將冀州的地理和物產做了介紹,以及冀州的各大家族和豪強勢力。

秦戈聽着田豐的介紹,開始頭疼起來,冀州士族樹大根深,他們不僅掌控着70%的縣郡鄉土資源,而且隱隱與仙魔兩道有瓜葛。

加上黃巾之亂時,爲了抵抗黃巾匪,各大士族紛紛聚攏私兵,幾乎每個家族都有私人武裝,加上他們已經暗中結成穩固的政治聯盟。

秦戈如果執掌冀州,則必須仰仗這些士族的鼻息,真的成了跪着要飯的了。

不過國戰時跟這些士族結下了善緣,冀州自己還算有幾分影響和民心,如果自己去豫州恐怕連跪着要飯的資格都沒有!

田豐說完後,徐庶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見道:“我也覺得冀州要優於豫州,冀州靠着幽州和青州,如今青州梁山匪勢不可擋,幽州大戰之後極度混亂,朝廷正需要一位能征善戰的悍將鎮守冀州,冀州士族也畏懼青州匪禍蔓延至冀州,加上黑山匪四處爲禍,主公憑藉威望,以備軍爲由,可以被冀州士族圈所接納!甚至可以聚攬冀州之兵,以討伐青州之匪和黑山之匪爲名,對內不僅可以整合冀州政權和資源,對外則再立戰功,不斷擴大在朝堂和天下的影響力,免去兔死狗烹的悲慘結局!”

聽到兩位先生的分析,秦戈心中已經有數,而且最令秦戈心動的是,冀州與泰山郡相鄰,秦戈可以扶持自己的大本營,擁有和冀州士族制衡之力。

其實秦戈和金德曼也傾向於冀州,這個刺史之位不管如何秦戈都要去爭一爭,秦戈想要崛起,刺史之位給秦戈帶來的好處遠遠大於風險。

秦戈將目光轉向管仲,田豐性格剛直善於從細處着手,徐庶側重於軍事,二人都不善於玩弄政治,加上長期遊離於基層,根本沒有接觸過朝堂詭譎,雖然與秦戈、金德曼的謀劃相符,然而秦戈心中依舊想要藉助此次自己國戰功勳,攀上更高的平臺。

秦戈不想被士族牽着鼻子走,成爲跪着要飯的,他要掌握主動權,然而形式比人強,秦戈只能捏着鼻子認了。

而管仲降臨時,青鳥給秦戈開了後門,給他開了一次智,對天下局勢已經瞭然於胸。

管仲聽完二人的建議,沉默片刻道:“我建議主公放棄冀、豫兩州刺史之職!以退爲進請戰前往征討青州匪患!”

衆人聞言大驚,沒想到管仲竟然說出此策,尤其是田豐和徐庶好不容易經歷血戰,正是功成名就之時。

沒想到管仲竟然讓他們再次引向四戰之地,此時青州各路匪盜傾輒,一旦朝廷介入,很可能讓各路匪盜羣起而攻。

最關鍵的是秦戈在國戰期間一路高歌猛進,幾乎全依仗着大漢朝堂的支撐,而現在朝廷國力早被國戰耗空,已經無力征伐青州。

秦戈獲得的支持將微乎其微,而以秦戈現在泰山郡的勢力去徵繳青州匪禍,簡直是癡人說夢,很可能引火燒身,不僅身敗名裂而且根基將被毀於一旦。

秦戈也面色數變,讓他現在率領泰山郡軍民進軍青州,所謂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沒兵沒資源的秦戈那就是病貓,那簡直是送羊入虎口。

秦戈雖然有虓虎之名,然而更能嗅到戰爭的危局,他已經無數次推演征伐青州,現在他根本沒有剿滅青州匪禍的實力。

不過秦戈卻是心中一驚,因爲在祭祀結束後曹操也曾給他如此建議,當時受袁氏兄弟恭維,他以爲曹操這傢伙不安好心,便當玩笑話。

現在聽到管仲和曹操戰略方向相同,不由得既是驚訝又是好奇,便默不作聲盯着管仲,聽他的戰略謀劃。

而徐庶和田豐雖然震驚,但是對管仲的仰慕,他們也想聽聽管仲的意見。

管仲早已胸有成竹,他是玩弄政治的老祖宗,便開始給衆人分析朝堂局勢道:“大漢如今朝堂各方勢力諸公都心裡面清楚,可以說在朝堂上的每股力量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州府刺史被稱作封疆大吏土皇帝,尤其是冀州和豫州,這兩個位置,掌控着無法想象的人脈和資源,背後牽扯着無數利益糾葛,尤其是在天下將亂之際,這個刺史之位,一定是各方博弈的關鍵點!牽一髮而動全身!所以,如果主公爭奪這刺史之位,必定會將自己置於詭譎的政治漩渦中,很可能成爲他人權利鬥爭的工具!主公要進入政治中心,但是不能以這種方式進入!”

管仲的話早就讓秦戈汗流浹背,他沒想到朝堂的政治暗涌竟然到如此兇險的地步,一步走錯很可能萬劫不復。

管仲繼續道:“當然主公要進入朝堂必須要有一副登天梯,現在大將軍何進便是主公最佳的登天梯,大將軍本就是天子用來制衡士族、皇室和閹黨而推起來的,加上黃巾之亂、西涼邊張韓遂之亂和這次國戰,大將軍提拔起了西涼董卓、幷州丁原,聚攬起了袁紹、曹操、淳于瓊等青年才俊,以及最新拔擢您和孫堅兩員虎將,此時已經讓大將軍身上的榮耀無以復加,大將軍的聲威已經達到了頂點!同時,聽聞天子體弱,恐怕壽限就在這幾年,而皇子劉辯年幼,按照現在大將軍的威勢,未來繼承皇位大有可能是這位皇子,到時候大將軍的權勢將更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天子近來加強漢室宗族和士族的權勢,很可能是忌憚大將軍膨脹到難以控制的勢力!剛剛大勝而歸,大將軍要趁機重新推舉,豫州、幽州的刺史之位,這根本就是明刀明槍的從士族身上割肉,這次舉薦很可能成爲各方勢力與外戚勢力角逐的衝突點,我看這位大將軍見識淺薄、行事草率,此時已經志得意滿、忘乎所以,殊不知他已經架在火上炙烤,如果不兢兢業業、小心謹慎,恐怕會有旦夕大禍!所以主公要攀上大將軍的高枝,但不能與其綁死,更不能成爲他征伐各方勢力的先頭兵,要與其保持若即若離的關係,如此可以做到隨時切割!”

衆人聽到管仲抽絲剝繭、鞭辟入裡,人人心中拍案叫絕,這華夏朝堂的詭譎政治逐漸清晰起來。

秦戈聽得入迷,所謂一法通萬法通,那詭譎的迷霧在管仲的分析下,逐漸清晰起來,就連金德曼也陷入沉思之中,聽得入迷不發一語。

管仲繼續道:“且不說朝堂政治,且說主公個人發展,大家都看到了,您的龍飛沖天之地在州府而非朝堂,然而這州府中也是藏龍臥虎之地,雖然沒有朝堂的詭譎,但也上承朝廷,很多家族都與朝廷重臣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下達郡縣,士族和豪強掌握着州府中大部分官吏、土地和資源,主公即便成爲刺史,也是孤家寡人,必須要順着這些各方勢力隨波逐流,難成大業!更別說豫州和冀州,這兩個世家大族的聚集之地!主公你出生於豪強,沒有士族那數百年舉士聯姻帶來的穩固政治利益關係,必然被士族圈子所排斥,沒有政治根基的你,猶如無根之浮萍,政令實行必須依仗士族,只能通過不斷的利益和妥協以求融入政治圈子,如此將猶如被枷鎖和刑具困住的猛虎,即便再多的功勳戰功加身,再鋒利的爪牙,也會最終落個隨波逐流、身敗名裂的下場!”

徐庶和田豐二人對於管仲的謀略佩服的五體投地,就連金德曼也聽得目瞪口呆,也對管仲的才略爲之折服,大帳中所有人都靜靜的聆聽。

而秦戈心中掀起驚濤駭浪,歷史上就連袁紹這種四世三公的繼承者也最終被冀州士族裹挾,最終在官渡之戰時慘敗,很大原因是冀州本土士族和袁紹代表的外來士族勢力火併,而最終釀成的惡果。

管仲站起身來,手持玉笏繼續侃侃而談道:“我所說的推辭州牧之策,實乃以退爲進之策!如今青州梁山匪、黃巾匪、白波匪、泰山匪四大土匪勢力火併,衆匪劫掠青州、荼毒百姓,除了城陽郡外,其他州郡的官吏基本上被屠殺一空,而且匪衆不斷襲擾幽州、兗州、徐州乃至揚州,如今的青州已經成爲大漢最血腥最混亂的州,匪禍甚至已經牽動了半個大漢的神經!主公此時若是提出願意率軍征伐青州,以您在國戰中的驍勇善戰,必然是衆望所歸,算是解了燃眉之急!朝廷需要藉助您這頭猛虎去驅逐惡狼羣,所以必須要餵飽您,您可以讓國戰功勳最大限度的變現爲封賞和爵位,可以說是有求必應,您得不到萬人攻殲、世人唾罵的豫州和幽州刺史,但可以成爲萬衆推舉、聞達天下的青州刺史!”

徐庶此時不再沉默,皺着眉頭道:“據我所知,大漢朝廷已經派不出多少軍隊,如果要剿匪即便派出的部隊那也是杯水車薪,主公手下有二十萬步兵團,以及泰山郡有二十萬可堪戰鬥的預備軍,加上烏丸的十多萬遊騎兵,從青州傳回的情報,梁山匪至少有五六百萬之衆,黃巾匪也有百萬之衆,白波匪這段時間壯大迅速,有兩百萬之衆,最後的泰山匪也足有百萬!如此龐大的匪衆,以及遍地匪亂的青州,就算主公和諸位將領神勇無比,也無法撼動如此恐怖的匪衆!只會被匪衆一擁而上而粉身碎骨!”

秦戈和田豐聞言皺起了眉頭,沉吟不語。

管仲已經走到地圖前,輕笑道:“元直軍略天下罕逢敵手,我可以很肯定的說,大漢朝廷不光不會派一兵一卒,而且他們也不會相信主公握着區區幾十萬部隊能夠平定青州,他們不過是想利用主公的神勇遏制青州匪患,讓其不要波及周邊州府!也正是料定青州匪患無法短時間內平息,所以主公你的青州刺史不過是有名無實,所以他們纔會慷慨讓出!”

衆人聽到管仲此言,紛紛瞪大眼睛,按照管仲的說法,這不是把秦戈推入火坑中嗎?

而秦戈似乎聽出了管仲的言外之意,然而依舊不明管仲的意圖,擡手製止了要發言的徐庶和田豐,讓管仲繼續說。

管仲手指着青州地圖道:“當年我正是輔助齊王稱霸諸侯,對這片土地我是再瞭解不過,真是多災多難的一片熱土啊!青州物產豐富,土地肥沃有百分之六十的可耕種土地,而且處於黃河之末,支流縱橫交錯,水系發達歷來是天下最繁華的州府之一,州內更是各種礦產資源豐富,歷來是朝廷鑄錢、鑄器的盛地,臨海的地理原因,加上平緩的海岸線,讓其鹽業和漁業十分發達,幾乎佔據了大漢的半壁江山,此地未來更是溝通世界萬國的喉舌,這裡正是主公未來最佳的龍興之地!”

第五百四十二章 大長今的藥膳第六百九十六章 聯合反攻第八百六十九章 虎韜旗和四天王法器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部統軍第五百五十章 無法抗拒的高官厚祿第六十六章 領地發展規劃第三百二十八章 釣魚第四百二十六章 高麗文明區戰神淵蓋蘇文第二百一十六章 新聞發佈會第三百三十五章 天生霸主第六百七十章 視死如歸的衝陣第八百二十一章 請戰青州第七百九十七章 局勢發展第一百五十一章 包藏禍心第二百五十七章 共投黃巾第四百四十五章 徐晃相護第一百九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四百五十五章 敢叫日月換新天第六百五十五章 捷報傳天下第六百六十一章 三首天狼神第八百七十五章 雲在青天水在瓶第一百二十章 發展戰略第二百一十四章 冊封縣令第十四章 絕境第三百一十章 兌換物資第五百五十九章 最後的血戰第四百九十一章 血戰落雁湖第八百二十四章 轉變和博弈第四十一章 泰山義士第七百七十三章 秦繼學和羊衜第八百零四章 最終之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徐庶闖帳第五百七十六章 靈氣和修煉之道第六百零二章 男人的眼淚第三百零五章 局勢逆轉第八百五十章 江千勝的愛情事故第四百四十章 落水狗和貴妃何蜜第四百七十四章 趙雲的慷慨赴死之心第五百九十六章 胡昭的語言藝術第一百二十六章 魔神的傳承之道第一百二十八章 神農廟第八百三十七章 徐母的事業第六百七十章 視死如歸的衝陣第四百七十三章 衆謀第六百五十章 明王觀心決第七百二十一章 天魔亂舞第三百二十八章 釣魚第二百二十一章 春耕與養田第一百二十八章 神農廟第二十一章 還治其人之身第二十二章 收拾殘局第四百二十四章 升龍臺第五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八百零六章 誓斬秦戈第三十二章 衆勢力首領第二百五十九章 兵行險着第三百六十三章 羣英薈萃第三百四十五章 憤懣第三百五十一章 洪水陣第七十八章 秦氏寶藏第二百七十四章 回援第八百五十四章 梁山旗兵第七百二十七章 鳳凰第八十一章 絕地第五百二十四章 致命危機第三百一十九章 程昱之謀第四百零一章 民心所向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勝第四百四十四章 白波六匪和徐晃第六百四十一章 華夏會議第一百九十章 上百歷史名將的力量第四百二十二章 袁紹和袁術的升龍鬥第一百零六章 傳承第六章 前輩變同輩第一百二十八章 神農廟第六百六十九章 梅麗的戰心第八十七章 領地發展第五百六十一章 立地成聖將第三百九十八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四十四章 各展神通第一百三十八章 宗族鄉紳第八百四十五章 海霸王——李寶第二百章 三才大陣第一百四十七章 激活虎魄第二百四十二章 羣雄會第三百八十章 羣雄狩獵第四百四十五章 徐晃相護第六百八十九章 金德曼的練心之道第五百四十六章 檀君東遷辛秘傳說第六百一十二章 洛陽暗涌第六百三十七章 自殺式衝鋒第六百八十五章 破局之謀第八百四十章 歡宴第七百三十九章 捨命一擊第二百六十四章 秦繼宗與臧舜第三百五十七章 狀告秦家第八十八章 江千勝第六百一十七章 趙雲、徐庶、田豐的效忠第七百八十七章 神通壓制第三百四十六章 決心
第五百四十二章 大長今的藥膳第六百九十六章 聯合反攻第八百六十九章 虎韜旗和四天王法器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部統軍第五百五十章 無法抗拒的高官厚祿第六十六章 領地發展規劃第三百二十八章 釣魚第四百二十六章 高麗文明區戰神淵蓋蘇文第二百一十六章 新聞發佈會第三百三十五章 天生霸主第六百七十章 視死如歸的衝陣第八百二十一章 請戰青州第七百九十七章 局勢發展第一百五十一章 包藏禍心第二百五十七章 共投黃巾第四百四十五章 徐晃相護第一百九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四百五十五章 敢叫日月換新天第六百五十五章 捷報傳天下第六百六十一章 三首天狼神第八百七十五章 雲在青天水在瓶第一百二十章 發展戰略第二百一十四章 冊封縣令第十四章 絕境第三百一十章 兌換物資第五百五十九章 最後的血戰第四百九十一章 血戰落雁湖第八百二十四章 轉變和博弈第四十一章 泰山義士第七百七十三章 秦繼學和羊衜第八百零四章 最終之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徐庶闖帳第五百七十六章 靈氣和修煉之道第六百零二章 男人的眼淚第三百零五章 局勢逆轉第八百五十章 江千勝的愛情事故第四百四十章 落水狗和貴妃何蜜第四百七十四章 趙雲的慷慨赴死之心第五百九十六章 胡昭的語言藝術第一百二十六章 魔神的傳承之道第一百二十八章 神農廟第八百三十七章 徐母的事業第六百七十章 視死如歸的衝陣第四百七十三章 衆謀第六百五十章 明王觀心決第七百二十一章 天魔亂舞第三百二十八章 釣魚第二百二十一章 春耕與養田第一百二十八章 神農廟第二十一章 還治其人之身第二十二章 收拾殘局第四百二十四章 升龍臺第五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八百零六章 誓斬秦戈第三十二章 衆勢力首領第二百五十九章 兵行險着第三百六十三章 羣英薈萃第三百四十五章 憤懣第三百五十一章 洪水陣第七十八章 秦氏寶藏第二百七十四章 回援第八百五十四章 梁山旗兵第七百二十七章 鳳凰第八十一章 絕地第五百二十四章 致命危機第三百一十九章 程昱之謀第四百零一章 民心所向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勝第四百四十四章 白波六匪和徐晃第六百四十一章 華夏會議第一百九十章 上百歷史名將的力量第四百二十二章 袁紹和袁術的升龍鬥第一百零六章 傳承第六章 前輩變同輩第一百二十八章 神農廟第六百六十九章 梅麗的戰心第八十七章 領地發展第五百六十一章 立地成聖將第三百九十八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四十四章 各展神通第一百三十八章 宗族鄉紳第八百四十五章 海霸王——李寶第二百章 三才大陣第一百四十七章 激活虎魄第二百四十二章 羣雄會第三百八十章 羣雄狩獵第四百四十五章 徐晃相護第六百八十九章 金德曼的練心之道第五百四十六章 檀君東遷辛秘傳說第六百一十二章 洛陽暗涌第六百三十七章 自殺式衝鋒第六百八十五章 破局之謀第八百四十章 歡宴第七百三十九章 捨命一擊第二百六十四章 秦繼宗與臧舜第三百五十七章 狀告秦家第八十八章 江千勝第六百一十七章 趙雲、徐庶、田豐的效忠第七百八十七章 神通壓制第三百四十六章 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