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冀州易幟 下

在王城的一片建築中央,一個金碧輝煌的大殿,隨着冀州刺史崔州平的出現,這個聚集了整個鄴城之中非凡既貴的夜宴也變得熱鬧起來了。

“諸位,今日崔某請諸位前來赴宴,除了要和諸位聚一聚之外,其實某家還有一件要事要和諸位商量的!”

在酒過三巡之後,崔州平也沒有拖延套就,直接開始進入正題。

今夜這個宴會是關乎他能否讓冀州易幟成功的一役。

他心中絲毫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放鬆。

雖然他在這之前已經做好的完全準備,哪怕是打起來,也能有一定的勝券,但是他希望一切都能在他的三寸不爛之舌之下完成,他實在不希望,最後還是要動刀兵之殺。

刀兵一起,不說冀州,在鄴城之中,必然是血流成河。

這鄴城已經經不起折騰了。

“崔使君,不知道你此次把我們召來,所爲何事?”

這時候,一直平靜的魏郡郡守站出來,他是一個年歲不大,高高瘦瘦的青年,他目光看着崔州平,微笑的問道。

他名爲董昭,字公仁,濟陰陶定人,如今年歲約莫是三十出頭,曾經他是袁紹麾下的一個部將,後來晉亡而隨着大流降魏,也算是深的魏朝器重,又有一定的冀州根基,一直在冀州爲吏。

從一個小小的縣令,一直攀至冀州核心的魏郡郡守,他自然也是背靠大山的。

他算是當今丞相荀系的代表人才。

曹丕當初進駐冀州,其實就是憑藉麾下一股兵力,強橫的橫掃冀州,後來還殺了許攸,才坐上了冀州諸侯的寶座,但是他手中並無太多人才,所用之人,若非冀州舊人,便是魏朝中人。

“董郡守這話問的很好!”

崔州平聞言。擡起頭,目光如虹,對着衆人一掃而過,深呼吸一口。準備了一下,才沉聲說道:“諸位,今日在這裡,我就不怕說點大逆不道之言,冀州如今亂局紛爭。百姓水深火熱,流離失所,昔日富饒繁榮的河北之地,早已經是居無安民,連吃都吃不飽的一個地方,某如今身爲冀州刺史,一州是父母官,看到這些,實在是甚至心痛,所以某尋思數日。心有決議,要冀州之穩定,爲冀州百姓之生存,而行大逆之事!”

“何爲大逆之事?”

楊任聞言,心中一寒,有一股不安的感覺,他的一雙獵鷹般的眼眸一下子變得銳利起來,死死的盯着崔州平:“還請崔使君爲本將軍好好的解析一番!”

他之前認爲崔州平只是剷除異己,獨霸冀州而已。

如今看來,事情沒這麼簡單。

“楊將軍不必着急。今日某家既然把爾等起來,某家定然會爾等好好的解析一番,只是在這之前,某想要爲諸位幾個問題。不知道諸位可知當今局勢?”

崔州平沒有回答,反而只是勾勒嘴角的一抹笑容,對着衆人反問而道。

“當今之局勢?”

衆人聞言,心中微微悸動了。

他們都不是那種閉門就過自己的小日子的人,無論是作爲冀州世家豪強,或者如今冀州政權上的高層官吏。他們的目光都不會只是放在冀州,自然關注天下之事。

“當今天下,吳魏關東一戰,已是落下帷幕,魏軍退避,盡失關東之大好山河!”

崔州平站起來,負手而行,走到大殿中央,親自講述如今之局勢,他的聲音很平靜,也很有力,能深入每一個人的人心深處:“青州,豫州,兗州,這都是魏朝根基之地,如今也相繼被東吳大軍所奪,而我冀州,也成爲了一顆棄子,已是前後被圍堵之局勢,幽州之吳軍,已下百里,直入河間,魏郡之南,兗州東郡,東吳江國公,有東吳霸王之稱的孫策,也對我冀州虎視眈眈,戰爭迫在眉睫,我冀州當何去何從也?”

崔州平凌厲的問題,讓在座的衆人,心中都有些寒意叢生。

一雙雙眼眸對視起來,面面相窺之下,他們心中各有憂慮。

“局勢當真已經是如此糜爛了嗎?”

“魏軍何在?”

“當初魏軍坐穩冀州,尚且擋不住吳軍的強攻,魏軍之力,恐怕已經是實在難以相信啊!”

“關東一戰的結果,已經足以證明一點,東吳一朝如今氣勢浩瀚,大有一統天下之能,而曹魏落於下風,只能歸縮於關中,如何能依靠啊?”

“若是吳軍在這時候強攻進入冀州,我們又當如何是好?”

“難道我們還要把所有百姓在一起牽涉進入動亂和戰爭之中嗎?”

衆人交頭接耳,低聲的議論紛紛,你一句我一言,說出來的擔憂和結果讓他們心中變得有些絕望,一個個都變得面容有些難看,神色之間也猶豫不決起來了。

“崔使君,你今夜召我們前來,恐怕你的心中已經是有了主意,還請使君明示!”

鄴城令,荀氏子弟,曾經晉國的重要謀士,荀湛冷然的擡頭,目光看着崔州平。

他本來不想捲入這些紛爭,但是這一次也有些坐不住了。

“荀鄴城,你認爲呢?”崔州平淡然的問道。

“崔使君莫不是想要投吳乎?”

荀湛面容陰沉,目光如刀刃,死死的盯着崔州平,一字一言的問道。

只有這麼一個解析。

然而,他這句話一出,整個大殿之中顯得是鴉雀無聲。

約莫半響之後,衆人才失神之中回過神來,一雙雙的目光有些驚駭而動容,皆然落在了崔州平這個冀州刺史的身上。

“投吳?”

“崔使君是真的要投誠東吳乎?”

“爲什麼啊?”

“此時此刻,他如果選擇投吳,到底是爲了冀州,還是爲了他自己的前程?”

“良禽擇木而棲?”

“他乃是曹丕皇子的第一謀士,心腹之部下,如今卻選擇投誠東吳,豈不是……”

一個個心中驚濤駭浪,卻無言出口,在這個時候,他們也不知道要說了。只能等待崔州平的回答,然後……開始站隊。

這時候的大殿,氣氛明顯有些緊張的起來。

他們都明白過來了,今夜就是一場鴻門宴。

“哈哈哈!!”

崔州平聞言。突發大笑,目光似長虹,看了一眼荀湛:“荀鄴城不愧爲潁川荀家之子,經歷晉國,魏朝。二皇子,三主冀州,依舊能穩如泰山,果然是才能不凡,目光過人,你說的沒錯,在當今天下,冀州之路,唯有東吳,我已決議投吳。易幟冀州!”

轟!!!!

一言驚魂,整個殿堂裡面的一個個人的思緒在崔州平公然投吳的這一句話給直接引爆了,他們的目光有些難以置信的看着這個新任的冀州刺史。

就算他們已經心有預料,但是當崔州平說出投吳之言,還是很震撼。

“崔使君這真的要投吳?”

“曹丕當初如此信任他,拿下冀州之後,對他委以重任,他居然二話不說,在曹丕剛剛離開鄴城,便舉冀州而投吳。實在匪夷所思!”

“他爲什麼要投吳?”

“如今冀州,也許就是投誠東吳,我們方有活路!”

“朝廷都已經不管我們了,難道還不能讓我們找一條活路嗎?”

“投誠東吳。不失爲一條生存之道!”

也許他們很驚訝,誰也想不到這個曹丕麾下的第一謀士,一手幫助他坐穩冀州的人,居然會背後插曹丕一刀,舉州而投東吳。

但是不可否認,如今冀州之局勢。已經是岌岌可危,投誠東吳,也並非讓他們心中接受不了。

幾度易主,朝令夕改,冀州已經是不堪重負。

這個曾經是最富饒的冀州,如今落得一個百姓難以果腹,在去年的冬季,普通的百姓收成不好,賦稅繁雜,幾乎到了要去啃樹皮才能渡過這個冬天。

晉國已經過去了,對於魏朝他們也不是很歸心,只是迫於形勢,在庇護在魏朝戰旗之下而已。

所以在這個時候,就算投吳,他們也能接受。

“啪!”

楊任直接拍案而起,怒火沖天,指着崔州平大喝:“崔州平,你說出此言可對得起二皇子對你的器重,對得起大魏朝的郎朗青天乎?”

“郎朗青天?大魏還有天嗎?”

崔州平聞言,卻是神色無懼,目光坦然無愧,看着楊任,冷然一笑,諷刺的朗聲說道:“楊將軍,你心中比我更加清楚,當今中原局勢,魏朝一敗再敗,魏軍一退再退,大魏的天早就已經崩塌了,如今的大魏,只能歸縮關中之地,苟延殘喘而已!”

“你!!!!”

楊任死死的咬着牙口,眼眸赤紅,想要反駁,卻無疑反駁,因爲崔州平所言,都是事實。

崔州平目光無懼,繼續說道:“當今之朝廷無視我冀州數百萬的子民之安危民生,那我崔某人爲冀州之父母官,我爲何不能爲這冀州的醇厚百姓,尋一安生日子乎?”

“楊將軍,你說的沒錯,我是對不起曹丕的知遇之恩,但是忠義兩難全,爲百姓之大義,我捨去個人之忠心,他日曹子桓要要殺要剮,我在所不惜!”

“再有一個,楊將軍,你我當初是共同隨追隨他曹子桓北上,入軍而戰徵,我們都是切切實實的看到他曹子桓所做的每一件事情,然而,他曹子桓入軍所做之事,哪一件事是明君所爲!”

“在幽州,他貪生怕死,拋開大軍而逃,讓魏軍數十萬兒郎陷入重圍,在冀州,他無視君父,枉顧朝廷,意圖割據自立,如此之輩,也配我崔州平的追隨?”

他一句一句,沉穩有力,在整個大殿之中,迴盪起來,讓一個個人的心中都有些感悟。

“崔州平,這麼說,你是鐵了心要投東吳之賊了?”

楊任冷靜下來,目光有一抹殺意,冷冷的問道。

他手握腰間佩劍,大有翻臉之勢。

“沒錯,我既已決定行此大逆之事,當之無悔!”

崔州平肯定都說到:“諸位,我已決議,在明日清晨之時,鄴城上空,飛揚東吳金龍旗,而且我將會親自書信,邀請兗州東郡吳朝江國公孫策,入駐魏郡,衛我冀州,安我百姓!”

“我看你是在找死!”

楊任一腳踹翻了書案,舉起杯子,冷冷的說道:“叛逆之徒,某必殺之,你既然如此行事,我楊任麾下上萬兒郎,就讓你看不到明日的太陽!”

“這是要開戰了嗎?”

衆人駭然而驚,悄然後退。

這裡已經是戰場了。

“哈哈哈!”

崔州平聞言,同樣舉起一個杯子,嘴角揚起一抹大笑:“楊將軍請三思,你上萬兒郎可是遠在城南,我就怕今夜走不出這個大門的是你!”

一瞬間,整個大殿的氣溫彷彿冰冷的幾十度,一股寒意驟然而起,籠罩在每一個人的心中。

崔州平既然有這個決定,必然不會沒有準備。

既然如此,今夜這個大殿,要流血了。

“諸位,爾等是爲冀州而活,還是爲他曹丕而忠,還請三思?”崔州平環視一眼,平靜說道。

衆人聞言,頓時面面相窺。

要站隊了嗎?

“混賬,找死!”楊任怒氣如雷,殺意沖天,他身後一將,也猛然站出來,氣息爆發,壓抑整個大殿。

“楊將軍,可願意聽老朽說一句!”

這時候,鄴城老地頭蛇,曾經晉國世家豪門代表的方氏老家家主站出來,平靜的說道。

“方老家主請說!”楊任忍住一口氣,他很清楚這些鄴城世家豪門的力量,得罪崔州平可以,但是得罪他們,自己恐怕在鄴城就待不下去了。

“楊將軍,我乃是冀州之人,當爲冀州而想,今之冀州,北有吳軍重兵,南有東吳江國公虎視眈眈,若是吳軍發兵冀州,你可有把握,能擋住他們之攻勢!”

方老家主的話很實際,也很入人心。

這是如今冀州世家最關注的事情。

楊任聞言,卻沉默了。

魏軍主力都輸了,就憑他,想要擋住東吳進攻冀州,這無疑是癡人說夢。

他一個問題,他根本就回答不出來。

“衆所周知,吳朝的朝廷強勢,扶持商賈,打壓世家,天下聞名,當年的江東世家乃是何等之輝煌,可如今吳朝鼎盛之下,他們皆已一一落幕,不負榮耀,我等自然也不希望落得一個如斯下場,如果楊將軍能擋住他們之攻,我們也不願意投吳!”

方老家主平靜的說道:“但是如果楊將軍擋不住,我們求活,投吳也是理所當然!”

“方老哥所言甚是!”

“我等求活,並非求死!”

“若有選擇,我們也不願意投誠東吳!”

“然而局勢如此,難不成我們等着東吳破城屠殺嗎?”

衆人點頭,一個個表示統一方家老家主的話。(未完待續。)

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血戰突圍 伏擊 下第八百六十章 鳳雛之鳴 二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彈指之間灰飛煙滅第三十八章 如你所願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龍虎鬥 十第一千五百章 塞維魯平亂 一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風險,大利益!第六百七十四章 五溪蠻之歸降第九百三十四章 同門之戰第四百三十三章 戰幽州 六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拔營北上,至長安!第七百四十一章 吳國科舉引發的浪潮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佈局西歐 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蹴鞠大賽 十一第八百零六章 戶部的困難第八百六十三章 奪培城 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戰幽州 四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決意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冀州易幟 上第六百七十五章 推波助瀾第八百四十四章 穩得住的趙雲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龍虎鬥 七第六百三十三章 北疆血戰之薊城下第八百九十八章 曹魏出兵第八百零五章 青州之戰 七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吾以餘生換他一命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壯哉!塞維魯大帝!第三百五十四章 會獵於魯 十九第六百三十二章 滅晉之鞠義是變數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捨得捨得,誰去舍?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封賞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魏封禪,黑龍現世!第三百二十一章 荊州行 四第六百七十六章 臨行之前第六十五章 橫空殺出,徐盛!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血戰並涼 四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色雷斯戰役 二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突圍!突圍!第七百五十章 關中之亂 九第三百四十五章 會獵於魯 十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埃及之戰 五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決戰關東 六第九百零七章 孫劉大戰之破關第八百一十七章 歸途 上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冀州易幟 中第七百二十八章 軍機議會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冀州易幟 續三第四百七十一戰 西陵血戰 九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東宮 四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破釜沉舟一擊 七第二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麻煩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權的長遠目光第五十六章 理所當然的剽竊,權數誕生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長安亂 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龍虎鬥 十八第一百九十三章 騎兵突圍第四章 兵敗汜水關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決戰關東之最後一戰 一第八百三十一章 知錯要改第四百八十八章 蹴鞠大賽 七第二百四十五章 江東大商戶的聚會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呂蒙和曹休第一百五十章 以牙換牙第三百六十五章 會獵於魯 三十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烽火大草原 三第四百三十八章 戰幽州 十一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決戰關東之定北疆 完第四百六十二章 江夏之變 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天子駕崩 一第七十三章 自動送上門的張昭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滅魏第一戰,流言起!第三百七十五章 賈詡的猜測第五百六十一章 荊州最後的安排 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敬酒不喝喝罰酒,打!第九十四章 血戰吳縣之等待中的潘鳳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楊修的征途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攘外必須安內第五十八章 霸王鐵騎第一百五十一章 佈局山越第一百九十三章 騎兵突圍第一百一十六章 孫權的錦衣暗子第一百六十章 九江之戰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吳變法之支持第五百零一章 七月江東,梅雨成災!第一百五十一章 佈局山越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先發制人的查克斯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席位之爭第二十四章 錦衣初創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諜戰風雲 中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決戰五丈原 五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龍虎鬥 十九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哈德良長城之戰 再續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滅魏之戰 六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東宮 十二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塞維魯之死 十三第五百九十九章 登基前奏,溫馨家事!第一百三十四章 蔡府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大洗牌 一第三百五十章 會獵於魯 十五
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血戰突圍 伏擊 下第八百六十章 鳳雛之鳴 二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彈指之間灰飛煙滅第三十八章 如你所願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龍虎鬥 十第一千五百章 塞維魯平亂 一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風險,大利益!第六百七十四章 五溪蠻之歸降第九百三十四章 同門之戰第四百三十三章 戰幽州 六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拔營北上,至長安!第七百四十一章 吳國科舉引發的浪潮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佈局西歐 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蹴鞠大賽 十一第八百零六章 戶部的困難第八百六十三章 奪培城 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戰幽州 四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決意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冀州易幟 上第六百七十五章 推波助瀾第八百四十四章 穩得住的趙雲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龍虎鬥 七第六百三十三章 北疆血戰之薊城下第八百九十八章 曹魏出兵第八百零五章 青州之戰 七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吾以餘生換他一命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壯哉!塞維魯大帝!第三百五十四章 會獵於魯 十九第六百三十二章 滅晉之鞠義是變數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捨得捨得,誰去舍?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封賞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魏封禪,黑龍現世!第三百二十一章 荊州行 四第六百七十六章 臨行之前第六十五章 橫空殺出,徐盛!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血戰並涼 四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色雷斯戰役 二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突圍!突圍!第七百五十章 關中之亂 九第三百四十五章 會獵於魯 十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埃及之戰 五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決戰關東 六第九百零七章 孫劉大戰之破關第八百一十七章 歸途 上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冀州易幟 中第七百二十八章 軍機議會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冀州易幟 續三第四百七十一戰 西陵血戰 九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東宮 四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破釜沉舟一擊 七第二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麻煩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權的長遠目光第五十六章 理所當然的剽竊,權數誕生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長安亂 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龍虎鬥 十八第一百九十三章 騎兵突圍第四章 兵敗汜水關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決戰關東之最後一戰 一第八百三十一章 知錯要改第四百八十八章 蹴鞠大賽 七第二百四十五章 江東大商戶的聚會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呂蒙和曹休第一百五十章 以牙換牙第三百六十五章 會獵於魯 三十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烽火大草原 三第四百三十八章 戰幽州 十一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決戰關東之定北疆 完第四百六十二章 江夏之變 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天子駕崩 一第七十三章 自動送上門的張昭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滅魏第一戰,流言起!第三百七十五章 賈詡的猜測第五百六十一章 荊州最後的安排 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敬酒不喝喝罰酒,打!第九十四章 血戰吳縣之等待中的潘鳳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楊修的征途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攘外必須安內第五十八章 霸王鐵騎第一百五十一章 佈局山越第一百九十三章 騎兵突圍第一百一十六章 孫權的錦衣暗子第一百六十章 九江之戰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吳變法之支持第五百零一章 七月江東,梅雨成災!第一百五十一章 佈局山越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先發制人的查克斯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席位之爭第二十四章 錦衣初創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諜戰風雲 中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決戰五丈原 五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龍虎鬥 十九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哈德良長城之戰 再續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滅魏之戰 六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東宮 十二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塞維魯之死 十三第五百九十九章 登基前奏,溫馨家事!第一百三十四章 蔡府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大洗牌 一第三百五十章 會獵於魯 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