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麻煩

目前江東的頂級謀士之中,張昭不夠全面,擅長政務,不擅長軍略,而周瑜和徐庶兩人沒有徹底的成長起來,有些經驗不足。

李涅算是如今江東最出色的一個謀士,軍事謀略和政務瑣事皆然通曉,而且經驗豐富,最重要的是,他的心夠狠,行事夠果斷。

孫權從招攬他開始,就已經爲他物色好的一個位置,錦衣衛大都督!

這一直是孫權的職位,但是孫權如今的心思已經不在這上面了,他一直想要尋找一個能夠交託錦衣衛重任的人,可是江東一直以來都沒有出現一個能支持整個錦衣衛的大能之才。

李涅的出現,剛剛好補充的這個位置。

錦衣衛大都督,位高權重,統轄整個錦衣衛,如今的錦衣衛的規模越發龐大,在江東遍地開花,可是一個重要無比的部門,不說錦衣衛暗地中的發展的力量,僅僅是明面上擺出來的幾個千戶所就已經掌控龐大的力量,一般人根本駕馭不了。

李涅絕對有這個本事。

不過李涅的身份要是曝光了,麻煩就大了,不僅僅是他,整個江東都會出麻煩。

“我這個未來老丈人還真的是一個**煩。”

最重要的是蔡邕,蔡邕絕對認得李涅。

“要是讓他一個不小心認出的李涅就是李儒的事實來,恐怕還真的要鬧出點事情。”

“事情要是鬧大了,到時候李涅的身份就瞞不住了,必然天下皆知,江東想要保也保不住。”

孫權的心中越想越憂鬱了,雖然蔡邕對如今朝廷的局勢已經從失望到了絕望,但是心中一顆明亮的漢室之心還是沒有消失。

“怎麼才能讓這個老頭子安分下來呢?”

孫權撓撓頭,徹底沒轍了,吳縣就這麼點大,一上到高層,也就那麼幾個人,擡頭不見低頭見,想要徹底的隱瞞李涅的身份,根本不可能。

要是讓這個蔡老頭髮現,徵東將軍府居然收留了昔日曾經一手逼死少帝,一把火焚掉雒陽的主謀,以他剛烈的性子,恐怕要鬧出點大事情來。

蔡邕可不是一般的老頭子,能量可大了。

不說蔡邕昔日的大儒名聲,就說如今,他可是江東書院的祭酒,江東書院在去年九月的時候,第二次對外招生。

如今整個學院的學子,已經有近乎八千多的學子。

放在現代世界,一個大學區區八千人,不算是什麼,但是放在這個愚昧沒落的時代,這等規模的書院就是一個龐然大物。

如今江東書院的規模乃是如今天下最大的一所學府,無論是師資力量,還是名氣,都走到的時代的前列,名氣震動天下,被士林中人稱爲儒門的一個聖地,想要求學的人絡繹不絕。

而蔡邕作爲這麼一所學院的祭酒,第一人,他在士林之中的地位已經遠遠的超越的一般的大儒,如今能和他相提並論的屈指可數。

他要是發力,逼迫江東滅殺李涅,江東想要保住李涅,恐怕就難了。

“呼!”

孫權想的很久,以蔡老頭的倔脾氣,還是沒有一個兩全其美的妥善之法,無奈之中吐出了一口渾濁的氣息,喃喃自語的道:“算了,車到山前必有路,無論如何,李涅都要返回江東,李涅這樣的大才,要是不送回江東主持大局,僅僅放在遼東這裡發展,就是一個浪費。”

……………………

初平五年,二月初,遼東大地,天氣開始不斷地回暖,地面上的積雪也開始有的融化的跡象,這對江東人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江東人還有有些適應不了冰天雪地的天氣。

平州刺史孫靜新官上任,整個遼東的混亂開始漸漸的平息,新的刺史上任,,就等於有了一個主心骨,原來在公孫度幻滅之後,不少依舊在觀望的本地豪強勢力紛紛開始上門拜訪。

一朝天子一朝臣,這句話一點都沒有錯,昔日他們強烈的支持公孫度,可是如今江東主宰遼東已經是大局,這時候還不靠攏的話,等待他們的就是秋後算賬。

沒有人願意成爲孫靜立威的榜樣。

能在遼東立足的本地豪強也不是一羣呆子傻子,不會傻乎乎的爲的公孫度而讓自己的完蛋,如果投靠孫策孫權兄弟讓他們有些不甘心,那麼投靠孫靜倒是沒有那麼多的顧慮。

孫靜畢竟有那麼上下的年紀,起碼讓他們直觀上有一種信任的穩定的心理,而且孫靜還是江東主公孫堅的親弟弟,相對來說,分量一點都不必孫策孫權兄弟不輕。

孫靜也是一個雷厲風行的人,接受平州刺史部不久,就在孫權等人的提議之下,第一步,直接的敲定的玄菟和遼東屬國的郡守。

這兩個位置其實就是孫策和孫權特地的留給新的平州刺史穩定局面用的,畢竟新上任,沒有幾個自己的心腹支撐,是無法掌控局面的。

孫靜的決定倒是很果決,玄菟郡的郡守一個是遼東本地人,還是複姓公孫的遼東人,當然,這並不是公孫度一脈的人,是遼東郡的一個小吏,公孫輔。

公孫輔今年那四十歲出頭,出身寒門,飽讀詩書,才能非凡,昔日曾經是官至遼東郡丞,後來得罪的公孫度,被一貶到底,成爲的一個小到不能再小的襄平縣衙小吏。

江東進駐襄平之後,設立的招賢館,鬱郁不得志的他算是是第一批個吃螃蟹的人,再加上他之前的簡歷,做這個玄菟太守,一點都不過分,相對來說,他爲玄菟太守,還收復的不少遼東民心。

至於主持遼東屬國的人選,孫靜給了自己從江東帶來的一個心腹,孫氏族人,孫陵,孫陵也算是孫靜和孫堅的一個堂弟,不說已經隔離好幾代的。

這也算是一個有能力的人,熟悉政務處理,爲人圓滑,一直以來孫堅在外,孫靜在家,孫陵就算一直輔助孫靜守護孫家基業的人。

郡守的人既然定下來的,接下里就是都尉,都尉領兵,乃是一個重要的位置,必須要最信任的人。各郡都尉人選,經過的多方討論,還徵求的周瑜和孫策的意見,才一一落實下來了。

各郡都尉的人選定了之後,也就是最後一件事,整編有些混亂的兵馬,如今遼東的兵馬各方編制都亂了。

兩萬九江兵是必須拆開的,然後混合遼東所有的兵馬,重新成立一支支鎮守遼東各郡的兵馬,這一次的兵馬重新編制,成立的孫權和孫策兩兄弟在遼東最後的工作。

二月中旬,孫策和周瑜從玄菟和遼東屬國返回襄平城,開始的對遼東各方兵力的分佈,還是如今麾下所有的兵力的整頓工作。

這一個工作關乎日後遼東的穩定,自然要慎重,孫策和孫權兩人有李涅和周瑜這個兩個頂尖的謀士協助,倒是沒有多大的麻煩,他們把九江的兵馬一一的打散,然後聯合遼東留下來的兵馬,再加上一些蘿蔔和大棒的手段,重新編制的工作倒是很順利。

九江兵是沒有得選擇,劉繇如今在吳縣,成爲的江東書院之中的一個老師,大勢已去,再無翻身之力,他們這些殘兵只有遵從江東的安排,才能活下去。

而遼東兵本來是降兵,如今公孫度去的江東,不在遼東,他們也就全然的沒有了依靠的。

說起他們如今都是江東的俘虜之兵,只能任人魚肉,而且江東其實也沒有任何虧待他們方面,相反還提升的不少待遇,對於他們,江東可是做到的一視同仁,還有什麼可說的。

無論是劉繇還是公孫度這個兩個諸侯,對於麾下兵卒的待遇,都是遠遠比不上江東的。

江東對於麾下編制之內的將士,無論是平常的待遇,還是死後的撫卹金,都是全天下絕對最好,任何一個江東將士服役之中,憑藉着軍餉,最起碼的能養活一大老小。

如今天下,人命賤如草芥,一個人能吃飽活下去就已經慶幸了,一般諸侯對待麾下的普通將士最多是就吃飽飯,就算有軍餉,一個月的軍餉也是太低了。

不是他們摳門,而是因爲他們是沒有這等財力,而江東被稱爲富裕之地,可不是開玩笑的,天下之大,諸侯無數,若是軍事力量和地盤,江東最多在前五,但是論起糧食和經濟,江東說第二,沒有人敢說第一。

有財力,有糧食,才能養得起更多的兵馬,這就是一個鐵的定律。

江東豐饒,這其中的有兩個原因,第一是江東本來就有這個底子,還有一個就是孫權的存在,他有超越這個時代的思維,比一般人更加重視的經濟的發展。

雖然他沒有主宰江東經濟的發展,但是他在江東也算是一個高層決策人,孫堅對他的建議,向來是不打折扣的。

他重視商人,連帶着徵東將軍府對於江東的商人也有一種重視,慢慢的就形成的一種影響力,所以這幾年江東的商人活躍的很,商人活躍,自然而然的也能帶動江東的經濟發展。

正是因爲有江東的強大財力和糧食支援,孫權纔有膽量拿下遼東,遼東是一個苦寒之地,不可否認,這裡有很多的資源,甚至擁有最精銳的騎兵,但是這裡的荒涼,一般人就算送上門來,都未必真的不敢接下。

遼東有時候就是一個包袱。

以遼東如今的狀況,起碼三年之內,必須要江東糧食支援,才能平穩的發展,想要自給自足,最少要三五年。

當然,這也未必一定要在糧食方面下功夫的,遼東還是一個牧場,而隨着沓津港口的落成,江東和遼東的商道徹底的貫通了。

江東商賈經歷過的夷洲和舟山的航行,如今對海上的畏懼越來越少,不少人都知道北地有大商機,所有海軍貫通遼東之後,江東不少的商人開始合夥組建商隊,來往北地,把江東的貨物和北地的貨物交易。

東海之上,除了海軍之外,越來越多的商船在不斷的航行了,江東的造船廠僅僅是出售商船這個一塊就已經賺的不少。

畢竟有錢的江東商人不少,其中包括一些世家豪強,也組成的商隊。

利益能改變很多的觀念,就算世家也不得不承認,面對龐大的利益,有些原則是要放棄的。

江東和北地,兩地相異,同一件物品,價格相差巨大,這其中代表的高額的利益。

如果江東的一石上好的米最多也就能賣到三百到四百錢,但是如果這一石米到了遼東就能有最少五百錢以上的價格,而遼東的一匹馬和運到江東的一匹馬,價格相差最少一半以上。

其中蘊含的利益,能讓人瘋狂,能看到的這等商機的人,不在少數。

而相對來說,徵東將軍府的政策也是支持這種的來往的貨物交易的,有的交易,纔有的交易賦稅。

也就是因爲這批活躍的江東商人不斷的進駐遼東,僅僅一個月時間,瞬間帶動的一批遼東是豪強和商人,整個遼東無數的人都開始火熱起來,一個個心中有打算把生意做到的江東去。

對他們來說,江東可是一個十分富裕的地方。

日子一天的暖和起來,而遼東這片大地,在孫靜的帶領之下,漸漸穩定下來之後,開始進入的一個高速的發展的模式。

……

冬去春來,北方的大地之上,層層冰雪開始不斷的融化,萬物逐漸的復甦,到處的都像是出一片春意氤氳,氣溫也開始一天天回暖。

幽州,平津港口。

這裡是一個全新的港口,是幽州公孫瓚派人一手建立的港口,地理位置就在後世的天津再上去一點,已經靠近廣陽郡的泉州縣。

不過這個時代候天津這個自然形成的港口還沒有成型。

公孫瓚和江東結爲的盟友之後,就弄的這麼一個港口,方便江東和幽州的兩地商船來回,他親自把這個港口命名爲平津,依靠泉州縣。

也就是因爲這個港口,如今江東的商人,還有幽州商人,甚至是冀州的商人,都絡繹不絕,連帶着泉州的這一個小縣城也變的繁榮熱鬧起來的。

江東爲此,還弄了一批商船,特別是賣給了幽州的商人,而且孫權還拍板,直接賣給了公孫瓚三個小艦隊,讓公孫瓚用來管理遼東灣之內的海上秩序,畢竟有來往就有爭執,遼東灣大半還是屬於幽州的,公孫瓚不會讓江東的海軍進駐。

爲了貫通兩地的順暢的商道,只有賣出幾個艦隊,讓公孫瓚也有一點海軍的力量。

“呼!”

孫權一襲長袍,身軀站在平津港口之上,目光看着來來往往的兩地商隊,絡繹不絕的人流,讓他心中的一股悶氣直接吐的出去,露出的一抹笑容。

“公子,公孫瓚到底是什麼意思啊?”李涅的身影站在孫權的身邊,目光之中一抹冷意,低聲的問道:“他不願意我們相助!”

“不是不願意,而是這個老狐狸,他想要空手套白狼,既不想要付出代價,又想要我們出兵相助,幫助他擊潰劉虞殘兵。”

孫權這一次拜訪幽州,其實就是想要聯合公孫瓚,出兵已經開始不斷集合起來的劉虞殘部,不過公孫瓚認爲他是上門求救的,所以姿態有些高,他就無意之中受的不少的氣,心中有些鬱悶,冷冷的道。

在二月下旬的時候,周瑜和孫策處理的兵卒重組的事情之後,徹底的把遼東事務全部交替的出去,率領霸王鐵騎,在猛虎艦隊的承載之下,匆匆的返回江東了。

他們兩人的婚期將近,作爲新郎官的確有些不合適再逗留這裡,而孫權倒是想要一起回去,不夠如今遼東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要他出面的。

這是目前遼東最後的一個麻煩。

劉虞雖然被公孫瓚滅殺,但是劉虞在幽州根基很深,麾下不少忠義之士,如今幾個舊部已經集結的兵馬對抗公孫瓚。

如果不能擊潰劉虞的這股殘部,不僅僅是幽州,遼東大地也不得安寧,所以他必須要幫孫靜搭好公孫瓚的線。

聯合起來,擊潰這股兵力,才能讓遼東徹底的穩定。

“公子,其實應該是他公孫瓚着急,而我們不急,要不我們拖一拖。”李涅輕輕的道:“聽說劉虞的殘部,以一個叫閻柔的人爲主,而閻柔聯合的齊周,鮮于兄弟等劉虞殘部,最重要的他還聯合外族,鮮卑人,烏丸人都參與進來的,最新的消息,他們最少集合了七萬以上的兵力,在潞河一帶,想要和公孫瓚開戰,我就不相信,他還能坐得住多久。”

“說不等還真的能沉住氣,畢竟他公孫瓚也是幽州霸主,區區數萬兵力,他未必放在眼中,只是我對他沒有信心。”

孫權眯着眼,看着平津港口的遠處海平線,雙眸之中劃過一抹冷意,堅定的道:“公孫瓚還不能敗!”

“公子擔心的應該是袁紹會趁機出兵,對嗎?”李涅沉吟的一下,明白的孫權的意思。

“嗯!”

孫權點頭,道:“袁紹會看不到這個機會嗎,他難道就不會想要一擊擊潰公孫瓚嗎?所以如果公孫瓚的兵力在潞河被僵持住了,袁紹必然出兵。”

“那麼我們怎麼辦?”

李涅目光微微一動。

“談還是要談,但是不能拖,遼東的兵力如今已經重組完畢,是時候出動一下了,畢竟,如果公孫瓚是我們的盟友,如今幽州和江東也算是互通有無,一旦他公孫瓚敗亡,幽州就會換人,我們在幽州所付出的代價,都會成爲一片流水。”

孫權堅定的道。

“可是他公孫瓚就是不配合啊!”李涅嘆聲的道:“正是鼠目寸光,我們明明是來幫他的,他卻認爲我們是來求救的,這一下,有些麻煩了。“

“唉!所以說公孫瓚的確不如袁紹,還是有道理的,袁紹雖然性格有些驕傲,但是總體來說,還是一個合格的諸侯,很眼光,有城府,還有決斷。”孫權眯着眼,要是可以,他還真想要會一會袁紹。

“的確,昔日的爭奪冀州的時候,就看出來的,公孫瓚雖然勇武,但是身爲一方諸侯,他的確不如袁紹,這一次潞河一定會牽住公孫瓚的不少兵力,如果公孫瓚在潞河一戰之中不能早點擺出劉虞殘部糾纏,他在幽州的地盤一定會被袁紹吞併。”劉涅仔細的分析道。

“所以明知道沒有好處,我們都還要來幫他,幫他守住這一塊地盤,幫他也是在幫我們,三年之內,我們沒有奪取幽州的能力,但是幽州早晚是我們的,絕對不能落在袁紹手中。”

海風有些清涼,吹動孫權的髮絲,孫權的目光之中一抹堅定,道。

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烽火大草原 十第一百三十章 各方反應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破釜沉舟一擊 十五第七十二章 顧家的動作第五百九十一戰 官渡落幕 中第五百七十二章 金陵城 六第九百七十一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一第七十四章 斬許,殺顧,留張!第八百七十六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血戰突圍 一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哈德良長城之戰 再續第一百五十九章 嫡系虎士第九百四十五章 益州郡的決戰 續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滅晉之鞠義是變數第六百六十章 大吳變法之免不了要流血第七百八十三章 軍機閣裡的戰事分析第三百二十八章 東侯令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拔營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塞維魯之死 七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龍虎鬥 九第三百一十七章 孫權對甘寧的野望第四百八十六章 蹴鞠大賽 五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門爲正陽第七百三十二章 五月的平靜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天權三年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滅安息 十四第六百零九章 夜訪江侯 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劉備的危機第三百七十四章 將軍,某……從來沒有背叛過!第二百七十四章 臥龍!鳳雛!冢虎!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秣馬厲兵的羅馬帝國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育司的大計劃第五百八十一章 金陵城之真正的較量剛剛開始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吳帝北巡 一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血戰並涼 三十六第一百四十三章 南昌城風雲 中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瘋狂的孫策第九百六十六章 第一次北伐 十六 1/20第二百九十八章 左慈再現第八百九十七章 漢中形勢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威尼斯大戰 二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烽火大草原 四第一千零一章 大吳西征,滅貴霜 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汝欠某一個人情第五百七十一章 金陵城 五第四百七十一戰 西陵血戰 九第七百六十八章 幷州爭奪戰,吳魏結盟!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羅馬軍的蟄伏 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荊州行 九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龍虎再鬥 三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血戰突圍 伏擊 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戰幽州 九第八十七章 我們沒得選第七百四十一章 吳國科舉引發的浪潮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雒陽風雲 七第三百一十二章 龐士元垂釣,孫仲謀上鉤!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兄長,你又輸了 下第六百九十章 刺殺第四百六十章 趙雲求援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突圍!突圍!第六百零八章 曹操的勇進第八百二十九章 江東書院派系的雛形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武關亂 四第七十八章 錦衣職責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匈奴臣服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國的長征 二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殺出來的驚喜!第一百五十九章 嫡系虎士第四百九十章 蹴鞠大賽 九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第二次西征的前奏 上第六百五十一章 北疆血戰之最後的對決第九百四十九章 馬超的決定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破釜沉舟一擊 一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怒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血戰並涼 四第九百五十七章 第一次北伐 七第九十五章 血戰吳縣之神勇無敵的潘鳳第1295章 地方制度的編制 上第455章 落地生根第一千零九章 孫權拋出的誘惑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呂蒙和曹休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呂蒙的突進 下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滅魏之戰 八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血戰並涼 八第兩百章 水土不服第一百七十七章 即將北上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滅匈奴 十八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塞維魯之死 八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血戰並涼 二十五第六百零七 民心,孤丟不起!第三百七十八章 平州刺史的位置第四百三十三章 戰幽州 六第六百一十章 夜訪江侯 下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威尼斯大戰 五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血戰突圍 伏擊 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商會事宜第二百三十四章 兄弟第三十八章 如你所願第九百二十五章 劉禪登基第二十五章 跑了
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烽火大草原 十第一百三十章 各方反應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破釜沉舟一擊 十五第七十二章 顧家的動作第五百九十一戰 官渡落幕 中第五百七十二章 金陵城 六第九百七十一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一第七十四章 斬許,殺顧,留張!第八百七十六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血戰突圍 一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哈德良長城之戰 再續第一百五十九章 嫡系虎士第九百四十五章 益州郡的決戰 續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滅晉之鞠義是變數第六百六十章 大吳變法之免不了要流血第七百八十三章 軍機閣裡的戰事分析第三百二十八章 東侯令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拔營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塞維魯之死 七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龍虎鬥 九第三百一十七章 孫權對甘寧的野望第四百八十六章 蹴鞠大賽 五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門爲正陽第七百三十二章 五月的平靜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天權三年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滅安息 十四第六百零九章 夜訪江侯 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劉備的危機第三百七十四章 將軍,某……從來沒有背叛過!第二百七十四章 臥龍!鳳雛!冢虎!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秣馬厲兵的羅馬帝國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育司的大計劃第五百八十一章 金陵城之真正的較量剛剛開始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吳帝北巡 一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血戰並涼 三十六第一百四十三章 南昌城風雲 中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瘋狂的孫策第九百六十六章 第一次北伐 十六 1/20第二百九十八章 左慈再現第八百九十七章 漢中形勢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威尼斯大戰 二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烽火大草原 四第一千零一章 大吳西征,滅貴霜 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汝欠某一個人情第五百七十一章 金陵城 五第四百七十一戰 西陵血戰 九第七百六十八章 幷州爭奪戰,吳魏結盟!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羅馬軍的蟄伏 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荊州行 九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龍虎再鬥 三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血戰突圍 伏擊 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戰幽州 九第八十七章 我們沒得選第七百四十一章 吳國科舉引發的浪潮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雒陽風雲 七第三百一十二章 龐士元垂釣,孫仲謀上鉤!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兄長,你又輸了 下第六百九十章 刺殺第四百六十章 趙雲求援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突圍!突圍!第六百零八章 曹操的勇進第八百二十九章 江東書院派系的雛形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武關亂 四第七十八章 錦衣職責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匈奴臣服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國的長征 二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殺出來的驚喜!第一百五十九章 嫡系虎士第四百九十章 蹴鞠大賽 九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第二次西征的前奏 上第六百五十一章 北疆血戰之最後的對決第九百四十九章 馬超的決定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破釜沉舟一擊 一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怒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血戰並涼 四第九百五十七章 第一次北伐 七第九十五章 血戰吳縣之神勇無敵的潘鳳第1295章 地方制度的編制 上第455章 落地生根第一千零九章 孫權拋出的誘惑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呂蒙和曹休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呂蒙的突進 下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滅魏之戰 八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血戰並涼 八第兩百章 水土不服第一百七十七章 即將北上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滅匈奴 十八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塞維魯之死 八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血戰並涼 二十五第六百零七 民心,孤丟不起!第三百七十八章 平州刺史的位置第四百三十三章 戰幽州 六第六百一十章 夜訪江侯 下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威尼斯大戰 五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血戰突圍 伏擊 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商會事宜第二百三十四章 兄弟第三十八章 如你所願第九百二十五章 劉禪登基第二十五章 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