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大洗牌 八

一秒★小△說§網.】,精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

最關鍵的是十五席的內閣大臣。

內閣首輔朱治,內閣次輔魯肅,內閣次輔荀彧,內閣長史鍾繇,內閣主簿蒯良,宗人府宗正孫靜,御書房左參謀諸葛瑾皆然順利入圍。

內閣前任首輔張昭,雖卸去了首輔位置,但是無論是朝議大臣,還是內閣大臣的位置,目前都沒有撤掉,所以他依舊還是朝廷內閣大臣之一。

接下來就是各部尚書。

吏部尚書顧雍,商部尚書糜竺,工部尚書劉曄,禮部尚書伊籍,刑部尚書高名。

十三席位的位置已經確定。

接下來應該商議的有兩席。

“戶部尚書呂範已經被罷免,他空缺下來的內閣大臣位置也需要補缺,誰願舉薦英才!”孫權目光掃過,淡然問道。

呂範已經被處決了。

他空缺下來的位置,需要立刻補上。

“臣認爲冀州總督荀湛這些你來兢兢業業,爲朝廷建立河北大糧倉,功不可沒,可提拔爲戶部尚書!”開口說的是鍾繇。

“還有何人舉薦?”

孫權在看了看。

衆臣左看看,又看看,想了在想,卻沒有繼續說話。

“既然如此表決吧!”

孫權嘴角揚起一抹玩味的笑容。

結果很快就出來了。

孫權沒有投,但是已經是七比四的結果,七票贊同票,四票反對,一票棄權。

這倒是有些出乎孫權意料之外。

不過他看了看魯肅等人的閃爍的目光,頓時也明白了。

之前在你內閣首輔的位置上,他們壓制曹魏系,壓制荀彧的上位,所以現在就變相的補償一下。

最重要的還是荀湛的身份本來就不屬於曹魏系的人。

荀湛雖爲潁川荀氏族人,但是他並非曹魏舊臣,他是當年晉國降臣出身,這些年也算是對朝廷盡心盡力。

雖說他有可能會成爲荀彧的得力幫手,但是在某種意義來說,他不屬於曹魏系,他應該比較忠心朝廷,因此魯肅李儒等人還是投了贊同的票數。

戶部尚書荀湛,佔據一席內閣大臣的位置。

接下來就剩下一席。

第二席要商議的是大吳錢莊蘇雙。

之前因爲大吳錢莊的規模已經迅速膨脹起來,在各城基本上都設立了錢莊,掌控整個帝國錢幣命脈,蘇雙已經和商部尚書糜竺並肩,位列內閣大臣位置。

但是這一次孫策登基,蘇雙卻沒有能穩得住,鼎力支持孫策,如今自然要被秋後算賬。

“陛下,臣舉薦一人!”

李儒拱手說道。

“說!”

“雍州總督諸葛均頗有能力,近年來開拓商機,以絲綢之路爲根基,爲朝廷鑄造了一個商業極致繁榮的長安城,於朝廷有功,於百姓有功!”

李儒聲音沉沉,言語平靜。

他的聲音一落,大殿之上都有些寂靜起來了。

提出諸葛均的名字,一點都不奇怪。

但是李儒提出來的,就有些奇怪了。

李儒作爲錦衣衛大都督,他向來步伐保守,孑然一身,絕不攀上各派系,也是不管朝內閣的爭鋒,這時候突然爲諸葛均出頭,多少有些可疑啊。

“諸卿認爲如何?”

孫權眯着眼睛,目光迸射出一抹碧綠蕭冷的眸光,一掃而過,沉聲的問道。

諸葛均是曹魏舊臣。

如果是鍾繇他們提出,張昭他們就很快就會反駁。

但是李儒提出,那問題來就來了,誰都知道李儒是孫權的最陰險的一把刀,這是不是孫權的意思。

“臣贊同!”鍾繇大聲說道。

“臣贊同!”郭嘉也很直接的開口。

“臣贊同!”

諸葛瑾是絕不會爲了自己的名聲擋住弟弟諸葛均的前途,所以也顧不上會給人留下任人唯親的把柄,直接開口助攻。

一下子四票贊同,這上位的有些勢如破竹。

“我贊同!”魯肅沉思半響。

他想的比其他人多一點,諸葛均進入內閣,可不僅僅只是一個人員的變動,更隱藏了一層深刻的寒意。

遷都。

一旦接納諸葛均進入內閣,那就代表遷都已經是勢在必行。

現在他算是看明白了,遷都恐怕不是曹魏系的鼓搗,更多的可能是孫權早已經策劃多時的事情。

孫權心思之沉,哪怕他追隨多年,恐怕都摸不透。

但是作爲孫權嫡系,他是絕不會違抗孫權的意思。

“我贊同!”

魯肅能想到了,趙雲能也想到。

“我贊同!”黃忠看了看趙雲,在看了看魯肅,眸光一動,也表決了意見。

七票贊同。

大勢已成。

張昭他們面容陰沉的有些發黑,卻無可奈何。

最後一致棄權。

諸葛均將會接替大吳錢莊大掌櫃,並肩八部尚書的地位,進入內閣,爲內閣大臣之一。

十五席內閣大臣的位置徹底的穩固。

……

第四天的朝廷會議繼續進行之中。

大洗牌已經初步完成。

內閣大臣和軍機大臣基本上已經定局了,但是大亂之後就是大治,所以還有很逗戰略方陣,民生大事需要商議。

“陛下,臣提出遷都!”

“我反對!”

“大吳帝都,乃是關乎天下安穩之根本,豈能輕易遷動!”

“我也反對,金陵城乃是耗費了朝廷無數錢財人力才建立而成的都城,試問普天之下,還有那一座城池能比得上金陵城之雄偉壯闊,能代表朝廷之裡面,能讓天下子民爲之敬仰!”

“……”

第五天朝廷會議也是在吵吵鬧鬧之中渡過了。

“陛下,臣認爲,當今天下,國富民安,朝廷卻因爲征戰數年,國庫已空,糧倉空缺,當提高農稅,增強朝廷收入!”

“農稅爲天下安穩之根源,貿貿然提高農稅,會讓朝廷失去民心!”

“那就提高商稅!”

“商業稅賦早已經繁重不堪,多少行商之戶抱怨不宜,若是繼續提高,豈不是讓商戶埋怨朝廷!”

“……”

“陛下,養軍數百萬,國力不堪重負,臣提議裁軍!”

“臣反對!”

“可笑,若無數百萬的將士鎮守四方,我大吳何來今日之太平盛世!”

“裁軍之商議,乃是有違朝廷之威,亂軍心之議,決不可用!”

“……”

龍策元年舉行的朝廷會議足足進行的五天的時間,第五天的日落,漫天火燒連雲的晚霞光芒映照,纔算把這一次議會拉下的一個帷幕。

最後的決議很快就下來了。

當大局已經安定下來之後,接下來就是的更徹底的清洗。

這一次的清洗不僅僅是京官,還有各地方的總督,副總督,總督長史,總督府主簿,不僅僅牽涉二三品的官吏,甚至已經牽涉到了五品,六品階級的官吏。

有人一飛沖天升職加爵,有人被降職定罪甚至貶謫下獄。

……

大雪紛飛之下,時間進入十二月的寒冬。

冬日飛雪,今年的金陵城特別冷。

朝廷依舊處於一個人心動亂之中,隨着朝廷議會奠定的局勢,從京城到各地的清洗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之中。

十二月七日。

已經失去內閣首輔位置的張昭,正式上奏,告老還鄉,辭去朝議大臣,內閣大臣,等等的朝廷一切職務。

這一次君臣之間做足了戲碼。

孫權駁回了張昭奏書,言之,老當益壯,當爲朝廷繼續效命。

十二月九日,張昭再次上奏,以身有寒疾,無法繼續辦公爲理由,辭去了一切朝廷的職務。

孫權再次駁回。

十二月十三日,張昭第三次上奏。

這一次孫權在無奈之中同意的奏書,同時加封張昭次子張休爲四品爵位,無回侯,舉薦爲禁衛軍團長。

十二月十八日,張昭通過宗人府的文案,正式把一品王爵景王,以及在巴比倫之地的景國封地交於長子張成承接繼承。

十二月二十一日,這一天,天上是下着雪,名譽京都的四大碼頭之一,南市碼頭之上人來人往,一艘一艘的官場,一艘一艘的商船,在人潮之中停泊。

張昭也率一家老小,除了已經趕赴西域接替景國國王的長子張承之外,一百多口基本上都已經在這裡,正等着上船返回故鄉徐州彭城。

“父親!”

張休一身戎裝,英氣勃然,站在有些蒼老的張昭面前,眸光紅潤,有些不捨。

“明封,你怎麼來了?”

“我來送送你!”張休沉聲的道。

“你不必爲爲父擔心!”

張昭微笑的道:“你兄長日後將會是景國的王,景國雖遠在西域大地上,但是爲父相信你兄長的能力,能官管理好,爲父最擔心的還是你,爲父日後不能照料你了,在軍中你需小心,脾氣不可暴躁!”

他的次子,張休,已及冠,取去明封。

當年是金陵城的一個名聲遠播的紈絝子弟,去年才從金陵講武堂爬着及格的分數線畢業,因爲他的關係,親自被孫權舉薦進入新整頓的禁衛軍之中,一團之長。

“父親,陛下也來了!”

張休指着遠處那個站立的身影,低聲的道。

“你先去和你母親告別,這一別恐怕要很多年才能再見了!”張昭擡頭,看了看遠處的一個翩翩公子,長嘆一聲。

“是!”

張休點點頭,向着已經等上官船的張府家屬走上去。

張昭想了想,向着遠處的身影走了過去。

“臣……草民張昭,拜見陛下!”張昭看着楊柳樹下站着的孫權,拱手行禮。

“心中可怪朕?”

孫權穿着一席白色儒袍,雙手揹負,氣質翩翩,猶如一介書生。

“有點!”

張昭聞言,坦然點頭,然後輕聲的說道,聲音沒有一絲一毫的情緒波動,反而是很平靜的闡述,道:“我張昭當年自薦先帝門下,爲江東,爲大吳,兢兢業業多年,自問從不負大吳朝廷,我的每一個決定,都是爲了朝廷大局,爲了天下萬民,但是爲什麼最後還是這個下場,我想不明白,我不理解,我很不甘心,我怨恨,這些情緒我都有過!”

“朕,沒得選!”

孫權聞言,只是淡然一笑,笑了有些諷刺,彷彿在諷刺自己。

“我知道!”

張昭點頭,目光宛若有神,看着孫權,道:“一步錯,步步錯,陛下還活着,孫伯符就登基了,視爲逆賊,而附屬逆賊着,爲逆臣,站在陛下的立場,我知道,這是應該是陛下最寬懷的處理,我在怨恨之後,卻釋懷了,我很幸運,生在當朝,陛下開明,從不株連,若是前朝環境,如今的張府,恐怕已經血流成河了!”

“是一步錯,步步錯,朕走錯了一步,最後付出代價的卻是你們!”

孫權有些自嘲。

“陛下是大吳天子,是百姓心中的九五之尊,一言一行繼位百姓奉行之根本,不可有錯,臣能理解!”張昭看着遠方,道:“我也累了,這些年我才發覺,原來我已經跟不上陛下的腳步了,所以陛下讓我退下來,臣無話可說!”

“我張昭這一生,最得意之事就是當年能自薦於先帝門下,能遇明主,能親手輔助先帝和陛下,創造大吳皇朝這萬萬裡的錦繡河山,早已無憾!”

張昭的氣質變得有些灑脫,彷彿壓在肩膀上的千斤巨石一下子卸下來了。

“是朕負了你!”孫權的聲音有些蕭瑟。

“陛下,你沒錯,你也不可以錯,我將會時時刻刻的看着陛下,看着陛下能不能征服陽光照射到的地方,創造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萬古鼎盛的朝廷!”

張昭行禮,道:“今日,昭就此別過,陛下請保重!”

他說忘了,大步流星的向着官船走上去。

船開動了。

向着徐州彭城的方向而去。

當孫權再也看不到船的影子,他就知道,繼程普,蒯良之後,曾經統帥整個內閣的大吳朝廷無上巨頭張昭,黯然落幕。

……

自此大洗牌已經完成的一般。

十二月二十三日,最後一個朝廷巨頭,掌控整個御史臺的御史大夫張紘上奏請辭。

當初支持孫策的朝廷巨頭,蒯良自殺,程普流放,張昭歸隱,就剩下一個張紘,張紘當初也選擇了孫策,輔助孫策登基,這是萬衆皆知的事情。

張紘自知,朝廷議會落幕之後,就是孫權秋後算賬之時。

孫策登基爲帝已經觸動孫權逆鱗。

任何與此事有關係的人,不管緣由,哪怕強勢如張昭,都避免不了孫權的秋後算賬,因爲只有清洗了他們,這事情纔算是徹底的過去了。

他張紘亦非權力慾望熾熱之輩,既然如今朝廷已經不合適他逗留了,他何必強行留下。

君臣之間,推脫來回的幾番,張紘的離去,已經是定局。

……

十二月二十九日。

張紘去職,御史臺按察使呂岱接替御史大夫的職務,同時一步登天,進入十三席朝議大臣序列。

同日,荀彧進入朝廷議會,位列十三席朝議大臣。

第九百五十二章 第一次北伐 二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哈德良長城之戰 完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龍虎再鬥 三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冬季大作戰 上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大戰紫禁之巔 三第一千零五章 大吳西征,滅貴霜 七第三百一十章 最新大作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吳變法之支持第七百八十九章 敲打錦衣衛第七百零七章 劃時代的戰爭 八第五百一十六章 瑜亮初戰 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吳變法之戶部爲開端第七百零七章 劃時代的戰爭 八第三百一十三章 商會事宜第四百二十八章 戰幽州第九百零一章 孫劉大戰之建立天鵬軍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滅魏第一戰,民心安!第四百七十六章 郊遊第二百四十四章 不安分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奪長安 四第九百六十七章 第一次北伐 十七第五百八十章 金陵城之你就是一頭豬第四百二十一章 三國的長征 十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國的長征 四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決戰關東 九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決戰關東 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會獵於魯 十八第一千零八十四章決戰關東之最後一戰 十四第一百八十五章 等待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宮之爭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血戰並涼 三十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朝堂風暴 六第三百零六 戰國時代,重現天下!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大洗牌 一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烽火大草原 九第五百一十七章 瑜亮初戰 四第五百四十章 赤壁 一第八百零五章 青州之戰 七第五百一十章 諸葛亮之謀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破釜沉舟一擊 六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滅魏之戰 十第五百七十五章 金陵城之他是來殺人的第二百一十五章 降!第三百三十章 不平靜的夜晚第四百二十八章 戰幽州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奪長安 四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塞維魯平亂 五第五百五十一章 坑殺 上第七百五十五章 成都兵變 二第三十六章 孫策戰周泰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滅匈奴 四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滅魏之戰 十四第七百九十七章 青州之戰 三第六百零七 民心,孤丟不起!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破釜沉舟一擊 十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跨時代的發展 一第九百三十六章 下辯城之戰 上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放一殺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里秦淮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大戰紫禁之巔 五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滅匈奴 六第六十九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三十六章 蔡邕的動搖第八百四十一章 決意一戰第一百八十六章 周瑜的佈局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色雷斯戰役 五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 中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滅安息 九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破釜沉舟一擊 五第六十一章 初平二年,諸侯各起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魏封禪,黑龍現世!第五百五十一章 坑殺 上第五百六十一章 荊州最後的安排 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敬酒不喝喝罰酒,打!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叩開羅馬帝國的大門 二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查克斯的應對第一百七十四章 高山族第八百七十一章 監國議會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滅魏之戰 十一第七百五十九章 關中之戰,韋端和龐德的反應!第五百三十八章 時候未到第七百八十三章 人才輩出第四百七十七章 法正的成長第三百六十五章 會獵於魯 三十第八百六十一章 工部之重要第二百一十七章 暴怒的趙子龍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最後一塊大陸第三百五十八章 會獵於魯 二十三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可能不遠了第九百零一章 孫劉大戰之建立天鵬軍第五百六十二章 荊州最後的安排 下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破釜沉舟一擊第五百六十六章 官渡戰始 下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色雷斯戰役 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圍殺 上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里秦淮第454章 夫人要生了!第八百五十六章 漢中血戰 八第八百九十三章 孫劉大戰 三
第九百五十二章 第一次北伐 二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哈德良長城之戰 完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龍虎再鬥 三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冬季大作戰 上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大戰紫禁之巔 三第一千零五章 大吳西征,滅貴霜 七第三百一十章 最新大作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吳變法之支持第七百八十九章 敲打錦衣衛第七百零七章 劃時代的戰爭 八第五百一十六章 瑜亮初戰 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吳變法之戶部爲開端第七百零七章 劃時代的戰爭 八第三百一十三章 商會事宜第四百二十八章 戰幽州第九百零一章 孫劉大戰之建立天鵬軍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滅魏第一戰,民心安!第四百七十六章 郊遊第二百四十四章 不安分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奪長安 四第九百六十七章 第一次北伐 十七第五百八十章 金陵城之你就是一頭豬第四百二十一章 三國的長征 十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國的長征 四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決戰關東 九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決戰關東 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會獵於魯 十八第一千零八十四章決戰關東之最後一戰 十四第一百八十五章 等待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宮之爭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血戰並涼 三十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朝堂風暴 六第三百零六 戰國時代,重現天下!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大洗牌 一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烽火大草原 九第五百一十七章 瑜亮初戰 四第五百四十章 赤壁 一第八百零五章 青州之戰 七第五百一十章 諸葛亮之謀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破釜沉舟一擊 六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滅魏之戰 十第五百七十五章 金陵城之他是來殺人的第二百一十五章 降!第三百三十章 不平靜的夜晚第四百二十八章 戰幽州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奪長安 四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塞維魯平亂 五第五百五十一章 坑殺 上第七百五十五章 成都兵變 二第三十六章 孫策戰周泰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滅匈奴 四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滅魏之戰 十四第七百九十七章 青州之戰 三第六百零七 民心,孤丟不起!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破釜沉舟一擊 十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跨時代的發展 一第九百三十六章 下辯城之戰 上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放一殺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里秦淮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大戰紫禁之巔 五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滅匈奴 六第六十九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三十六章 蔡邕的動搖第八百四十一章 決意一戰第一百八十六章 周瑜的佈局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色雷斯戰役 五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 中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滅安息 九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破釜沉舟一擊 五第六十一章 初平二年,諸侯各起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魏封禪,黑龍現世!第五百五十一章 坑殺 上第五百六十一章 荊州最後的安排 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敬酒不喝喝罰酒,打!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叩開羅馬帝國的大門 二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查克斯的應對第一百七十四章 高山族第八百七十一章 監國議會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滅魏之戰 十一第七百五十九章 關中之戰,韋端和龐德的反應!第五百三十八章 時候未到第七百八十三章 人才輩出第四百七十七章 法正的成長第三百六十五章 會獵於魯 三十第八百六十一章 工部之重要第二百一十七章 暴怒的趙子龍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最後一塊大陸第三百五十八章 會獵於魯 二十三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可能不遠了第九百零一章 孫劉大戰之建立天鵬軍第五百六十二章 荊州最後的安排 下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破釜沉舟一擊第五百六十六章 官渡戰始 下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色雷斯戰役 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圍殺 上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里秦淮第454章 夫人要生了!第八百五十六章 漢中血戰 八第八百九十三章 孫劉大戰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