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〇章 兗州江東到泉陵

曹仁心情是特別不爽,因爲當他帶兵到了泉陵之後,才知道,這劉備是早就跑了。雖說他對劉備這逃跑的本事,他也不得不說“佩服”,但是如今這涼州軍好像還沒到這泉陵吧,可你劉玄德跑得也太快了點兒啊。

本來曹仁帶兵從進了零陵之後,他就憋着氣兒呢。畢竟劉備沒有什麼話,雖說他也說了,後面可能兗州軍和江東軍要來,但確實是沒有吩咐在零陵的各縣的守將怎麼去招待曹仁他們。所以在曹仁和郭淮兩人帶着兗州軍進了零陵後,他們所過的縣城,雖說漢軍的將領確實是沒把他們當成敵人對待,可也真是沒怎麼當朋友。

畢竟漢軍所有人都知道,自己主公和曹操,哪怕如今算是盟友,可說起來,那就是敵人。如今有了馬超,那是沒辦法了,暫時的聯合而已。以後等馬超這兒完事兒的話,那麼和兗州軍,還得大戰。

-----------------------------------------------------

而且最爲關鍵的,不僅僅是自己主公和曹孟德過節不淺,更是因爲自己主公是漢室宗親,是大漢皇叔,而曹孟德呢,他是什麼人,他是竊取漢室的這麼一個曹賊啊。

這個還不得不承認,劉備在給己方的宣傳工作,他做得不錯,讓手下絕大多數的士卒都認爲是這樣兒的。

結果在沒有自己主公明確的吩咐下,曹仁他們是被漢軍從將領到士卒,都給他們鄙視了。而曹仁作爲兗州軍的主帥,他還不能去說什麼,那樣兒太有*份了。說起來這自己算是代表自己主公來的,理所應當是和劉玄德親自對話。可在幾個縣,卻是被他們的人給鄙視了,這算個什麼事兒。

但是曹仁也知道。自己不好發作,因此最後也只能是趕緊帶着郭淮離開了。是直奔泉陵。本來想的挺好,不錯,見到劉備,自己要好好和他說說,這他手下士卒還有幾個將領,實在是太無理了,這真是讓人不爽啊。

-----------------------------------------------------

可曹仁所想,終究還是沒能實現。因爲等他到了泉陵後,他也終於是知道了,劉備早離開零陵,去江陵了。而對此,曹仁是一點兒辦法都沒有,他總不可能直接就去江陵吧。

雖說在泉陵,曹仁和郭淮,包括那個牛金,是受到了如今以徐庶爲首的衆人比較友好的接待,而且也是大擺宴席。給他們接風。但是曹仁依舊是心裡不爽,他不爽的不是徐庶他們,畢竟這面子都是相互的。徐庶他們能這麼給曹仁三人面子。他們當然不可能不給衆人面子。但是對於劉備的逃跑,曹仁是深深不屑。

但是在徐庶衆人面前,曹仁還能說什麼,他可能去說什麼嗎。在人家手下面前,去說人家主公的不是?那不開玩笑嗎,曹仁還想暫時在泉陵好好待着呢,那徐庶可絕對不是易與之輩啊。這個眼力曹仁還是有的,而且以前他也不是沒聽過徐庶的名聲,尤其徐庶那可是潁川人。就算其人當年在潁川,可也都不是無名之輩。曹仁多少都聽過。

-----------------------------------------------------

“來,我敬曹將軍、郭將軍還有牛將軍一爵!”

在徐庶衆人的盛情之下。曹仁真是沒脾氣了,主要是他不得不忍啊。而且他可把自己三人都給算計上了,並且人家還是先乾爲敬啊。因此曹仁是什麼話都說不出來,只好是皮笑肉不笑地說道:“好!我也幹了!”

同時,郭淮和牛金兩人也是和曹仁一樣兒。說起來他們兩人也不是不清楚,這人家徐庶在劉備那兒的地位,可比自己兩人在自己主公那兒的地位強多了。別看自己主公也算是用自己兩人,可終究還是有些不同的。

然後就是一頓飯吃得是賓主盡歡,當然表面兒上就是如此。怎麼說曹仁他們三人不可能不給徐庶他們面子,畢竟人家實在是太熱情了,熱情的你都挑不出什麼來。所以曹仁有些話想說,卻是沒說,因爲不能。

-----------------------------------------------------

但是等酒宴撤下後,曹仁被士卒帶下去休息,他這心裡的不滿,也沒少太多。別看徐庶衆人是那麼給他面子,但是說起來劉備這個大耳朵,卻是一點兒面子都沒給他啊。

曹仁的心思不用再多說,反正就是不滿更多,但是還不能在徐庶他們面前表現出來多少。因此他也只能是憋在心裡,而與他不太一樣兒的,卻是魯肅和張遼這個組合,他們自然也是從武陵,是繞路進了零陵,並且在曹仁之後,也是到了泉陵。

但是江東軍的待遇,那卻不是兗州軍所能比的。至少漢軍的將士沒有對江東軍如何敵視,鄙視。反而還算是熱情招待了他們,所以就衝這麼一點,也不是曹仁帶着的兗州軍所能比的。

至少漢軍的將士就很清楚,自己主公和那曹孟德算是大敵,不死不休,但是和江東的孫伯符,和江東軍,卻好像真是沒有什麼太大的過節。反而兩軍算是盟友,關係還可以,還不錯,至少不是那兗州軍所能比的。

-----------------------------------------------------

因此,這魯肅和張遼帶着人也過了幾個縣,不過漢軍的將士招待他們倒是不錯。至少他們是援軍,來援助己方來了,所以對他們不僅僅是熱情,而且還比較尊重。這讓魯肅也好,是張遼也罷,包括江東軍的士卒,他們心裡都是挺高興的。畢竟有誰不希望讓別人重視,有幾個希望是讓人去敵視、去鄙視、去輕視的呢。

所以魯肅和張遼兩人,當然是對一路上的招待很滿意。而且在他們來看,畢竟己方也算是給你劉玄德幫兵助陣來了,所以你們好好招待一下自己這些人,確實也真是,不算過分。

不過他們卻是不知道,之前曹仁他們的遭遇,要不然的話,魯肅和張遼肯定都會認爲,他們是幸運的,而曹仁他們自然就是不幸的了。

誰讓曹仁他們是兗州軍的人呢,而魯肅他們不是啊。要怪也只能說是自己的成分問題,這個曹仁也都明白。

-----------------------------------------------------

不過他也不知道魯肅他們的待遇,要不然他肯定會大喊,這也太不公平了。

可即便他就算是知道了,還能如何呢,根本就改變不了什麼吧。而魯肅和張遼就在這樣兒的待遇中,過了兩個縣,最後到達了泉陵。

徐庶他們早知道魯肅來了,因此和曹仁的待遇一樣兒,也是他親自帶着衆人出城迎接。至少當初曹仁他們來到的時候,也是這樣兒的。徐庶是什麼人,他豈能和那幾個守城的將領一樣兒,去厚此薄彼嗎。

說起來作爲一個頂級的謀士,他是最爲清楚,什麼叫沒有永遠的敵人,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是,己方和兗州軍的過節非常深,甚至還要超過涼州軍,和江東軍關係倒是不錯,至少沒有那麼多過節啊。

可是歸根結底,如今是需要他們的,因此,確實是不好得罪他們了。

-----------------------------------------------------

所以徐庶當然是不可能去得罪曹仁,不可能讓曹仁他們去挑什麼理。那樣兒的話,自己是愧對自己主公讓自己留在泉陵啊。

至於如今的江東軍,那就更不用說了。不過也不僅僅是徐庶帶着衆人來了,就是曹仁也一樣兒,是跟着徐庶一起,來迎接魯肅和張遼。

這個他不爲別的,就是爲了見一見魯肅其人。張遼算得上是老對手了,這都不用說,打交道都不知道多少年多少次了。可這個魯肅,以前曹仁他們幾個從來沒見過,所以是有些好奇,因此和徐庶一道,也算得上是去迎接了他們一下。

彼此見面後,魯肅看徐庶他們是這麼個大陣仗,不是那麼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兒。結果他還是第一個先開口了,是趕緊說道:“江東軍魯肅,見過各位!”

畢竟不是所有人他都認識,能叫上名來的,就兩個,因此魯肅沒多說。

同樣兒張遼也開口了,不過他可沒自稱是江東軍的,就只是說道:“雁門張遼,見過各位!”

第四二二章 客廳孟達見馬超(續)第三四〇章 陽城山孫堅殞命(續)第二六四章 涼州軍強攻谷城(二)第八六八章 馬超書信退曹操第二九六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一)第九十二章 接聖旨馬孟起赴京第二九七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二)第八四三章 兗州軍兵進弘農第二一八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一)第九〇六章 得知情報議下步第四〇九章 銀坑洞馬孟談判(續)第四一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三)第八一六章 劉備軍夜襲臨沅(續)第三五七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四)第四一七章 涼州軍撤離三江(完)第二五四章 涼州軍大營誓師(續)第七五九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五)第七十一章 激怒關羽出西陵第五五三章 馬孟起戰關雲長(續)第六〇六章 江陵城處罰大將第六四〇章 兗州江東至臨湘第二〇五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四)第二八八章 鮑允誠勸說袁王第十七章 蘄春城二馬相商第五五一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二)第五一六章 文仲業兵敗退走第六二〇章 郭伯濟帳中勸阻第三九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第五九九章 三方聯合再欲戰第一八二章 深夜出營見馬超(續)第九二四章 房陵城依舊對峙第八二四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一)第四五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一)第四三四章 去校場孟起閱兵(完)第一〇一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十四)第九十章 孟起算計獨眼龍第八一八章 江東軍兵臨臨湘第二十二章 問郭嘉馬超調兵第八六五章 樂文謙立軍令狀第三四八章 歸隴縣大才來投第二九六章 涼州大戰三江城第八七二章 聯涼大戰蘄春城(一)第一七九章 阿會喃出使敵營第九五一章 樊城夜戰兗州敗第六八六章 冀州軍夜襲敵營第十四章 聯軍抵達安陸城第九一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二)第七七七章 魏文長奉命送信第九一四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五)第一一二章 逼降廖化說黃巾第四九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二)第八六三章 涼州軍奇襲襄陽(續)第七五三章 周瑜魯肅諫孫策第一三九章 山越起孫策動身第一九五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四)第五〇四章 涼州軍四戰零陽第八四七章 周瑜出計賺韓嵩第五〇七章 論書信奉孝解疑第二章 南華笑論星象第四七七章 魏文長帶兵救援第九二四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五)第一四五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一)第四二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二)第八一五章 劉備軍夜襲臨沅第五九六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三)第七四三章 劉備江陵依劉表第七七八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完)第一四六章 兗州軍受阻襄平(四)第八〇一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三)第三〇一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五)第四三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六)第八一一章 蔡瑁府中見仲邈(續)第四九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百)第七十七章 兗州軍奪高句驪(一)第九三八章 呂建被留房陵城第一一七章 孫文臺欲戰波才第二六五章 涼州軍強攻谷城(三)第九二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二)第五九七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四)第五十七章 聯軍亂馬超決戰第四九四章 郭嘉帳中說福達第一四八章 兗州軍受阻襄平(六)第三〇〇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五)第八八八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九)第四八三章 糜家舉族遷涼州第十章 行路上父女獲救第五二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三五)第九二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一)第二七九章 木鹿大王之子到第十八章 蘄春城二馬相商(續)第二一九章 中奸計三人殞命(下)第八一〇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三十二)第四四〇章 戰綿竹連日敗退第五二一章 見馬超詢問範強第九一五章 孫劉帳中議兵事(續)第八九七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八)第六三〇章 涼州江東戰臨湘(完)第四七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八)第一二一章 兗州軍戰高句麗(完)第七章 雲杜城三雄相商
第四二二章 客廳孟達見馬超(續)第三四〇章 陽城山孫堅殞命(續)第二六四章 涼州軍強攻谷城(二)第八六八章 馬超書信退曹操第二九六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一)第九十二章 接聖旨馬孟起赴京第二九七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二)第八四三章 兗州軍兵進弘農第二一八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一)第九〇六章 得知情報議下步第四〇九章 銀坑洞馬孟談判(續)第四一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三)第八一六章 劉備軍夜襲臨沅(續)第三五七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四)第四一七章 涼州軍撤離三江(完)第二五四章 涼州軍大營誓師(續)第七五九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五)第七十一章 激怒關羽出西陵第五五三章 馬孟起戰關雲長(續)第六〇六章 江陵城處罰大將第六四〇章 兗州江東至臨湘第二〇五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四)第二八八章 鮑允誠勸說袁王第十七章 蘄春城二馬相商第五五一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二)第五一六章 文仲業兵敗退走第六二〇章 郭伯濟帳中勸阻第三九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第五九九章 三方聯合再欲戰第一八二章 深夜出營見馬超(續)第九二四章 房陵城依舊對峙第八二四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一)第四五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一)第四三四章 去校場孟起閱兵(完)第一〇一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十四)第九十章 孟起算計獨眼龍第八一八章 江東軍兵臨臨湘第二十二章 問郭嘉馬超調兵第八六五章 樂文謙立軍令狀第三四八章 歸隴縣大才來投第二九六章 涼州大戰三江城第八七二章 聯涼大戰蘄春城(一)第一七九章 阿會喃出使敵營第九五一章 樊城夜戰兗州敗第六八六章 冀州軍夜襲敵營第十四章 聯軍抵達安陸城第九一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二)第七七七章 魏文長奉命送信第九一四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五)第一一二章 逼降廖化說黃巾第四九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二)第八六三章 涼州軍奇襲襄陽(續)第七五三章 周瑜魯肅諫孫策第一三九章 山越起孫策動身第一九五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四)第五〇四章 涼州軍四戰零陽第八四七章 周瑜出計賺韓嵩第五〇七章 論書信奉孝解疑第二章 南華笑論星象第四七七章 魏文長帶兵救援第九二四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五)第一四五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一)第四二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二)第八一五章 劉備軍夜襲臨沅第五九六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三)第七四三章 劉備江陵依劉表第七七八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完)第一四六章 兗州軍受阻襄平(四)第八〇一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三)第三〇一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五)第四三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六)第八一一章 蔡瑁府中見仲邈(續)第四九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百)第七十七章 兗州軍奪高句驪(一)第九三八章 呂建被留房陵城第一一七章 孫文臺欲戰波才第二六五章 涼州軍強攻谷城(三)第九二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二)第五九七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四)第五十七章 聯軍亂馬超決戰第四九四章 郭嘉帳中說福達第一四八章 兗州軍受阻襄平(六)第三〇〇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五)第八八八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九)第四八三章 糜家舉族遷涼州第十章 行路上父女獲救第五二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三五)第九二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一)第二七九章 木鹿大王之子到第十八章 蘄春城二馬相商(續)第二一九章 中奸計三人殞命(下)第八一〇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三十二)第四四〇章 戰綿竹連日敗退第五二一章 見馬超詢問範強第九一五章 孫劉帳中議兵事(續)第八九七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八)第六三〇章 涼州江東戰臨湘(完)第四七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八)第一二一章 兗州軍戰高句麗(完)第七章 雲杜城三雄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