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勳之前也只是說了他能給孫劉聯軍提供什麼,給他們什麼好處,幫助他們多少,卻沒說要求什麼。不過孫策和劉備還有周瑜三人可都清楚,要說蔡勳是一點兒所求都沒有,這事兒誰能相信呢。所以周瑜的意思很簡單,就是讓自己主公去問問蔡勳,到底是有什麼要求,只要差不多的話,那就答應吧。
不過不管怎麼說,最後雙方肯定還是要商談一會兒的,畢竟這事兒都屬於是“漫天要價,就地還錢”,所以雙方要不扯一會兒皮的話,那都不符合江湖規矩了。不過這時候卻還沒到那地步呢,如今也只是初步商談而已,更深層次的,那卻還得等一會兒才行。
而蔡勳此時聽了孫策所聞,他心說,問得好啊,自己這不就等你這麼問呢嗎。
他當然也知道,孫策是剛纔看了周瑜之後,然後才這麼問的。所以這個還不簡單嗎,正是周瑜告訴他,讓他如此的啊。至於沒說話,誰說沒說話,對方就一定不知道什麼意思了?哪有這個道理。
-----------------------------------------------------
而此時蔡勳則對三人說道,“孫將軍、劉皇叔,還有公瑾先生,不瞞幾位說,在下這確實是……”
接着,蔡勳便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無非就是所求都是什麼,當然了,絕對是不少,但卻也不能說是很多。畢竟人都不能太貪,更何況是蔡勳呢,身爲一家家主,他當然還是懂得這個道理的。
看看之前人家孫伯符還有劉玄德,人家可都沒怎麼貪心,所以蔡勳他更不會貪心了。所謂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人終究還是不能太過貪心的,這個害人不淺。
而孫策和劉備聽了蔡勳所說之後,兩人在心裡也是暗自點頭。要說蔡勳說得那些,倒是還沒什麼。不過己方肯定還得和他討價還價一番才行,畢竟這都是江湖規矩,所以還得按套路來不是。
-----------------------------------------------------
於是孫策對蔡勳笑道,“蔡家主,你所說,我們都已之下。我看不如如此,讓公瑾與你相談,不知如此如何啊?”
蔡勳一聽,心說來了,你孫伯符把談判這事兒是交給周瑜了。可雖說自己倒是很佩服周瑜。但是在這個事兒上,他周瑜卻是未必就一定能讓自己如何。
蔡勳倒不是自大自狂,而卻是有這麼個自信。周瑜是厲害沒錯,這點他也是不得不承認如此,可不是嗎。人家確實是足夠強。不過蔡勳認爲,在這樣兒的事兒上,自己卻是不一定就會是不如他周瑜周公瑾的,要說自己對此道也算是頗有研究,所以絕對不會在談判上吃什麼大虧就是了。
所以他此時對孫策還有劉備說道,“既然如此,那麼一切便依孫將軍!”
孫策點了點頭。表示自己很滿意。人嗎,識時務的終究還是不會討人厭的。
-----------------------------------------------------
周瑜此時是笑着對蔡勳說道,“蔡家主,請吧!”
蔡勳也是同樣兒一笑,“公瑾先生,請!”
然後兩人就展開了。可以說是脣槍舌劍也不過爲,當然了,不是遊說只是談判而已。但是討價還價,兩人卻是鬥得激烈。別看蔡勳以前是個武將,但是如今當上了家主後。這嘴皮子上的功夫,卻是更爲厲害了。
至於說周瑜,那還用說嗎,不光是算計人厲害,水戰指揮能力強,這嘴皮子上的功夫,那卻是更加了得啊。而且在討價還價這方面,可以說比起蔡勳來,那也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別看蔡勳自認爲自己還可以,不錯,有把刷子,可在周瑜面前,他卻也不得不承認,人家確實是夠牛,不愧爲名震天下的人物啊。
-----------------------------------------------------
最後兩人終於是談攏了,其實這事兒,無論是蔡勳還是說周瑜,可以說兩人都有一個底線。至少沒有超過這個底線,那麼一切是都沒有問題,就像是如今。可要真是超了,那麼最後肯定是要談不攏,甚至是不歡而散。當然了,要是有一方能妥協的話,也一樣最後是能促成合作,不過那樣兒,終究和如今的情況還是要差了不少。
雙方這絕對可以說是皆大歡喜,而孫策和劉備兩人是一直都在旁邊聽着,兩人卻也不得不說,還是很佩服這談判的兩個人的。最後雙方都同意了,這個倒是比什麼都好,對於一個能給雙方都帶來利益好處的合作,雙方當然是不會去同意。只是卻都是要爲己方爭取更大更多的利益了,而如今孫策和劉備看兩人已經談妥,他們心裡這纔算是放下了一件事兒。
此時還是孫策這個主事人發話了,“蔡家主,希望你我雙方合作順利,能爲你我雙方都帶來好處!”
蔡勳笑道,“自然,在下亦是希望如此!”
-----------------------------------------------------
最後孫策和劉備還有周瑜三人,和蔡勳閒聊了幾句之後,孫策和劉備便安排人設宴款待蔡勳。畢竟蔡勳雖然不是遠道而來,不過卻絕對是客人,並且如今雙方還合作了,所以孫策和劉備是必然要設宴宴請他的。要不這樣兒的話,估計天下人都得說,兩人都捨不得一頓晚宴。
但是孫策和劉備兩人都很高興,這個卻是沒錯的,畢竟蔡勳給了己方這麼多好處,他們還能不高興嗎。雖然這事兒不是“天上掉餡餅”。不過這個確確實實是好事兒,大好事兒。哪怕蔡勳是有所求,不過孫策和劉備依舊是認爲,這買賣做得划算。值,真是太值了。
不過在設宴之前,孫策和劉備都是把自己的一干屬下都給召集了來,然後一一爲蔡勳介紹。
畢竟如今都已經是合作了,所以這個肯定是要讓彼此的人都熟悉一下,讓他們彼此見過,也算是熟悉一下吧。
知道彼此都見禮過後,纔開始了孫策劉備兩人宴請蔡勳。至此,荊州蔡家和孫劉聯軍是聯合在了一起,展開了雙方的合作。
-----------------------------------------------------
不過也不知是因爲蔡勳想低調。還是說孫策劉備有什麼想法,反正雖然雙方算是合作上了,但是卻沒有在天下人面前去說這個,所以此時真正知道蔡家和孫劉聯軍合作的人,可以說還真是不多。不多啊。
最後一頓宴,衆人是吃得賓主盡歡,蔡勳因爲是目的達到了,所以酒喝得也不少,難得有如此心情還喝了那麼多。至於說孫策和劉備這兩個當主公的呢,自然是剋制了不少,同樣兒酒也是沒喝太多。
最後宴席撤下的時候。蔡勳都快要倒了,不過卻一直是支持着,他算是喝得最多的人了。不過好在他酒量不錯,並且衆人也並不想把他給灌倒,所以他算是逃過一劫。不過就這,卻還是已經喝多了。都搖搖欲墜了。
不過都已經這樣兒了,蔡勳還是執意告辭,要回去,而孫策和劉備也沒攔着他。
-----------------------------------------------------
畢竟蔡勳是家族之主,他既然要回去。那麼就早點讓他回蔡家也好。
所以兩人也是沒有攔着他,就讓他回去了,不孫策和劉備是都把他給送到了府門外。
蔡勳在離開前,對孫策和劉備說道,“孫,孫將軍,劉,皇叔,咱,們,後貴又西(後會有期),別,別……”
蔡勳那意思,就別送了,而孫策和劉備是對視了一眼,兩人都苦笑了一下。不過最後還是讓兩個士卒,把蔡勳給送回去了。蔡勳就自己一人來的,而孫策和劉備也沒去找蔡家的人,直接就讓兩個士卒把他送回去了。
而兩人心裡也很清楚,這等蔡勳回府後,肯定是倒頭就得睡,然後明日還不一定什麼時候才能醒來呢,這是要宿醉啊。不過這些卻已經都不是兩人所要考慮的了,如今兩人都知道,還得想想下一步要如何才行。
-----------------------------------------------------
等兩人送走了蔡勳,回到了會客廳後,孫策和劉備只留下了周瑜和徐庶,還有個劉巴,然後其他人,便被兩人都給打發走了。
這幾人都是喝得比較少的,所以當然都算是挺清醒的。至於周瑜他們三人,當然是知道自己主公讓自己留下是因爲什麼,所以也是等着自己主公說話。
果然,孫策先開口了,“如今我軍與蔡家合作,可以說對我軍是利多弊少。不過我軍如今已經拿下襄陽,卻不知下一步要如何,幾位認爲該怎樣纔好?”
第一個說話的還是周瑜,他自然是知道自己主公的意思,所以自己不支持自己主公,誰支持啊,因此他就說道,“主公,如今襄陽戰事已了,我軍可以再次兵進江夏,奪取江夏全境!”
劉備一聽,心說自己武陵郡此時正在曹孟德兗州軍的肆虐之下,你周公瑾爲何就不能想想武陵呢。
-----------------------------------------------------
不過劉備他倒是很清楚,這事兒確實是不能怪人家周瑜什麼。畢竟要是自己是他周公瑾的話,自己也得如此作爲。怎麼說周瑜都是他孫伯符的屬下,可不是自己劉玄德的屬下。所以不偏向自己主公的屬下,那還算是合格的屬下嗎。
孫策一聽,心說,知我者公瑾也!他當然不會真就要去進兵江夏,畢竟他沒認爲這時候時機就成熟了。說實話,與其去對付那麼強大的涼州軍。在孫策看來,還不如去對方比較弱的兗州軍。當然了,這個比較弱,確實是相比涼州軍來說。孫策認爲的。、
而實際上呢,他當然不會認爲兗州軍很弱了,可以說孫策還很重視,一點兒都不會去輕敵。
孫策覺得如今己方的優勢,那就是士卒比較多,而兗州軍的士卒卻是比較少,所以己方自然那是有一戰之力。並且如今曹操正在武陵攻伐,可以說是己方的最好機會,沒準裡應外合之下,能一下就破了兗州軍。這個事兒也並不是說就一定不能發生啊。
-----------------------------------------------------
但是要讓孫策就這麼直接去說,帶兵去武陵,那麼最後還不便宜了劉備劉玄德?這就是孫策的想法,畢竟如今的武陵,那可是他劉玄德的地盤。而去武陵,當然就是幫他對付曹操,所以還不是便宜他了。
孫策雖然也知道,盟友嗎,本就應該是互利互助,可是自己要就這麼去武陵的話,還真是有些不太甘心啊。所以周瑜這麼一說。也是正中了他下懷。或者應該這麼說,周瑜是知道自己主公的想法,所以才如此說的。
而對於自己主公的想法,周瑜當然也是知道一些。至少他明白,自己主公想去武陵,但是又不太甘心便宜了劉玄德。所以要想自己主公去,那麼劉玄德不拿出足夠的好處來,那麼自己主公是絕對不會輕易讓步的。至於說他劉玄德要如何打動自己主公,那麼就看他能拿出什麼來了。
-----------------------------------------------------
其實周瑜心裡很清楚,如今一個襄陽。已經是讓自己主公心裡挺不好受,挺不爽了。要說一點兒嫉妒都沒有,周瑜是不相信的。不過誰讓自己主公早已是答應劉備這事兒了呢,所以是不可能去反悔,言而無信的。
所以在武陵的事兒上,他是絕對不會像襄陽這樣兒,畢竟這次是要對付荊州所有的兗州軍,所以劉玄德不拿出足夠的好處,自己主公絕對不會輕易就妥協去武陵的。而自己主公是個什麼性格,自己還不知道嗎。
而此時就聽孫策點頭說道,“公瑾之言甚是,如此我看就不錯!”
然後他看向了劉備,“不知玄德公以爲呢?”
劉備心說,完,這又來了,他呵呵一笑,然後看向了徐庶,徐庶會意,此時則說道:“孫將軍,在下來看,此時我軍進兵武陵,方爲上策!”
-----------------------------------------------------
孫策看向了徐庶,然後說道,“不是因爲如今曹孟德帶兗州軍正在武陵,所以元直你纔會如此說吧?”
徐庶一聽,臉色微紅,不過卻馬上就變回來了,只聽他說道:“非也!不過在下卻也不瞞將軍,在下確實是有這個意思在裡。不過在在下看來,我軍此時依舊是兵進武陵爲上!因爲,如今……”
接着,徐庶就把他所想的和孫策說了一遍,也不得不承認,徐庶所想的還是有一定道理的,至少孫策承認,有道理。
徐庶說得簡單,那就是,如果去江夏的話,己方不一定就能戰勝過涼州軍。可是要去武陵的話,己方就不一定就會敗給兗州軍。至少己方對上兗州軍,那可比對上涼州軍的勝算要大,而且要大不少。
-----------------------------------------------------
當然孫策他是什麼人,在自己目的沒有達到之前,那是絕對不會輕易更改自己的想法的。
所以他雖然也承認,徐庶的話有道理,自己也不是沒想,可自己這個時候卻還是不能就這麼答應下來,要不自己可就沒有什麼太多太大的好處了。
所以他說道,“元直之言,確實是有一定的道理,可是卻還沒有說動我,呵呵!”
徐庶一聽,在心裡說道,不是我徐元直沒能說動你孫伯符,而是自己主公還沒有拿出來讓你孫伯符動心的好處來,所以才如此,你當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