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一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二)

bookmark

可以說就算是兗州軍士卒不少人到死,他們估計也不知道涼州軍在西陽城可不是隻有五千多人,而是一萬多人,這纔是具體的數兒!但郭淮這個當主將的從來就沒說過,而他們先入爲主還覺得對方沒比己方多多少人,這個就真是郭淮的經驗了。他是不那麼在乎己方士卒的傷亡,不過你讓他和士卒實話實說,那麼還真是,沒可能,說真話,這樣兒的事兒說真話,

那不是其人的作風。曹操爲什麼看重其人,不光說是郭淮本事不錯,也比較忠心,更是其人知道審時度勢,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該說什麼,而不該說不該去做的,那都沒有他的份兒,就是這樣兒,所以說曹操看重他。要不然的話,兗州軍人才可真是不少,就算是比郭淮

強的,那也不是沒有了,可曹操怎麼還讓其人帶兵來了。確實,這麼一看,怎麼都是說明問題,曹操知道郭淮不是己方如今還能帶兵最強的那一個,可他確實是很合適的一個,而且是己方的後起之秀,自己是可以鍛鍊他一下,比什麼都好。對於江夏,曹操是有想法不假,

可要實在是不能爲之,他也不會太過強求的。畢竟曹操對江夏,他是有想法不假,可和孫策卻不同。後者的話,對於江夏,乃至於整個荊州,那是有很大的慾望,這個一點兒不假。畢竟如今兗州軍還是盟友,聯盟中,江東軍想要發展,那就只能是往西去進攻,進攻涼州軍的地盤,所以這都沒說的。可曹操不同,他除了江夏,還有很多的選擇,而你說孫策他除了

荊州,就真心沒選擇了。益州的話,可以說基本上就以如今的情況來看,除非他們江東軍有十成把握,要不結果就是去多少就陷進去多少,要不然的話,孫策他們早就出兵了,可那哪有那麼簡單?就一個牂牁都不是那麼容易拿下的,就憑交州那點兒人馬?你當益州是荊

州呢,真心沒有。益州要像荊州那樣兒,沒準江東軍是早過去了,可惜不是啊。一個益州有多少人馬?至少頂兩個荊州,而且關鍵是益州馬超涼州軍都經營多少年了,那確實不是荊州所能比的。而且天下大勢來說,荊州向來都是四戰之地,可益州不是,那地方你就算是派

兵去了,想早點兒佔領,那都沒可能,所以說江東軍不敢去啊,荊州都沒解決呢,還何談益州啊,真是。這個一點兒沒錯,循序漸進啊,而且如果說孫策還有想法,覺得己方能拿下荊州,可對於益州,他可真心不認爲江東軍能拿得下來。所以說這荊州纔是如今孫策他們在乎在意的,益州對他們來說,如今那都是奢求,現在就是如同鏡花水月啊,不那麼真實,和

荊州沒法比啊。益州和荊州一比,就屬於是看得見但是摸不着的了,至少對此時此刻的江東軍來說,就是這樣兒。如果說十五萬人馬進了荊州,還能拿下個郡的話,那麼進了益州,估計最後毛兒都剩下不了,己方就要灰溜溜退回來了。真的,所以說那地方輕易可去不得,

這點是沒錯。而且荊州他們都沒能拿下呢,那就別說是益州了。他們可不會說得隴望蜀,而如今更何況還沒得呢,並且就算是真得到手裡了,那也不是隴啊。而隴估計還真得不到,一個荊州都費勁,就更別說是隴了。蜀更別說了,如今看江東軍在這兒戰荊州,說實話,他們哪怕十五萬人馬,可也不被涼州軍怎麼看在眼裡。當然了,現在還是他們的人馬多,而涼

州軍比他們少……可實際上,江東軍卻依舊不佔絕對優勢,這對沙場宿將的孫策他們來說,自然是對己方不利,畢竟還是己方人馬多呢,這等什麼時候少了,那不就要人家佔優了?所以說江東軍自然是有他們的擔憂,這個是肯定的,畢竟就算是嘴上再不說,再怎麼不承認,可事實還是如此,那就是人家涼州軍的單兵戰力,確實是要超過己方的,所以說己方最開始

哪怕人還多一萬多,可還是沒佔到大優勢啊,還不就是如此。如果說涼州軍戰力沒比己方強,哪怕和己方一樣兒,那麼也不會是這樣兒了,如今己方和他們人馬數量上的差距已經是不明顯了,哪怕己方是依舊比他們多點兒人……這不是江東軍想要看到的,對他們來說,這

人馬如今少了,和對方差距都不明顯了,那麼再戰幾日,最後估計就是人家比己方多了,這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可己方也沒辦法,畢竟這人家戰力在那兒擺着呢,這孫策他們也沒轍啊,龐統是個頂級謀士不假,可這兩軍在這城外對壘和攻城一樣兒,都沒什麼太好的計策,

要不然的話,不都解決了。不過你這兒有頂級謀士,人家那兒也有啊,就算是真有計,最後也未必好使了。同樣兒涼州軍也是,就算是真有計,可人家未必中計,這好歹龐統天下頂級謀士那可不是吹出來的,所以說雙方是有了也沒太大用,除非人家中計,要不都是毛兒都沒用啊。你有張良計,人有過牆梯,你用計,人家也不是不會用,之後再來個將計就計,你

不中計,那麼最後還是一樣兒沒用。中計了的話,那可就有意思了,不過這個機率太小太小。確實,畢竟郭嘉和龐統是一個級別的,這個可也是實實在在的,想讓對方就那麼中計,真心沒那麼簡單。西陽城下,一日過去,迎來了郭淮準備進攻的第一日,當然也是試探進攻,

而帶兵攻城的,除了他也沒別人。對此,郭淮是沒太大意見的,畢竟這對自己來說,守城攻城什麼的,那都無所謂,這事兒自己也不是一點兒都不擅長,自己主公既然是如此安排,就只讓自己帶兵來了,那麼自己自然是要承受這所有的東西,不光是攻城守城什麼的,都是。

西陽城迎來了兗州軍的第一日第一次的試探進攻,而呂常父子是早已做好了準備,可就等着郭淮來呢。他們知道其人本事不差,可在西陽這兒,也是有自己父子兩人在,所以說不懼對方什麼。這確實是應了那話了,所謂是“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這個一點兒沒錯。呂常父子關係雖說不至於說多好多好,也從來都沒有一起守過城,可大敵當前,父子兩個也

真是,這肯定是盡全力守城就是了。而其他的和這守城相比,其實就已經不那麼重要了,不是嗎?至少是不管是呂常也好,是呂乂也罷,父子兩人都是想着能守住城池,給兗州軍一個打擊,如此就足夠了。不過他們的壓力確實是不大,畢竟兗州軍纔來幾千人,看那樣兒也、

就三千多人,所以說他們沒多大的壓力。只能說是郭淮這個主將給他們壓力了,而不是兗州軍的人馬。畢竟郭淮可不是什麼無名之輩,其人年紀不到而立,但是卻也早幾年就成名了,關鍵是呂常父子都聽說過,聽聞自己主公說過,郭淮其人,是個人才。當然他們不是親耳聽馬超說的,而是聽別人的轉述自己主公如何形容的郭淮郭伯濟,因此,父子兩人也算是記住

了。所以說他們是早就對郭淮有印象了,不像對方這到了江夏,才瞭解這西陽守城的呂常父子倆,因此這也算是情報不太對等,至少呂常父子是先了解的郭淮,而後者這才知道呂常父子沒幾日,還沒太看重,這個就不得不說,是要吃點兒虧啊,如此也正常了。畢竟是有心算無心,也可以說是這樣兒了,呂常父子是有心,而郭淮就是無心了。可呂常父子瞭解他不

少,但是郭淮確實是不怎麼知道呂常父子,至少是小覷了對方,所以說他還能不吃虧嗎?此時郭淮已經是帶着三千人馬進攻西陽了,這三千人馬對呂常父子來說,就是小意思,哪怕他們知道,這兗州軍過來江夏的萬人,那可絕對是老兵,可不是什麼新兵蛋子,這個肯定是。

其中至少也得有五分之一是精銳人馬,也就是至少兩千人是精銳。不過這如今郭淮他帶來的人當中是有多少,這個他們也不太清楚,畢竟之前郭淮也是和己方戰了,不過不是西陽而已。他們兗州軍是有精銳來了,可己方也不是吃素的,雖說在這幾個縣是沒精銳,可怎麼說

這己方雖說是沒佔到便宜不假,但是也沒說是大虧,要不然的話,這如今西陽也不會有一萬多點兒的人馬了,這除了西陽城本來就有的人馬之外,確實是還得加上從軑國和鄳縣跑來的殘兵,尤其是前者,幾乎是都來了,就是這樣兒。所以說這兗州軍一萬人馬的進攻,己方是丟了兩個縣不假,可大多的人馬還都是逃到了西陽,就是這樣兒,這個也是實實在在的。

按理說這事兒兗州軍士卒應該知道,可涼州軍跑的時候很快,兗州軍都沒注意,所以說他們中幾乎是沒人知道這個。可郭淮是傾清清楚楚啊,而且幾個探馬也知道。其他人,就真不那麼清楚了,也許副將是知道,不過就算是他知道了,可他也不敢多說啊,所以……士卒是

沒幾個清楚的。而這年月也真是,聰明人終究是少數,士卒中更是沒幾個了,這是肯定的。聰明的士卒都已經不是那小兵了,怎麼也是個官兒啊,這個纔是真沒錯。當然了,確實是沒絕對的,反正聰明基本上都能活得時間更長,這個也差不多如此了,想想還真是沒錯,是吧。

第一次的試探進攻,呂常父子自然是把郭淮阻截在了城下,讓其人沒上到城頭。郭淮武藝尚可,帶兵水平也不錯,可這人馬就三千,哪怕有精銳,那也不好使啊,在人家一萬多正規軍的面前,還是要差着的。當然,這個和呂常父子的作爲也是分不開,畢竟呂常本事再不怎麼樣兒,守城還是可以的,更何況還有他兒子呂乂了。要說呂乂總體來說,他是不如郭淮,

要不然的話,在三國時代,郭淮是個名人,呂乂雖說名聲也是有,可和郭淮比還差着,這個也是沒錯。所以說呂乂本事不如郭淮,這也是事實,但是他父子兩人加一起,對過郭淮,至少還不至於落後多少,這個是肯定的。而郭淮是三次都沒上去,後面有士卒就直接鳴金了,

這個也是他之前就說好了的,自己三次被城頭的敵將逼退,那麼就直接鳴金。這不過就是第一次的試探進攻,他確實是沒太放在心上。對郭淮來說,確實之後還有好幾日呢,哪怕是己方不如涼州軍的人馬多,可己方消耗他們的人馬,這個還是沒問題的,所以說自己也是……

郭淮可沒覺得說自己靠着三千人馬就能拿下一個西陽城,說實話,哪怕他是沒看重呂常父子,可郭淮也沒說自大成那樣兒,說己方三千人就能拿下一個一萬多人馬守禦的城池,哪怕守將並不被自己看重。說實話,那還真沒有,郭淮不是那樣兒的人,如果說他有那樣兒的想法,那麼曹操也不可能讓他一人帶兵來江夏了。可不是嗎,就說兗州軍的人,比他本事大的,

那可以說還是有很多的,這個沒錯。而郭淮不是那種自大自狂的人,他可以說不看重呂常父子,這個有先入爲主的觀念,畢竟呂常父子在他沒來江夏之前,都沒聽說過,所以說郭淮沒有更多的想法,其實是正常的。好歹其人也算是年輕就出名兒了,哪怕沒特別大的名聲,

可那也不是呂常父子能比得上的。他們父子兩人,可以說在涼州軍都沒什麼名兒,就算是認識他們兩人的,可以說都沒多少,就那麼十幾個人而已。

第五八九章 劉玄德抵達江陵(續)第一七六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五)第九六九章 邾縣曹子孝求援第三八九章 馬超帶兵入沔陽第四十六章 曹孟德約見孫劉(續)第三十九章 謀遠慮杜義說賭約第六六八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一)第一九一章 兗州軍繼戰襄平(四)第一一九章 襲敵營孟獲遭擒第九九一章 聯軍初戰西陵城第六七〇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三)第八二二章 離臨湘聯軍北上第一九五章 千里救師返涼州第十五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十一)第九四一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五)第五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五)第一五八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十四)第三二六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三)第八十五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八)第四四四章 郭嘉出計破綿竹第二十一章 張飛帶兵退西陽第六六一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十一)第五五〇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一)第二六九章 張繡帶兵攻新城(四)第一九一章 南蠻軍進攻敵營第三〇五章 汜水關諸侯會盟(上)第六九四章 高邑城大軍已至第三五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七)第四六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四)第九五八章 蘄春城聯軍終破第一八七章 馬孟起奔赴涼州第二六〇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六)第三〇五章 汜水關諸侯會盟(上)第八三三章 霍仲邈身死江陵(續)第九九八章 到襄陽接手防務第二三二章 追敵軍誤中埋伏第三二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八)第四十四章 山寨中馬超收管亥第七三〇章 兗州軍夜襲鄴城(續)第二三三章 追敵軍誤中埋伏(續)第三六四章 斬牛輔孟起收兵第四一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四)第六八五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八)第一八三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十)第九一一章 兗州軍騎兵突圍第六六九章 馬漢兵至函谷關第六三五章 聯軍受阻羅縣城第六〇三章 滿寵長安見馬超第一九五章 兗州軍終破襄平(一)第二七七章 銀坑洞再見木鹿(續)第一一四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完)第三六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九)第八一五章 兗州軍攻破函谷第三六〇章 忙休整南蠻休戰第四二〇章 趙子龍首戰閬中第四九六章 涼州軍一戰零陽第三四九章 藤甲兵襲涼州軍第四三六章 閱兵畢離開南鄭(續)第二三七章 孟獲遣使贖孟優第七二五章 郭伯濟說服守將第五九八章 涼州軍進攻泉陵第七五一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七)第七九四章 周瑜出馬說守將(續)第八四八章 小卒縱火燒重地第六二〇章 郭伯濟帳中勸阻第一九九章 兗州軍終破襄平(完)第四五一章 馬煥拜師陸伯言第四一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一)第二六六章 漢軍大戰羌兵(續)第三七二章 亥時過兩軍將戰第八五八章 太守府中見蔡瑁第五十九章 涼州軍決戰聯軍第二五九章 押送帶來回大營第七十九章 爲官位書信徐州第五三九章 曹操西市訪大才第九一二章 涼州軍各有算計第五五五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六)第一一一章 留守五人立大功第八八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一)第一二二章 崔福達生擒波才第六五八章 涼州軍夜戰晉陽(續)第四七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四)第八八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三)第一二九章 趙弘趁夜襲宛城第三〇八章 戰祝融雷孟聯手(續)第九九六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續)第三五二章 曹孟德處置徐晃(續)第六九九章 入地道涼州中伏第六六〇章 臨湘城曹仁議戰第六八八章 袁本初遣將帶兵第一八三章 出戰否夫人提醒第八四四章 劉巴開城迎玄德第一五二章 樸克大帳見石全第六六〇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十)第九七〇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四)第七七五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五十一)第七四二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九)第一〇八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九)第七三〇章 臨湘城江東鳴金第九一四章 荀彧調兵往樊城
第五八九章 劉玄德抵達江陵(續)第一七六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五)第九六九章 邾縣曹子孝求援第三八九章 馬超帶兵入沔陽第四十六章 曹孟德約見孫劉(續)第三十九章 謀遠慮杜義說賭約第六六八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一)第一九一章 兗州軍繼戰襄平(四)第一一九章 襲敵營孟獲遭擒第九九一章 聯軍初戰西陵城第六七〇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三)第八二二章 離臨湘聯軍北上第一九五章 千里救師返涼州第十五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十一)第九四一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五)第五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五)第一五八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十四)第三二六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三)第八十五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八)第四四四章 郭嘉出計破綿竹第二十一章 張飛帶兵退西陽第六六一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十一)第五五〇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一)第二六九章 張繡帶兵攻新城(四)第一九一章 南蠻軍進攻敵營第三〇五章 汜水關諸侯會盟(上)第六九四章 高邑城大軍已至第三五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七)第四六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四)第九五八章 蘄春城聯軍終破第一八七章 馬孟起奔赴涼州第二六〇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六)第三〇五章 汜水關諸侯會盟(上)第八三三章 霍仲邈身死江陵(續)第九九八章 到襄陽接手防務第二三二章 追敵軍誤中埋伏第三二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八)第四十四章 山寨中馬超收管亥第七三〇章 兗州軍夜襲鄴城(續)第二三三章 追敵軍誤中埋伏(續)第三六四章 斬牛輔孟起收兵第四一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四)第六八五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八)第一八三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十)第九一一章 兗州軍騎兵突圍第六六九章 馬漢兵至函谷關第六三五章 聯軍受阻羅縣城第六〇三章 滿寵長安見馬超第一九五章 兗州軍終破襄平(一)第二七七章 銀坑洞再見木鹿(續)第一一四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完)第三六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九)第八一五章 兗州軍攻破函谷第三六〇章 忙休整南蠻休戰第四二〇章 趙子龍首戰閬中第四九六章 涼州軍一戰零陽第三四九章 藤甲兵襲涼州軍第四三六章 閱兵畢離開南鄭(續)第二三七章 孟獲遣使贖孟優第七二五章 郭伯濟說服守將第五九八章 涼州軍進攻泉陵第七五一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七)第七九四章 周瑜出馬說守將(續)第八四八章 小卒縱火燒重地第六二〇章 郭伯濟帳中勸阻第一九九章 兗州軍終破襄平(完)第四五一章 馬煥拜師陸伯言第四一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一)第二六六章 漢軍大戰羌兵(續)第三七二章 亥時過兩軍將戰第八五八章 太守府中見蔡瑁第五十九章 涼州軍決戰聯軍第二五九章 押送帶來回大營第七十九章 爲官位書信徐州第五三九章 曹操西市訪大才第九一二章 涼州軍各有算計第五五五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六)第一一一章 留守五人立大功第八八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一)第一二二章 崔福達生擒波才第六五八章 涼州軍夜戰晉陽(續)第四七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四)第八八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三)第一二九章 趙弘趁夜襲宛城第三〇八章 戰祝融雷孟聯手(續)第九九六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續)第三五二章 曹孟德處置徐晃(續)第六九九章 入地道涼州中伏第六六〇章 臨湘城曹仁議戰第六八八章 袁本初遣將帶兵第一八三章 出戰否夫人提醒第八四四章 劉巴開城迎玄德第一五二章 樸克大帳見石全第六六〇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十)第九七〇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四)第七七五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五十一)第七四二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九)第一〇八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九)第七三〇章 臨湘城江東鳴金第九一四章 荀彧調兵往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