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統一戰線思想雛形
童飛在安排好籌集糧草事宜後,開始同徐光啓、宋應星討論水稻種植問題,三人都覺得有把握把水稻在東北進行種植。
作爲童飛自然更有信心,這裡可是東北大糧倉,怎麼可能種植不出水稻來。而且,夫餘人已經在松花江地區種植多年了,按地理位置來說,他們所處的位置還屬於鬆嫩平原,四周都有水域,對比後世來說,種植水稻沒有問題。
“除了水稻,還要種植大量的小麥和棉花,此處冬秀奇冷,棉花、羊毛可助我等過冬,此時,柏坡棉花還能供應數十萬人使用,可隨着人越來越多,僅柏坡所種遠遠不夠,因此,我等還要研究棉花在東北的種植問題,至於羊嘛,外面就有鮮卑送來的四十萬只,好生養殖,可以不斷繁衍。”這些看起來都是小事,可對於初來乍到的柏坡人來說,不得不對它們進行討論,否則要出大問題。童飛知道,說這些足夠了,剩下的狄仁傑、藺相如比他知道怎麼做,於是開始討論下一個問題,“諸位,據孫武將軍清點,努爾哈赤部留下百姓五萬三千有餘,該如何處置啊?”
“主公,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不如把他們全殺了。”楊七郎冷不丁地站起來提建議。
童飛沒有接他的話,白起、狄仁傑、藺相如等人都不開口說話。
“大哥,不可殺啊,五萬多人,倒是不小的力量,我看不如將其戴上鎖鏈,爲建新城做苦役。”高寵不同意楊七郎的觀點,見大家不說話,起身提出留人爲奴的建議。
ωωω▪ Tтka n▪ ¢ Ο
他的建議引得一衆將領討論不止,多數人都贊同這一觀點。
“七弟,你怎麼看?”童飛知道七弟有主見,只是這傢伙不願意主動出主意,必須要點他的名才行。
白起繼續思索了一會兒才起身說:“大哥,三哥之言也不無道理,只是,我等新站一個地方,便讓其民爲奴,只會讓其他地方的百姓奮起反抗,於我柏坡大業極爲不利。大哥常常告誡我等,得民心者得天下,小弟以爲,當收服其心,爲我所用方是上策。”
果然,他的思想就是不一般,很符合童飛的心思。
童飛點着頭看向狄仁傑和藺相如問:“爾等以爲如何?”
藺相如先起身回道:“主公,七將軍所言甚是,現如今,我柏坡剛入駐東北,治下尚無百姓,況且,此地百姓多爲大漢流民集聚,異族並不算多,我等應將其視爲治下百姓,對其一視同仁,方能贏得天下百姓之心啊。”
“不錯,主公,如今正是柏坡外樹形象之際,萬萬不可讓百姓誤認爲柏坡勢力欺壓百姓,草菅人命,而是一支仁義之師。對於五萬努爾哈赤部百姓,要先行對其教化,讓其認同主公,認同柏坡,他們多爲努爾哈赤部搶來之人,本就對努爾哈赤沒有太多的歸屬感,只要主公對其廣施恩德,要做到這點也非難事。”狄仁傑接着藺相如的話頭延伸拓展。
對三人的觀點,童飛是非常贊同的。同時,經三人如此一說,衆文武都明白這樣做纔是硬道理,楊七郎等人不自覺得低下的頭。
見沒有人再有異議,童飛起身說:“不錯,諸位,在戰場上,對方是敵人,我們不把他們打倒,倒下的就是我們,可是在治理百姓方面,我們要廣施恩德,要想信,仁義者是無敵的,天下百姓都一樣,只要你對他們真心好,他們會付諸於你十倍的真心。得民心者得天下,誰要是敢朝百姓動刀子,他一定會被百姓的洪流所淹沒。另外,大家想一想,我們自己是不是百姓?毫無疑問,我們都是百姓,是朝廷眼中的異類百姓。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善待自己的同類。請大家時刻記住,我們來自百姓,只有百姓纔是我們的根基,不管到了什麼時候,我們永遠都要爲百姓謀利益。我們要把所有願意爲天下百姓謀利益的人團結在一起,把支持我們的人搞得越來越多,把反對我們的人搞得越來越少,形成一股無比強大的力量,爲天下無衣穿、無食吃的百姓創造一個安樂的家園……”
“主公說得好,屬下欽佩萬分!”童飛還沒有說完,狄仁傑和藺相如激動地站了起來,忍不住使勁對童飛的觀點進行誇讚。
“主公,大哥,英明!”所有文武皆對這個觀點認同不已。
童飛不自覺間已經將統一戰線思想的種子撒向麾下文武的心田,這將對這些柏坡的中流砥柱們的思想產生巨大的影響,也會改變他們今後對待百姓的種種行爲。
柏坡文武的心間,統一戰線思想已具雛形。
統一戰線可是了不得的法寶,只要運用得好,將對柏坡勢力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叮……恭喜主人,主人能夠順利統一治下文武的思想,智力得到大幅提升,增加智力值8點,現智力值爲59,政治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增加政治值10點,現政務值50,請主人不要太過得意忘形,再接再厲。叮……系統開始升級,主人再見。”沒想到系統還沒有升級,給他帶來了如此大的喜迅。
要知道,這段時間來,童飛做了大量的事,包括剿滅努爾哈赤勢力,他都沒有增加過智力點,現在卻增加了8點,那真是不容易。特別是增加速度最慢的政治點,一次性給了10點的增加值,讓人怎能不興奮?
既然統一了思想,童飛接着進行工作部署:“諸位,現在正值建城伊始,又是寒冬之際,須所有人同心協力,多一個人多一份力量。先由藺相如前去安撫努爾哈赤部百姓,待二十五萬百姓到達後,讓其一同進行新城建設,對待他們要一視同仁,按其工給予同等的報酬,婦女同柏坡婦女一道放牛牧羊,同樣發放報酬。所有人絕不能對他們另眼相看,更不能欺壓他們,違令者,嚴懲不貸!”
思想工作差不多了,下面要研究具體事項,童飛於是對衆人說:“好,今日議事到此爲止,諸位先下去各行其職,存孝、小七、孫武、狄仁傑、藺相如、徐光啓、宋應星、李春、鄭成功、李長庚幾人留下。”
衆文武都匆匆退出大堂去工作去了,童飛直奔議事主題,對幾人說道:“徐兄、宋兄、李兄,新城建設事關重大,建設成功與否,直接關係後世,故此,當慎之又慎。建城之首要便是規劃設計,規劃即事先確定主城在何位置,商業在何位置,居民區在何位置,市場就在何位置,這規劃設計之事我親自完成。我想問問李兄,要在新城之下建設互聯互通可容數人通行的大型排水通道,可能建成?”
李春想了一陣,點着頭說:“可以,我可率人以建石橋之原理建設排水通道,不過,主公,花銷可不小啊。”
聽李春說能建成他需要的排水管道,童飛很滿意,笑着對李春說:“排水通道好與否,可是影響幾代人的事,若是建好了,還可以作過城戰之用,不容忽視啊,就算花再多的錢,也要把它給建好了。”
“屬下定不負主公所望。”李春聽主公說開銷方面全力支持,當即做了表態。
魯班不在,建設房屋的事只能寄希望於宋應星了,爲了確保無虞,童飛問宋應星:“宋兄,各種房屋建設由你負責指揮,沒有問題吧?”
宋應星自信地說:“民房建設不在話下,至於高大的建築還是由魯班大師主持修建較好,屬下願意從旁全力協助。”
新城的建設還是要先建設民房,讓百姓先安居再建設其他的地方,對此,童飛回道:“好,新城的佔地面積要大,即使現在沒有相應的建築,也要把空地圍在新城城牆之內,城池的大小暫定方圓一百里。新城建設從民房開始,民房要建成統一的式樣,要錯落有至,排排房屋之間要留出足夠五輛馬車一齊通過的道路。城池的主路以主公府爲中心,向四方延伸,每條大道要直通城外,大道要能容二十輛馬車一齊通行的寬度,橫向的道路要形成環線,不能出現被阻障的問題,也要有能容納十五輛馬車一齊通行的寬度。”
衆人聽了童飛的話,都驚得張大了嘴巴,有必要建那麼寬的路嗎?二十輛馬車一齊通過,是不是很浪費?
他們沒有經歷過堵車的煩惱,自然不知道道路寬敞的重要性。
至於城池方圓一百里的大小,並不算太大,當年宇文愷設計並主持修建的城池最大的方圓一百多公里,這個城池只有它的一半大。
終於,狄仁傑代表大夥起身說:“主公,道路是不是太過寬闊,如此一來,銀兩開支可不小啊。依屬下看,十輛馬車一齊通行足矣。”
至於城池的大小,他倒是可以接受。
童飛搖了搖頭說:“不可,現我大漢百姓不過六千萬,固一個城池道路五輛馬車齊行便覺寬敞,可是,狄兄,若是有朝一日,百姓數以萬萬計之多,還寬敞否?”
狄仁傑等人想了一會兒,覺得童飛說得有理,便說:“主公之遠見,屬下難望項背。”
“你等可還有何異議?”童飛問其他幾人。
大家都沒有什麼不同意見,主道、環道、民居道路的寬度就這樣定了下來。這是個新城,在一片空曠的地方新建,所以,他們想讓道路有多寬就可以有多寬,哪像後來的城市,拆拆建建,建建拆拆,不知道白白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