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後,就在王錚參加完四年級升五年級的升級考試結束之後,王錚安排自己的秘書馬麗麗做的調查報告統計結果出來了。
下午四點,王錚回到家裡,放下書包便開着車急匆匆得向酒廠的方向而去。
看着統計出來的結果印證了先前王攀義跟自己說的事情,王錚非常的激動,便趕忙拿着統計結果返回了桃花嶺村。
王向忠一看,知道自己家釀的這個生薑酒可是個寶貝,下一步這銷路肯定不愁了,所以擴大生產規模成了首要的工作。
現在是陽曆的七月初,公司這邊基本上沒有多少事情,收購生薑還要等三個月的時間。然後王家現在的主要工作,是修牟汶河源頭溼地公園和在大寨鄉南倉峪村、仙女廟村建一個更大的酒廠。
溼地公園這邊現在是安排劉燦堂、劉燦路兄弟兩個負責的。然後酒廠那邊,王向忠則親自出馬。
王向忠對生薑酒廠寄予了厚望。
鄭王莊村的那個生薑釀酒廠,現在月產量是六十噸,需要消耗生薑一百八十噸。扣除成本,鄭王莊村的生薑釀酒廠,一個月的淨利潤就是一百八十萬!
而鄭王莊村這個酒廠的投資,總共也才一百多萬而已!這點投資,一個月不到就回本了。
一年下來,鄭王莊村的生薑釀酒廠淨賺兩千一百六十萬,都快趕上去年王家生薑賣給肖成強賺的錢了。
而且,搞釀酒廠和單純的收購生薑絕對是不一樣的。有了釀酒廠,王向忠和王錚可就被人稱爲農民企業家了,而收購生薑,無論他們家冷庫有多少,收購生薑的規模有多大,王向忠和王錚也只不過被人看作是個農民二道販子。
南倉峪和仙女廟村那邊的酒廠大約需要兩個多月以後纔會建成投產,這個釀酒廠的生產規模是鄭王莊村那邊那個的五倍,也就是說,將來這個酒廠投產以後,一年就會爲王家帶來一個億的純利潤。
這還遠遠不夠!
因爲,王家現在一年能收購上來的生薑數量,大約在十萬噸左右!而兩個釀酒廠一年消耗的生薑,也才只有一萬多噸而已!
當然了,因爲今年王向忠跟肖成強還有供貨合同,所以除了扣除明年生產需要的一萬噸生薑以外,其餘的生薑還需要全部賣給肖成強。
然後今年王向忠和王錚商量着,從肖成強手裡今年賺他個七八千萬,然後下一步就可以考慮繼續建生薑釀酒廠的分廠了。
要想靠着姜酒發財,這產量必須要及時跟上去。
王向忠和王錚商量,等生薑收購完了之後,肖成強把貨款打到公司的賬上之後,下一步就要繼續建更大規模的生薑釀酒廠。
王家光在大寨鄉的生薑種植基地就有年產十萬噸生薑的規模了,所以下一步王家的釀酒廠最少也要有年消耗十萬噸生薑的能力。
十萬噸生薑,按照現在的釀酒配方,大約可以生產三萬三千三百噸生薑酒。現在王家每生產一斤生薑酒就要賺十五塊錢,那麼生產三萬三千三百噸生薑酒,則最少要賺十億!
明年,也就是1996年,估計王家生產的“贏天下”牌生薑酒的產銷量,就會達到三萬三千噸,而盈利,則會達到十億!
生產生薑酒,要比直接將生薑賣給肖成強,多賺十倍!
而且,現在因爲要打市場的緣故,生薑酒的定價偏低,還有很大的提價空間。當明年王家的釀酒廠規模達到年產三萬三千三百噸的時候,生薑酒價格每斤提價一塊五毛錢,王家公司的利潤就增加一億。
這些賬都好算,所以王向忠對於開釀酒廠的興趣,一下子超過了其他所有的投資項目。
實際上1995年王家投資的項目除了溼地公園和釀酒廠以外,方誌堅正在桃花嶺村南嶺搞大棚蔬菜的實驗,而趙方路則在蘋果園那邊研究如何將養殖業和種植業統籌協調發展,形成生態農業。
不過,方誌堅和趙方路的項目投資都比較小,只有二三十萬的樣子,比起溼地公園和釀酒廠的投資,實在是不值一提。
鄭王莊村那邊的生薑釀酒廠的生產規模是年產720噸生薑酒,然後投資時一百萬。而仙女廟和南倉峪那邊的生薑酒廠的投資總額則是五百萬。
王向忠和王錚商量着,下一步1996年的時候,要繼續擴大生薑酒的生產規模,這個投資建廠的總額,至少在五千萬以上。
也就是說,1996年,王家的生薑酒生產規模就要達到三萬三千三百噸以上,把大寨鄉生產的全部生薑全部消耗掉。
有了初步的計劃之後,下一步就是選址建廠了。
其實在選址這個問題上,王錚有自己的小算盤。
他打算藉着明年生薑酒擴大生產規模的契機,然後將前世自己記憶中魯中鋼鐵廠97年以後大發展所佔的鋼城縣的地全部都佔過來。鋼城縣地處山區,地勢平坦適合建廠的地方並不多,如果自己把所有適合建廠的地都給佔過來,然後下一步魯中鋼鐵廠在鋼城縣就沒了發展空間。
王錚的想法很單純,鋼鐵廠是污染企業,我絕對不會讓你像前世那樣搞得規模那麼大,結果還賠錢那麼嚴重。你就老老實實得給我發展精品鋼,做好環境保護,處理好三廢,我絕對不找你麻煩。要不然……哼哼,到時候絕對讓你在鋼城縣過不下去。
本着這個想法,王錚便根據前世的記憶,在鋼城縣地圖上面畫了十個圓圈,交給王向忠。然後,王向忠拿着王錚圈好的地圖,便去找鋼城縣的書、記鄭華去了。
鄭華一見是財神爺來了,高興地將王向忠讓到了辦公室裡面。
聽完了王向忠的話,鄭華當即拍板,表示縣裡百分之二百地支持王向忠的投資。
對於王家的投資,縣裡是絕對歡迎的。三個月的時間廠子就建成投產,完了之後第四個月就有效益,縣裡接着就有稅收,這樣的投資,哪個書、記要是不支持的話肯定是腦子有問題了。
1996年投資建廠的廠址選好了之後,王家立馬便安排人拿着手續到十個分廠廠址進行前期的地上附着物賠償工作,接着便開始拉院牆把地都圈了起來,就等着今年把生薑都賣了,資金到位之後,開始建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