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錢紀雲的奮鬥

如果是傳統王朝裡的教化,其定義大概就是發展文風,培養士子之類的,但是在大唐王朝教化的定義卻是有些不太一樣。

在大唐王朝,教化的定義是‘忠君愛國’,或者省略一點,那就是忠君!

忠君教育,這纔是教化的重點,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所以在碼頭迎接國內來的艦隊時,他其實都沒把心思放在童尚超等人身上,而是惦記着艦隊裡上搭載的一部分貨物。

什麼貨物?

大唐朝報以及各類書籍!

這些纔是他最看重的東西!

大唐朝報,作爲大唐王朝唯一的官方喉舌報紙,其發行可不僅僅是在國內地區,在海外領地同樣能夠看見這份報紙的身影。

因爲官方明確要求,但凡是大唐領土,就要有大唐朝報!

同時,這也是在海外的官員以及商人乃至普通移民,瞭解過國內動態的主要,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渠道了。

官員們要從大唐王朝上分析國內政壇的動向,帝國重大方針,從而調整自己的施政方向。

商人們同樣是要從上面瞭解帝國在工商業方面的各種最新政策,從而調整經營,尋找商機。

就算是普通人也是需要從中瞭解帝國的各種政策,因爲上面的諸多政策,都是和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

哪怕是距離本土遙遠無比的戈河州,也是因爲這個命令,每一次國內有船隊出發的時候,都是會攜帶大一堆的大唐王朝出海。

童尚超的艦隊裡,同樣是攜帶了幾乎是宣平十年發行的所有大唐朝報,此外還有從國內帶來的諸多書籍。

給艦隊方面的童尚超等人舉行了歡迎宴會後,錢紀雲就是回到了自己的州衙門裡,然後開始簡單的翻看眼前的一大堆的大唐朝報。

上一次他看到的大唐朝報,還是宣平九年發行的呢,而宣平十年發行的大唐朝報,他還沒有看過呢,身爲一個帝國官員,不看大唐朝報,這是跟自己的仕途過不去,不看上頭的朝報,瞭解最新的帝國政壇以及政策動向,犯錯了都不知道。

隨手從中抽出來一份朝報看,這是二月發行的一份朝報,上面的頭版就是聖天子在金陵城郊外祈豐壇舉行盛大的親耕儀式。

報道上說天子親自耕完足足一畝地,以身作則勸民務農,同時還同時舉行祭天儀式,祈求風調雨順,農業豐收。

親耕儀式,這幾乎是目前大唐王朝來每年最重大的儀式,它結合了親耕和祭天,是非常隆重的。

不過這種事也是每年的慣例了,錢紀雲看的重點也不是這個,他看的重點是陪同天子進行親耕儀式的到底有什麼人。

因爲在這種每年最重大的儀式裡,誰給天子牽牛,誰給天子扶犁,誰平整土地,誰播種,誰施肥,那都是有講究的,而且每年的人員並不固定,但是有一點卻是可以確認的,那就是從這個名單裡,那麼你就會發現誰依舊受到聖天子的信任,誰又要即將爬起來,誰要下臺了。

因爲不是什麼人都能夠有這個殊榮的,按照往年的經驗,能夠有這種資格的人,都是帝國重臣,除了德高望重的柳八苟等人外,其他人最次的也是從二品,陸海軍中將以上的人。

不客氣的說,親耕儀式上陪同臣子的名單,那都是代表着帝國政壇的變動!

宣平九年,當時以吏部左侍郎的身份,首次陪同天子親耕的盛商照大人,在四月份的時候,就是被詔入御書房,任行走大臣,時隔兩月,也就是宣平九年六月,盛商照從吏部左侍郎調任禮部,任尚書。

此外在宣平八年,之前幾次親耕儀式都是陪同天子親耕的御書房值班大臣錢夢久,意外的沒有陪同親耕,而在宣平八年八月,錢夢久年老乞骸骨上書致仕,聖天子三不準後,無奈準其所奏。

幾乎每一次親耕儀式上人員的變動,都是代表着至少是尚書,中將級別這種軍政高層的變動,這種情況,也是帝國所有官員,甚至是普通人都是非常關注的重要原因。

而對於李軒來說,其實也是利用這個親耕儀式,向外面透風,同時試探百官以及天下的反應,畢竟高層的變動是牽一髮而動身,不做足準備的話,是很容易出現麻煩的。

比如說錢夢久,這個黃竹山時代就是從龍的重臣,多年來一直身居高位擔任御書房值班大臣,但是說實話,這人能力有限,早幾年前李軒就是發現這個人跟不上帝國的發展了。

也就是還算勤勉,這才勉強支撐着,但是隨着帝國的攤子越來越大,事情越來越多,他的能力終究是跟不上來了。

再加上他也是身居高位多年,這御書房值班大臣的位置也不可能一直讓他做下去,帝國政壇是需要保持流動的,一堆老人一直霸佔着位置,下頭一大票在尚書,侍郎位置上傲了多年的人老早就巴望着上位了。

所以纔是會在宣平八年的親耕儀式上試探百官,結果錢夢久自己也知趣,而且其他重臣也是沒有太大的反對聲音,所以纔是讓錢夢久成功緻仕,成爲了帝國曆史上第三位下臺的御書房值班大臣。

同時李軒還首次擴張了御書房值班大臣的人數,從七人擴充到九人,擴充的這兩個名額,一個是內閣那邊的,而另外一個卻是翰林院這邊。

給內部那邊的名額,也是有講究的,這是專門給商部尚書準備的。

這也就形成了,目前兩年御書房值班大臣的人員構成:軍方兩人,分別是陸軍一人,海軍一人;獨立機構三人,分別是督察院一人,大法院一人,翰林院一人;內閣方面四人,分別是農部一人,吏部一人,稅部一人,商部一人。

這九人,構成了目前帝國政壇的最高層!

親耕儀式事關高層人員變動,錢紀雲自然是要第一時間關注的,不過他仔細掃了一遍後,卻是也看不出什麼來有什麼大人物要下臺。

因爲今年的名單雖然和去年不一樣,但是總體變動也不算大,只是多了兩個新面孔,不過這兩個新面孔都是侍郎級別的,還影響不了大局,頂多就是升任尚書而已。

但是帝國政壇裡,尚書級別的高官也不少呢,內閣裡的部級機構足足有十六個呢,此外除了部外,內閣那邊還有六個直轄司,這個直轄司雖然比尚書的正二品低一些,但那也是從二品的高官。

看過這親耕的報道後,錢紀雲繼續翻看其他的大唐朝報。

這連續看了十幾份後,卻是讓他看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報道,這份報道是說內閣召開會議,商議稅部改革一事。

雖然這種前期通報式的報道,只是說高層討論稅部改革,但是絕對不會說具體怎麼改革的,因爲這種通報基本上就是用來試探各種反應的,說的都是一些模棱兩可的東西,然後上頭就是根據反應做出對策。

這稅部改革怎麼改?

最近幾年帝國早就是有過不止一次的討論了!

因爲稅部的權力實在是太大了,以往的帝國剛建立,還不覺得有什麼,但是隨着帝國統一國內,然後逐步發展的時候,稅部權限太大的問題就是頻繁冒出來了。

因爲早年稅部不僅僅管着收稅,而且還管着海關,管着金融,管着預算,管着文武百官薪資發放等各種事務,基本上大唐王朝裡和錢有關的,他們都管。

前幾年第一次改革的時候,海關事務被剝離了出來,成爲了內閣直轄司,但是稅部的權力依舊龐大無比。

而稅部因爲權力大,同時做事也是有些肆無忌憚,百官向來都是對稅部不感冒的,想要把稅部肢解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這一次,恐怕又有人想要對稅部動手的,而且估計人還不少,分量還不輕,只是不知道帝國第一大奸臣,御書房值班大臣,稅部尚書錢祧裡能不能頂住壓力。

錢紀雲幾乎都可以想象的到國內政壇會因爲稅部改革一事而掀起的劇烈風波,如果他還在國內任職的話,少不得要寫一封摺子上去的,堅決支持把稅部拆分。

可惜的他人在海外,這就算是寫了摺子,恐怕也要大半年纔會送回國內,等他的摺子送回到國內,估計稅部改革一事不管是成還是不成,但是早就分出勝負了,那裡有他上摺子的機會啊!

唉,想到這裡,錢紀雲就是嘆氣!

這戈河州是不能再待下去,必須想辦法調回去!

但是他雖然在國內也有一些人脈,但是這些人脈當初無法阻止他被貶戈河州,今天同樣也是無法把他帶回去,唯今之計,也只能是在戈河州做出成績來了。

教化!

必須辦好!

下定了主意的戈河州,決定明天就去找印度總督霍崇山,讓他支持自己籌辦戈河州州學校。

霍崇山剛來到此地的時候,就是想着在此地辦一所官學了,這所學校,面向的自然是不可能土著,而是戈河州的大唐移民們。

沒有什麼比教育,能夠更好的向人傳輸忠君概念了。

大唐西洋公司雖然說也算是半個官方背景的機構,但是他們的商業氣息太過濃厚了,天天都是錢啊錢的,根本就沒有重視過忠君教育。

他必須向霍崇山申明忠君教育的重要性,即便戈河州是大唐西洋公司的領地,但它依舊是帝國領土,這裡生活的移民依舊是帝國子民。

但凡是帝國子民,就必須忠君!

因此忠君教育是刻不容緩的,如果霍崇山還是以經費不足之類的理由進行推脫,那麼他也不介意參上一本!

第九百八十三章 《送石霍赴琉球》第七百二十八章 強攻!車輪戰!第三百七十一章 宋志文仰天狂笑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瀝青公路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只要你買不起,沒有我們賣不了的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我們大唐海軍要無敵於天下啊第三百零五章 掉頭就跑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你好,世界第二千二十三章 海軍的戰艦越來越奇葩啊第三百零八章 主力決戰第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等強軍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鋼鐵大橋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戰艦大型化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大唐的自由貿易政策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工業標準化第八百零七章 盛大的入城儀式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安南人在非洲第九百九十章 罰款當面繳清,概不賒欠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計第九百章 月黑風高血雨夜第四十五章 鬼子進村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詭異的發展第八百七十六章 皇帝對皇帝的對決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海盜也買軍艦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 這太子當的真累第二十九章 備戰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妄議國本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重建東勝城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大一點再大一點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大唐帝國的精英教育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海軍博物館第四百四十二章 三千俍兵滅僞唐第八十八章 分兵疾行第四百二十一章 關本官屁事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大唐的實力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臭名昭著的第四艦隊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海軍戰車第二千一百三十章 金陵堵車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陸軍也窮第五百四十七章 絕不放棄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 下了狠心的韃靼人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齊廣號通訊艦第九百八十章 陳立夫的孤獨和驕傲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龐大的西海艦隊第一千零九十章 天子不是人第六百一十章 軍械產量大躍進第二千七十八章 煤炭戰爭第六百九十七章 冒險誘敵第一百九十章 殺敵一人賞千戶第五十二章 有人要搞事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御覽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大隅縣籌備特使第兩百四十三章 送銀子送女兒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騎兵殺出長城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敗家子第兩百六十六章 要不打一炮試試?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讀書人講究的是風雅第九百五十九章 翰統的絕密報告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印度洋決戰方案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陳立夫風波再起第九百四十八章 第一槍騎兵團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要場面有場面要感動有感動第一千零二十章 尷尬的海軍榴彈炮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揚帆美洲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被堵死了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心滿滿的宋知府第六百三十六章 越粗越好,越長越好(第三更求月票)第七十九章 曾子云的驕傲與不屑第二千一百七十四章 急迫的陳立夫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抄襲大唐的葡萄牙人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坐穩扶好,老子要飆船了第二千一百七十七章 不甘落後的西班牙人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葡萄牙的悲哀第四百五十九章 陛下你好壞(第四更)第二千九十八章 該死的大唐人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干涉歐洲第五十一章 珠兒望風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北美是好是壞?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軒的天大謀劃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十萬第八百五十八章 俞大猷被俘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聖巡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在大唐人面前一定要體面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 舉國工程第兩百一十八章 絕望中的刺刀衝鋒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沒有需求創造需求也要搞第一百四十二章 說不出的詭異第四百五十二章 朕知道了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印度洋決戰方案第兩百二十六章 是打還是逃?第二千一百二十一章 採購裝甲車第二千一百九十二章 持續敗家的陸海軍第二千一百四十七章 運河首航第二千五十七章 要讓更多大唐人買得起車坐的汽車第五百六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二千三十四章 大唐奇蹟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暴戾的畢志安第三十三章 柳八苟獻策第八百八十二章 正德皇帝笑了(必看)第二千九十四章 煤炭戰爭下的英格蘭
第九百八十三章 《送石霍赴琉球》第七百二十八章 強攻!車輪戰!第三百七十一章 宋志文仰天狂笑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瀝青公路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只要你買不起,沒有我們賣不了的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我們大唐海軍要無敵於天下啊第三百零五章 掉頭就跑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你好,世界第二千二十三章 海軍的戰艦越來越奇葩啊第三百零八章 主力決戰第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等強軍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鋼鐵大橋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戰艦大型化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大唐的自由貿易政策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工業標準化第八百零七章 盛大的入城儀式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安南人在非洲第九百九十章 罰款當面繳清,概不賒欠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計第九百章 月黑風高血雨夜第四十五章 鬼子進村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詭異的發展第八百七十六章 皇帝對皇帝的對決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海盜也買軍艦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 這太子當的真累第二十九章 備戰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妄議國本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重建東勝城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大一點再大一點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大唐帝國的精英教育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海軍博物館第四百四十二章 三千俍兵滅僞唐第八十八章 分兵疾行第四百二十一章 關本官屁事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大唐的實力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臭名昭著的第四艦隊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海軍戰車第二千一百三十章 金陵堵車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陸軍也窮第五百四十七章 絕不放棄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 下了狠心的韃靼人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齊廣號通訊艦第九百八十章 陳立夫的孤獨和驕傲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龐大的西海艦隊第一千零九十章 天子不是人第六百一十章 軍械產量大躍進第二千七十八章 煤炭戰爭第六百九十七章 冒險誘敵第一百九十章 殺敵一人賞千戶第五十二章 有人要搞事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御覽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大隅縣籌備特使第兩百四十三章 送銀子送女兒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騎兵殺出長城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敗家子第兩百六十六章 要不打一炮試試?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讀書人講究的是風雅第九百五十九章 翰統的絕密報告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印度洋決戰方案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陳立夫風波再起第九百四十八章 第一槍騎兵團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要場面有場面要感動有感動第一千零二十章 尷尬的海軍榴彈炮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揚帆美洲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被堵死了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心滿滿的宋知府第六百三十六章 越粗越好,越長越好(第三更求月票)第七十九章 曾子云的驕傲與不屑第二千一百七十四章 急迫的陳立夫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抄襲大唐的葡萄牙人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坐穩扶好,老子要飆船了第二千一百七十七章 不甘落後的西班牙人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葡萄牙的悲哀第四百五十九章 陛下你好壞(第四更)第二千九十八章 該死的大唐人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干涉歐洲第五十一章 珠兒望風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北美是好是壞?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軒的天大謀劃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十萬第八百五十八章 俞大猷被俘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聖巡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在大唐人面前一定要體面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 舉國工程第兩百一十八章 絕望中的刺刀衝鋒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沒有需求創造需求也要搞第一百四十二章 說不出的詭異第四百五十二章 朕知道了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印度洋決戰方案第兩百二十六章 是打還是逃?第二千一百二十一章 採購裝甲車第二千一百九十二章 持續敗家的陸海軍第二千一百四十七章 運河首航第二千五十七章 要讓更多大唐人買得起車坐的汽車第五百六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二千三十四章 大唐奇蹟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暴戾的畢志安第三十三章 柳八苟獻策第八百八十二章 正德皇帝笑了(必看)第二千九十四章 煤炭戰爭下的英格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