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八十八章 直線引發的衝突

不過中非十二國是零散分配的,當年地方大,都是隨便安置的,所以北邊有馬迪城附近的中非王國,但是中非王國往南幾百公里,都是空白地帶,空白地帶之南纔有其他南洋的遷移國家。

中非十二國零散的各自佔據了一片沿海區域,這中間依舊有大量的空白區域可以安置。

所以大唐是把這剩下的地區則是分散安置了印度半島十六國。

這些都是之前印度半島中南部地區的三十六國聯盟裡的成員國。

至於爲啥三十六國聯盟只剩下十六個王國了,那是因爲三十六國聯盟把莫臥兒王朝幹掉,殺入新德里後,他們自己就是爆發了內亂,緊接着相互廝殺,殺到現在,三十六國聯盟已經只剩下十六國了。

在帝國南非洲以北,也就是林波波河以北的一片莫桑比克地區的南部沿海平原地區,這一片比較富饒的地區則是分配給了大唐帝國之前在印度半島控制的幾個傀儡王國。

人家老老實實當傀儡十幾二十年,給大唐人做牛做馬這麼多年,總得給人家一點甜頭不是,這不,大唐人特地把這一片沿海地帶分給了他們,雖然各自分到的沿海地區不算大,但是靠近林波波河南邊的大唐控制區,並且臨近大唐人在非洲東海岸的第一大港口,也是大唐在非洲僅有的一個採取局部本土化的港口城市馬普托港。

所以別看人家分到的地盤小,但是就待在大唐人邊上,而且還是大唐人局部本土化城市的邊上,以後發展大大滴有!

這個好處,就算是西班牙人和韃靼人都難以獲得的。

這是他們多年忠誠所換回來的!

帝國和各國土著們在過去一年裡陸續達成協議,授予了一共四十三個歐洲以及印度半島、西亞等地區的土著王國、公國、部落等在非洲殖民地。

所有土著國家所分得的殖民地,都是擁有固定標準的,比如都有沿海地帶,同時向內陸延伸數百公里,這一片往往都是大唐外務部的官員們直接拿着尺子在地圖上畫的,所以各國的殖民地分界線都是直來直去。

但是,大唐也只是分配了他們這一片沿海區域而已,至於更廣闊的內陸地區,大唐帝國沒有給予任何明確的規定。

不管不問的意思就是,你們以後自己去搶吧,誰搶到的就是誰的,反正我們大唐不管。

如今韃靼人在尼日爾河流域的一系列行動,就是根據這一政策進行的,同樣這一條政策,也是韃靼人放棄了其他區域,選擇了這一區域的緣故,就是因爲有一條通航條件不錯的尼日爾河可以讓他們快速向內陸擴張。

其他各國也都是在抵達殖民地後,第一步是修建沿海的據點,第二步往往就是沿着河流深入內陸,甭管有沒啥價值,先把地方佔了再說。

以後可以再慢慢考慮這地方有沒有開發價值。

而最重要的是,先把自己的地盤向內陸延伸,避免臨近的國家來一個彎道超車,封堵住自己向內陸擴張的通道。

如果真被臨近的國家封堵了向內陸擴張的通道,那麼到時候極有可能就會爆發戰爭了。

這也是韃靼人以及瑞典人到了非洲之後,都是迅速向內陸延伸的重要原因,他們都不想被對方繞過來,然後封堵住自己的向內陸擴張的空間。

但是雙方在前期擴張的時候,都是下意識的選擇了向大唐人加納州方向擴張。

當他們一直向北延伸了數百公里,繞過了大唐帝國的加納州之後,然後他們就不可避免的在這一區域發生了接觸。

儘管剛開始的時候,雙方都是非常的剋制,但是這事可不僅僅是搶地盤,更是爲了封堵對手殺入己方的內陸縱深,所以哪怕是還沒有爆發軍事上的衝突,但是雙方已經是不約而同的在這一地區開始設立防線,部署兵力了。

等到有一方安耐不住的時候,也許戰爭就會爆發了。

但是,瑞典人和韃靼人沒有先打起來,反倒是南邊的北羅安達地區的英格蘭、蘇格蘭以及威爾士三國先在非洲打了起來。

這三國在非洲的地區,也都是連接在一起的,英格蘭在南邊,威爾士在中部,蘇格蘭在北邊,這種格局其實和他們在英倫三島上的格局很類似。

而最關鍵的是,上述三國在英倫三島上可是持續打了好些年了。

早年的煤炭戰爭持續了大概三年後,蘇格蘭和威爾士等地區的聯軍擊敗了英格蘭王國,最後促使了威爾士王國的正式成立。

後續平靜了一年,但是後續隔一段時間總是會發生一些戰鬥。

大多時候,實力弱小的蘇格蘭和威爾士會聯合起來對抗英格蘭。

他們到了非洲之後,很快就是在當地發生了衝突,衝突不僅僅是因爲內陸擴張的衝突,還有一些殖民地本身的衝突。

前面說了,大唐的外交官給各國劃分殖民地的時候,並沒有太用心,都是簡單的直接拿着尺子在地圖上畫直線的。

這樣的劃分方式看起來似乎很整齊,全都是直來直去的分界線。

但是這種直來直去的分界線看起來清晰了,但實際上也造成了其他麻煩,比如說河流是彎曲的,一段在a國境內,一段在b國境內,而且多個彎曲情況下,往往會出現多次的反覆。

而a國的船隻想要通航的話,是不可能只跑位於本國境內的河段,還得跑b國境內的河段!

這樣問題就來了,b國境內的河段是人家的領土啊,你a國的船隻跑過去肯定不行啊。

雖然說雙方也能夠坐下來談一談,來一個相互通航的,但是英倫三國那都是打了好多年仗的國家啊,這事雖然談了談,但是根本沒談成。

而河流通航問題只是其中之一,其他的類似的問題也有,比如說灌溉問題。

英格蘭三國在非洲的戰爭,就是起源於灌溉!

人家英格蘭人看見無法談成通航問題,於是乎直接把位於本國境內的一個小河的河段給人口封堵截留了,讓河道改道,這樣既可以灌溉農田,又可以弄出新河道來通航,豈不是美滋滋。

但是隔壁的威爾士一看自己家下游的河道連河水都沒有了,肯定要罵娘啊,這罵着罵着雙方就開片……

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英格蘭辦海軍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逼急了的韃靼人第七百零九章 奔襲武昌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大唐黑虎第三百七十八章 信心爆棚第七百一十二章 嶽州困局第兩百零四章 攻打正泰縣城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唐第一艘戰列艦第八百零二章 陳立夫的寒竹圖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蒸汽坦克第兩百二十章 不讓走就屠城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意見相左第六十六章 大唐興廢,在此一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明軍的陰謀第二千一百二十五章 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第三百八十七章 古怪的明軍第八百六十一章 新老交替第六百九十七章 冒險誘敵第二千三十一章 絕望的大唐鐵路總公司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無奈的俺答汗第五百九十章 陸海之爭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考覈承襲制第四百二十一章 關本官屁事第三百三十章 投降也不叫我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去草原看風景第八十六章 能吃能用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海盜是沒有國界的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傻眼的陳立夫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陳立夫的宣平盛世(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王霸基業已成!第八百一十四章 挺直了腰桿的內閣第七百三十章 不要臉的張嶽第九百零七章 大唐稅部就是這麼牛逼!第三百八十五章 給老子開炮!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前無畏戰列艦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每一個殖民地安都是代表着一場戰爭第二千一百八十五章 緊抱大唐大腿的重要性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探索新航線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這破鏡子真能拍賣出去?第六百一十四章 欣喜若狂的明軍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巴庫協議第五百七十四章 御駕親征廣州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罰金狂歡第二十三章 搶糧搶女人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放風箏戰術第二千七十九章 全球性民族第兩百六十六章 要不打一炮試試?第七百八十五章 王以旗議和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陷入泥濘的登陸部隊第五百五十二章 肇慶兵工廠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去哈密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陳立夫被參第兩百一十二章 爲陛下殺出一條血路第六百五十八章 不要臉的僞唐官員(求月票)第六十八章 一臉楞逼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海戰新時代襲來第十章 夜深了,歇息吧第四百三十一章 銀子和女人都是我們的!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顧大局的海軍第一千一百章 令人生畏的公司艦隊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陸軍的‘海上戰車’第二千一百九十章 大學士陳立夫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心滿滿的宋知府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重量級人物下場了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 伊麗莎白昭儀第二千一百八十九章 陳立夫致仕第九百六十章 大唐巡警在行動!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身爲一個大唐人要時刻保持體面第二千章 君臣有別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何父在庫裡第二千零五章 平衡構架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讓人絕望的實力差距第八百九十一章 巷戰危機第八百三十三章 挺進揚州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巴庫協議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金髮碧眼的韃靼軍隊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印度洋艦隊第八百七十五章 讓人流口水的戰利品第九百八十九章 張嶽逃亡記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產能過剩第五百六十七章 做人得謙虛第二千一百二十七章 得松江者得天下第二千二十六章 全民富足的希望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馬六甲還能守多久?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僞唐第二千一十八章 只有士紳沒有商人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勳爵和封地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蒸汽機廠商的戰爭第五百四十一章 死都要搞蒸汽機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陳立夫面聖述職第二千一百九十六章 第二次工業大發展第六百零二章 炮聲隆隆第四百八十四章 奪柳州迎聖駕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大唐西洋貿易公司的困局第二千三十章 堂堂御書房大佬第四百五十二章 朕知道了第九百五十一章 驚天大案第八百九十一章 巷戰危機第六百四十九章 膠着第一百七十一章 曾子文震驚記
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英格蘭辦海軍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逼急了的韃靼人第七百零九章 奔襲武昌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大唐黑虎第三百七十八章 信心爆棚第七百一十二章 嶽州困局第兩百零四章 攻打正泰縣城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唐第一艘戰列艦第八百零二章 陳立夫的寒竹圖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蒸汽坦克第兩百二十章 不讓走就屠城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意見相左第六十六章 大唐興廢,在此一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明軍的陰謀第二千一百二十五章 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第三百八十七章 古怪的明軍第八百六十一章 新老交替第六百九十七章 冒險誘敵第二千三十一章 絕望的大唐鐵路總公司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無奈的俺答汗第五百九十章 陸海之爭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考覈承襲制第四百二十一章 關本官屁事第三百三十章 投降也不叫我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去草原看風景第八十六章 能吃能用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海盜是沒有國界的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傻眼的陳立夫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陳立夫的宣平盛世(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王霸基業已成!第八百一十四章 挺直了腰桿的內閣第七百三十章 不要臉的張嶽第九百零七章 大唐稅部就是這麼牛逼!第三百八十五章 給老子開炮!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前無畏戰列艦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每一個殖民地安都是代表着一場戰爭第二千一百八十五章 緊抱大唐大腿的重要性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探索新航線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這破鏡子真能拍賣出去?第六百一十四章 欣喜若狂的明軍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巴庫協議第五百七十四章 御駕親征廣州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罰金狂歡第二十三章 搶糧搶女人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放風箏戰術第二千七十九章 全球性民族第兩百六十六章 要不打一炮試試?第七百八十五章 王以旗議和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陷入泥濘的登陸部隊第五百五十二章 肇慶兵工廠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去哈密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陳立夫被參第兩百一十二章 爲陛下殺出一條血路第六百五十八章 不要臉的僞唐官員(求月票)第六十八章 一臉楞逼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海戰新時代襲來第十章 夜深了,歇息吧第四百三十一章 銀子和女人都是我們的!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顧大局的海軍第一千一百章 令人生畏的公司艦隊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陸軍的‘海上戰車’第二千一百九十章 大學士陳立夫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心滿滿的宋知府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重量級人物下場了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 伊麗莎白昭儀第二千一百八十九章 陳立夫致仕第九百六十章 大唐巡警在行動!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身爲一個大唐人要時刻保持體面第二千章 君臣有別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何父在庫裡第二千零五章 平衡構架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讓人絕望的實力差距第八百九十一章 巷戰危機第八百三十三章 挺進揚州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巴庫協議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金髮碧眼的韃靼軍隊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印度洋艦隊第八百七十五章 讓人流口水的戰利品第九百八十九章 張嶽逃亡記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產能過剩第五百六十七章 做人得謙虛第二千一百二十七章 得松江者得天下第二千二十六章 全民富足的希望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馬六甲還能守多久?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僞唐第二千一十八章 只有士紳沒有商人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勳爵和封地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蒸汽機廠商的戰爭第五百四十一章 死都要搞蒸汽機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陳立夫面聖述職第二千一百九十六章 第二次工業大發展第六百零二章 炮聲隆隆第四百八十四章 奪柳州迎聖駕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大唐西洋貿易公司的困局第二千三十章 堂堂御書房大佬第四百五十二章 朕知道了第九百五十一章 驚天大案第八百九十一章 巷戰危機第六百四十九章 膠着第一百七十一章 曾子文震驚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