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鳥槍換炮的南越人

南越王國如今裝備的軍械,可比在南洋地區裝備的裝備好多了,以往他們只是使用冷兵器和火繩槍而已。

但是他們抵達非洲後,根據他們和大唐達成的一系列協議,南越王國的在非洲的軍隊已經是棄用了火繩槍,換上了燧發槍以及更加新型的滑膛炮。

武器的裝備水品比以往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他們裝備的所有軍械,甚至連軍服在內,都是大唐的國防企業專門爲了出口而研發生產的一系列軍械、軍需。

比如說南越王國手裡頭裝備的火炮,就是大唐最新的出口型號。

雖然說還是滑膛炮,但是性能卻是沒的說的。

大唐出口的各種滑膛炮都是採用鐵鑄造的炮管,比以往的青銅炮管更加的廉價,成本更低。

而且大唐的鋼鐵技術那是沒的說的,哪怕是鐵鑄火炮,身管壽命也能夠比肩青銅火炮了,而且重量也是非常的輕的。

同時炮管鑄造的更加精良,也就讓射程更遠,更加精準。

其中專門爲出口而研發,預計給各國陸軍裝備的三十二年型一百二十毫米野戰炮,口徑達到一百二十毫米,身管達到了十四倍。

其對步兵縱列的有效殺傷範圍,能夠達到六百米以上,這個六百米的概念是炮彈在六百米外落地,依舊能夠貫穿敵軍步兵一整個隊列,擁有極高的動能,由此可見其威力。

如果只談論命中精度,不考慮實心炮彈的動能,那麼其有效命中能夠達到九百米到一千米之間。

其全炮重量卻是隻有一噸左右,加上前拖車、彈藥車的話,整個炮組的重量也只有一點六噸。

雖然這樣的滑膛炮對於大唐陸軍裝備的一系列射程已經是奔着好幾千米去的後裝線膛炮乃至老舊的前裝線膛炮而言,自然是差的很,但是也依舊讓大唐軍方對這種新型滑膛的出口加以限制。

畢竟這種滑膛炮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足以威脅大唐的軍隊了。

該炮的出口,需要進出口委員會的專門審批,獲得軍方的許可後才能夠出口,並且是限量出口,目前該炮只出口了大約兩百多門,大部分都是集中在歐洲戰場上,主要裝備西班牙、葡萄牙人、法蘭西、那不勒斯、瑞典王國等,每個國家的軍隊都不多,少的幾門,多的十幾門。

裝備最多的西班牙人軍隊,也就只有三十多門而已。

還有少部分則是針對性的出口給了搬遷到非洲的幾個南洋國家,其中就有南越王國,只不過數量很少,也就幾門而已。

畢竟這樣的火炮放在滑膛炮時代那是屬於典型的大殺器了,其有效射程和威力都大大超過了其他國家同口徑的滑膛炮,買的太多,容易給大唐自己也造成麻煩。

當代其他國家,比如說韃靼人或者歐洲人自行鑄造的同口徑的十二磅炮,哪怕是採用青銅鑄造,其有效射程和炮彈的殺傷力也遠遠低於這個數字。

畢竟他們和大唐的技術工藝差距實在太大。

同樣是滑膛炮,大唐做出來的成本更低,威力更大,射程更遠,甚至身管壽命都更長。

大唐最近這些年出口的火炮,更多的還是三十年型九十毫米滑膛炮,這玩意口徑只有九十毫米,身管十六倍,重量適中,只有三百多公斤,有效射程也不錯,就是口徑小了點,所以威力自然也就差了點,但是也比其他國家的六磅炮強太多。

這款三十年型的九十毫米滑膛炮,也是歐洲人口中的大唐六磅炮,纔是目前全球戰爭裡的主角。

大唐六磅炮的重量適中,對於地形的適應性比較強,而且很關鍵的是,這玩意很便宜不說,性能還不錯,很受各國的歡迎。

哪怕是韃靼人也是從各種途徑,包括走私、戰場繳獲等方式弄來了幾十門,組建了好幾個大唐六磅炮營呢。

至於說仿製生產!

外形他們是可以仿製的,但是仿製出來的火炮性能卻是遠遠不如大唐生產的原裝貨。

歸根到底自然是因爲他們的冶金、加工工藝不行,根本就沒辦法仿製。

仿製不了,但是這炮又好用,自然是隻能進口了。

因此該款三十年型九十毫米滑膛野戰炮乃是最近五六年大唐最爲暢銷的火炮,每年都是大量出口。

如今南越王國在非洲的軍隊裡,就有兩個裝備了兩個九十毫米滑膛炮的炮兵營,有着三十幾門呢。

除了火炮外,南越王國裝備的火槍也是大唐的燧發槍宣平十五年式步槍,這款十八毫米口徑的燧發槍以前乃是大唐陸海軍近衛軍乃至國內的巡警等執法機構,民兵的標準用槍,十多年的裝備歷史裡,僅僅是官方,也就是正規軍以及執法機構等,就是陸續採購裝備、儲備了大約三百多萬支。

而這還不包括民間保有量!

海外殖民地裡,民間的武器保有量是非常巨大的,基本每家每戶都會有一杆滑膛槍,如果家中有幾個青壯被編入民兵的話,那麼還會有好幾杆滑膛槍呢。

反正在海外領地,不管是正規矩還是民兵甚至是普通青壯,都是人手一杆十五年式步槍,因此整體數據是非常龐大的,甚至都無法統計具體數量,因爲實在太多了。

國內幾乎所有擁有槍械生產許可證的企業,都生產過這款火槍,該款火槍,一度成爲了世界各地土著們眼中的大唐人標配。

該款火槍也是成爲了後續韃靼人、歐洲人仿製生產燧發槍的原型,各種變形數不勝數。

後續幾年裡,雖然大唐短暫裝備過米尼步槍,不過米尼步槍新造和改裝的數量只有區區數十萬支而已,影響力並不算太大,充其量也只是在第二次西征戰役裡發揮了一定作用。

大唐帝國的米尼步槍還沒有來得及全面替換十五年式滑膛步槍,大唐軍方就是進入了後裝線膛槍時代。

米尼步槍時代的那幾年裡,大量的滑膛槍就是開始退出現役,然後被封存了。

等到了現在的後裝槍時代,軍方基本上是一股腦把所有的滑膛槍都是給退役了。

退役下來的這麼多滑膛槍,自然不能放着生鏽,大唐隨便翻修一二,就是把這些滑膛槍買到世界各地了。

南越王國的十五年式滑膛槍就是這麼來的。

第三百二十一章 弄假成真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老司機帶路遊秦淮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抱着必死之新的織田信長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多拿幾個,反正也不值幾個錢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滿地黃金的上海(第五章)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牢底坐穿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唐屬印度戈河州第六百三十章 欽差在廣州第九章 洞房花燭夜裡的鮮血第四百七十六章 僞唐不可力敵第九百六十四章 寧投降不入川第九百八十二章 吞併就吞併,不服你咬我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平開海旨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死也不走第九百八十二章 吞併就吞併,不服你咬我第四百五十九章 陛下你好壞(第四更)第四百九十六章 上門推銷戰艦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東北征夷司令部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競爭不過你就打啊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讀書人講究的是風雅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用槍炮的韃靼人很可怕第四百零三章 奶不出來了(第四更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三章 核彈一波流(月票加更)第一百九十二章 都是一羣廢物第二千一百四十章 激進的陳立夫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兵發呂宋第八百六十九章 唐兵也不過如此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去哈密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錫蘭本土化第七百一十一章 沒有計劃的李春景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仁孝治國的大唐帝國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同的科舉第八百六十五章 愛卿辛苦了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婆羅洲知州溫東第一百六十七章 日漸變化第二千一百五十七章 人在官場身不由己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海軍五年發展計劃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攻佔科倫坡第二千七十一章 委培生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埃米爾的貿易區見聞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你丫算個屁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南洋糧食產區第六百二十四章 打開進入湖廣的大門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扯着蛋的海軍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汽車元年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英使團赴唐記第二千一百六十三章 規模宏大的大唐金國艦隊第四百章 聽天由命的明軍第三百四十四章 可是正泰董氏?第一百五十七章 竟然敢跟老夫狂!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宣平十九年:巨大的變遷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烏力罕挨炮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耿右華在上海第三百零四章 激戰三號渡口第七章 這是要私定終身!第八百五十四章 燧發槍初登場第一百七十七章 讓人震驚的馮家莊第六百六十一章 野心勃勃的大唐海軍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盛大的表演第二千零四章 一個想要上岸一個想要下海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去哈密第九百六十六章 朕要包個大餃子第五百三十三章 吃的滿嘴流油第二千一百七十五章 君臣典範:李軒和陳立夫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移民紅海第九百一十章 西洋貿易許可證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大唐的報復第九十七章 不許亂動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突圍或死守都不行第六百六十二章 百年海軍(求訂閱)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帝國未來十年的戰略計劃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歐洲第一臺蒸汽機第十三章 臣罪該萬死第四百零二章 史無前例的大捷(第三更求訂閱)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未來自行綜合戰鬥系統第九百二十四章 百艘戰列艦第二千二十五章 大唐優良傳統:罰款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你倆都是坑逼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揚帆美洲第六百三十八章 以固國本第二千一百六十三章 規模宏大的大唐金國艦隊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大唐從不干涉土著內政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見過傻的,沒見過怎麼傻的第三百三十章 投降也不叫我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苦逼試航三人組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掌控直布羅陀海峽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大唐銀行家真黑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大唐沒有領海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不理他們,繼續前進第二千一百二十六章 龐大的帝國內部市場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可用不可留第三百四十八章 時刻不忘跑路第二千九十二章 煤油能消毒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我們大唐海軍要無敵於天下啊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京鎮鐵路通車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消失的糧商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大唐最慘騎兵團長第七百三十章 不要臉的張嶽第七百九十七章 想造反,那也得先把稅給交了
第三百二十一章 弄假成真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老司機帶路遊秦淮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抱着必死之新的織田信長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多拿幾個,反正也不值幾個錢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滿地黃金的上海(第五章)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牢底坐穿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唐屬印度戈河州第六百三十章 欽差在廣州第九章 洞房花燭夜裡的鮮血第四百七十六章 僞唐不可力敵第九百六十四章 寧投降不入川第九百八十二章 吞併就吞併,不服你咬我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平開海旨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死也不走第九百八十二章 吞併就吞併,不服你咬我第四百五十九章 陛下你好壞(第四更)第四百九十六章 上門推銷戰艦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東北征夷司令部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競爭不過你就打啊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讀書人講究的是風雅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用槍炮的韃靼人很可怕第四百零三章 奶不出來了(第四更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三章 核彈一波流(月票加更)第一百九十二章 都是一羣廢物第二千一百四十章 激進的陳立夫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兵發呂宋第八百六十九章 唐兵也不過如此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去哈密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錫蘭本土化第七百一十一章 沒有計劃的李春景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仁孝治國的大唐帝國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同的科舉第八百六十五章 愛卿辛苦了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婆羅洲知州溫東第一百六十七章 日漸變化第二千一百五十七章 人在官場身不由己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海軍五年發展計劃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攻佔科倫坡第二千七十一章 委培生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埃米爾的貿易區見聞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你丫算個屁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南洋糧食產區第六百二十四章 打開進入湖廣的大門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扯着蛋的海軍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汽車元年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英使團赴唐記第二千一百六十三章 規模宏大的大唐金國艦隊第四百章 聽天由命的明軍第三百四十四章 可是正泰董氏?第一百五十七章 竟然敢跟老夫狂!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宣平十九年:巨大的變遷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烏力罕挨炮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耿右華在上海第三百零四章 激戰三號渡口第七章 這是要私定終身!第八百五十四章 燧發槍初登場第一百七十七章 讓人震驚的馮家莊第六百六十一章 野心勃勃的大唐海軍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盛大的表演第二千零四章 一個想要上岸一個想要下海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去哈密第九百六十六章 朕要包個大餃子第五百三十三章 吃的滿嘴流油第二千一百七十五章 君臣典範:李軒和陳立夫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移民紅海第九百一十章 西洋貿易許可證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大唐的報復第九十七章 不許亂動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突圍或死守都不行第六百六十二章 百年海軍(求訂閱)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帝國未來十年的戰略計劃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歐洲第一臺蒸汽機第十三章 臣罪該萬死第四百零二章 史無前例的大捷(第三更求訂閱)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未來自行綜合戰鬥系統第九百二十四章 百艘戰列艦第二千二十五章 大唐優良傳統:罰款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你倆都是坑逼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揚帆美洲第六百三十八章 以固國本第二千一百六十三章 規模宏大的大唐金國艦隊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大唐從不干涉土著內政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見過傻的,沒見過怎麼傻的第三百三十章 投降也不叫我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苦逼試航三人組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掌控直布羅陀海峽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大唐銀行家真黑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大唐沒有領海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不理他們,繼續前進第二千一百二十六章 龐大的帝國內部市場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可用不可留第三百四十八章 時刻不忘跑路第二千九十二章 煤油能消毒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我們大唐海軍要無敵於天下啊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京鎮鐵路通車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消失的糧商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大唐最慘騎兵團長第七百三十章 不要臉的張嶽第七百九十七章 想造反,那也得先把稅給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