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給面子的老天爺

宣平十六年的汛期如期而至,不過按照皇家理工學院方面的天氣報告,今年全國各地的降雨量倒還算是比較正常,沒有出現去年那樣的極端天氣。

去年的時候,在河南、江北以及皖北地區,其實全年的降雨量也是屬於正常水準,問題就是在於,大部分的降雨量都是集中在了五月份,這纔是導致了洪澇。

而今年的話,總降雨量和去年其實整體持平,然而卻是分散了開來,從四月份就開始降小雨,五月份和六月份,一直到七月份都是有雨水。

如此雖然導致連續好幾個月的天氣都不怎麼樣,但是沒有短時間的密集暴雨,卻是極大的減輕了防洪的壓力。

緊急施工的黃河開封段大堤,洪澤湖大堤都是承受住了考驗,沒有出現決堤的情況!

其餘沒有進行大規模施工的河段,雖然也是出現了幾次的小險情,但是規模都是不大,屬於可控情況,全部的受災區域,也就是幾個縣而已,而涉及的受災人數,大約是在十萬人左右,而傷亡不會超過百人。

這種情況對於過往幾乎年年決堤的黃河以及淮河流域而言,已經是一場巨大的勝利了。

時間進入到九月份的時候,基本上也就可以宣告,帝國已經是順利度過了今年的汛期!

這也是讓李軒大鬆了一口氣。

其實雖然說去年到今年,各地都是進行了衆多的水利工程設施的施工,但是完工的也就那麼幾個工程而已,大部分的抗洪還是依賴原來的舊有設施,如果老天不給面前,再來一場去年那樣的大洪水,百分百是扛不住的。

幸運的,老天爺還是比較給面子的!

而全國範圍內,其他地方也是沒有遭到大規模的洪水和旱災。

如此,帝國今年將會是一個豐收之年,而這,也將會極大的緩解帝國的糧食儲備壓力。

要知道去年因爲洪澇,千萬受災民衆之所以沒有出現大規模的流民,騷亂,是和帝國的全力救災分不開的,爲了救災,帝國投入了無數的物資,而其中最爲重要的就是糧食了。

有糧食就能夠穩定受災民衆,沒有糧食,那是要出大亂子的。

爲了救災,帝國通過大唐糧食總公司,從全國各地的糧食儲備倉庫裡搬運了大量的糧食,並運輸到受災地區。

而這一舉動,也是導致了帝國在衆多地區的糧食儲備下降到了非常危險的境地。

帝國的糧食儲備,那可都是來之不易的,而是一粒一粒收集並儲備起來的。

因爲每一年的糧食,首先要養活民衆,多餘的糧食才能夠通過大唐糧食公司儲備起來,因爲帝國人口衆多,而糧食產量又是比較有限,因此也是造成帝國的糧食儲備一直都是不算多。

其中全帝國範圍內規模最大的糧倉,也就是設立在金陵城內的糧食倉庫,其內儲備的糧食也只夠五十萬人吃一年而已。

而其他地區的糧食儲備倉庫所儲備的糧食就更少了。

去年爲了救災,把不少糧食倉庫都是搬空了,如果今年又是出現什麼大規模的天災,那真的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了,這都不是李軒願不願意救災的問題,而是想要救災都沒有足夠的糧食的問題了。

今年的豐收,將會極大的緩解糧食儲備問題。

同時因爲有大唐糧食總公司在,也不用擔心豐收了,糧價大幅度下跌傷農。

大唐帝國通過糧食總公司,對糧食這種至關重要的戰略物資的價格,是實施非常嚴格的價格控制的,其規定了價格的區間,糧食減產導致價格過高,大唐糧食總公司就會拋售儲備糧食,以平抑糧價。

糧食豐收導致價格下跌的時候,大唐糧食總公司就會大規模的收購糧食,拉高糧食價格。

總之大唐帝國就是要把糧食的價格穩定在一個固定的區間,不允許其出現太大的波動。

而一些糧商如果想要打破這個糧價體系,除了會遭到大唐糧食總公司的應對措施外,還會惹上巨大的麻煩。

一旦發現奸商操控糧食價格,那麼就會毫不客氣的以各種罪名抓人。

這也正是因爲這種強硬的措施,纔是確保了大唐帝國範圍內,多年的糧價都是維持在一個比較平衡的水平,沒有出現大起大落等情況。

糧價穩定,農民們種田就可以獲得穩定的收入,而城市居民也能夠購買到市價的糧食維持生活,如果糧價的穩定被打破了,那麼麻煩可就大了。

今年風調雨順了,不過在李軒看來還是不夠!

現在的糧食的產量還是太低了,想要養活已經是超過一億五千萬的百姓,難度太大,更別說有多餘的糧食進行戰略儲備了。

所以他是把目光投向了其他方向!

要想解決糧食產量問題,一個則是提高國內的可耕地面積,然後是加大進口量,再次是提高糧食畝產量,

想要提高耕地面積,這個難度不小,而且也是帝國一直在做的事情,湖廣、珠三角等地區的開發就是爲了提高可耕地的面積。

爲此帝國是通過國內移民、屯墾令等多種方式來進行,目前來說效果還不錯,湖廣地區的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有望成爲帝國新的糧倉。

但是國內的可耕地的面積是有限的,現在是有湖廣等地區進行開發,但是人口也是在持續增長啊,在沒有大規模戰爭的情況下,帝國也是不對生育加以控制的情況下,人口的大量增長成爲了必然。

目前來說,人口的增長速度還要超過可耕地面積的增長速度,因此單單靠開發、屯墾來解決糧食問題,只能短時間內的解決方案,不能長久。

其次是加大糧食的進口量,這一點帝國也是在做,並針對性的施展了部分政策,比如說對糧食進口採取免關稅,其次則是鼓勵國內民衆向海外移民,並從事農業,開墾種植園。

最後則是對部分地區,尤其是南洋地區進行掠奪式的糧食進口,官方控股的南洋貿易公司,每年都會從南洋地區進口大量的糧食。

其實南洋地區的土著人口也多,當地人也要吃飯,被大唐帝國進口了大量糧食之後,他們自身也會遭到糧食危機,不過這就不關帝國的事了,有時候爲了進口糧食,帝國都會指定只能用糧食來換取軍械以及其他的工業產品。

除了上述兩種方式外,在李軒的指示下,還進行了第三種方式來解決糧食問題,那就是通過技術手段來提高畝產量。

比如採用化肥、比如說採用雜交水稻,比如說引入番薯和玉米等高產量農作物。

只是化肥這東西一時半會的解決不了,因爲這東西的基礎是化工產業,雖然說皇家理工學院的化學專家已經是在實驗室裡搞出來了尿素、磷肥,但是想要大規模工業生產,需要大量的硫酸等化學原材料。

很不辛,以大唐帝國目前的技術能力,硫酸等基礎化學原料的產量還是比較有限,用以重點工業生產、國防生產都還不夠用,那裡能夠搞出大批量的化學原料合成化肥,然後用於農業生產啊。

化肥的大規模普及應用,受限於工業基礎無法實現,所以帝國農部也只能是鼓勵農民們儘可能的使用農家肥了,但是農家肥這東西吧,華夏的農民們早就開始用了,不用帝國官方的引導。

化肥不行,李軒就是把目光投向了雜交水稻以及新作物了。

雜交水稻,這玩意其實也是一直在搞,皇家理工學院有專門的研究小組負責此事,他們在瓊州島上建立了一個大型的雜交水稻試驗基地,試圖對各種水稻進行雜交培育。

其效果也不是沒有,只是不大而已,其中最爲明顯的效果就是,對從南洋地區引入的水稻進行了針對性的改良培育,使得南洋的水稻能夠適合帝國南方省份種植。

如今兩廣地區已經是率先開始大規模的種植這種水稻。

這種水稻有什麼特點呢?

那就是兩季稻,並且在兩季稻的前提下維持單位產量。

當然了,這種兩季稻對稻田的要求也是非常高,需要充足的陽光、適合的氣溫、降雨量以及肥料,因此導致能夠種植這些兩季稻的水田還是不太多。

李軒的目標,並不僅僅是這些兩季稻,而是希望能夠改良出適應性更強,產量更高的水稻。

不過在李軒看來,這個目標很難短時間實現,至少沒有個幾十年是搞不出來的,因爲這需要對雜交水稻進行一代又一代的培育,需要漫長的時間。

而新農作物的引進,其實也同樣存在着適應性的問題,來自美洲的諸多新農作物,其實大唐帝國早就通過葡萄牙人、西班牙獲得了,其中關鍵的番薯以及玉米更是早就有了。

但問題是,這些來自美洲的農作物還有些水土不服,即便是在部分地區可以種植,但是產量也沒有李軒預料的高,所以這些農作物還是需要進行專門的適應性培育,短時間內是指望不上了。

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十年千萬噸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一億兩財政支出預算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新興市場第二千一百五十一章 識趣的瑞典人第兩百三十二章 戰場的巨大驚變第兩百五十四章 他們來的好快第一百八十五章 穿越來的軍閥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給南蠻子一個下馬威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創業難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瘋了,都他媽瘋了!第三百零六章 明軍主力出現第一千八百章 英勇的南越王室衛隊第二千八十二章 黑海海峽談判第兩百八十六章 行蹤泄露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齊備刀槍隨時殺敵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成功了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帝國丟不起這臉第六百二十四章 打開進入湖廣的大門第一千零三十章 讓轎子有多遠滾多遠第一千八百章 英勇的南越王室衛隊第八百四十三章 偷懶的禮部官員第二千一百二十八章 松江汽車展覽第九百四十七章 皇家理工的瘋子們第八百九十四章 主持正義的稅部第三千三十七章 看傻了的阿克頓伯爵第七百二十六章 被堵住的明軍第九百四十九章 李軒:真是一羣傻貨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誰說太子就一定能笑到最後第二千一百九十三章 宣平六十年第四百七十一章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第兩百六十八章 成立炮兵隊第一千零八章 五年六萬騎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宣平十九年:巨大的變遷第六百二十六章 宣平三年第四百七十三章 望遠鏡初登場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北方鐵路通車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陳立夫的奏章第四百八十章 唐賊滿萬不可敵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虛假宣傳:有黃金有石油第七百一十五章 寒酸的大唐皇宮第二千九十三章 衛生觀念第二十三章 搶糧搶女人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不了就投降唄第六百二十八章 那是屬於朕的權力!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半個大唐人喬恩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歐洲第一臺蒸汽機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攻佔科倫坡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錢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萬丹危矣,南洋危矣,帝國危矣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敗家子第六百三十章 欽差在廣州第九十章 蔡二虎的自信第八百八十一章 俺答汗的抉擇:戰還是逃?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公司艦隊遇襲第九百六十二章 大唐只能有一個聲音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震驚世人的廣告第二千二十九章 御書房會議第三百零六章 明軍主力出現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自甘墮落的海軍第七百二十七章 當縮頭烏龜的僞唐賊軍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沒人就去抓啊第二千章 君臣有別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抄襲大唐的葡萄牙人第九百六十七章 包圍殲滅第二千二十章 大唐從不插手土著內務第四百三十一章 銀子和女人都是我們的!第四百五十四章 翰林院調查統計科第九百三十三章 對抗大唐死路一條第一千二百章 時不待我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消失的糧商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逼急了的韃靼人第兩百八十一章 百里之地十萬之民第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黎平府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敗家子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宣平八年四月第七百五十章 大唐子民格德斯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自己豎起靶子自己打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鐵路施工隊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其實明軍也是很牛逼的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下之大,捨我其誰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這破鏡子真能拍賣出去?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扯着蛋的海軍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人類第一輛汽車問世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遺產稅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韃靼人異動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韃靼人來了怎麼辦?該幹嘛幹嘛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唐城管!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擴大殖民規模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河封省第五百二十五章 東進北上第九百二十三章 帝國全球戰略第三十章 遲早得睡一起第三百四十八章 時刻不忘跑路第二千一百八十五章 緊抱大唐大腿的重要性第五百五十五章 喜迎大明王師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書中自有顏如玉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打扶桑搶黃金第六百九十四章 天下老二:明軍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將星閃閃
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十年千萬噸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一億兩財政支出預算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新興市場第二千一百五十一章 識趣的瑞典人第兩百三十二章 戰場的巨大驚變第兩百五十四章 他們來的好快第一百八十五章 穿越來的軍閥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給南蠻子一個下馬威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創業難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瘋了,都他媽瘋了!第三百零六章 明軍主力出現第一千八百章 英勇的南越王室衛隊第二千八十二章 黑海海峽談判第兩百八十六章 行蹤泄露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齊備刀槍隨時殺敵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成功了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帝國丟不起這臉第六百二十四章 打開進入湖廣的大門第一千零三十章 讓轎子有多遠滾多遠第一千八百章 英勇的南越王室衛隊第八百四十三章 偷懶的禮部官員第二千一百二十八章 松江汽車展覽第九百四十七章 皇家理工的瘋子們第八百九十四章 主持正義的稅部第三千三十七章 看傻了的阿克頓伯爵第七百二十六章 被堵住的明軍第九百四十九章 李軒:真是一羣傻貨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誰說太子就一定能笑到最後第二千一百九十三章 宣平六十年第四百七十一章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第兩百六十八章 成立炮兵隊第一千零八章 五年六萬騎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宣平十九年:巨大的變遷第六百二十六章 宣平三年第四百七十三章 望遠鏡初登場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北方鐵路通車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陳立夫的奏章第四百八十章 唐賊滿萬不可敵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虛假宣傳:有黃金有石油第七百一十五章 寒酸的大唐皇宮第二千九十三章 衛生觀念第二十三章 搶糧搶女人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不了就投降唄第六百二十八章 那是屬於朕的權力!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半個大唐人喬恩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歐洲第一臺蒸汽機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攻佔科倫坡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錢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萬丹危矣,南洋危矣,帝國危矣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敗家子第六百三十章 欽差在廣州第九十章 蔡二虎的自信第八百八十一章 俺答汗的抉擇:戰還是逃?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公司艦隊遇襲第九百六十二章 大唐只能有一個聲音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震驚世人的廣告第二千二十九章 御書房會議第三百零六章 明軍主力出現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自甘墮落的海軍第七百二十七章 當縮頭烏龜的僞唐賊軍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沒人就去抓啊第二千章 君臣有別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抄襲大唐的葡萄牙人第九百六十七章 包圍殲滅第二千二十章 大唐從不插手土著內務第四百三十一章 銀子和女人都是我們的!第四百五十四章 翰林院調查統計科第九百三十三章 對抗大唐死路一條第一千二百章 時不待我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消失的糧商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逼急了的韃靼人第兩百八十一章 百里之地十萬之民第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黎平府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敗家子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宣平八年四月第七百五十章 大唐子民格德斯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自己豎起靶子自己打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鐵路施工隊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其實明軍也是很牛逼的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下之大,捨我其誰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這破鏡子真能拍賣出去?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扯着蛋的海軍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人類第一輛汽車問世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遺產稅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韃靼人異動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韃靼人來了怎麼辦?該幹嘛幹嘛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唐城管!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擴大殖民規模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河封省第五百二十五章 東進北上第九百二十三章 帝國全球戰略第三十章 遲早得睡一起第三百四十八章 時刻不忘跑路第二千一百八十五章 緊抱大唐大腿的重要性第五百五十五章 喜迎大明王師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書中自有顏如玉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打扶桑搶黃金第六百九十四章 天下老二:明軍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將星閃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