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給面子的老天爺

宣平十六年的汛期如期而至,不過按照皇家理工學院方面的天氣報告,今年全國各地的降雨量倒還算是比較正常,沒有出現去年那樣的極端天氣。

去年的時候,在河南、江北以及皖北地區,其實全年的降雨量也是屬於正常水準,問題就是在於,大部分的降雨量都是集中在了五月份,這纔是導致了洪澇。

而今年的話,總降雨量和去年其實整體持平,然而卻是分散了開來,從四月份就開始降小雨,五月份和六月份,一直到七月份都是有雨水。

如此雖然導致連續好幾個月的天氣都不怎麼樣,但是沒有短時間的密集暴雨,卻是極大的減輕了防洪的壓力。

緊急施工的黃河開封段大堤,洪澤湖大堤都是承受住了考驗,沒有出現決堤的情況!

其餘沒有進行大規模施工的河段,雖然也是出現了幾次的小險情,但是規模都是不大,屬於可控情況,全部的受災區域,也就是幾個縣而已,而涉及的受災人數,大約是在十萬人左右,而傷亡不會超過百人。

這種情況對於過往幾乎年年決堤的黃河以及淮河流域而言,已經是一場巨大的勝利了。

時間進入到九月份的時候,基本上也就可以宣告,帝國已經是順利度過了今年的汛期!

這也是讓李軒大鬆了一口氣。

其實雖然說去年到今年,各地都是進行了衆多的水利工程設施的施工,但是完工的也就那麼幾個工程而已,大部分的抗洪還是依賴原來的舊有設施,如果老天不給面前,再來一場去年那樣的大洪水,百分百是扛不住的。

幸運的,老天爺還是比較給面子的!

而全國範圍內,其他地方也是沒有遭到大規模的洪水和旱災。

如此,帝國今年將會是一個豐收之年,而這,也將會極大的緩解帝國的糧食儲備壓力。

要知道去年因爲洪澇,千萬受災民衆之所以沒有出現大規模的流民,騷亂,是和帝國的全力救災分不開的,爲了救災,帝國投入了無數的物資,而其中最爲重要的就是糧食了。

有糧食就能夠穩定受災民衆,沒有糧食,那是要出大亂子的。

爲了救災,帝國通過大唐糧食總公司,從全國各地的糧食儲備倉庫裡搬運了大量的糧食,並運輸到受災地區。

而這一舉動,也是導致了帝國在衆多地區的糧食儲備下降到了非常危險的境地。

帝國的糧食儲備,那可都是來之不易的,而是一粒一粒收集並儲備起來的。

因爲每一年的糧食,首先要養活民衆,多餘的糧食才能夠通過大唐糧食公司儲備起來,因爲帝國人口衆多,而糧食產量又是比較有限,因此也是造成帝國的糧食儲備一直都是不算多。

其中全帝國範圍內規模最大的糧倉,也就是設立在金陵城內的糧食倉庫,其內儲備的糧食也只夠五十萬人吃一年而已。

而其他地區的糧食儲備倉庫所儲備的糧食就更少了。

去年爲了救災,把不少糧食倉庫都是搬空了,如果今年又是出現什麼大規模的天災,那真的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了,這都不是李軒願不願意救災的問題,而是想要救災都沒有足夠的糧食的問題了。

今年的豐收,將會極大的緩解糧食儲備問題。

同時因爲有大唐糧食總公司在,也不用擔心豐收了,糧價大幅度下跌傷農。

大唐帝國通過糧食總公司,對糧食這種至關重要的戰略物資的價格,是實施非常嚴格的價格控制的,其規定了價格的區間,糧食減產導致價格過高,大唐糧食總公司就會拋售儲備糧食,以平抑糧價。

糧食豐收導致價格下跌的時候,大唐糧食總公司就會大規模的收購糧食,拉高糧食價格。

總之大唐帝國就是要把糧食的價格穩定在一個固定的區間,不允許其出現太大的波動。

而一些糧商如果想要打破這個糧價體系,除了會遭到大唐糧食總公司的應對措施外,還會惹上巨大的麻煩。

一旦發現奸商操控糧食價格,那麼就會毫不客氣的以各種罪名抓人。

這也正是因爲這種強硬的措施,纔是確保了大唐帝國範圍內,多年的糧價都是維持在一個比較平衡的水平,沒有出現大起大落等情況。

糧價穩定,農民們種田就可以獲得穩定的收入,而城市居民也能夠購買到市價的糧食維持生活,如果糧價的穩定被打破了,那麼麻煩可就大了。

今年風調雨順了,不過在李軒看來還是不夠!

現在的糧食的產量還是太低了,想要養活已經是超過一億五千萬的百姓,難度太大,更別說有多餘的糧食進行戰略儲備了。

所以他是把目光投向了其他方向!

要想解決糧食產量問題,一個則是提高國內的可耕地面積,然後是加大進口量,再次是提高糧食畝產量,

想要提高耕地面積,這個難度不小,而且也是帝國一直在做的事情,湖廣、珠三角等地區的開發就是爲了提高可耕地的面積。

爲此帝國是通過國內移民、屯墾令等多種方式來進行,目前來說效果還不錯,湖廣地區的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有望成爲帝國新的糧倉。

但是國內的可耕地的面積是有限的,現在是有湖廣等地區進行開發,但是人口也是在持續增長啊,在沒有大規模戰爭的情況下,帝國也是不對生育加以控制的情況下,人口的大量增長成爲了必然。

目前來說,人口的增長速度還要超過可耕地面積的增長速度,因此單單靠開發、屯墾來解決糧食問題,只能短時間內的解決方案,不能長久。

其次是加大糧食的進口量,這一點帝國也是在做,並針對性的施展了部分政策,比如說對糧食進口採取免關稅,其次則是鼓勵國內民衆向海外移民,並從事農業,開墾種植園。

最後則是對部分地區,尤其是南洋地區進行掠奪式的糧食進口,官方控股的南洋貿易公司,每年都會從南洋地區進口大量的糧食。

其實南洋地區的土著人口也多,當地人也要吃飯,被大唐帝國進口了大量糧食之後,他們自身也會遭到糧食危機,不過這就不關帝國的事了,有時候爲了進口糧食,帝國都會指定只能用糧食來換取軍械以及其他的工業產品。

除了上述兩種方式外,在李軒的指示下,還進行了第三種方式來解決糧食問題,那就是通過技術手段來提高畝產量。

比如採用化肥、比如說採用雜交水稻,比如說引入番薯和玉米等高產量農作物。

щшш★ttкan★C 〇 只是化肥這東西一時半會的解決不了,因爲這東西的基礎是化工產業,雖然說皇家理工學院的化學專家已經是在實驗室裡搞出來了尿素、磷肥,但是想要大規模工業生產,需要大量的硫酸等化學原材料。

很不辛,以大唐帝國目前的技術能力,硫酸等基礎化學原料的產量還是比較有限,用以重點工業生產、國防生產都還不夠用,那裡能夠搞出大批量的化學原料合成化肥,然後用於農業生產啊。

化肥的大規模普及應用,受限於工業基礎無法實現,所以帝國農部也只能是鼓勵農民們儘可能的使用農家肥了,但是農家肥這東西吧,華夏的農民們早就開始用了,不用帝國官方的引導。

化肥不行,李軒就是把目光投向了雜交水稻以及新作物了。

雜交水稻,這玩意其實也是一直在搞,皇家理工學院有專門的研究小組負責此事,他們在瓊州島上建立了一個大型的雜交水稻試驗基地,試圖對各種水稻進行雜交培育。

其效果也不是沒有,只是不大而已,其中最爲明顯的效果就是,對從南洋地區引入的水稻進行了針對性的改良培育,使得南洋的水稻能夠適合帝國南方省份種植。

如今兩廣地區已經是率先開始大規模的種植這種水稻。

這種水稻有什麼特點呢?

那就是兩季稻,並且在兩季稻的前提下維持單位產量。

當然了,這種兩季稻對稻田的要求也是非常高,需要充足的陽光、適合的氣溫、降雨量以及肥料,因此導致能夠種植這些兩季稻的水田還是不太多。

李軒的目標,並不僅僅是這些兩季稻,而是希望能夠改良出適應性更強,產量更高的水稻。

不過在李軒看來,這個目標很難短時間實現,至少沒有個幾十年是搞不出來的,因爲這需要對雜交水稻進行一代又一代的培育,需要漫長的時間。

而新農作物的引進,其實也同樣存在着適應性的問題,來自美洲的諸多新農作物,其實大唐帝國早就通過葡萄牙人、西班牙獲得了,其中關鍵的番薯以及玉米更是早就有了。

但問題是,這些來自美洲的農作物還有些水土不服,即便是在部分地區可以種植,但是產量也沒有李軒預料的高,所以這些農作物還是需要進行專門的適應性培育,短時間內是指望不上了。

第四百二十二章 自由而奔放的明軍第九百二十二章 朕要帝國永不日落第二千六十章 汽車開回家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董立羣赴紅海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追求幸福自由的宋丸子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十年千萬噸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線膛時代的到來第九十五章 有女葉氏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本土和海外領地的利益矛盾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我們大唐人都是很好說話的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畢志安身先士卒第九十五章 有女葉氏第八百四十五章 正德親征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大唐的錢好借難還第八十九章 燈泡一樣的男人第四百八十七章 柳州天空飄落的血雨第九百一十二章 尋訪長生不老藥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遲則生變第二千四十三章 體面的基礎:工業化第一百章 九部制第八百六十四章 萬古聖君親征第兩百九十七章 瀾江堡壘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大唐人在印度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暴利的海外貿易第四百五十四章 翰林院調查統計科第七百四十八章 目瞪口呆的格德斯第三百四十二章 驚恐的董家第一百九十四章 數不勝數的傾國之戰第七百三十章 不要臉的張嶽第二千一十九章 矛盾的目標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全軍出擊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遺產稅第八百一十章 爲虎作倀第六百四十四章 平賊餉第六百四十六章 虛張聲勢的僞唐賊軍第四百八十章 唐賊滿萬不可敵第七百零三章 頭痛的張嶽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心滿滿的宋知府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 多層次火力支援體系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畸形的地方經濟(三章連更)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大唐海軍辦事,從不向蠻夷解釋!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直覺告訴他第兩百六十二章 新手開車上車請刷卡第二千一百七十九章 措手不及的航運業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火炮貴炮彈更貴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大唐帝國的精英教育第九百八十六章 幸福而煩惱的炮兵第二千二十八章 御書房生態第九百二十八章 韃靼人要和談?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第二輪爆發式增長第七十八章 知子莫若母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肅州油田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海盜是沒有國界的第六百八十二章 督標的衝鋒第兩百九十章 就問你服不服第六百五十七章 花魁們的黃金時代第八百四十七章 威名遠播的陳立夫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大唐的後花園第二千九十二章 煤油能消毒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雷霆出兵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內河拖船第一百七十九章 預備!開火!第二千零一章 普通人到了古代也能當科學家第六百零九章 全線進攻第兩百五十九章 把朕的意大利炮拉過來第一百九十四章 數不勝數的傾國之戰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啓翔牌汽車第四百五十五章 日後再說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高速豪華郵輪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廈將傾正德賜酒第兩百四十九章 彪悍的慧塵公主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金陵震動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苦逼試航三人組第兩百九十六章 秋風蕭瑟戰鼓響第二千一百六十四章 在舞臺上看戲的大唐戰艦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扁平化發展第五百九十五章 擴旅爲師第一千九百零一章 王室都是無賴第四百八十四章 奪柳州迎聖駕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大唐最慘騎兵團長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從現在開始,你就是一個大唐人了第三百六十九章 平興泉俘僞帝(求月票)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任重而道遠的大唐專利局第六百四十七章 殘酷的作戰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聯合國海盜軍第四百一十六章 戰爭之神第兩百零一章 他們想要做什麼第六百零七章 排隊槍斃纔是王道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扶桑設省第八百零九章 陳立夫心累第三百七十四章 開花彈恐怖如斯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錢!我們耿家有的是第兩百二十五章 夜很黑,風很大第四百九十二章 規模龐大的南遷第一千七百章 憂心的吳老三一家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兩百萬大軍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蘇伊士小規模武裝衝突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愛國商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明廷震動第四百九十二章 規模龐大的南遷
第四百二十二章 自由而奔放的明軍第九百二十二章 朕要帝國永不日落第二千六十章 汽車開回家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董立羣赴紅海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追求幸福自由的宋丸子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十年千萬噸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線膛時代的到來第九十五章 有女葉氏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本土和海外領地的利益矛盾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我們大唐人都是很好說話的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畢志安身先士卒第九十五章 有女葉氏第八百四十五章 正德親征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大唐的錢好借難還第八十九章 燈泡一樣的男人第四百八十七章 柳州天空飄落的血雨第九百一十二章 尋訪長生不老藥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遲則生變第二千四十三章 體面的基礎:工業化第一百章 九部制第八百六十四章 萬古聖君親征第兩百九十七章 瀾江堡壘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大唐人在印度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暴利的海外貿易第四百五十四章 翰林院調查統計科第七百四十八章 目瞪口呆的格德斯第三百四十二章 驚恐的董家第一百九十四章 數不勝數的傾國之戰第七百三十章 不要臉的張嶽第二千一十九章 矛盾的目標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全軍出擊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遺產稅第八百一十章 爲虎作倀第六百四十四章 平賊餉第六百四十六章 虛張聲勢的僞唐賊軍第四百八十章 唐賊滿萬不可敵第七百零三章 頭痛的張嶽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心滿滿的宋知府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 多層次火力支援體系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畸形的地方經濟(三章連更)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大唐海軍辦事,從不向蠻夷解釋!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直覺告訴他第兩百六十二章 新手開車上車請刷卡第二千一百七十九章 措手不及的航運業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火炮貴炮彈更貴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大唐帝國的精英教育第九百八十六章 幸福而煩惱的炮兵第二千二十八章 御書房生態第九百二十八章 韃靼人要和談?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第二輪爆發式增長第七十八章 知子莫若母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肅州油田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海盜是沒有國界的第六百八十二章 督標的衝鋒第兩百九十章 就問你服不服第六百五十七章 花魁們的黃金時代第八百四十七章 威名遠播的陳立夫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大唐的後花園第二千九十二章 煤油能消毒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雷霆出兵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內河拖船第一百七十九章 預備!開火!第二千零一章 普通人到了古代也能當科學家第六百零九章 全線進攻第兩百五十九章 把朕的意大利炮拉過來第一百九十四章 數不勝數的傾國之戰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啓翔牌汽車第四百五十五章 日後再說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高速豪華郵輪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廈將傾正德賜酒第兩百四十九章 彪悍的慧塵公主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金陵震動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苦逼試航三人組第兩百九十六章 秋風蕭瑟戰鼓響第二千一百六十四章 在舞臺上看戲的大唐戰艦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扁平化發展第五百九十五章 擴旅爲師第一千九百零一章 王室都是無賴第四百八十四章 奪柳州迎聖駕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大唐最慘騎兵團長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從現在開始,你就是一個大唐人了第三百六十九章 平興泉俘僞帝(求月票)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任重而道遠的大唐專利局第六百四十七章 殘酷的作戰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聯合國海盜軍第四百一十六章 戰爭之神第兩百零一章 他們想要做什麼第六百零七章 排隊槍斃纔是王道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扶桑設省第八百零九章 陳立夫心累第三百七十四章 開花彈恐怖如斯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錢!我們耿家有的是第兩百二十五章 夜很黑,風很大第四百九十二章 規模龐大的南遷第一千七百章 憂心的吳老三一家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兩百萬大軍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蘇伊士小規模武裝衝突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愛國商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明廷震動第四百九十二章 規模龐大的南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