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畸形的地方經濟(三章連更)

整個松江府了,上海縣彙集了全府大部分的工商業產值以及稅收,但是即便是上海縣內部裡,其經濟發展也是非常畸形的。

上海的工商業如今基本上都集中在城區內,這一片的城區,主要是指老城區、商貿區、北岸開發區、第一、第二工業區,但是除了上述地方外,其他地方基本上沒有什麼大規模的工商業存在了。

上海的其他地方,比如說黃浦江東岸地區,或者是黃浦江西岸十公里以外的地方,也就是主要城區之外的地方,其經濟模式這麼多年過去了,依舊是以農業爲主,工業發展依舊是沒有太大起色。

上海,或者更準確的說是上海的五大城區,聯合起來匯成了一個超級黑洞,源源不斷的吸納着周邊地區的財富、人口、資源。

連周邊的揚州、蘇州、杭州等府都是被吸走了衆多的財富、人口和資源,而就在五大區邊上的松江府其他地區,就更不用說了!

虹吸效應在上海,在五大區被展現的淋漓盡致!

如果陳立夫還是上海特設縣的縣令,那麼他自然是很樂於看見這種狀況的,甚至是努力繼續吸納着周邊地區的所有資源。

因爲這樣,基本上就是等於是吸納其他地方的資源發展上海,對於上海本身而言是屬於大好事。

但是如今陳立夫卻是變成了松江府知府了,對於這種狀況卻是顯得有些擔心了。

畢竟身爲松江府,他在確保上海持續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得讓其他地區發展起來,這樣才能夠整體拉高整個松江府的經濟發展。

他的政績,來自於整個松江府的發展,而不僅僅是上海一地的發展。

但是現在這種嚴重畸形的經濟發展策略,卻是讓陳立夫產生了警惕。

比如是說華亭縣,該縣和上海相鄰,其縣城距離上海老城區也沒有多遠,但是經濟發展卻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比如可憐的華亭縣,曾經松江府的經濟重鎮,府治,在宣平十六年的時候,其工商業產值,只有上海的百分之五!

是個,沒看錯,就只百分之五!

而更關鍵的是,這百分之二的工商業產值,也並不是華亭縣傳統上的經濟重地,也就是縣城地區所產生的,而是在華亭縣東部,也就是臨近上海縣的這一片區域所貢獻的。

在華亭縣東部的黃浦江西岸地區,靠近上海的第二工業區,雖然不是直接毗鄰,而且還隔了好幾公里,但是第二工業區強大的經濟引擎,依舊是帶動了周邊,乃至是臨縣的發展。

華亭縣這邊依靠着臨近第二工業區,打出了爲第二工業區各大企業做配套的口號,直接在兩縣交界的地區設立了一個華亭開發區,試圖進行招商。

不過華亭縣的招牌和上海縣的招牌差別還是極大的,同時華亭開發區,這個開發區其實也沒有得到中央乃至江南道的支持,而沒有上級支持,也就意味着沒有財政支持。

沒有財政支持,他們就沒有辦法進行前期投資,對開發區進行基礎的建設,比如平整土地,修建道路,修建碼頭,修建碼頭貨運鐵軌、倉庫、廠房這些。

只靠華亭縣縣財政,再加上松江府補貼的一些財政,他們根本就沒有能力進行大規模的前期投資,只能是小打小鬧,到現在,連可用的沿江碼頭都沒有搞起來,也就是搞了幾條煤渣路作爲聯繫第二工業區的主要交通要道。

此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緣故那就是,華亭開發區並沒有得到上級的支持,這也就意味着,這個開發區並沒有獲得稅收政策上的優惠。

大唐帝國裡各地爲了招商引資,往往會用稅收補貼的模式來吸引企業入駐,但是補貼的力度是不同的,而且這和地方自己的意願無關。

因爲稅收優惠政策分爲好幾個部分,比如有中央規定的稅收優惠措施,也有省級財政的稅收優惠措施,還有府、州、縣等各級的稅收優惠。

其中,中央的稅收優惠政策是非常難以獲得的,目前來說,有少數特定行業、特定工業區才能夠獲得了這種來自中央的稅收優惠政策。

行業來說,主要是也高科技產業、特定企業爲主,這種稅收優惠政策,不管企業在那裡,只要通過中央的審覈,並獲得批准,那麼就能夠享受到最高級別的稅收優惠政策,最基本的都是三年免稅,五年半稅,然後是免費送地,免費修好各種基礎設施等等,然後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特定的補貼,不一而足。

不過能夠直接獲得中央稅收優惠政策的企業,其實很少,全國範圍內不超過一百家,而且基本上都是民營企業不涉及的重工業爲主,比如說民營企業最喜歡投資的紡織業,這個行業基本別指望能夠直接申請到國家稅收優惠政策了。

唯一的渠道就是入住能夠享受這種政策的工業區。

自從制定了工業區政策之後,大唐帝國裡其實是冒出來了一大堆的各種工業區,基本上是個府縣都是不敢落後,多多少少都會去搞一個工業區。

但是這些工業區有着極大的區別的,入駐不同的工業區,能夠享受到的稅收優惠政策也是截然不同的。

因爲有些工業區,能夠享受到來自中央、省財政、府/州、縣等各級財政的財政補貼,能夠做到徹底的三年甚至五年免稅,五年半稅之類的。

但是這樣的工業區很少,滿打滿算八個!

分別是上海的第一、第二工業區、北岸開發區。廣州的番禺、佛山兩大工業區,再加上太平府的當塗工業區,武昌的漢陽工業區以及天津的大沽口工業區。

就連金陵城裡都沒有這種能夠享受到所有優惠政策的工業區。

全國各地裡剩下的其他工業區,還有少部分是省級財政支持的工業區,比如說浙江幾乎用了全省財政打造的寧波工業區,又比如說江西的九江工業區。

至於剩下的,大部分都是隻有州府級別,甚至只是縣自行搞的工業區,其中最爲出名的就是臨高工業區了,這個依託臨海二九漁業公司這個全國最大的漁業捕撈、加工企業所建立的工業區,如今是整個瓊州府全力支持,併爲瓊州府貢獻了幾乎所有的工商業產值以及超過百分之八十的稅收。

華亭開發區,很不辛,就只是一個縣級工業區,它甚至都沒能獲得來自於松江府的財政支持,至於江南道和中央的就更別指望了。

因爲不管是中央還是江南道,他們的目標都是放在了上海,想要集中大力辦大事,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有限發展潛力大,前景良好的上海,至於隔壁的華亭縣,很不巧,就是成爲了犧牲的對象。

華亭縣的一衆官吏們,自然是不甘心的!

上頭不支持,他們就自己搞。

臨高漁業工業區的例子就是全國絕大部分府縣自行辦工業區的最佳例子,哪怕是上頭不支持,但是隻要找對了路子,一樣能夠搞起來。

最重要的不是沒有政策,而是要找對路子!

因爲各地的官員們也是各顯神通,根據自己的地方有的東西專門發展一個行業,比如說浙江湖州,他們有豐富的優質蠶繭資源,而且當地的絲綢本來就很出名,所以開始發展生絲產業,上海那邊繅絲廠多而且技術含量高,成本低,和他們競爭壓力大,所以湖州當地乾脆是直接走高端路線,直接發展高檔絲綢,錯開競爭。

又比如某地發現轄區裡有不找竹木資源,這就發展相應的造紙或者是竹木傢俱等產業。

臨高漁業工業區,專精一行的模式,也是給衆多地方上的小工業區極大的企業。

大而全他們是搞不來,但是依託當地的特產等優勢,發展某一個行業還是有搞頭的。

不得不說,其實很多地方工業區雖然規模小,不起眼,裡頭大部分也沒幾家上規模的企業,但是有一些還是活的很滋潤,並且往往成爲了當地的工業支柱以及財政龍頭。

但是這些,和華亭開發區都沒關係!

上頭不支持,華亭縣本身也沒有什麼特殊的資源,唯一的優勢就是臨近上海了。

但是靠近上海是優勢,也是他們最大的劣勢!

因爲華亭開發區和隔壁的第二工業區一對比,但凡是不傻的企業家,都會選擇去第二工業區建設工廠。

如此折騰了好多年的華亭開發區,如今也不過是小貓兩三隻,還都是本地的士紳們投資搞的,至於外來的投資商,人家直接就去上海了,根本不會去只間隔了幾個公里之外的華亭。

不過企業雖然沒幾家,但是華亭開發區的人卻是不少,畢竟距離第二工業區也就幾公里,第二工業區裡的工作人員超過十萬之多,需要龐大的生活居住以及消費配套區域,當週邊的區域住滿人後,自然也就有大量在第二工業區工作的人跑到了隔壁的華亭開發區生活居住。

因此華亭開發區也是越來越熱鬧,但是這種熱鬧,卻不是華亭縣官員所願意看見的。

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河封省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馮倪的煩心事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大膽國賊老夫抽死你第二千一百七十四章 急迫的陳立夫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躺着賺錢的日子結束了第四百零八章 乘龍而出第四百七十五章 賊軍打炮了,快跑啊!第三十五章 這是打仗呢,能不能嚴肅一點第八百六十四章 萬古聖君親征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遍地黃金第四百九十八章 最牛逼的戰艦第六百零一章 開炮!第兩百八十八 官軍復正泰李逆身死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好,中埋伏了!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萬金油西北馬第一百七十三章 夏收出徵第一千九百零五章 卡爾頓伯爵:我是個體面人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秦淮河花魁大賽第三百五十五章 悲催的宋志文第三百六十九章 平興泉俘僞帝(求月票)第三十六章 原野上的白手絹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裁軍,那是不可能的!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大唐炸逼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大唐扶桑相親大會第九百九十五章 朕心甚慰第六百四十二章 宋志文起復第七百四十八章 目瞪口呆的格德斯第二千一百一十章 以備大變第兩百八十五章 新時代好商人第五百五十三章 幼軍營吊打全球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英格蘭的蒸汽機第九百一十三章 吾皇之仁萬年未有第二千二十二章 文明的曙光:火炮第八百三十四章 近衛軍奔赴前線第兩百八十三章 把他綁起來,燒死他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無奈的俺答汗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這仗,不好打啊!第七百五十六章 難道要當亡國之君?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風流才子陳立夫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上海商報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妄議國本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陳立夫的奏摺(第三更)第六百六十五章 報紙:大唐朝報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蘇伊士小規模武裝衝突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司法改革章程第七百三十二章 狂奔追擊第六百一十八章 伯爵世子的戰鬥第六百七十一章 天下又震動了:免費分田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跨洋運輸:新金山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煤油貿易第六百七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戰爭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宣平十年陳立夫回京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無處不在的派系第三百五十章 誓師伐明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跨洋運輸:新金山第九百六十二章 大唐只能有一個聲音第七百八十一章 陛下,要保重龍體啊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秦淮河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水面力量第二千一百四十三章 至少我們還能當大唐人的刀子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上海研究院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槍聲依舊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南洋大遷移第九百零七章 大唐稅部就是這麼牛逼!第二千一百一十九章 裝甲車測試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平息衆怒第二千一百零四章 種田放牧挺好的第五十一章 珠兒望風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歐洲第一臺蒸汽機第七百五十三章 徐炳福龐大野心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鉅艦時代第一百八十一章 搶了就跑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頭等大事:滅蚊子第兩百零二章 終於要打縣城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全軍出擊第八百二十九章 實力強大的第三軍第二千一十九章 矛盾的目標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工業時代的芬芳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南林堡失陷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殺入黑龍江流域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扁平化發展第八百一十四章 挺直了腰桿的內閣第五十七章 擒拿李逆第四百九十章 捷報南來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京鎮鐵路通車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將星閃閃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奴家見過公子第七百五十二章 抓住未來第一千零二十章 尷尬的海軍榴彈炮第兩百二十章 不讓走就屠城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圍困第四百六十八章 頭號明奸第四十八章 百姓之福第一百二十三章 這個世界怎麼了(求月票)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唐第一艘遠洋戰艦第二千七十一章 委培生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逼急了的韃靼人第四十三章 御前辯論第六百零八章 另闢蹺徑的擴軍第九百六十一章 金陵城密談
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河封省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馮倪的煩心事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大膽國賊老夫抽死你第二千一百七十四章 急迫的陳立夫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躺着賺錢的日子結束了第四百零八章 乘龍而出第四百七十五章 賊軍打炮了,快跑啊!第三十五章 這是打仗呢,能不能嚴肅一點第八百六十四章 萬古聖君親征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遍地黃金第四百九十八章 最牛逼的戰艦第六百零一章 開炮!第兩百八十八 官軍復正泰李逆身死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好,中埋伏了!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萬金油西北馬第一百七十三章 夏收出徵第一千九百零五章 卡爾頓伯爵:我是個體面人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秦淮河花魁大賽第三百五十五章 悲催的宋志文第三百六十九章 平興泉俘僞帝(求月票)第三十六章 原野上的白手絹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裁軍,那是不可能的!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大唐炸逼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大唐扶桑相親大會第九百九十五章 朕心甚慰第六百四十二章 宋志文起復第七百四十八章 目瞪口呆的格德斯第二千一百一十章 以備大變第兩百八十五章 新時代好商人第五百五十三章 幼軍營吊打全球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英格蘭的蒸汽機第九百一十三章 吾皇之仁萬年未有第二千二十二章 文明的曙光:火炮第八百三十四章 近衛軍奔赴前線第兩百八十三章 把他綁起來,燒死他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無奈的俺答汗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這仗,不好打啊!第七百五十六章 難道要當亡國之君?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風流才子陳立夫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上海商報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妄議國本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陳立夫的奏摺(第三更)第六百六十五章 報紙:大唐朝報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蘇伊士小規模武裝衝突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司法改革章程第七百三十二章 狂奔追擊第六百一十八章 伯爵世子的戰鬥第六百七十一章 天下又震動了:免費分田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跨洋運輸:新金山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煤油貿易第六百七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戰爭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宣平十年陳立夫回京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無處不在的派系第三百五十章 誓師伐明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跨洋運輸:新金山第九百六十二章 大唐只能有一個聲音第七百八十一章 陛下,要保重龍體啊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秦淮河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水面力量第二千一百四十三章 至少我們還能當大唐人的刀子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上海研究院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槍聲依舊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南洋大遷移第九百零七章 大唐稅部就是這麼牛逼!第二千一百一十九章 裝甲車測試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平息衆怒第二千一百零四章 種田放牧挺好的第五十一章 珠兒望風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歐洲第一臺蒸汽機第七百五十三章 徐炳福龐大野心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鉅艦時代第一百八十一章 搶了就跑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頭等大事:滅蚊子第兩百零二章 終於要打縣城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全軍出擊第八百二十九章 實力強大的第三軍第二千一十九章 矛盾的目標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工業時代的芬芳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南林堡失陷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殺入黑龍江流域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扁平化發展第八百一十四章 挺直了腰桿的內閣第五十七章 擒拿李逆第四百九十章 捷報南來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京鎮鐵路通車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將星閃閃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奴家見過公子第七百五十二章 抓住未來第一千零二十章 尷尬的海軍榴彈炮第兩百二十章 不讓走就屠城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圍困第四百六十八章 頭號明奸第四十八章 百姓之福第一百二十三章 這個世界怎麼了(求月票)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唐第一艘遠洋戰艦第二千七十一章 委培生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逼急了的韃靼人第四十三章 御前辯論第六百零八章 另闢蹺徑的擴軍第九百六十一章 金陵城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