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更符合國情的皇權集中制

前些時候天津友邦公司爲了爭奪北方煤炭公司的礦區蒸汽機訂單,不惜是找到了河北巡撫衙門的相關官員,讓他們給北方煤炭公司施加壓力,不要讓北方煤炭公司採用肇慶機械公司的訂單,轉而訂購他們友邦公司的訂單。

河北巡撫衙門的官員們,態度自然是傾向於自家轄區的企業的,如今天津友邦公司,可是北方數省裡,唯一一家能夠拿得出手的大型高科技企業了,而且每年都是爲當地官府貢獻了大量的稅收,所以也是積極幫友邦公司奔走。

北方煤炭公司雖然是國企部所屬企業,業務範圍也不是隻侷限於在河北地區,基本上北方數省內都是他們的業務範圍,不過呢河北地方的面子還是要給,但是這個給面子,也只是給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而已。

你的蒸汽機性能高,價格低,他就買,不然的話,河北巡撫找上門來都沒卵用!

要說關係,人家肇慶機械公司也不差,人家都是直接找到了國企部的高官傳話,因爲人家肇慶機械公司,可是國企部全資控股企業,和北方煤炭公司,那是兄弟公司,可比天津友邦公司強多了。

雖然目前競標的結果還沒有出來,但是從這也是看得出來,現在這兩家公司的競爭是有多大。

天津友邦公司能夠在這幾年裡迅速發展起來,也是和他們極端重視技術有着極大的關係,他們一方面是大力和皇家理工學院合作,購買他們的技術專利授權,當然了,這種事,現在但凡是有點腦子的企業都會這麼幹。

而皇家理工學院的技術授權,除了極少數敏感產品外,其他大部分產品的授權,大多都是不限制名額的,不高什麼獨家授權,只要你這企業資質達標了,也能夠拿的出錢了,那麼就可以獲得皇家理工學院的技術授權。

但還是那句話,人家皇家理工學院的技術授權,絕大部分都是偏向於技術授權,很多甚至都是理論性質的,這買回去了技術授權,你想要造出來也是不簡單的。

所以大部分企業,大多還會自行設置技術部門,但是大部分企業研究的技術,只是怎麼把技術授權變成產品而已,而自行研發新產品就比較少了。

天津友邦公司不一樣,他們是兩條腿走路,一方面是把能夠買的專利授權都給買了,另外一方面,則是自行建立龐大的研發機構,同時也是和國內的衆多大學展開聯合研發,這是爲了研發自己的專屬技術。

從皇家理工學院購買來的技術專利,都是非獨家專利,這也就意味着國內市場上有第二家,甚至幾十家同類產品,但是如果是自行研發的新產品,那麼在帝國嚴厲的專利保護之下,這種新產品就只有你一家能夠生產,這可是壟斷啊,你愛買多少錢就買多少錢。

如今國內的很多中小企業,他們的規模其實並不大,資本也不雄厚,但是有一部分卻是活的相當滋潤,利潤讓那些大公司看了都眼紅。

而這些中小企業,基本上大多數都是有着自己的技術專利,能夠生產一種或者兩種獨家產品的。

廣州有一家鉛筆公司就是典型的例子,建國早期的時候,帝國開始推廣的是炭筆,當時李軒本來還想着搞個鉛筆出來,但是沒有想到竟然是被人捷足先登了,廣州的一個姓陳的年輕秀才偶爾發現鉛塊可以用來寫字,然後經過自己琢磨,竟然是被他搞出來了鉛筆,然後直接申報了專利,然後搞了個小作坊生產

結果呢,就連皇家理工學院的人都是隻能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鉛筆專利申請被打回,因爲那個陳秀才比他們早了一個月進行申請。

最後,廣州的陳秀才建立的鉛筆公司,依靠着鉛筆專利一步一步從小作坊變成了大公司,如今市面上所能夠看見,公開售賣的鉛筆,基本都是他的公司生產的,陳秀才也是因此成爲了大富翁。

當然了,如今這個鉛筆專利也就只剩下四五年裡,不少公司都是算着日子呢,就等着他的專利到期後一窩蜂衝上去仿製生產。

國內嚴苛的專利保護制度,確保了個人或者公司投資研發出來的新技術能夠得到保護,並獲取豐厚的利潤,這也是爲什麼國內衆多企業,都是如此重視技術研發的緣故。

只是,重視技術研發到天津友邦公司這樣,把每年公司的營業額的百分之十以上,都是投入研發的公司,還真沒幾個。

這個百分之十,說的可不是利潤呢,而是營業額呢。

天津友邦公司的發展,和徐州鋼鐵公司的發展,雖然行業不一樣,但是發展的路子基本都差不多,都是通過極端重視技術研發,依靠技術來搶奪市場。

這兩個典型例子,反應的是整個帝國工商業,尤其是實業製造行業裡的競爭殘酷性!

沒點技術的公司,根本就不可能做大做強,甚至連生存都是問題。

過去十多年裡的那種隨便辦個工廠,隨便生產點東西都能夠一夜暴富的日子,已經是一去不復返了。

李軒對於國內市場的這種競爭,是保持了鼓勵的態度的。

保持良性的競爭,才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畢竟龐大的大唐帝國,不可能是隻依靠國企部控股的部分企業而已。

國企部控股的企業,其根本目的,都不是爲了發展經濟之類的,而是爲了發展國防,穩定民生這些,至於普通的市場經濟,其實國企部並沒有參與的太多。

你看看國企部投資的行業就是看的出來,大多都集中在清一色的重工業,輕工業的非常少,即便是有,大多也都是早年投資的,又或者是最近幾年投資建立,但是屬於那種高新技術,有一定的需求,民營企業不願意投資,或者是不能投資的行業。

如今國企部所屬的企業,大多是集中在武器、能源、造船、航運、化工這幾個行業爲主,而大多都是和國防工業相關,三大武器公司就不用說了,而能源則是包括三大煤炭公司,航運有長江航運、海外貿易有南洋、東洋、西洋貿易公司,造船有江南造船廠、廣州造船廠、天津造船廠,化工有大唐化工公司。

而上述的幾乎每一家公司,基本上都是和國防有着關係的。

因此,國企部所屬的企業雖然大多實力強悍,而且在國民經濟裡所佔據的比重也是非常大的,但是卻是依舊無法包攬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那怕是造船、航運、煤炭、化工等行業,雖然說站在這些行業的頂級企業,大部分都是國企部所屬企業,但實際上,更多的還是民營企業。

國內有造船廠數以千計,但是國企部所屬的造船廠,加起來也就十來家而已。

國內的大小煤炭公司也是有數百家之多,而國企部所屬的煤炭公司,也就三家而已。

航運也是一樣,國企部控股的航運公司,就一家,也就是長江航運公司,至於剩下的,清一色的都是民營航運公司。

就連海外貿易公司也是這樣,雖然國企部控股的幾大貿易公司,以及皇室資產科控股的太平洋貿易公司,加起來佔據了海外貿易的半壁江山,但是剩下的一般還是被民營資本給瓜分了呢。

更不要說,其實這些國企部公司的公司,除了一些比較敏感的公司外,其實很多都是上市公司,這也就意味着,國企部基本只是能夠做到依靠多數股權控股而已,沒能做到全資控股。

民營資本,在大唐的工商業經濟發展裡,佔據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越來越重要。

不過也不會重要到威脅帝國政權穩定的程度,因爲李軒不允許。

在李軒的規劃裡,以後大唐帝國的經濟發展模式,將會是國企部控股的企業主導國防、民生等至關重要以及比較敏感的行業,而民營資本,則是充當其他普通行業的主要角色。

民間資本賺錢,給帝國提供稅收就可以了。

至於造槍造炮,穩定民生等,這些並不是他們的任務,而是國家資本的任務。

兩者分開來,各自發展,互不干涉。

也許等上百年甚至數十年後,民間資本的力量將會發展的更大,民間企業的技術將會發展的更好,到時候免不了國家資本和民間資本進行合作,不過那個時候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李軒就不關心了,反正他也活不到那個時候。

因此當李軒看到宣平二十年的國內工商業發展,尤其是民營經濟的發展報告時,心裡還是比較欣慰的。

雖然大唐帝國的政治體系,乃是整個民間的風氣都還是濃郁的傳統封建帝國,但是這似乎並沒有影響到工商業的高速發展。

政治體系方面,是因爲李軒做了一系列的改良,雖然本質上依舊是皇權集中制,不過具體的表現形式卻是和後世近代的一些政權比較類似了,而且還吸收了一定後世現代國家的好處以及壞處。

兩者結合起來,就是形成了一個很特殊的大唐帝國!

你非要給這種政治體系給一個定位,應該是一種改良後,更符合大唐國情以及當代發展的皇權集中制!

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大唐扶桑相親大會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姚亮親至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葡萄牙這隻噁心人的刺蝟第八百九十二章 炮轟開封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蒸汽艦隊起航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許開炮,那都是戰利品第二千零七章 坐擁半個美洲的美洲礦務公司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打團戰只搶人頭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陳立夫當縣令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御覽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安南遷國非洲第一百九十九章 凌亂的楊秀才第四十四章 陛下三思第四百六十六章 舉旗誓師伐唐第四百零九章 烏合之衆(第三更求訂閱)第七百零六章 明朝練軍第七百二十二章 雞飛狗跳的第一軍第兩百四十六章 柳八苟出山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兩百萬大軍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禮儀之爭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家族是一種牽絆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來自蒸汽機項目組的捷報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皇家石油公司第八百九十二章 炮轟開封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遍地黃金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欠了一屁股債的何錫華第三百三十六章 擴軍萬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近衛軍初登場(月票加更)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海戰新時代襲來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難以置信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名留青史的仕女號首航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顧大局的海軍第五百零五章 橫掃廣西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繁華背後的危機第六百三十六章 越粗越好,越長越好(第三更求月票)第四百二十七章 他們都該死!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萬丹危矣,南洋危矣,帝國危矣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大唐最尖端的科技產品第七百六十八章 秦志福跑部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貴族封地第一百六十九章 全部打包帶走!第八百三十六章 新稅收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韃靼人又跑了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振興農村經濟計劃第九百一十八章 文官的戰略勝利第四百四十九章 這簡直是破壞行賄受賄市場!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十年千萬噸第一百三十一章 檣櫓灰飛煙滅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經濟命脈-鐵路第二千一百零一章 大規模殺傷武器禁令第六百七十八章 李春景期待的驚喜第二千四十一章 大唐人的無視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鳥糞是個寶第三百四十八章 時刻不忘跑路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海軍戰車第三百九十二章 被淹沒的第一步兵營第二千二十四章 陸軍丟不起那臉!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沒了張屠夫,帶毛豬也吃第二千一百九十三章 宣平六十年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江南大鐵路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震驚世人的廣告第八百七十二章 紙糊一樣的空心方陣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戰艦大型化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突圍或死守都不行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皇家科學院院士第兩百九十六章 秋風蕭瑟戰鼓響第四百七十四章 陳屠夫打炮第七百零五章 張嶽的裁汰練新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不怕你仿製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天子看望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鐵路施工隊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工業時代的芬芳第二千一百六十章 陳立夫的全球偉業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版本的高考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烏力罕挨炮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席捲全國的工業化浪潮第五百五十三章 幼軍營吊打全球第九百六十六章 朕要包個大餃子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嘉峪關前線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投機,唯獨糧食不行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錢祧裡的危機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必須貴,不貴賣不出去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誰敢冒頭就打誰第十七章 朝議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抄襲大唐的葡萄牙人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奇葩的全球貿易第二十一章 國運之戰第八百九十四章 主持正義的稅部第一百八十二章 這場大戰將會是一場豪賭第八百一十一章 陳立夫立功升官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論證萬噸鉅艦第二千四十九章 有錢了才能玩步球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許搶,都是本老爺的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楊成的推銷之旅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經濟一體化計劃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放風箏戰術第四百五十五章 日後再說第六百零五章 損失慘重的第二艦隊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初中生都是已婚人士
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大唐扶桑相親大會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姚亮親至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葡萄牙這隻噁心人的刺蝟第八百九十二章 炮轟開封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蒸汽艦隊起航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許開炮,那都是戰利品第二千零七章 坐擁半個美洲的美洲礦務公司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打團戰只搶人頭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陳立夫當縣令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御覽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安南遷國非洲第一百九十九章 凌亂的楊秀才第四十四章 陛下三思第四百六十六章 舉旗誓師伐唐第四百零九章 烏合之衆(第三更求訂閱)第七百零六章 明朝練軍第七百二十二章 雞飛狗跳的第一軍第兩百四十六章 柳八苟出山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兩百萬大軍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禮儀之爭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家族是一種牽絆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來自蒸汽機項目組的捷報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皇家石油公司第八百九十二章 炮轟開封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遍地黃金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欠了一屁股債的何錫華第三百三十六章 擴軍萬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近衛軍初登場(月票加更)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海戰新時代襲來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難以置信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名留青史的仕女號首航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顧大局的海軍第五百零五章 橫掃廣西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繁華背後的危機第六百三十六章 越粗越好,越長越好(第三更求月票)第四百二十七章 他們都該死!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萬丹危矣,南洋危矣,帝國危矣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大唐最尖端的科技產品第七百六十八章 秦志福跑部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貴族封地第一百六十九章 全部打包帶走!第八百三十六章 新稅收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韃靼人又跑了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振興農村經濟計劃第九百一十八章 文官的戰略勝利第四百四十九章 這簡直是破壞行賄受賄市場!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十年千萬噸第一百三十一章 檣櫓灰飛煙滅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經濟命脈-鐵路第二千一百零一章 大規模殺傷武器禁令第六百七十八章 李春景期待的驚喜第二千四十一章 大唐人的無視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鳥糞是個寶第三百四十八章 時刻不忘跑路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海軍戰車第三百九十二章 被淹沒的第一步兵營第二千二十四章 陸軍丟不起那臉!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沒了張屠夫,帶毛豬也吃第二千一百九十三章 宣平六十年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江南大鐵路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震驚世人的廣告第八百七十二章 紙糊一樣的空心方陣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戰艦大型化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突圍或死守都不行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皇家科學院院士第兩百九十六章 秋風蕭瑟戰鼓響第四百七十四章 陳屠夫打炮第七百零五章 張嶽的裁汰練新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不怕你仿製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天子看望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鐵路施工隊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工業時代的芬芳第二千一百六十章 陳立夫的全球偉業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版本的高考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烏力罕挨炮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席捲全國的工業化浪潮第五百五十三章 幼軍營吊打全球第九百六十六章 朕要包個大餃子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嘉峪關前線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投機,唯獨糧食不行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錢祧裡的危機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必須貴,不貴賣不出去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誰敢冒頭就打誰第十七章 朝議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抄襲大唐的葡萄牙人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奇葩的全球貿易第二十一章 國運之戰第八百九十四章 主持正義的稅部第一百八十二章 這場大戰將會是一場豪賭第八百一十一章 陳立夫立功升官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論證萬噸鉅艦第二千四十九章 有錢了才能玩步球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許搶,都是本老爺的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楊成的推銷之旅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經濟一體化計劃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放風箏戰術第四百五十五章 日後再說第六百零五章 損失慘重的第二艦隊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初中生都是已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