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丹麥羣島

從歐洲各王室陸續給大唐聖天子女子和親,也是可以看的出來,歐洲的一票國家和大唐的關係還是比較緊密的,至少他們自己這麼認爲。

雖然大多時候都是他們一廂情願,但是大唐也不會打破這種默契,畢竟大唐還要拉着他們去抵抗韃靼人。

這種情況下,很多時候大唐都不太好做的太過,之前在非洲殖民地以及美洲殖民地問題上,大唐就是始終沒有用武力奪取,而是採取了外交手段,最後花錢把部分殖民地給賣過來。

難道說大唐無法用武力奪取嗎?

開玩笑,大唐隨便用個手指頭也能夠把這些殖民地全部搶過來,但是這卻是會破壞大唐在歐洲的整體戰略。

所以大唐乾脆花錢買。

如今要在歐洲搞第二個戰略支撐點也是如此,不能搞的太過,免的一羣洋藩心寒,最後不給大唐賣命抵抗韃靼人。

所以像是直接把倫敦搶過來當戰略支撐點這種事,想想是可以,但是不能做,至少最近幾年是不能幹的。

喬浩忠海軍中將,得另外找個地方!

而且不能直接找英格蘭或者法蘭西、西班牙人的本土,這些地方太麻煩,負面影響比較大,畢竟歐洲那麼大,也不是非得從盟友身上割下一塊地方纔能夠建立第二個戰略支撐點的,還有其他諸多地方可以選擇呢。

在地圖上巡視着,喬浩忠海軍中將很快又是把目光放在了尼德蘭聯合省,準確的說是放在了荷蘭省北部地區。

這是一個被北海、馬肯湖、艾瑟爾湖所包圍的半島,南邊就是阿姆斯特丹了。

這地方是半島地區,也比較利於佈防,而且很重要的是,這地方距離韃靼人更加近。

如果把此地開闢爲第二個戰略支撐點,一旦準備妥當,就能夠以此地爲出發點,然後直接殺入歐洲大陸了,比倫敦都還要方便。

但是這地方屬於低地,地形不太好,而且距離韃靼人太近,一旦大唐在此地有大規模的動作,估計人家韃靼人立馬就會殺入尼德蘭聯合省了。

如今的尼德蘭地區之所以沒有被韃靼人吞併,那是人家韃靼人故意留着和外界,尤其是和大唐人做生意用的。

如果大唐想要把尼德蘭的荷蘭地區佔領,只要韃靼人不傻,那麼就不會放任不管。

雖然大唐陸海軍打遍全球無敵手,但是在遙遠萬里的歐洲地區,就在韃靼人的眼皮子底下,而且還是韃靼人的陸軍可以直接抵達的地方開闢一個登陸場,先不說能不能做到,但是這種風險就是沒有必要去冒的。

畢竟大唐並不準備現在就在歐洲戰場上親自和韃靼人進行戰爭,而是採取的代理人戰爭模式,在最後一個歐洲人死光之前,大唐人是不會派遣大軍親自上場的。

如果要避免和韃靼人直接爆發大規模的戰鬥,那麼就不能和韃靼人發生陸地上的連接,靠近歐洲大陸的島嶼纔是比較適合的。

所以喬浩忠海軍中將又是和目光投向了丹麥地區,如今的丹麥半島地區已經是被韃靼人攻佔了,丹麥王國已經是隻能龜速在幾個島嶼上苟延殘喘。

因爲韃靼人控制了丹麥半島,這也意味着如果要在這一片地區建立戰略支撐點的話,就得和韃靼人發生交戰。

不過喬浩忠卻是沒有把目光直接瞄向半島,半島太大,對大唐帝國在歐洲地區的幾千人可動用的兵力而言打下來容易,守住難,而且這地方和荷蘭半島一般,都是和韃靼人的控制區直接陸地接壤,沒有登錄搶奪的必要性。

他現在所看中的地方,乃是現在丹麥王國還在控制的幾個島嶼!

而考慮到海運便利,航道安全,以及發展潛力,戰略防禦,後續進攻韃靼人是否方便等諸多因素,他是把目光放在了丹麥地區的三大島嶼上。

也就是菲英島、洛蘭島、西蘭島,這三個島嶼目前作爲丹麥王國的大本營苦苦支撐着,不過如果不是有大唐海軍幫忙攔截韃靼人的海上船隻,又有瑞典人派出的部隊幫忙的話,估計也是守不住。

這一片羣島,倒是個好地方,距離歐洲大陸近的很,而且還能封鎖進出波羅的海的航道,而且韃靼金國的新首都,可就是在柏林呢,距離海邊可沒多遠,如果大唐某一天組織大軍直接從丹麥羣島出發,然後登陸歐洲大陸的話,不用幾百公里就能殺到柏林。

從這一點來看,丹麥羣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但問題是,這地方現在還是丹麥王國的領地,這也就和倫敦那邊一樣有問題,而且問題還更嚴重。

倫敦也只是英格蘭的首都而已,但是這幾個島嶼,可就是現在丹麥王國的全部了。

而丹麥王國也是和其他的歐洲王國一樣,也是大唐的小弟呢,大唐總不能爲了一個基地,就直接把人家滅國了啊。

基本上目前歐洲的所有國家,都是大唐的小弟,包括奧斯曼帝國、西班牙在內。

這些小弟正在大唐的支持下,拼死抵抗韃靼人的入侵呢,每年都不知道有多少人死於戰亂之中。

人家在前頭賣力給大唐打仗,大唐後頭就把他們滅國了,這樣乾的話,說不準明天就有很多人一轉身就投誠韃靼金國了。

人家韃靼金國最近幾年一直試圖緩和,甚至是招攬歐洲諸國,以騰出手來在東線抵抗大唐的西征。

所以,大唐不能隨便把丹麥王國給滅了。

但是不滅掉丹麥王國的話,大唐直接在當地建立一個軍事基地行不行?

小型的軍事基地無所謂,但是大型的是被指望了,一個本土化就無論如何也過不來關。

大唐對海外領地的本土化是非常重視的,尤其是戰略要地的本土化工作更是重視。

比如說錫蘭島,爲了能夠把這個地方建設爲大型軍事基地,大唐把整個島嶼上的土著都是給轉移到了印度半島上!

再比如休達,最外圍用部隊巡邏,同時建立無人區,而在內圍區域,則是依託當地的地形建立了一條長約上百公里的簡易圍欄,以確保沒有土著能夠偷偷穿越進入大唐人生活居住的區域。

至於最內圈,則是一道長約十多公里的高牆!

而大唐人除了軍隊外,基本上是不會有人離開圍牆前往無人區的。

休達都如此了,丹麥羣島這邊也是別指望大唐人能夠和土著人生活在一起,然後建立什麼軍事基地了。

但是這地方喬浩忠卻是覺得相當不錯,只要在上頭駐紮幾千軍隊,派遣艦隊協防,任憑韃靼人怎麼進攻都是不太可能打上島嶼的。

只是該用什麼辦法弄到手呢?

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妄議國本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治理黃河三大方案第九百七十三章 絕望的杜丹清第八十七章 夜黑風高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這個老大不太合格第二千一百一十三章 一己之力供應全球戰爭第五百三十四章 千古聖君的醜態第四百一十八章 不能再打下去了第八百六十五章 愛卿辛苦了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唐帝國領土:屋久島(開疆擴土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黎平府第二千一百零三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二)第三百零五章 掉頭就跑第十一章 深夜逃離第九百二十四章 百艘戰列艦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帝國的明珠:南非第一百九十八章 明軍的陰謀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擴大殖民規模第兩百四十章 全新的大唐王師第九百四十六章 海軍表示,錢算個屁!第七百七十四章 穿越神器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大唐帝國教坊處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北美是好是壞?第六十一章 恐慌的黃竹山第三百二十章 爭渡爭渡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雙輪自行車第二十章 御駕親征第二千一百六十七章 奧斯曼六國遷非洲第五百七十一章 養家壓力大啊第一千零三十章 讓轎子有多遠滾多遠第六百二十章 超大號的地雷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有思想有深度有理想的海盜第四百章 聽天由命的明軍第八百五十章 燧發槍測試第三百零六章 明軍主力出現第六百五十章 願她們找個老實男人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艦隊進攻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局部本土化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去扶桑剿匪第二千一百四十五章 大唐的承諾第九百四十四章 李軒是個神經病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搬國業務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金陵震動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倒黴的南林堡第一千二百章 時不待我第三百五十三章 武裝行進第一百四十六章 脫產職業軍隊第一百八十四章 先放明軍一馬(求月票)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韃靼人太危險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治理黃河三大方案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公司艦隊遇襲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兵發呂宋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罰金狂歡第四百六十章 第五步兵團慘敗第六百零三章 殘酷的跳幫戰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聖駕抵達上海第九百七十六章 荊州總攻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唐西洋公司做慈善?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侍女並不是那麼的好當的第四十六章 假戲真做第九十七章 不許亂動第二十章 御駕親征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伊麗莎白抵唐第二千八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兩百九十二章 內閣的改革第十五章 董芸芸病重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蒸汽坦克第二千一百九十九章 四十萬公里鐵路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躺着賺錢的日子結束了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考覈承襲制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顧大局的海軍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恐慌的歐洲第五百一十七章 王師勝利在望第一百八十五章 穿越來的軍閥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鐵路沿線局部本土化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這城,沒法守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一點也不朦朧的上頭村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海軍博物館第八百四十九章 忍辱負重的陳立夫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流口水的左成生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董立羣赴紅海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令人恐懼的幼軍營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勞工招募隊第九百一十三章 吾皇之仁萬年未有第二千一百五十四章 東歐移民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令人恐懼的幼軍營第八百九十八章 讀書人就要有一身正氣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產能過剩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心滿滿的宋知府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今天我們創造了未來第五十八章 看'夜景'第六百八十四章 悲催的南澳島總兵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陸軍也窮第九百七十五章 王文華被貶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帝國海外產業佈局第兩百一十五章 這個老大好牛逼第兩百九十二章 內閣的改革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超前的理論第五十三章 牛逼哄哄的大唐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履帶拖拉機
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妄議國本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治理黃河三大方案第九百七十三章 絕望的杜丹清第八十七章 夜黑風高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這個老大不太合格第二千一百一十三章 一己之力供應全球戰爭第五百三十四章 千古聖君的醜態第四百一十八章 不能再打下去了第八百六十五章 愛卿辛苦了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唐帝國領土:屋久島(開疆擴土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黎平府第二千一百零三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二)第三百零五章 掉頭就跑第十一章 深夜逃離第九百二十四章 百艘戰列艦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帝國的明珠:南非第一百九十八章 明軍的陰謀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擴大殖民規模第兩百四十章 全新的大唐王師第九百四十六章 海軍表示,錢算個屁!第七百七十四章 穿越神器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大唐帝國教坊處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北美是好是壞?第六十一章 恐慌的黃竹山第三百二十章 爭渡爭渡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雙輪自行車第二十章 御駕親征第二千一百六十七章 奧斯曼六國遷非洲第五百七十一章 養家壓力大啊第一千零三十章 讓轎子有多遠滾多遠第六百二十章 超大號的地雷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有思想有深度有理想的海盜第四百章 聽天由命的明軍第八百五十章 燧發槍測試第三百零六章 明軍主力出現第六百五十章 願她們找個老實男人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艦隊進攻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局部本土化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去扶桑剿匪第二千一百四十五章 大唐的承諾第九百四十四章 李軒是個神經病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搬國業務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金陵震動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倒黴的南林堡第一千二百章 時不待我第三百五十三章 武裝行進第一百四十六章 脫產職業軍隊第一百八十四章 先放明軍一馬(求月票)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韃靼人太危險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治理黃河三大方案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公司艦隊遇襲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兵發呂宋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罰金狂歡第四百六十章 第五步兵團慘敗第六百零三章 殘酷的跳幫戰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聖駕抵達上海第九百七十六章 荊州總攻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唐西洋公司做慈善?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侍女並不是那麼的好當的第四十六章 假戲真做第九十七章 不許亂動第二十章 御駕親征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伊麗莎白抵唐第二千八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兩百九十二章 內閣的改革第十五章 董芸芸病重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蒸汽坦克第二千一百九十九章 四十萬公里鐵路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躺着賺錢的日子結束了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考覈承襲制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顧大局的海軍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恐慌的歐洲第五百一十七章 王師勝利在望第一百八十五章 穿越來的軍閥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鐵路沿線局部本土化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這城,沒法守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一點也不朦朧的上頭村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海軍博物館第八百四十九章 忍辱負重的陳立夫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流口水的左成生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董立羣赴紅海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令人恐懼的幼軍營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勞工招募隊第九百一十三章 吾皇之仁萬年未有第二千一百五十四章 東歐移民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令人恐懼的幼軍營第八百九十八章 讀書人就要有一身正氣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產能過剩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心滿滿的宋知府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今天我們創造了未來第五十八章 看'夜景'第六百八十四章 悲催的南澳島總兵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陸軍也窮第九百七十五章 王文華被貶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帝國海外產業佈局第兩百一十五章 這個老大好牛逼第兩百九十二章 內閣的改革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超前的理論第五十三章 牛逼哄哄的大唐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履帶拖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