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皇室僱員:大唐女官

伊麗莎白身邊的女官,年約四十歲,名爲祝雪雁,她並沒有穿着和宮內侍女一樣的宮廷裙裝,也沒有和外面的女子們一樣穿着傳統裙裝或者是最近流行的以簡潔流暢爲主的裙裝。

而是穿着一身很少在女性身上看見的職業裝。

黑色直筒褲,矮跟尖頭小皮鞋,右衿修身小馬甲,黑色中款對襟外套,一頭長髮被束起,戴着一頂圓頂高帽,手裡頭還拿着一把比職場男士常用的九寸摺扇稍微小一些的八寸女士摺扇。

這一身裝扮,其實在外頭很少能看見,因爲這一身是非常標準的大唐女性職業裝,整體和男性的職業裝很類似,唯一比較大的區別就是皮鞋以及修身的小馬甲以及作爲配飾用的摺扇,吊墜等等細節了。

不過在大唐宮廷裡,卻是隨處可見,因爲大唐宮廷裡的中高級女官們就是這麼穿的。

大唐的宮廷女官,這是大唐宮廷裡的特殊產物。

因爲大唐的宮廷裡沒有太監這種生物,所以早年的大唐宮廷裡,大小事務都是普通的宮女以及那些上了年紀的老嬤嬤處理。

遷都金陵後,聖天子李軒制定了皇室僱員制度,從法律上明確規定了宮女、女官以及皇室資產的負責人或其他皇室僱員並不屬於國家僱員,也不屬於官員行列,他們乃是皇室僱員。

但是即便是皇室僱員,也是分好幾種,一種是普通的皇室僱員,那就是皇室控股企業下屬的員工,理論上他們也是屬於皇室僱員,但實際上他們和皇室沒啥關係。

還有一種則是皇室官員,包括在皇室資產科內工作的官員們以及皇室企業的高級管理層們等,這些人外界普遍把他們當成官員,也有品級,也穿官府,也有相應的政治待遇。

但實際上他們並不是帝國官員,因爲他們的品級並不是吏部授予,而是由天子直接授予,這說法換成其他傳統王朝,大體類似於前明時期的傳奉官。

但是在大唐,這種皇室官員是有專門的法律規定,而招募人選的話也是直接經過科舉招募。

而更重要的是,這些皇室官員幹到一定程度後,李軒有時候會讓他們經過吏部的正式銓敘,選拔後成爲帝國官員,最後進入內閣

歷任皇家銀行行長,最後都會成爲皇室資產科科長,最後又會進入財務部任職侍郎乃至尚書。

前後十餘任皇家銀行行長,除了中途就犯事完蛋的傻貨外,剩下的無一例外全都進入了內閣,最次的也是一個侍郎。

最後,還有一種就是專門爲了皇室提供生活、內部安保服務的皇室僱員了,這種僱員就非常特殊了,她們並不從外部招募,只會在淑女苑裡招募,而淑女苑乃是和當年的幼軍營同時成立的機構,幼軍營多次改革,現在已經面目全非。

但是白太后管理的淑女苑,卻是一直都保持着原始的面目。

淑女苑在全國範圍內招募幼年孤女,撫養她們長大,接受教育,然後經過層層選拔,最後每年會選出來一批女性進行最後的集中式教育,主要是禮儀方面的事務,等她們在大約十八歲完成所有的學業後。

再進行最後的選拔,選中者根據其意願是否進入皇宮工作,不願意的話愛咋地咋地。

願意的話則是簽訂合同,則是開始爲皇室工作,工作期間自然是和接受教育的時候一樣,採取的是全封閉式工作環境,不允許和外人接觸,更別說結婚什麼的了。

但是,如果不願意繼續幹了可以隨時辭職,一般來說,皇室不會進行任何的阻攔,甚至管理人員發現你工作熱情不高,有埋怨之類的時候,往往都會第一時間把你炒掉,這是爲了避免任何潛在的風險。

嗯,走人之前,你得確認自己還是黃花大閨女。

那啥,聖天子是個多情種子,有時候興趣來了,侍女也是不會拒絕的。

而實際上,大唐宮廷裡不少嬪妃,都是淑女苑出身的。

而大唐皇室,顯然是不會讓聖天子的女人再一次出現在外界。

此外,也有一部分人是不願意重新迴歸社會的,對於她們來說,皇宮就是她們這一輩子生活的地方了,很多人幹到三十歲甚至四十歲,五十歲都還在皇宮裡工作。

還有一種人則是不願意放棄在皇宮裡的工作,但是又想要和外界接觸並擁有自己的家庭,對此皇室也會有特別的恩典,允許她們和平民結婚生子,而工作則是變成一些外部工作。

大唐皇室對宮廷僱員的招募以及僱傭,還是很人性化的,會給她們多種選擇,然後你自己選,總結起來就是:愛乾乾,不幹滾蛋!

這裡頭也會有少部分特殊人,她們爲皇室服務多年,接受過高等教育,並宣誓終生不婚,宣誓絕對不會和任何一個皇室男性成員發生關係,終生爲皇室服務。

而這些人雖然從法律上來說依舊是普通的皇室僱員,但是宮廷內部以及外界,並沒有把她們和普通的嬤嬤、侍女們混爲一談,而是特地稱之爲女官。

這些女官通常都是擔任宮廷內的管理類職務,嗯,這個管理自然不是和帝國政務有關係的管理職務,而是宮廷內部的管理職務。

後宮都不幹政,更別說什麼女官了。

這些女官,其實說白了不歸皇帝李軒管,而是歸董皇后管,處理的都是宮廷內部事務。

偌大一個宮廷各種事務多了去,僅僅是吃飯問題就是一個大問題,管理起來是非常複雜的,董皇后這個後宮主人,可沒精力管這麼多人和事,所以下面必然需要各種管理人員。

說白了,這些女官乃是董皇后手底下的管理層,嗯,以前是白太后手底下的管理層。

董皇后早年就是個乖乖女,而白太后手段厲害着,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裡,這大唐後宮都是白太后說了算,董皇后空有國母,後宮之主的名頭,但實際上在大唐後宮裡算不上有什麼太大的實權,平日裡只能管一些雞毛蒜皮的事。

但是十多年前開始,隨着白太后身體逐漸虛弱,董皇后慢慢的接過了部分權利。

而最近幾年,白太后雖然身體不太好了,但是卻依舊不願放棄後宮大權,但是最終還是董皇后獲得了勝利。

她已經成功掌握後宮大權,走上了人生巔峰。

所以這些女官,已經不再是白太后的手下,而是變成董皇后的手下。

伊麗莎白身邊的祝雪雁,就是董皇后手底下的女官之一,更是她的嫡系心腹!

第五百五十二章 肇慶兵工廠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版本的高考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江南大鐵路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靠譜的計劃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攘外先安內第二千一百七十四章 急迫的陳立夫第五百五十五章 喜迎大明王師第五百零六章 堅守到最後一刻的武宣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高麗問題第兩百六十五章 生死大戰將至第一百三十八章 跑着跑着就不見了第十章 夜深了,歇息吧第三百四十章 掃盲班和軍校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前無古人聖天子第二千七十二章 喬治入籍第七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六百三十六章 越粗越好,越長越好(第三更求月票)第七百一十二章 嶽州困局第九百三十章 俺答汗要稱臣納貢?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高麗問題第七百五十四章 海軍的野心:戰列艦第九百六十八章 龍興之地大變樣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大唐的報復第九百三十五章 完全看人品的炮彈第二千零一章 普通人到了古代也能當科學家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葡萄牙人投降了第二千一十一章 家家戶戶有馬車第五百三十二章 本王有錢,很多錢第三百四十四章 可是正泰董氏?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江南道也要變天第八百七十章 想要放風箏的韃靼騎兵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陸軍海上運輸師第二千一百六十章 陳立夫的全球偉業第兩百零二章 終於要打縣城了第四百零五章 郝柏年面聖第二千一百五十一章 識趣的瑞典人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唐帝國領土:屋久島(開疆擴土求訂閱)第二十四章 生活就像那啥第九百四十八章 第一槍騎兵團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今天我們創造了未來第八百八十六章 一統天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僞唐賊軍想要幹嘛?第二千二百章 全新的時代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要誅他九族第二千一百零三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二)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烈大混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五百四十八章 重圍中的興泉府第二千零八章 正統之爭大過天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修鐵路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一度尷尬的近衛軍第二千一百零四章 種田放牧挺好的第七百一十二章 嶽州困局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印度洋上的炮聲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大唐從不拉攏敵人,不服就幹!第兩百三十三章 本官還會回來的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掃蕩第四百八十章 唐賊滿萬不可敵第七百七十八章 人心惶惶的金陵城第七百二十一章 邵陽書生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宣平十年陳立夫回京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繁華背後的危機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萬丹被圍第九百八十六章 幸福而煩惱的炮兵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他陳立夫來了第兩百零三章 正泰縣城第二千九十一章 奇奇怪怪的槍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印度擴張攻略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唐和扶桑的第一場海戰第一百三十章 又肥又大的燒雞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北方劇變第二千一百一十九章 裝甲車測試第二千二百零二章 汽車全民化時代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俺答汗的孝心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不是不能管只是懶得管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畢志安赴前線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不平凡的一年第七百五十章 大唐子民格德斯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大唐男人是有格調的第九十章 蔡二虎的自信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要破陣?一堆亂石足矣!第二千五十一章 缺錢的愛德華第六百四十二章 宋志文起復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 環球海底電纜通訊工程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打工哪有當老闆好第四百零二章 史無前例的大捷(第三更求訂閱)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陳立夫又要升官?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洗澡?不洗,死都不死!第一百七十八章 規模浩大的戰役!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南洋交州第二千六十五章 再接再厲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唐又要遷都了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 伊麗莎白昭儀第二千五十五章 參軍等於上學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董立羣赴紅海第七百章 兩敗俱傷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啓翔牌汽車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安南遷國非洲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天子號召:工業化 (第四章)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那是朕的牧場,朕的牛羊
第五百五十二章 肇慶兵工廠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版本的高考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江南大鐵路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靠譜的計劃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攘外先安內第二千一百七十四章 急迫的陳立夫第五百五十五章 喜迎大明王師第五百零六章 堅守到最後一刻的武宣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高麗問題第兩百六十五章 生死大戰將至第一百三十八章 跑着跑着就不見了第十章 夜深了,歇息吧第三百四十章 掃盲班和軍校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前無古人聖天子第二千七十二章 喬治入籍第七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六百三十六章 越粗越好,越長越好(第三更求月票)第七百一十二章 嶽州困局第九百三十章 俺答汗要稱臣納貢?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高麗問題第七百五十四章 海軍的野心:戰列艦第九百六十八章 龍興之地大變樣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大唐的報復第九百三十五章 完全看人品的炮彈第二千零一章 普通人到了古代也能當科學家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葡萄牙人投降了第二千一十一章 家家戶戶有馬車第五百三十二章 本王有錢,很多錢第三百四十四章 可是正泰董氏?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江南道也要變天第八百七十章 想要放風箏的韃靼騎兵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陸軍海上運輸師第二千一百六十章 陳立夫的全球偉業第兩百零二章 終於要打縣城了第四百零五章 郝柏年面聖第二千一百五十一章 識趣的瑞典人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唐帝國領土:屋久島(開疆擴土求訂閱)第二十四章 生活就像那啥第九百四十八章 第一槍騎兵團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今天我們創造了未來第八百八十六章 一統天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僞唐賊軍想要幹嘛?第二千二百章 全新的時代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要誅他九族第二千一百零三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二)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烈大混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五百四十八章 重圍中的興泉府第二千零八章 正統之爭大過天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修鐵路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一度尷尬的近衛軍第二千一百零四章 種田放牧挺好的第七百一十二章 嶽州困局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印度洋上的炮聲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大唐從不拉攏敵人,不服就幹!第兩百三十三章 本官還會回來的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掃蕩第四百八十章 唐賊滿萬不可敵第七百七十八章 人心惶惶的金陵城第七百二十一章 邵陽書生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宣平十年陳立夫回京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繁華背後的危機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萬丹被圍第九百八十六章 幸福而煩惱的炮兵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他陳立夫來了第兩百零三章 正泰縣城第二千九十一章 奇奇怪怪的槍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印度擴張攻略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唐和扶桑的第一場海戰第一百三十章 又肥又大的燒雞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北方劇變第二千一百一十九章 裝甲車測試第二千二百零二章 汽車全民化時代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俺答汗的孝心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不是不能管只是懶得管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畢志安赴前線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不平凡的一年第七百五十章 大唐子民格德斯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大唐男人是有格調的第九十章 蔡二虎的自信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要破陣?一堆亂石足矣!第二千五十一章 缺錢的愛德華第六百四十二章 宋志文起復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 環球海底電纜通訊工程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打工哪有當老闆好第四百零二章 史無前例的大捷(第三更求訂閱)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陳立夫又要升官?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洗澡?不洗,死都不死!第一百七十八章 規模浩大的戰役!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南洋交州第二千六十五章 再接再厲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唐又要遷都了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 伊麗莎白昭儀第二千五十五章 參軍等於上學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董立羣赴紅海第七百章 兩敗俱傷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啓翔牌汽車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安南遷國非洲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天子號召:工業化 (第四章)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那是朕的牧場,朕的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