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五章 佔地盤收保護費

哪怕有着現代的靈魂,但是李軒說實話和黃竹山的裡其他土匪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都是欺軟怕硬的貨色。

那些普通土匪們天然就對官府有着恐懼,所以方東全和黃學仁他們雖然嘴上天天叫嚷中興大唐,推翻僞明,但是骨子裡對明廷官府有着天然的恐懼,遇上大批明軍會跑的不比兔子還快。

而李軒呢,他倒是不怎麼畏懼官府之類的,但是他卻是比任何一個黃竹山的土匪更加清楚一個統一王朝的可怕!

哪怕明王朝現在已經步入王朝的中期,地方衛所早已經腐朽不堪,戰鬥力下降的連倭寇、土匪都打不過。

但是他們地方大啊,人多啊!

李軒他們累死累活也不過是弄出了幾百號土匪呢,但是人家明王朝隨隨便便就能從周圍的的府縣裡抽調好幾千甚至上萬的兵力。

這上萬兵力如果被幹掉了,不要緊,還可以從其他地方調兵過來,這個地方調幾千,那個地方調幾千,最後能輕而易舉的抽調好幾萬兵力重新殺到正泰縣來。

正是因爲對明王朝這種統一了九州的中央王朝的實力瞭解的很清楚,李軒纔是一直都不敢打正泰縣城。

說句不要臉的話,就算現在正泰縣城主動投降,邀請他入城,他都不敢進城!

不過不進城,不代表着就要放棄正泰縣的百里之地,十萬之民了!

曾子文剛纔的這一番話,也算是點燃了李軒的一絲野心:如今正泰縣已經無能能夠阻擋自己了,不趁着這個時候發展壯大更待何時?

正泰縣這個縣城不打,龍華鎮這個軍事重鎮也不打,但是不代表着不可以把廣闊的正泰縣百里之地收入囊中啊!

打掃完戰場後,士兵們都是休息去了,不過那些高級將領和官員們卻是沒有能夠休息,李軒把他們彙集了起來召開軍事會議。

一開始曾子文還以爲李軒召集人手開會,是爲了攻打正泰縣城呢,但是這剛開始就聽出來了不對頭。

因爲李軒開始就是這麼說的:“如今正泰明軍新敗,已經無力阻擋我軍縱橫鄉野,正是我軍的大好機會!”

李軒的話裡沒有說縣城或者龍華鎮,而是說的鄉野!

對此曾子文道:“陛下,我等不趁此機會拿下正泰縣城嗎?”

李軒聽罷,都懶得搭理這個曾子文,這個人的戰爭思維還停留在傳統戰爭思維上,一點都沒有領悟到造反戰爭該如何進行!

而身爲一個生長在紅旗下,根正苗紅的紅領巾,黨`國的接班人,他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了一個詞彙叫做‘農村包圍城市’。

如果是工業時代,生產資源、尤其是維持戰爭的生產資源大多集中在城市,所以戰爭需要圍繞城市來進行,如果是國土面積狹小,人口少的國家,其主要的人口也會集中在少數幾個城市裡,因此戰爭也得圍繞着城市來進行。

但是在農業時代的中國卻是不一樣,首先國內的絕大部分生產資料都在農村,這個生產資料包括人口以及土地,由此可以產生賦稅,兵員,糧食,武器等等維持戰爭所需的戰略性武器。

其次,基於中國傳統的政令不下鄉的特殊國情,城市裡的官府在數千年來就從來沒有能夠有效的統治農村,換句話說,在農村裡明王朝的統治根基薄弱,有利於大唐王朝在農村的確獲得人心上的支持。

其次很關鍵的一點就是,這年頭的城市實際上是典型的消費性城市,農村不是靠着城市養活,而是城市靠着農村養活。

只要控制了農村的確,實際上就控制了城市的血脈!

說了這麼多,總之控制農村比控制城市要好,而且是好的多!

不過這些理由李軒是不會長篇大論的說給手下人聽的,甚至他連農村包圍城市這個詞彙都沒有說出來,都是一羣文盲,你和他們說什麼造反理論,人家都聽不懂好吧。

所以他對衆人說的很直白,很簡單:不打正泰縣,我們先把大山附近的村寨給控制起來,然後就地招兵收糧!

一羣土匪們一聽不用打正泰縣城也就放下心來了,至於到鄉野劫掠,那是他們的老本行了,那都不叫事。

雖然李軒說的是控制什麼農村,而不是劫掠,但是在這些土匪的思維裡,很自覺的就把李軒的話轉換爲了:佔領地盤,收保護費!

所以聽李軒說了一大通後,方東全就是這麼道:“陛下說的太好了,現在我們剛好趁着明軍空虛,去多佔幾個村寨,招兵收糧!”

一旁的黃學仁也是道:“對,現在是該多佔一些地盤的時候了!”

聽着手底下的人說搶地盤收保護費什麼的,李軒也不以爲意,和這些土匪們相處久了,他也知道這些人的思維方式就是這麼直接,哪怕是玩造反都是玩的土不拉幾的,一點也不高大上。

李軒總不能指望着他們一口一個革命,一口一個民族大義不是,還是搶地盤收保護費比較適合他們。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造反爭霸嘛,比的就是搶地盤嘛,大家搶來搶去,最後一個實力最強的人把所有地盤都搶到手了,那麼自然而然的就完成了統一,一個新的中央王朝就誕生了!

衆人商議了將近半個時辰後纔是散去,這兩天大家都累的慌,早說玩早睡覺。

第二天早上,睡了半夜的李軒等人就是起來了,這起來吃完早飯,李軒就是聽了斥候們的報告,說是昨夜潰敗的明軍大部分都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蘇家康和王志嘆他們只收攏了兩三百人朝着正泰縣逃回去,至於剩下大幾百人的潰逃士兵哪裡去了,鬼才知道!

那些潰兵們彷佛是滲入戈壁灘的毛毛雨,一眨眼功夫就消失的無影無蹤!

不過李軒他們也是懶得搭理蘇家康以及其他的明軍潰兵了,今天開始他們有大事,有正事要忙呢!

吃飽喝足後,李軒一聲令下,這支大唐新軍就是押着兩百多的俘虜朝着南方繼續前進。

南邊是大山,而大山和正泰縣、龍華鎮之間是廣闊數十里的鄉野,這些鄉野就是他們的目標。

南邊的這些鄉野靠近大山,對於大唐王朝而言,要依託大山內來一個進可攻退可守。

所以說,他們南行並不是爲了返回黃竹山,而是爲了控制這些鄉野地區。

不過怎麼實際上的控制這些廣闊的農村地區卻是個問題,首先你一羣土匪跑過去搶人搶糧,這些民衆們可是會跑的,人都跑了你要一大片荒地幹嘛?

爲了打消農民們對自己這夥土匪的顧慮,李軒對部隊提出了嚴肅的軍紀要求:不得擾民,不得劫掠!

這個要求興許對後世軍隊來說很正常,但是在這年頭,它卻是一個劃時代的‘舉措’。

這年頭甭管官兵還是流賊?還有不擾民的?

少,絕對的少,正常情況下應該是這樣的,不管是官兵還是流賊:大軍所過赤地千里!

包括之前的大唐新軍都是如此!

但是如今爲了收攏民心,李軒卻是嚴令不得擾民,但凡擾民劫掠者,斬!

這條命令讓黃竹山的一羣土匪們相當不習慣甚至是疑惑,不讓擾民還好一點,不讓調戲良家婦女就不調戲唄,頂多下面那根不舒服一些,實在忍不住了用手也能解決!

但是劫掠都不讓了,以後他們吃什麼啊?

要知道現在大軍所吃的糧食,可都是搶來的,他們在外頭這幾個月可都是就食於敵,不讓搶糧食不得餓死啊!

不過不習慣也沒有辦法,軍令如山,李軒親自頒發的軍令,敢有不從者,他的侍衛隊立馬就敢殺人!

李軒在整頓軍紀的同時,還打算提出另外幾個口號,用來吸引廣大的民衆加入大唐王朝。

不過該提出什麼口號吸引大量的民衆加入大唐王朝,這卻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因爲這種口號不能隨便喊,比如說清君側之類的就不適合他李軒,他李軒又不是明王朝的宗室、權臣,提這種口號會讓人笑掉大牙的。

還有什麼民不聊生不得不反之類的口號也不能亂喊,這年頭的百姓雖然生活的頗爲困苦,但這是時代侷限性,糧食產量低下,生產效率低下所導致的,天下尚未進入亂世,雖然很多人還是會被餓死,但是餓殍千里這種事還是沒發生。

還有將相王侯,寧有種乎也是不能亂喊的,他李軒可是皇帝呢,雖然只是個山溝皇帝,那也是皇帝呢,那種**造反喊出的口號對於他來說不適用。

然後什麼打土豪分田地這種口號李軒是很想喊的,但是理智告訴他,這樣的口號喊起來雖然痛快,但是也會把士紳地主階層全部給得罪死了。

而這些階層裡有大量的讀書人,雖然說明朝時期的讀書人大多都已經被八股文洗了腦子,全都是變成了腐朽不堪的貨色,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這些人在當代社會裡有着巨大的影響力。

尤其是在農村地區,本鄉本里裡的讀書人具有極大的影響力,如果把他們得罪死了,他們就會帶着鄉民進行各種各樣的武裝抵抗。

大唐王朝還這麼弱小,可經不起這麼折騰,就算最後要打土豪分田地,那也得壯大以後,有了穩固根基和數十萬大軍之後,再來搞這種事。

至於現在嘛,李軒覺得應該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先抱一抱土豪的大腿以求幹翻明王朝,等幹翻了明王朝再和那些腐朽墮落的土豪翻臉!

至於爲什麼要和他們翻臉?

誰讓他們是土豪啊,打土豪還需要理由?

不需要!

第四百三十六章 歡呼吧!大唐海軍成立了!第二十一章 國運之戰第五十章 手感甚好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比正規軍更可怕的民兵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當皇帝很危險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上海商報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陳官屠第二千六十八章 三次偶遇天註定第一百九十五章 還等什麼,撤第二章 殿下,不可自爆啊!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唐朝報的忠實讀者:正德第六百九十四章 天下老二:明軍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皇家科學院院士第二千零三章 宣平四十年十一月十六日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無奈的進出口委員會第八百八十六章 一統天下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康長寧的大器晚成之路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七大艦隊第六百三十二章 典型的排隊槍斃第八百二十六章 修不起皇宮的皇帝第二千六十二章 施禮羣買車第四百一十六章 戰爭之神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還要不要臉啊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能騙一個是一個第一百章 九部制第九百七十七章 費勤祥的艱難選擇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陳立又升官了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大唐還是不要臉的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沒辦法,就是這麼牛逼第四百三十二章 王八蛋,欠債還錢第一百二十二章 近衛軍初登場(月票加更)第六百八十八章 大唐銀幣第八十章 顯擺優越性第兩百八十二章 大封功臣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烏力罕的野望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二十年如一日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朝局動盪第二千一百七十六章 韃靼人殖民非洲第二千一十六章 設備到港第六百八十一章 無一合之敵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都比他們強第八百七十二章 紙糊一樣的空心方陣第二千五十章 扁平化發展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直覺告訴他第十章 夜深了,歇息吧第三百零四章 激戰三號渡口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這些南唐蠻子想要幹嘛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震驚世人的廣告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北美三大藩王第二百二十二章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第二千一百零四章 種田放牧挺好的第九百六十七章 包圍殲滅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十萬第二千一百四十三章 至少我們還能當大唐人的刀子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振興農村經濟計劃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局部本土化第五百一十一章 流盡最後一滴血也要打下梧州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刁蠻公主第二千一百七十二章 殘暴的韃靼人第兩百八十九章 大唐王朝稅制第四百九十五章 元年式七斤野戰炮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欽賜皇家教授學士第一千七百章 憂心的吳老三一家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唐借糧從不還第六百七十七章 勤快的小蜜蜂:明軍第七十一章 公侯王爵皆可賜第三百四十四章 可是正泰董氏?第二千一百四十章 激進的陳立夫第二千五十章 扁平化發展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陳立夫的宣平盛世(一)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葡萄牙人的震撼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司法改革章程第五百七十六章 廣州戰役起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歐洲第一臺蒸汽機第八百二十五章 騰飛的肇慶機械公司第兩百八十八 官軍復正泰李逆身死第八十七章 夜黑風高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韃靼人脖子上的套索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宣平十年陳立夫回京第三百九十八章 反攻!反攻!(第三更爆發求訂閱)第六百八十九章 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你們陸軍不要太過分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關本官屁事第五百三十七章 朕來朕見朕征服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兩百零四章 攻打正泰縣城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楊成這個大傻叉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大唐騎兵,一往無前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畢志安身先士卒第七百一十六章 超大規模的鋼鐵廠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突圍或死守都不行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十萬人大轉移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西北鐵路通車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帝國的明珠:南非第九百零一章 翰統鷹犬在行動!第三百二十一章 弄假成真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楊成經商(一)第一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小學比大學更重要
第四百三十六章 歡呼吧!大唐海軍成立了!第二十一章 國運之戰第五十章 手感甚好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比正規軍更可怕的民兵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當皇帝很危險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上海商報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陳官屠第二千六十八章 三次偶遇天註定第一百九十五章 還等什麼,撤第二章 殿下,不可自爆啊!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唐朝報的忠實讀者:正德第六百九十四章 天下老二:明軍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皇家科學院院士第二千零三章 宣平四十年十一月十六日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無奈的進出口委員會第八百八十六章 一統天下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康長寧的大器晚成之路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七大艦隊第六百三十二章 典型的排隊槍斃第八百二十六章 修不起皇宮的皇帝第二千六十二章 施禮羣買車第四百一十六章 戰爭之神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還要不要臉啊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能騙一個是一個第一百章 九部制第九百七十七章 費勤祥的艱難選擇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陳立又升官了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大唐還是不要臉的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沒辦法,就是這麼牛逼第四百三十二章 王八蛋,欠債還錢第一百二十二章 近衛軍初登場(月票加更)第六百八十八章 大唐銀幣第八十章 顯擺優越性第兩百八十二章 大封功臣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烏力罕的野望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二十年如一日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朝局動盪第二千一百七十六章 韃靼人殖民非洲第二千一十六章 設備到港第六百八十一章 無一合之敵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都比他們強第八百七十二章 紙糊一樣的空心方陣第二千五十章 扁平化發展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直覺告訴他第十章 夜深了,歇息吧第三百零四章 激戰三號渡口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這些南唐蠻子想要幹嘛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震驚世人的廣告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北美三大藩王第二百二十二章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第二千一百零四章 種田放牧挺好的第九百六十七章 包圍殲滅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十萬第二千一百四十三章 至少我們還能當大唐人的刀子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振興農村經濟計劃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局部本土化第五百一十一章 流盡最後一滴血也要打下梧州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刁蠻公主第二千一百七十二章 殘暴的韃靼人第兩百八十九章 大唐王朝稅制第四百九十五章 元年式七斤野戰炮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欽賜皇家教授學士第一千七百章 憂心的吳老三一家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唐借糧從不還第六百七十七章 勤快的小蜜蜂:明軍第七十一章 公侯王爵皆可賜第三百四十四章 可是正泰董氏?第二千一百四十章 激進的陳立夫第二千五十章 扁平化發展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陳立夫的宣平盛世(一)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葡萄牙人的震撼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司法改革章程第五百七十六章 廣州戰役起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歐洲第一臺蒸汽機第八百二十五章 騰飛的肇慶機械公司第兩百八十八 官軍復正泰李逆身死第八十七章 夜黑風高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韃靼人脖子上的套索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宣平十年陳立夫回京第三百九十八章 反攻!反攻!(第三更爆發求訂閱)第六百八十九章 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你們陸軍不要太過分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關本官屁事第五百三十七章 朕來朕見朕征服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兩百零四章 攻打正泰縣城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楊成這個大傻叉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大唐騎兵,一往無前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畢志安身先士卒第七百一十六章 超大規模的鋼鐵廠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突圍或死守都不行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十萬人大轉移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西北鐵路通車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帝國的明珠:南非第九百零一章 翰統鷹犬在行動!第三百二十一章 弄假成真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楊成經商(一)第一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小學比大學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