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馬上皇帝

設立宮內院,只是爲了更好的管理宮內越來越多的宮女而已,這宮內院是由白太后親自管理的。

同時爲了防止這些女官和外臣相互勾結,透露皇室機密,一律規定女官不得婚假,並且無聖旨不得出宮,如果想要結婚的話,就不得繼續擔任女官,將會被驅逐出宮。

同時規定,女官無品級,只有具體的職位而沒有具體的品級,因爲其定位並不是官,而是皇室的家奴!

第一批女官就是太白後身邊的那些老媽子以及部分宮女,這些跟在白太后很久的老媽子們戰鬥力還是相當強悍的。

宮內院,這個純粹就是爲了皇室生活而服務。

至於很多在傳統王朝裡屬於太監的諸多權力,其實早已經是轉移到了翰林院那邊去!

隨着大唐王朝的擴大,翰林院的各科室也是越來越多,目前已經是膨脹到了二十多個科,基本上涵蓋了文武內外等事務,和內閣以及樞密院、督察院等部門是大體對照的。

比如說財政科、司法科、工商科、民政科、教育科、宗務科、內務科、陸軍科、海軍科、軍械科、情報科等等,沒錯,李軒其實即使按照後世的內閣等機構去設立各科的。

其實不客氣的說,即便是沒有內閣以及樞密院,李軒都能夠用翰林院管理偌大的大唐王朝!

裡面的每一個科室,其實就是相當於一個縮小的內閣各部、樞密院、督察院各司。

雖然說因爲科室衆多,管理起來也是非常的麻煩,但是寧願管理的繁瑣一些,也不願意設立什麼翰林院掌院學士之類的職務去管理翰林院,因爲如果設立了這樣的職位,那麼就等於是出現了一個大唐王朝版本的司禮監掌印太監了,而這種事是李軒不願意看到的。

大唐王朝的翰林院可不是太監機構,裡面的人可都是文官呢,可沒有文官和宦官天然對立的情況,這要是出現這麼一個人物,那麼基本上就是第二個內閣首輔了,而且權勢比柳八苟這個名義上的內閣首輔還會要大的多。

所以翰林院必須是屬於他親自掌管的秘書機構,必須設立衆多科室來分散他們的權力,必須杜絕各科室的上頭還出現一個上司,各科室的直屬上司,只能是李軒自己!

這一次在柳州府城內迎接聖駕南下的人裡頭,很多就是翰林院的官員,尤其是以宗內科以及內務科的人,基本上是全班人馬都是提前趕到。

這迎接李軒可不是小事,因爲李軒乃是大唐王朝的皇帝,這怎麼迎接,迎接的時候需要用到什麼禮儀都是需要詳細考慮並提前安排的。

可不能亂來,要不然的話外頭的人還不知道要怎麼亂嚼舌頭呢。

如今就有很多人就都認爲大唐王朝不夠正規,把大唐王朝當成土匪流賊來對待,尤其是在讀書人羣體裡更是如此。

雖然說隨着大唐王朝日漸擴張,先後擊敗了多股明軍主力部隊,使得一部分讀書人改變了他們的看法,並且投身於大唐王朝的偉大造反事業當中來,但是更多的讀書人還是對大唐王朝嗤之以鼻。

雖然說大唐王朝也不是非得要拉攏這些讀書人羣體,但是也不願意讓他們找到太多的污點,尤其是這些讀書人們最關注的禮法上。

所以,迎接儀式必須符合傳統禮法,要讓所有人看到,我們大唐王朝不是土匪流賊,而是一個最正規不過的傳統王朝了,爾等讀書人還不速速跪拜喜迎王師!

等聖駕抵達融縣的時候,柳州城內已經是煥然一新,軍民已經是做好了迎接聖駕的準備!

而等聖駕船隊抵達柳州城的時候,城內的軍民是舉行盛大的歡迎儀式,無數被強迫或者是自願前來的民衆在城外跪拜迎接!

駐守柳州城的郝柏年以及數千將士們也是齊齊換上了嶄新的軍服,高級軍官們身穿冬裝禮服,帶着黑色的手套騎在馬上。

部隊列出了整齊的隊列迎接聖駕!

這個時候,李軒也是換上了他的全套裝備,以儒服爲基調,以金絲秀制的龍袍,頭戴皇冠,腰懸華麗寶劍下了船,然後坐上了整整三十二人擡,華麗無比的轎子!

然後在親衛營的拱衛下,在大軍的護衛下進城!

爲了讓沿途民衆瞻仰皇帝的風采,還特地繞路多走了那麼幾里路,要不然的話,他們直接下船就能夠入城了。

而這支龐大的隊伍也是給沿途的民衆極大的震撼!

大軍先不去說了,光光是圍繞在李軒身爲的親衛營,全部都是身穿禮服,昂首挺胸的前進,而了讓隊伍更具威勢,還特地抽調了身材高大無比的擲彈兵部隊組成了一個方陣在前方開道!

然後是親衛營的一百多名騎兵,騎兵之後則是親衛營的步兵,而李軒,就是在親衛營的步兵方陣之內。

後方則是第五步兵團的步兵們!

浩浩蕩蕩數千人的部隊幾乎在城外繞了一圈纔是正式進城!

而城內也是早就已經是做好了準備,部隊已經是早已經控制全城並戒嚴,聖駕經過的街道間隔數米就有士兵站崗,而士兵之後則是夾道歡迎的民衆,當然了,這些民衆們也是被嚴加看守,最前排的那些民衆基本都是老幼婦孺,青壯一個都沒有,爲的是避免麻煩事的發生。

不過進入城門之前,衆人發現了一個比較尷尬的事,那就是柳州城只是個內陸小城市而已,部分街道比較小,而三十二人擡的轎子比較大,當然了,轎子肯定是能夠通過街道的,但是周邊就很難安排衆多士兵進行保護了。

面對這個時候,李軒當即就是和柳八苟說了兩聲,柳八苟聽罷後略有遲疑,不過還是很快點頭並小跑着下去吩咐了。

不用多久,李軒直接在有遮擋的大轎子裡換上了一套專門爲他定製的戎裝,然後腰間繼續佩戴着寶劍,穿上長筒皮靴,手帶黑色的手套,然後出來後直接翻身上馬,騎上了一批青棗色的高頭大馬!

隨後親衛營一百多騎兵也是把他圍繞在中間!

此時,聖駕纔是持續前進!

所以當李軒進城的時候,城內軍民所看到的並不是坐在三十二人擡的轎子上的李軒,而是騎着高大戰馬,一身戎裝的皇帝李軒!

這一身裝扮以及相當特殊的進城儀式,讓人們想起來了,他們的這個皇帝並不是普通的皇帝,而是一個帶領着大唐王師不斷征戰的皇帝!

這是一個在軍事上有着巨大功勳的馬上皇帝!

這一幕,給予了城內諸多民衆,尤其是那些士紳地主、商人等社會上流羣體極大的震撼!

當他們看到了一身戎裝的李軒,纔是慢慢的理解爲什麼大唐王朝發展的這麼迅速,大唐陸軍爲什麼多次以少勝多,把明軍打的跟狗一樣。

這是因爲他們有一個武功卓越的皇帝!

雖然說北邊的正德皇帝年輕的時候也多次帶領部隊親征,但是正德皇帝的幾次親征和李軒的親征比起來,那簡直就是兒戲!

大唐王朝有這麼一個皇帝,有這樣一支軍隊,也許以後真的能夠割據數省呢!!

哪怕是他們之中並沒有什麼人認爲大唐王朝能夠取明而代之,但是很多人卻是認爲,大唐王朝的崛起已經成爲了定局,未來朝廷要剿滅大唐王朝,恐怕是要傾盡全國之力,花上很多年時間了,而且還不一定能成功。

也許,在這個大唐王朝裡,也能夠找到自己的一席之位呢!

此時,很多不得志的讀書人乃至一些中低級明王朝的降官、將領們都是有了這個心思!

進城儀式,完全就是一場作秀,不僅僅是給外人看的,同時也是給自己人看的。

當大唐王朝的官員以及將士們看到如此威風的皇帝以及軍隊,他們將會有更大的信心。

作完秀後,李軒終於是抵達了柳州行宮下榻,進入行宮後,看這這座奢華並且富有南方特色的園林,李軒露出了滿意的神色,這柳州行宮的環境可是比興泉府的行宮,也就是原來的興泉府府衙強得多,不僅僅是強得多,甚至可以說是根本就沒法比。

當然了,這行宮的環境如此,李軒其實也不怎麼關心,只要能夠安頓下皇室一家就行了,他更加關心的是其他事務。

比如說工部的作坊什麼時候能夠大規模量產,隨駕南下的內閣各部什麼時候能夠恢復正式的辦公。

這些事都是必須從速辦理的!

他南下柳州,可不是爲了換個地方住而已,他可是把整個政治、工業、軍事中心都是搬遷了過來,這種搬遷必須見到成果,否則的話南下就失去了原本該有的意義。

所以當天晚上,李軒宴請羣臣的時候,就是直接道,既然都已經南下了,那麼各部門必須儘快安頓下來,然後處理各種事務,尤其是工部的作坊必須是儘快的形成大規模量產。

各部門,尤其是工部的人自然是拍着胸脯做出各種保證!

工部的人更是放下了狂言,工部的作坊已經是在柳州開辦了大半個月,最近已經是開始試生產,最多半個月就能夠開始批量生產,最多一個月,其產量就能夠比肩之前的興泉府作坊!

第五百七十章 好在跑的快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坐穩扶好,老子要飆船了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給面子的老天爺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聖駕返京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妄議國本第六百二十二章 截殺宜章明軍第四百一十二章 天大的麻煩第一百七十一章 曾子文震驚記第九百八十八章 張嶽亡命狂奔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這破鏡子真能拍賣出去?第七百三十七章 萬古聖君李軒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奏對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陸軍的野心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想要繼承皇位,首先要活得久第七百六十五章 秦志福遊商貿區第六百零一章 開炮!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大唐婚姻自由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自甘墮落的海軍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歐洲艦隊第兩百五十三章 搶佔瀾江渡口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動盪的帝國第二百二十三章 亡命狂奔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規劃中’的美好未來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西海石油公司第一百零五章 大唐不缺官位第二千一百四十六章 蘇伊士運河開通第六百八十二章 督標的衝鋒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移民何錫華第七百六十二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十萬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大唐從不拉攏敵人,不服就幹!第二千一百九十一章 忙不完的皇太孫第一百五十三章 核彈一波流(月票加更)第八百八十三章 這絕對不可能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貴族封地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天命之子第二千一百二十三章 慘烈的價格廝殺戰第七百八十四章 這江南,本官是要定了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帝國石油公司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內燃機初現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英格蘭的蒸汽機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萬噸豪華客輪第九百二十章 火爆的航運市場第三百七十二章 銅鼓衛城血戰第二千八十七章 不打仗就不用彈藥第兩百二十章 不讓走就屠城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未來主力艦計劃第二千一百二十八章 松江汽車展覽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吏治爛透了的江北道第九百六十章 大唐巡警在行動!第兩百零三章 正泰縣城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一度尷尬的近衛軍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唐朝報的忠實讀者:正德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唐開科舉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橢圓形結構第九十二章 黃竹山大會戰第八百三十章 火力覆蓋攔截第九百零四章 傳統:通通打包帶走第六百五十七章 花魁們的黃金時代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全民守城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煤油暴利第二千一百七十五章 君臣典範:李軒和陳立夫第七百六十二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六十二章 說走就走的劫掠第六百一十七章 誰包圍誰還不一定呢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身穿板甲的大唐運動員第兩百八十七章 無關緊要的慘敗第二千一百八十四章 雙贏的好事第九百七十七章 費勤祥的艱難選擇第一百零二章 軍制改革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版本的高考第十三章 臣罪該萬死第八百四十五章 正德親征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身價暴漲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論證萬噸鉅艦第七百八十二章 遲早得被李春景害死第九百四十九章 李軒:真是一羣傻貨第兩百八十七章 無關緊要的慘敗第三百零九章 擊鼓進攻第一千三百章 聖天子到底想要幹嘛?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汽油機原型機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目瞪口呆的丹麥人第兩百三十二章 戰場的巨大驚變第八百五十五章 貨運馬車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能騙一個是一個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一點也不朦朧的上頭村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煤油貿易第七十四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給南蠻子一個下馬威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去扶桑剿匪第二千一百零九章 西班牙長城第二千六十三章 施禮羣買車二第兩百零二章 終於要打縣城了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英使團赴唐記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北海省徹底本土化第三百七十一章 宋志文仰天狂笑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打工哪有當老闆好第五百一十五章 國朝興廢在此一戰第七百一十四章 慧塵公主長大了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帝國的南非
第五百七十章 好在跑的快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坐穩扶好,老子要飆船了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給面子的老天爺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聖駕返京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妄議國本第六百二十二章 截殺宜章明軍第四百一十二章 天大的麻煩第一百七十一章 曾子文震驚記第九百八十八章 張嶽亡命狂奔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這破鏡子真能拍賣出去?第七百三十七章 萬古聖君李軒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奏對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陸軍的野心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想要繼承皇位,首先要活得久第七百六十五章 秦志福遊商貿區第六百零一章 開炮!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大唐婚姻自由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自甘墮落的海軍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歐洲艦隊第兩百五十三章 搶佔瀾江渡口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動盪的帝國第二百二十三章 亡命狂奔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規劃中’的美好未來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西海石油公司第一百零五章 大唐不缺官位第二千一百四十六章 蘇伊士運河開通第六百八十二章 督標的衝鋒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移民何錫華第七百六十二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十萬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大唐從不拉攏敵人,不服就幹!第二千一百九十一章 忙不完的皇太孫第一百五十三章 核彈一波流(月票加更)第八百八十三章 這絕對不可能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貴族封地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天命之子第二千一百二十三章 慘烈的價格廝殺戰第七百八十四章 這江南,本官是要定了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帝國石油公司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內燃機初現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英格蘭的蒸汽機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萬噸豪華客輪第九百二十章 火爆的航運市場第三百七十二章 銅鼓衛城血戰第二千八十七章 不打仗就不用彈藥第兩百二十章 不讓走就屠城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未來主力艦計劃第二千一百二十八章 松江汽車展覽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吏治爛透了的江北道第九百六十章 大唐巡警在行動!第兩百零三章 正泰縣城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一度尷尬的近衛軍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唐朝報的忠實讀者:正德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唐開科舉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橢圓形結構第九十二章 黃竹山大會戰第八百三十章 火力覆蓋攔截第九百零四章 傳統:通通打包帶走第六百五十七章 花魁們的黃金時代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全民守城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煤油暴利第二千一百七十五章 君臣典範:李軒和陳立夫第七百六十二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六十二章 說走就走的劫掠第六百一十七章 誰包圍誰還不一定呢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身穿板甲的大唐運動員第兩百八十七章 無關緊要的慘敗第二千一百八十四章 雙贏的好事第九百七十七章 費勤祥的艱難選擇第一百零二章 軍制改革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版本的高考第十三章 臣罪該萬死第八百四十五章 正德親征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身價暴漲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論證萬噸鉅艦第七百八十二章 遲早得被李春景害死第九百四十九章 李軒:真是一羣傻貨第兩百八十七章 無關緊要的慘敗第三百零九章 擊鼓進攻第一千三百章 聖天子到底想要幹嘛?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汽油機原型機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目瞪口呆的丹麥人第兩百三十二章 戰場的巨大驚變第八百五十五章 貨運馬車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能騙一個是一個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一點也不朦朧的上頭村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煤油貿易第七十四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給南蠻子一個下馬威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去扶桑剿匪第二千一百零九章 西班牙長城第二千六十三章 施禮羣買車二第兩百零二章 終於要打縣城了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英使團赴唐記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北海省徹底本土化第三百七十一章 宋志文仰天狂笑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打工哪有當老闆好第五百一十五章 國朝興廢在此一戰第七百一十四章 慧塵公主長大了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帝國的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