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朕來朕見朕征服

南下後遷都肇慶,這是南下廣西之前就已經定下來的事了,所以之前哪怕是還沒有拿下肇慶的時候,大唐王朝的官員們就開始爲此進行準備了。

等到郝柏年把肇慶拿下來之後,整個大唐王朝都是掀起了遷都的浪潮!

率軍在廣西西部地區作戰的第三軍軍長李春景少將特地乘坐海軍的返航運輸船隻回到了梧州,就爲了能夠在正式遷都的時候,陪同陛下一起進入肇慶。

不過在貴州作戰的方希同少將以下的諸多將領們自然是不可能返回梧州的,貴州那邊的戰事比較頻發而且打的比較艱苦。

根據第二軍的戰報來看,湖廣方向的大批明軍殺入了貴州後,已經是連續攻克了衆多地方,包括大唐王朝的龍興之地正泰縣,爆發過大規模戰役的銅鼓衛城等城池,後續又是從貴州東北部得到報告說,又有一支大約萬人規模的明軍從貴州的東北部地區殺入,一路攻城拔寨,連續攻克了銅仁府、思南府、思州府、而石阡府內的大唐王朝捕盜營更是臨陣倒戈,明軍不戰而下攻克了石阡府,讓方希同氣的要死。

如今貴州東北部那邊的狀況是相當不好,東北部的地盤基本丟光了,只剩下第二守備團的殘部以及若干上述諸多府縣的捕盜營大約四千多人死守鎮遠府,然而這支由守備團、捕盜營的殘部組合起來的部隊,其戰鬥力有多低下是可想而知的,這能不能頂住上萬人明軍的進攻還是個未知數呢。

至於興泉府和黎平府這邊,更是明軍的核心進攻區域,三萬大軍就在這個區域呢,雖然興泉府城還在堅守,黎平府的大部分地區也還安全,但是依舊是打的非常艱苦。

作爲主力的正規軍已經是死傷不下數百人,而目前在貴州東部,正規軍一樣也就幾千人而已。

雖然說明軍之所以能夠這麼快速的攻克上述地方,是因爲第二軍主動放棄了這些地方,以收縮兵力用以死守興泉府以及黎平府,但是不管說,明軍都是進展順利,並且收復了衆多地方,據傳收到了前線大軍的捷報後,在邵陽坐鎮,依舊是忙着籌集大軍的四省督師張嶽是頗爲欣慰,已經是連接向京師發出了多封捷報,曰收復某某府縣,殺賊甚衆。

只是不知道張嶽在知道了梧州甚至肇慶都失守了後,會作何感想,京師裡的那些大佬們知道了梧州和肇慶失陷後,是否會對張嶽先打貴州,後打廣西的戰略產生懷疑。

這些,都是外人所不知道的,至少是大唐王朝這邊是不知道的。

現在從大唐王朝自身的角度來說,貴州東部是打的極爲艱苦,第二軍的軍長方希同少將目前已經是放棄了對貴陽的圍攻,只留下了一個守備團以及若干捕盜營在貴陽城外,用以牽制貴陽城內的明軍,免的他們追過來。

但是其已經是率領主力部隊連日趕路一路向東狂奔了,不過距離過遠,而且山路崎嶇難行,等方希同帶着第二軍的其他部隊趕回黎平府、興泉府的時候,恐怕都得三月份去了。

因爲現在乃至未來的一個月裡,興泉府和黎平府那邊依舊是隻能依靠現有部隊作戰。

情況是相當的危機。

這種情況下,第二軍那邊的將領們自然是抽不出身來參加遷都儀式的,不過該有的祝賀奏摺肯定是不會少的。

第二軍的高級將領們不回來參加遷都入城儀式,但是這並不影響即將舉辦的遷都入城儀式的宏大,大唐王朝的絕大部分文武百官,三位大學士以及各部尚書,侍郎們都是齊聚梧州,準備跟隨着李軒一起前往肇慶。

於此同時,肇慶那邊的準備工作也是進入了到了最後的收尾階段,負責在肇慶主持迎接儀式的官員們把整個肇慶府打扮一新,主要街道都是鋪上了黃土,並且在城內懸掛了大量的大唐王朝的皇室旗幟,同時也算是非正式國旗‘黃底青龍旗’,同時還有海陸軍通用的軍旗‘紅龍持劍旗’。

城內的潰兵、閒雜人等早已經是在被提前肅清了過去,肇慶可是被預定作爲首都的城池,安全上自然是不能馬虎對待的,不僅僅是潰兵和青皮流氓這些人都是被清理乾淨了,但凡是家中有人在明王朝爲官的士紳家族,也是一股腦的被強行遷移了出去。

如今城內的民衆,只剩下普通人而已,基本上看不見士紳大戶的蹤影了。

也許會說這樣一來,肇慶城不就是會調零了嗎?

怎麼可能!

隨着李軒遷都到此地後,大量的官員以及他們的家眷都是會一同到來,僅僅是這一批人就至少會有五千人以上,近衛軍也會駐紮在城內,陸軍和海軍部隊也是會在城外附近駐紮,到時候肇慶定然是會比以前更加熱鬧的。

而這,就是一個帝國的行政中心所帶來的龐大影響力。

等這一切都準備妥當後,李軒也是正式率領百官以及近衛軍還有第六步兵團等部隊東進了,除了這些官方人員外,還有衆多官員、軍人的家眷們,同時還有和大唐王朝關係密切的商人、士紳、地主等人,他們也是會隨同李軒的隊伍一共東進。

這一支隊伍浩浩蕩蕩足足有將近兩萬人,爲了安全上的保障,一部分人員會乘坐船隻,而一部分人員則是在岸邊行進。

而李軒則是坐上了目前大唐王朝裡所擁有的最大船隻,同時也是海軍裡最大的軍艦興泉號前往肇慶。

興泉號,是一艘很典型的沙船,這艘大唐海軍裡最大的軍艦其前身可不是什麼明軍手裡的炮艦,相反,他之前只是一艘普通商船而已,而且也不是從明軍手裡繳獲而來的,而是牛逼到爆表的稅務稽查隊的戰利品。

初到梧州的稅務稽查隊牛逼哄哄的展開稅收工作後,發現有家船行竟然死活不交稅,這還有什麼好說的,直接查抄資產,恰逢這家船行有一艘大船從廣州返回,於是乎這艘足足有一百三十噸重的沙船就是成爲了稅務稽查隊的戰利品。

因爲其噸位大,而且還是一艘新船,海軍那邊自然是不可能放過的,直接就是要了過來然後加裝了幾門火炮,用以充當大唐海軍的新旗艦了。

雖然說西江水道只是內河,水深比較淺,但是沙船這種傳統船型本來就有吃水淺的特點,所以小心一些的話,勉勉強強還是能夠用的。

如今李軒要前往肇慶,自然是乘坐最大,同時也是最安全的興泉號了,說的不好聽一些,這船隻夠大,哪怕是遇上什麼意外沉船了,也有足夠的時間讓他逃命啊。

隨同興泉號一起東進的還有海軍的其他多艘戰艦和衆多運輸艦,此外還有嫡屬於後勤司的一大堆普通船隻。

因爲這些船隻普遍都非常小,所以雖然帶的貨物和人不多,但是船隻的數量卻是不少,整支船隊足足有一百多艘船隻呢。

wωw ☢t tkan ☢CΟ

當然了,其中大部分都是小木船,只能乘坐十幾二十個人的那種!

江中有船隊,岸邊則是有大量軍隊以及其他人員隨行,包括近衛軍騎兵營都是在岸上行軍。

船隊東進的速度並不算快,甚至是稱得上是緩慢的,一直磨磨蹭蹭到了三月初二纔是抵達了肇慶城外!

抵達了肇慶城外後,李軒以及百官們是齊齊換上了禮服,就連部隊裡的普通士兵們都是換上了洗的乾乾淨淨的軍服,務必在進城的時候展現出來最好的儀容。

和當初進入柳州城的時候,這一次李軒是再一次拒絕了禮部安排的三十六人擡的龍轎,而是執意乘騎戰馬進城。

一羣文官們尤其是禮部的官員們雖然說着這不符合禮制,有損陛下威嚴之類的話,但是李軒卻是已經打定了注意,要讓世人知道,他李軒是一個馬上皇帝,是親自率軍親征,指揮軍隊打下的這偌大天下,可不是坐在三十六人擡的轎子上打下的江山。

所以李軒執意要乘騎戰馬入城,而其他的官員們自然是反對無效後只能是乖乖照辦。

這一次的入城儀式,基本上覆制了上一次進入柳州城的儀式,但是規模要更加好大,耗時也是更久。

這一天,李軒騎着一匹純白色的戰馬,身穿着龍紋軍裝禮服,腰懸寶劍,手戴黑色皮手套,在近衛軍騎兵營的環繞下踏上了肇慶城。

他用馬蹄聲向肇慶全城人宣告了自己的到來!

他用禮炮巨響向兩廣地區宣告了自己的到來!

他用上萬入城大軍所發出的腳步聲向華夏大地宣告了自己的到來!

他來了,帶着刀劍長矛,帶着火槍大炮,帶着十萬大軍!

他來了,帶來了死亡和新生,帶來了毀滅和建設!

李軒騎着馬進城後,在城內街道停下然後翻身下馬,腳下的長筒皮靴踩在肇慶城的街道上,然後見他略微下蹲然後伸出戴着黑色皮手套的手,從地上抓起來一把泥土,然後站起來面向身後的文武百官,舉起手,任由泥土從指縫流下,然後再次轉身上馬,催動着馬匹上前,同時嘴邊喃喃道:“朕來朕見朕征服!”

第五百二十二章 王越的梧州大捷第三百五十九章 龐大的軍費壓力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名留青史的仕女號首航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來了文選司是龍盤着,是虎貓着第三百二十二章 全軍進攻第四百二十八章 朕心甚慰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陳立夫的奏摺(第三更)第二千一百九十四章 盛世步球第二千一百二十四章 天大的野心第七百七十八章 人心惶惶的金陵城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一個上海半個江南第九十一章 冬日煮酒捏肩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市值一個億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投機,唯獨糧食不行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決堤第四百五十三章 擔憂的錢祧裡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試射:好!好!好!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聖天子發言第五百九十章 陸海之爭第九百六十九章 杜丹清的防守反擊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軍官候補生第六百一十九章 顧士忠的新套路第二千一百四十二章 讓人無語的大唐子民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好時代一去不復返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永遠都不會屈服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攘外先安內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陸軍海上運輸師第兩百五十章 山雨欲來第二千九十章 近衛軍空軍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肉爛在鍋裡第七百八十六章 決戰爆發!第六百五十五章 張嶽的革新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速射臼炮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 冊封第二千九十八章 該死的大唐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步三回頭的明軍第二千五十二章 認同感以及貨車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蒸汽戰車第一千四百章 陸軍不服第八百三十四章 近衛軍奔赴前線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在大唐人面前一定要體面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抵得上百萬大軍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丹麥羣島遲到的封推感言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齊廣號通訊艦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風箏戰術第三百七十五章 賊軍已敗第八百三十章 火力覆蓋攔截第六百七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戰爭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不理他們,繼續前進第四百二十八章 朕心甚慰第六百零六章 直撲秦淮河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一度尷尬的近衛軍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震驚世人的廣告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讓人絕望的大阪之戰第六百五十五章 張嶽的革新第三百八十章 勝利轉進第兩百八十五章 新時代好商人第六百一十四章 欣喜若狂的明軍第兩百九十二章 內閣的改革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突圍或死守都不行第二千一百九十八章 汽車運輸時代第三百三十章 投降也不叫我第一百三十六章 扮豬吃老虎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不服,一炮打過去!第八百一十七章 海軍也要開疆擴土第五百四十四章 天下震動正德氣暈第一百五十九章 戰爭機器第三百零一章 陰溝裡翻船第八百八十九章 身負重任的陳立夫第五百零七章 勝利大轉進第二千八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五百零三章 張嶽問策第兩百六十七章 臣想打炮第一百五十章 禍在於天第六百七十章 從地球掉下去咋辦?第八章 要不要當禽獸第兩百一十二章 爲陛下殺出一條血路第六百五十七章 花魁們的黃金時代第兩百一十三章 進城!進城!第二千一百三十八章 陳立夫的野心第八百九十八章 讀書人就要有一身正氣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混亂的印度東部海岸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汽油自行車的轟動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大戰起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速射臼炮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蒸汽機第七百零七章 騰飛的大唐軍械產量第一百六十三章 風緊扯呼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亂石陣絞肉機第四百六十六章 舉旗誓師伐唐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西海石油公司第兩百六十九章 決死一戰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不服,一炮打過去!第五百八十七章 海軍改革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工業標準化第八百零二章 陳立夫的寒竹圖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聯合登陸艦隊啓航第七百零七章 騰飛的大唐軍械產量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成功便成仁
第五百二十二章 王越的梧州大捷第三百五十九章 龐大的軍費壓力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名留青史的仕女號首航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來了文選司是龍盤着,是虎貓着第三百二十二章 全軍進攻第四百二十八章 朕心甚慰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陳立夫的奏摺(第三更)第二千一百九十四章 盛世步球第二千一百二十四章 天大的野心第七百七十八章 人心惶惶的金陵城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一個上海半個江南第九十一章 冬日煮酒捏肩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市值一個億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投機,唯獨糧食不行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決堤第四百五十三章 擔憂的錢祧裡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試射:好!好!好!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聖天子發言第五百九十章 陸海之爭第九百六十九章 杜丹清的防守反擊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軍官候補生第六百一十九章 顧士忠的新套路第二千一百四十二章 讓人無語的大唐子民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好時代一去不復返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永遠都不會屈服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攘外先安內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陸軍海上運輸師第兩百五十章 山雨欲來第二千九十章 近衛軍空軍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肉爛在鍋裡第七百八十六章 決戰爆發!第六百五十五章 張嶽的革新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速射臼炮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 冊封第二千九十八章 該死的大唐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步三回頭的明軍第二千五十二章 認同感以及貨車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蒸汽戰車第一千四百章 陸軍不服第八百三十四章 近衛軍奔赴前線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在大唐人面前一定要體面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抵得上百萬大軍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丹麥羣島遲到的封推感言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齊廣號通訊艦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風箏戰術第三百七十五章 賊軍已敗第八百三十章 火力覆蓋攔截第六百七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戰爭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不理他們,繼續前進第四百二十八章 朕心甚慰第六百零六章 直撲秦淮河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一度尷尬的近衛軍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震驚世人的廣告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讓人絕望的大阪之戰第六百五十五章 張嶽的革新第三百八十章 勝利轉進第兩百八十五章 新時代好商人第六百一十四章 欣喜若狂的明軍第兩百九十二章 內閣的改革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突圍或死守都不行第二千一百九十八章 汽車運輸時代第三百三十章 投降也不叫我第一百三十六章 扮豬吃老虎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不服,一炮打過去!第八百一十七章 海軍也要開疆擴土第五百四十四章 天下震動正德氣暈第一百五十九章 戰爭機器第三百零一章 陰溝裡翻船第八百八十九章 身負重任的陳立夫第五百零七章 勝利大轉進第二千八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五百零三章 張嶽問策第兩百六十七章 臣想打炮第一百五十章 禍在於天第六百七十章 從地球掉下去咋辦?第八章 要不要當禽獸第兩百一十二章 爲陛下殺出一條血路第六百五十七章 花魁們的黃金時代第兩百一十三章 進城!進城!第二千一百三十八章 陳立夫的野心第八百九十八章 讀書人就要有一身正氣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混亂的印度東部海岸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汽油自行車的轟動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大戰起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速射臼炮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蒸汽機第七百零七章 騰飛的大唐軍械產量第一百六十三章 風緊扯呼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亂石陣絞肉機第四百六十六章 舉旗誓師伐唐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西海石油公司第兩百六十九章 決死一戰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不服,一炮打過去!第五百八十七章 海軍改革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工業標準化第八百零二章 陳立夫的寒竹圖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聯合登陸艦隊啓航第七百零七章 騰飛的大唐軍械產量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成功便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