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遷都前夕

如今軍方那邊的軍費已經不是一個虛無縹緲的數字,但是從來都無法真正拿到手,能夠拿到手的只有物資和武器了。

現在,大唐王朝施行全新的財政預算制度,以後撥付給軍方的軍費直接給軍方,軍方要怎麼花,稅部是管不着也是懶得管了。

隨着大唐王朝的規模越來越大,軍隊的規模也是越來越多,內部流轉的資金也是規模越來越大,以往這種所有花錢的地方都讓稅部去負責,工部只負責拿原料生產,軍隊只負責接收武器的模式已經是不太適應如今的需求了,因爲這個過程裡,造成了稅部的權力過大的同時,也是產生了相當嚴重的貪腐問題。

稅部那邊基本上每隔一段時間都能挖出一批貪官出來,而且這些貪官是前仆後繼,一個個都不怕死的!

沒辦法,李軒只能是準備提前進行改革了!

開始真正的施行財政預算制度!

其實早在興泉府的時候,李軒就是想要效仿後世搞真正的財政預算制度了,不過後來發現地盤小了點,錢也少了點,搞財政預算有點貽笑大方的感覺,所以乾脆是讓稅部那邊一攬子負責賺錢花錢,其他部門只需要做事,軍方只要負責打仗就好,錢和物資的事就不用他們操心了。

如今規模大了,而且即將遷都肇慶,佔地兩省乃至三省了,所以這財政預算制度搞起來也是比較適合了。

大唐王朝的財政預算制度限於時代以及執行力,還是比較原始的,首先稅部那邊統計出來一個本年度的大概收入,根據這個收入進行經費分配,這一部分的經費分配分成三部分,軍費、行政費用、皇室費用。

其中的皇室費用主要是皇室成員的生活花銷,翰林院的辦公經費(包括翰林院調查統計科這種機構),近衛軍的軍費,沒錯,不管是翰林院還是近衛軍的軍費都是不走內閣或者軍方渠道,而是直接走皇室費用渠道。

行政費用,主要是內閣各部、獨立於內閣之外的督察院的辦公經費,細分下來的話包括百官薪資、教育經費、工商發展經費等。

軍方的話則是簡單了,自然是陸海軍的花銷。

因爲大唐王朝還處於快速擴張當中,收入預算是不穩定而且沒有一個定數的,只能是有多少花多少,而支出部分的話,大頭則是軍費了。

過去的一年裡,大唐王朝的諸多收入,包括正常稅收、抄家所得,這些收入基本上有八成以上都是被軍隊最後用掉了。

所以在宣平二年的財政預算上,軍費的支出預算佔據了百分之七十五,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被納入皇室費用的經費,大部分也是被用來充當近衛軍的軍費,這一部分大概也是佔據了百分之八左右。

因此,兩者相加的話,其實軍事用途的費用,佔據了所有支出的百分之八十三,而這個比例哪怕是放在軍費比例偏高的封建古代王朝裡,也是超高比例了。

這一批從桂林押送回來的金銀細軟,最後至少也會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會被用作軍費的。

軍方拿到了這些軍費後,首先樞密院那邊會花費極小一部分的辦公經費,然後是海陸軍進行分配,而陸軍又是佔據了其中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這些陸軍軍費,有一部分是用來給士兵、軍官們發放薪資,一部分是用來採購各種作戰物資,包括彈藥、糧食、被服等,一部分是用來採購武器裝備軍隊。

而這些採購費用,最後大部分又會流入工部下屬的各大兵工廠,兵工廠用這些錢採購原料、支付工人的薪資,興建廠房等,最後生產出來各種作戰物資。

這也是爲什麼這十幾萬兩銀子裡,只給工部那邊留了兩萬兩銀子,大部分錢都是被直接給了軍方的理由,而不是和以往那樣由稅部直接採購了原料後送到工部那邊,然後直接發放軍人的薪資以及工人的薪資。

這一套簡陋的財政分離的預算體系,也算是李軒在十六世紀進行近代化改革的重要嘗試,後續的話,他還將會繼續嘗試把工部的諸多兵工廠從工部剝離出來,首先可能是成立專門的機構負責運營這些國有工廠,也有可能是變成官督商辦。

同時鼓勵民間的資本力量投入資本進入工業。

李軒可是相當相當討厭那些士紳大戶們賺了錢就一個勁的購買土地、宅院、商鋪等各種不動產,或者乾脆是鑄造銀元寶埋進地窖裡,尼瑪,埋進土裡這些銀元寶又不會給你生個小銀元寶出來,埋個屁啊。

拿出來投資花掉啊,你不投資,不花錢老子怎麼收稅啊?

不過這些嘗試都還太早,現在大唐王朝的根基還是不夠深厚,不能瞎折騰!

現在連個首都都沒有呢,談什麼工商業改革還太早,當務之急是給大唐王朝定個首都!

用閣臣王文華的話來說就是,當早日定都,以安臣民之心,奠定大唐萬世基業,其他的通通都得靠後排。

所以受到了郝柏年的捷報後,在梧州的一羣文武官員們就已經是開始緊張的安排起來了進入肇慶事宜來了,身在柳州的柳八苟,也是帶領着柳州那邊的官員們準備搬遷事宜。

好在遷都肇慶,這已經是早就確定下來了的事,文武百官對此早就有心理準備,並且是早就提前籌備着了。

這也是爲什麼內閣各部,不管是在柳州還是在梧州,都和李軒一樣,都是隨便找個地方臨時辦公而已,根本就沒有大興土木修建衙門什麼的。

如今肇慶拿下來後,最先行動的就是柳州那邊的留守官員,柳八苟將會率領那邊的留守官員以及官員們的衆多家眷,其中自然是少不了皇室成員先順着西江而下,先到梧州和李軒等人匯合,然後再一起前往肇慶。

梧州這邊就更加容易了,本來就是臨時落腳點而已,搬家自然是簡單輕鬆方便。

李軒之所以沒有第一時間去肇慶,而是要等柳州那邊的人,一方面是想要帶着百官以及衆多家眷們一起去肇慶,另外一方面也是需要給軍方以及工部等機構的人留出一定的時間,讓他們有時間對肇慶進行清理、整頓、修繕。

比如說衛生,李軒對城市的髒亂差那是討厭無比,爲此他已經是親自下旨給肇慶知府衙門各方面,其他的可以展緩,但是這城市衛生一定,一定要注意,他可不想住進一個滿城都是屎尿味的首都!

李軒如此高要求,肇慶府方面自然也是不敢放鬆,破天荒的,大唐王朝在肇慶府城建立了行政機構後,沒有第一時間進行收稅徵收,而是搞起了全城衛生清理工作,同時暴力拆除了大量違建建築,城內各處,尤其是商鋪比較多的地方,但凡是侵佔街道的建築一律進行拆除,誰來說清都沒用,誰敢反對直接就是請求駐軍協助。

當第一軍的將士們用散彈炮把一家違建的酒樓轟了個稀巴爛,據傳是某個明朝高官的族人的東家被吊死在大街上的時候,全城都是沒人敢再對大唐王朝的清理行動說半個不字了。

清理街道,拆除違建的同時,還徵用了大量的民衆修理街道,尤其是城內的幾個主幹道,必須清理乾淨,用石板鋪路這種大工程是不可能的了,但是黃土鋪路還是需要的。

然後又得爲皇室以及百官們準備辦公地點。

這一次,李軒他們來肇慶後可是短時間內就不準備走了,皇宮必須要有,內閣各部的衙門也必須要有,而且不管是皇宮還是內閣衙門都不能太寒磣太小氣。

不過直接修築自然是來不及的,而且也沒這個錢,爲此,負責此時的相關人員只能是利用城內原有的建築了,比如說肇慶知府衙門,這衙門雖然破爛了一點,小了一點,但是好歹也是城內最氣派的建築了,自然是皇宮的不二首選,同時還徵用了衙門左右一大片房屋和空地,準備打通、推平,都是納入皇宮的範圍之內。

後續工部將會在這一片建築、空地的基礎上,修築新皇宮,不過只能是一點一點的修,至於什麼時候能夠把工部規劃的龐大建築羣修完,那只有天知道了。

反正短時間內,整個皇宮依舊會議原來的知府衙門建築羣爲核心,但是規模並不算大,而且很多建築其實並不合用,所以前期會修築幾座小規模的院落,供皇室成員居住所用,同時會修建一棟主動供李軒以及翰林院辦公用的大殿,或者說是建築羣。

至於其他地方就先放一放了,把原來的普通建築全部推倒,然後隨便種點花花草草挖個小池子,搞個花園啊什麼的,但是別指望能夠修成什麼皇家園林這種了。

外圍修建一道宮牆,但是修築城牆這種事歷來都是大工程,李軒連軍費都沒錢,怎麼可能拿出這麼多錢去修什麼又厚又高的宮牆,隨便搞個幾米高的牆就行了,至於說怎麼防衛。

李軒準備在皇宮裡擺上足足一個近衛營,城內再擺上兩個近衛軍步兵營和騎兵營以及炮兵營,他就覺得這個比城牆靠譜多了。

皇宮都是如此了,其他機構的辦公地點自然是能省就省,基本都是沿用原來的明王朝的各衙門建築以及民宅。

皇宮和各機構的辦公的地點,官員以及大量家眷們的住所都準備妥當了後,同時柳八苟也是帶着柳州那邊的留守人員抵達梧州後,這也就是代表着大唐王朝的遷都準備已經是徹底完成,現在大唐王朝即將迎來了正式遷都!

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大唐的女主人們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停運轉的戰爭機器第四百五十九章 陛下你好壞(第四更)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米尼步槍初登場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大唐海軍從不追求數量優勢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這些土著太小氣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竟然敢跟老夫狂!第七百二十九章 督標新軍出戰第四百五十章 李軒是一個好人第四百九十八章 最牛逼的戰艦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登陸錫蘭島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躺着賺錢的日子結束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黎平府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擔憂的北方武器公司第二千一百二十一章 採購裝甲車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不怕你仿製第四百四十九章 這簡直是破壞行賄受賄市場!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 大唐法律特扯淡第四十四章 陛下三思第六百四十四章 平賊餉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皇子封國第一千二百章 時不待我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讓人絕望的大阪之戰第四百一十一章 在風中凌亂的孫亞偉第四百三十四章 祝志海之死第二千五十章 扁平化發展第兩百七十五章 全軍衝鋒第五百二十二章 王越的梧州大捷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這個老大不太合格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上海研究院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沒人就去抓啊第四百零九章 烏合之衆(第三更求訂閱)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韃靼主力第兩百零九章 莫名其妙就打下來了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京鎮鐵路通車第一千零二十章 尷尬的海軍榴彈炮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放眼全球,無一合之敵第七百五十二章 抓住未來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爭論和妥協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一日破城,大名震驚第四百九十四章 馬上皇帝第二千二十八章 御書房生態第七百零三章 頭痛的張嶽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刁蠻公主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天子駕十二第兩百三十九章 擴軍設營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太子之位穩如山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第二千一百六十九章 領土太多也是個麻煩事第八百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通車之日就是西征之時第一百四十一章 搶個劫旅個遊第八百一十五章 陸軍艦隊第一千零七十章 舉白旗投降的子島氏第五十四章 大唐天兵勇猛無敵第五百七十二章 焦頭爛額的張嶽第九百三十章 俺答汗要稱臣納貢?第五百八十三章 王越的選擇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複雜的美洲第六百四十一章 重型火槍和胸甲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宣平十九年:巨大的變遷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下第二第二千一百三十四章 銷售售後統一模式第一百九十四章 數不勝數的傾國之戰第九百九十六章 大玩具:蒸汽坦克第二千一百五十四章 東歐移民第一千一百章 令人生畏的公司艦隊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南洋大冊封第二千一百一十三章 一己之力供應全球戰爭第二千一百八十章 不能跟錢過不去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天子號召:工業化 (第四章)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士子們最喜歡的‘伴遊’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繁華背後的危機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姚亮親至第二千一百八十七章 東非局勢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大唐炸逼第二千二十三章 海軍的戰艦越來越奇葩啊第五百七十八章 全軍總攻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滿地黃金的上海(第五章)第八百八十八章 師賊之長以制賊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志文誤我第七百四十三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印度洋決戰方案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坐穩扶好,老子要飆船了第七百零八章 李春景又要冒險了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大唐的實力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逼急了的韃靼人第四百二十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二千五十五章 參軍等於上學第二千一百八十八章 直線引發的衝突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考覈承襲制第五百一十五章 國朝興廢在此一戰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你倆都是坑逼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松江府的地鐵第兩百五十五章 半渡而擊第八百七十章 想要放風箏的韃靼騎兵第十七章 朝議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沒有誰是無辜的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竟敢壞朕的帝國基業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左成生的大生意
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大唐的女主人們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停運轉的戰爭機器第四百五十九章 陛下你好壞(第四更)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米尼步槍初登場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大唐海軍從不追求數量優勢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這些土著太小氣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竟然敢跟老夫狂!第七百二十九章 督標新軍出戰第四百五十章 李軒是一個好人第四百九十八章 最牛逼的戰艦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登陸錫蘭島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躺着賺錢的日子結束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黎平府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擔憂的北方武器公司第二千一百二十一章 採購裝甲車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不怕你仿製第四百四十九章 這簡直是破壞行賄受賄市場!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 大唐法律特扯淡第四十四章 陛下三思第六百四十四章 平賊餉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皇子封國第一千二百章 時不待我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讓人絕望的大阪之戰第四百一十一章 在風中凌亂的孫亞偉第四百三十四章 祝志海之死第二千五十章 扁平化發展第兩百七十五章 全軍衝鋒第五百二十二章 王越的梧州大捷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這個老大不太合格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上海研究院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沒人就去抓啊第四百零九章 烏合之衆(第三更求訂閱)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韃靼主力第兩百零九章 莫名其妙就打下來了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京鎮鐵路通車第一千零二十章 尷尬的海軍榴彈炮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放眼全球,無一合之敵第七百五十二章 抓住未來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爭論和妥協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一日破城,大名震驚第四百九十四章 馬上皇帝第二千二十八章 御書房生態第七百零三章 頭痛的張嶽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刁蠻公主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天子駕十二第兩百三十九章 擴軍設營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太子之位穩如山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第二千一百六十九章 領土太多也是個麻煩事第八百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通車之日就是西征之時第一百四十一章 搶個劫旅個遊第八百一十五章 陸軍艦隊第一千零七十章 舉白旗投降的子島氏第五十四章 大唐天兵勇猛無敵第五百七十二章 焦頭爛額的張嶽第九百三十章 俺答汗要稱臣納貢?第五百八十三章 王越的選擇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複雜的美洲第六百四十一章 重型火槍和胸甲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宣平十九年:巨大的變遷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下第二第二千一百三十四章 銷售售後統一模式第一百九十四章 數不勝數的傾國之戰第九百九十六章 大玩具:蒸汽坦克第二千一百五十四章 東歐移民第一千一百章 令人生畏的公司艦隊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南洋大冊封第二千一百一十三章 一己之力供應全球戰爭第二千一百八十章 不能跟錢過不去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天子號召:工業化 (第四章)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士子們最喜歡的‘伴遊’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繁華背後的危機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姚亮親至第二千一百八十七章 東非局勢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大唐炸逼第二千二十三章 海軍的戰艦越來越奇葩啊第五百七十八章 全軍總攻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滿地黃金的上海(第五章)第八百八十八章 師賊之長以制賊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志文誤我第七百四十三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印度洋決戰方案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坐穩扶好,老子要飆船了第七百零八章 李春景又要冒險了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大唐的實力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逼急了的韃靼人第四百二十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二千五十五章 參軍等於上學第二千一百八十八章 直線引發的衝突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考覈承襲制第五百一十五章 國朝興廢在此一戰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你倆都是坑逼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松江府的地鐵第兩百五十五章 半渡而擊第八百七十章 想要放風箏的韃靼騎兵第十七章 朝議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沒有誰是無辜的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竟敢壞朕的帝國基業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左成生的大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