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死都要搞蒸汽機

bookmark

對於李軒而言,開辦科舉,招募那些傳統士子乃是一種政治宣傳手段,倒不是說真的那麼迫切的需要這些士子們給他當官。

他需要的諸多人才乃是具備近代科學知識的人才,然而這種人纔是無法直接從當今社會裡招募的。

對此,李軒所設想的解決辦法有三,一個在培養軍官的過程中,向這些軍官們傳授近代科學知識,別驚訝,如果李軒想要建立一支真正的近代軍隊,軍官們是必須具備近代科學知識的,大字不識的人是很難率領一支近代軍隊作戰的。

而這種過程從近衛軍時代開始,已經是施行了差不多兩年來,而御學堂所教授的理科知識,其水平雖然在後世看來依舊非常低下,甚至連小學生都不如,但是對於這個時代而言卻是極爲先進了,至少這些軍官們都已經是被洗腦式灌輸了大量的基礎科學知識,尤其是和作戰有關的天文地理,基本的數學、幾何、物理和化學。

不客氣的說,大唐王師裡的軍官們,尤其是接受過完整御學堂教育的軍官們,絕對是這個時代裡最傑出的綜合人才。

這些軍官們雖然是用來作戰的,但是軍官們是會退役的,後續這些退役的軍官們轉業到地方後,就能夠發揮極大的作用了。

除了軍官培養外,還有國子監教育!

根據前一段時間的國子監改革,大唐王朝和文學堂、工學堂合併成爲國子監,並下設文學院、理學院兩大學院,同時還有獨立的學系,比如醫學系、農業系等。

這種改革使得國子監已經是和傳統的國子監截然不同,說是國子監呢,但說是一所綜合大學更爲準確一些,可惜的是除了傳統國學外,理科水平比較差。

國子監和武學堂、御學堂一文一武,其教育模式自然也是截然不同的,武學堂、御學堂培養出來的學生都是從軍的,而國子監培養出來的學生將來都是要做官的。

沒辦法,如果不以做官作爲吸引力,根本就沒有多少士子願意報讀國子監。

而這一次科舉一方面是政治宣傳,另外一方面也是爲國子監招募生源。

但是除了通過武學堂、御學堂以及國子監培養近代人才外,其實李軒還有另外一個培訓渠道,並且這個渠道的培養更全面,甚至更有效果,那就是幼軍營裡的那些少年們。

一開始李軒的打算是比較簡單的,那就是把這些幼軍營簡單的的當成的孤兒院,提供一些基本的前期教育,然後等他們大一些後就是送進武學堂、御學堂或者國子監。

但是最近李軒卻是已經改變了自己的最初想法,因爲這個幼軍營裡的理科課程有時候是他親自授課的,在這個過程裡他發現這些少年對新年知識的接受能力更強,至少要比那些已經事先接受過傳統儒家鑑於的學子們更強。

而且這個趨勢在七歲到十歲之間的少年更爲明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通常還不認得字,即便是認得字了,普遍也只是讀過三字經之類的啓蒙書,其三觀尚未形成。

因此他們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遠遠要比那些三觀已成的十幾歲甚至二十幾歲的學子們更強。

甚至幾個學習成績比較優異的孩子,其理科水平已經是都達到了御學堂學生的水平,恩,而這個可能性是有的,因爲御學堂乃至國子監那邊的教育水平,其實頂多也就相當於後世的小學階段,甚至還不如呢。

而這些孩子因爲從小學習接觸,並且是有着李軒的親自教導,因此學習進度比國子監以及御學堂那邊更快也是情理之中。

不過這個更快,實際上也就是後世的普通小學水平而已。

然而即便如此,李軒也是大喜過望,爲此他是特地更改了幼軍營的培養方式,並且決定把那些學習成績優異的孩子挑選了出來,然後由李軒繼續親自教導。

在這個時代裡,沒有人比李軒擁有更淵博的科學知識的!

至於其他學習成績一般的孩子,也是不再繼續補充進入國子監或者是御學堂,而是繼續在幼軍營裡學習,反正武學堂和國子監也沒不能提供比幼軍營更好的教育。

並在幼軍營裡執行了全新的年級制度,分一年級到十二年級,而這個年級區分完全是李軒按照後世的小學到高中進行區分的,並且這個區分是不以年紀爲標準,而是以學識水平爲基礎。

並且實行年級制度後,對幼軍營裡的少年們統一安排了考試,考試不合格者一律爲一年級學生,考試合格者升入二年級,然後對二年級學生再進行考試,合格者升入三年級,一次類推。

目前幼軍營裡的五百多名少年裡,三分之一還是一年級,另外還有三分之一是二年級,而越是高年級的學生則是越少,等到了六年級階段的學生,已經是隻剩下了區區三人。

採取了年級制度後,李軒爲了給他們從小培養等級、服從意識(這些學生以後絕大部分都會從軍),採取了高年級生對低年級生有教導、管理的責任以及權力,甚至低年級的老師,都是由高年級生擔任的,學習成績優越者將會擁有各種特權以及便利。

比如低年級的前三名,高年級的前五名都將會得到李軒的親自教導,尤其是對六年級的三個學生以及五年級的七八個學生,李軒可是親自負責教導的,其原本的老師頂多就算是助教而已。

同時爲了避免外界的人污染他們的三觀,採取的是封閉式管理。

李軒其實就是把幼軍營完成當成了軍校來管理,其管理模式是嚴厲而殘酷的,沒有所謂的人道或者民`主。

李軒一方面是期待着通過幼軍營得到大批從小接受軍事、科學教育,並且忠心無比的軍官外,其實也是期待着從這些少年裡得到一批真正的科學人才。

不需要他們有多厲害,但是隻要達到了後世的初中生水平,那麼對於這個時代而言就已經足以充當研發人員、主要工程師之類的角色了。

比如說李軒做了好幾次夢都想要製造出來的蒸汽機,原理非常簡單,幼軍營裡的幾個高年級生都已經是開始想辦法造出試驗品了。

而且取得了不菲的成功,五六年級的幾個學生指揮着一羣鐵匠們打造了一個鍋爐,然後直接用木材燒水,用銅管導出水蒸氣,其水蒸氣成功的推動了葉輪的轉動。

儘管這個裝置只是最簡單的蒸汽機試驗裝置,距離實用還有一萬八千里呢,但是試驗獲得成功後,也就是證明了蒸汽機的確是可以作爲動力來源使用的。

至於說什麼時候能夠造出真正實用的蒸汽機用以推動輪船,抽水機之類的器械運動,那只有天知道了,反正李軒覺得這個時間不會短,而且有可能極爲漫長。

不過這種事急不來,就跟研發鏡子一樣,那些工匠們搞了這麼久一樣沒搞出來,但是李軒不着急啊,慢慢搞就是了,一年不行就兩年,兩年不行就十年,他就不信搞不出來,死都要搞出來。

他又不是要造什麼原子彈,只是想要造個最原始的蒸汽機而已,花上幾年甚至十幾年他還真不信搞不出來。

對幼軍營的改革,也是李軒在這個時代小心翼翼展開後世現代教育的一個小措施,因爲老師只有他自己一個人,並且他自己也是忙得很,所以註定是不可能大規模展開的,只能是先培養那麼十幾二十個人,而且還不能是花費太多的時間培養,只能是選擇最優秀,自學能力最強的那一批人進行培養。

李軒培養他們的目的也不是讓他們能成爲科學家之類的,李軒只是希望能夠培養出來有一批種子來,然後讓這些種子擔任老師,教導更多的人而已。

這也是爲什麼要在幼軍營採取高年級生教授低年級生的緣故。

御學堂、國子監、幼軍營,這就是李軒目前所採取的三種人才教育方式,每一種的教育方式乃至學生的對象都是不同。

御學堂的學生都是現役軍官,這些現役軍官的身前乃是棄筆從戎的士子。

國子監的學生乃是普通學子。

而這兩個羣體的學生入學之處一般都是十幾歲甚至二十幾歲了,放在這個年代來說都是成年人了,三觀已定,接受能力不強,但是簡單培養一番後也能勉強可用。

而幼軍營的學生清一色都是孤兒,而且年紀偏小,沒有家庭束縛,同時三觀尚未形成,如同一張白紙一樣,李軒愛怎麼培養就怎麼培養。

而這一次登極恩科裡那些算學以及雜學成績優異者,都將會被補充到國子監裡學習。

不過這些人裡頭並不包括黃志遠。

作爲一個傳統士子,黃志遠自然是沒怎麼接觸過,甚至都是不屑於接觸那些雜學的,算學的話倒是勉強可以,但是他的強項還是傳統的四書五經,史論和策論的成績也算是不錯。

潯州府院試的考試成績出來後,黃志遠以第五十八名上榜,成爲了大唐王朝的第一批新科生員。

大年三十了,給大家拜個年,祝大家身心健康,萬事如意,恭喜發財,紅包拿來!

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這些南唐蠻子想要幹嘛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投機,唯獨糧食不行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皇家石油公司第五百五十二章 肇慶兵工廠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大唐騎兵,一往無前第二千一百六十九章 領土太多也是個麻煩事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公司艦隊纔是主力第二千八十章 提前完婚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徒有虛名的皇家產業第一百六十九章 全部打包帶走!第六百一十四章 欣喜若狂的明軍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宋丸子去上海 (第三更)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巴庫協議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奇葩的全球貿易第一百四十九章 雷暴風雨夜第六百九十九章 啊,騎兵!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史上最爲龐大的船隊第二千四十三章 體面的基礎:工業化第二千一百九十九章 四十萬公里鐵路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求殺敵,但求嚇人第二千一百六十二章 大唐禁區擅入者滅國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煤油暴利第七百零五章 張嶽的裁汰練新第兩百五十六章 老兵的保命絕招第六百四十九章 膠着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竟然有人敢貪救災款第四百四十七章 大唐俍兵(求月票)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別說門了,窗都沒有第三百三十四章 王霸基業已成!第一百五十六章 聰明如李軒第八百三十六章 新稅收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投機,唯獨糧食不行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暢銷全球的大唐板甲第二千一百二十四章 天大的野心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大唐海軍辦事,從不向蠻夷解釋!第兩百三十九章 擴軍設營第八百四十五章 正德親征第三百零七章 一敗萬劫不復第二千一百二十四章 天大的野心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名留青史的仕女號首航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韃靼人的一路向西第二千六十七章 注目禮第六百七十二章 火力兇猛的王文華第二千一百九十三章 宣平六十年第七百六十二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三十七章 他們怎麼會投降第兩百八十三章 把他綁起來,燒死他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唐第一忠臣(求訂閱)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西海石油公司第九百一十二章 尋訪長生不老藥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想當人販子,想多了你們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帝國的錢,豈是你能夠隨便燒的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海軍五年發展計劃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招人難?用錢砸啊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太子之位穩如山第五百九十五章 擴旅爲師第二千九十四章 煤炭戰爭下的英格蘭第三百七十八章 信心爆棚第一百六十一章 謝老頭的冷笑第四百三十三章 爾等,皆可殺(爆發求月票)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戰列艦不如小炮艇第一千零二章 大唐不需要和親第八百九十三章 納稅守法的良民啊第六百三十八章 以固國本第九百一十三章 吾皇之仁萬年未有第四百五十七章 陛下,不好了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齊備刀槍隨時殺敵第一百八十八章 說五分鐘就五分鐘第六百章 唯死戰爾!第三百三十八章 兵力破萬第二千六十四章 汽車時代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糧食,有多少要多少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擴大殖民規模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韃靼人來了怎麼辦?該幹嘛幹嘛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插在扶桑腹部的一把尖刀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南洋大移民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換回來那麼多黃金幹嘛用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大唐人的雅第四百六十二章 精通僞唐事第一千零七章 冊封順義王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奏對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倒黴的南林堡第三百三十九章 統治核心第兩百七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天子駕十二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大唐的尚武風氣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唐屬印度戈河州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動盪的帝國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勳爵和封地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學而優則仕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全它嗎是貪官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汽油機原型機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帝國未來十年的戰略計劃第兩百四十二章 制定軍銜和軍服第四十九章 爲皇上服務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萬金油西北馬第八百五十六章 發工資過年啦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風箏戰術第四百章 聽天由命的明軍
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這些南唐蠻子想要幹嘛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投機,唯獨糧食不行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皇家石油公司第五百五十二章 肇慶兵工廠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大唐騎兵,一往無前第二千一百六十九章 領土太多也是個麻煩事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公司艦隊纔是主力第二千八十章 提前完婚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徒有虛名的皇家產業第一百六十九章 全部打包帶走!第六百一十四章 欣喜若狂的明軍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宋丸子去上海 (第三更)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巴庫協議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奇葩的全球貿易第一百四十九章 雷暴風雨夜第六百九十九章 啊,騎兵!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史上最爲龐大的船隊第二千四十三章 體面的基礎:工業化第二千一百九十九章 四十萬公里鐵路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求殺敵,但求嚇人第二千一百六十二章 大唐禁區擅入者滅國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煤油暴利第七百零五章 張嶽的裁汰練新第兩百五十六章 老兵的保命絕招第六百四十九章 膠着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竟然有人敢貪救災款第四百四十七章 大唐俍兵(求月票)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別說門了,窗都沒有第三百三十四章 王霸基業已成!第一百五十六章 聰明如李軒第八百三十六章 新稅收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投機,唯獨糧食不行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暢銷全球的大唐板甲第二千一百二十四章 天大的野心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大唐海軍辦事,從不向蠻夷解釋!第兩百三十九章 擴軍設營第八百四十五章 正德親征第三百零七章 一敗萬劫不復第二千一百二十四章 天大的野心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名留青史的仕女號首航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韃靼人的一路向西第二千六十七章 注目禮第六百七十二章 火力兇猛的王文華第二千一百九十三章 宣平六十年第七百六十二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三十七章 他們怎麼會投降第兩百八十三章 把他綁起來,燒死他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唐第一忠臣(求訂閱)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西海石油公司第九百一十二章 尋訪長生不老藥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想當人販子,想多了你們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帝國的錢,豈是你能夠隨便燒的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海軍五年發展計劃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招人難?用錢砸啊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太子之位穩如山第五百九十五章 擴旅爲師第二千九十四章 煤炭戰爭下的英格蘭第三百七十八章 信心爆棚第一百六十一章 謝老頭的冷笑第四百三十三章 爾等,皆可殺(爆發求月票)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戰列艦不如小炮艇第一千零二章 大唐不需要和親第八百九十三章 納稅守法的良民啊第六百三十八章 以固國本第九百一十三章 吾皇之仁萬年未有第四百五十七章 陛下,不好了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齊備刀槍隨時殺敵第一百八十八章 說五分鐘就五分鐘第六百章 唯死戰爾!第三百三十八章 兵力破萬第二千六十四章 汽車時代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糧食,有多少要多少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擴大殖民規模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韃靼人來了怎麼辦?該幹嘛幹嘛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插在扶桑腹部的一把尖刀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南洋大移民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換回來那麼多黃金幹嘛用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大唐人的雅第四百六十二章 精通僞唐事第一千零七章 冊封順義王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奏對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倒黴的南林堡第三百三十九章 統治核心第兩百七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天子駕十二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大唐的尚武風氣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唐屬印度戈河州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動盪的帝國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勳爵和封地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學而優則仕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全它嗎是貪官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汽油機原型機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帝國未來十年的戰略計劃第兩百四十二章 制定軍銜和軍服第四十九章 爲皇上服務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萬金油西北馬第八百五十六章 發工資過年啦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風箏戰術第四百章 聽天由命的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