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竟然有人敢貪救災款

五月十三日,江北道淮安府,洪澤湖大堤上!

其水位已經是逼近大堤原有的高度頂部,甚至部分比較低矮的大堤上,其水位已經是超過了大堤原有的高度。

不過洪水依舊是牢牢的束縛在大堤內側,這是因爲,在原有的大堤上,十多萬一起努力,奮戰了十多天後,硬生生是臨時加高了大堤的高度。

雖然這些臨時加高的堤壩,不如原有的大堤厚實,但是這些臨時堤壩所承受的壓力也不算大,並沒有底部的大堤所承受的壓力大,所以一時半會的也能夠承受得住。

不過即便是還沒有決堤,但是當地的軍政官員們都是掉以輕心,他們一方面是繼續加高臨時的大堤,而另外一方面,則是加厚原有的大堤,提高大堤的抵抗洪水的能力。

十多萬人,依舊是不停的在工作!

而連續十多天的高強度工作,也是不少人累趴下了,隨時隨地都是可以看見換班下來休息的軍民,在後方,則是可以看見不少婦孺正在煮水煮飯,爲修築大堤的青壯以及將士們提供熱水熱飯。

儘管如今壓力雖然龐大,但是好消息則是,天空已經不在陰沉,連續下了足足大半個月的雨,總算是停了下來。

儘管上游地區還在下雨,但是江北道本地卻是不在下雨了,沒有繼續下雨,這也就意味着將會大大減少洪水量。

此時哪怕上游依舊會涌下龐大的水量,但是隻要不再繼續增加,那麼安穩度過這一次的大難還是有極大的希望的。

五月十八日,快馬通報,說是皖北道的地區,也是陸續放晴,沒有繼續下雨了,這也就意味着,廣闊淮河的中上游地區,不會再增加水量了。

得知這個消息後,不少主持抗洪工作的官員都是大大鬆了一口氣!

只要不繼續增加水量,那麼就是大好的消息!

五月二十五日,河南傳來快報,說是當地也是開始放晴,沒有持續下雨了!

這個時候,衆人才是真的安心下來!

只要上游地區,尤其是黃河那邊沒有大規模的洪水,那麼下游的江北道也沒有太大的危險了。

果然,五月底,淮河的水位逐步下降,同時充當了巨大蓄水池功效的洪澤湖,其水位也是在逐步下降。

上游沒有大量的水涌下來,而淮河的出海口又是時刻不停的向大海排水,這水位自然是會降下來。

等到五月三十日,洪澤湖的水位已經是從危險高度下降到安全高度,雖然說水位還比較高,但是卻是已經下降到了原來大堤的高度,不再威脅那些臨時修築的大堤了。

而這個時候開始,官府也是開始遣散徵召而來的民衆,只留下駐軍繼續警戒!

五月六日,水位正式下降到比較安全的高度,大體上也就是平常下雨時的水位高度。

這個時候,纔算是真正的安全了。

此時,就連駐軍也是開始逐步撤離了!

持續了足足一個月的洪水,總算是過去了,但是雖然洪水過去了,也是沒有造成大範圍的決堤,但是這一場洪水所造成的危害依舊是相當大。

一個月裡,幾乎大半個河南,大半個皖北,整個江北道都是受到了洪水的嚴峻考驗,哪怕是沒有大範圍的決堤,但是洪水排不出去,依舊是形成了相當大內澇。

大片的地區被內澇的洪水所淹沒,別說是村莊了,連城鎮都是被淹沒不少,尤其是靠近河流的城池,大多都是遭到了洪水的侵襲。

這彙總起來,受到洪水影響的人口超過千萬之巨,其中至少上百萬人短時間無法回到家鄉,即便是回去了,也是面臨着需要重建家園的重任,因爲他們家被洪水泡過了,他們的土地也是被洪水泡過了,後續想要恢復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另外還超過二十萬的人口其家鄉被徹底淹沒,而被迫遷移到其他地方,其中相當多一部分都是洪澤湖周邊地區的民衆。

而死傷人口也是不算小,衆多地方彙總起來,死亡、失蹤的人口已經是達到了五千多人。

面對如此龐大的損失,後續的救災工作可是非常艱難的,以至於聖天子李軒乃至整個帝國的高層,最近的一兩個月裡,都是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後續救災上。

準備好的糧食、衣服等各種物資,源源不斷的從全國各地涌向受災地區,京杭大運河,再一次發揮出來了龐大的作用,衆多船隻通過這一條運河,把來自帝國南部的大量物資運輸到江北道以及淮河中上有以及黃河地區。

“到目前爲止,我們已經撥款八百萬兩銀子,用於災後的救濟,主要用於購買糧食、衣服、農具等,幫助受災百姓度過難關。再加上抗洪時期花費的三百萬兩銀子,如今帝國已經是先後投入了一千一百萬兩銀子用於抗洪救災!”柳八苟說這些的時候,都是忍不住的皺眉。

這可是壹仟壹佰萬兩銀子啊,而且這個數字,並不包括軍方的花費!

軍方那邊爲了抗洪也是花費不小,當然了,平日裡養軍也是非常昂貴,其實軍方並沒有出太多的額外花費,頂多就是出了一部分的糧食以及物資而已,而考慮到財政困難,軍方的大佬已經是向內閣做出了承諾,抗洪時期的軍方的一應花銷,將會由軍方自行承擔,不需要財政另行撥款。

但哪怕是除開了軍方那邊,這花銷也還是太大了!

更何況,這只是剛開始呢,後續肯定還需要大量的資金來救災的!

李軒也是看到了柳八苟的皺眉之色,不過他還是道:“救災乃是帝國本年度最爲重要的工作,其他的暫時先放一放吧!”

各省道的受災百姓達到千萬之數,而臨時無家可歸的有上百萬,需要永久轉移安置的有二十萬,需要龐大的花銷是自然的。

但是如果不花這些錢,千萬百姓災後沒飯吃,上百萬百姓失去了家園後,他們會做什麼?

都不用去猜的,肯定是會變成流民,然後演變爲叛軍的!

即便是有着官方的嚴格管控以及救濟,如今也是有着大量的災區民衆開始拖家帶口逃離災區,他們中的相當多一部分都是試圖逃亡沒有受災的地區,尤其是江南地區。

根據官方相關衙門的監控,短短一個月裡,就有超過十多萬的百姓度過長江,擁入江南各地,尤其是那些傳聞可以討生活的地方,比如上海爲代表的工業城市,更是有着大量的災民擁入。

他們想要去找一份工作活下去,僅此而已!

而這,都還算是好的,畢竟這只是想要去找工作討生活而已。

官方最怕的是演變爲大規模的流民,然後變成蝗蟲一樣,所到之處破壞一切,進而給那些沒有遭到天災的地區帶去人禍。

古代封建王朝裡,遭到天災不可怕,更可怕的是天災過後的人禍!

所以,大唐帝國的軍方,纔會保持了極高的警惕,嚴防各種大規模的動亂。

不過僅僅是依靠高壓軍事威懾是不行了,畢竟當人們吃不飽飯的時候,是不可能考慮什麼後果的。

因此,軍事管制很重要,但是救濟更加重要。

李軒當即是道:“這樣,再擠一擠,再湊四百萬兩銀子出來,湊足一千五百萬兩銀子!”

“再吩咐下去,讓下面的各級官員都給朕老實點,誰要是敢朝救災款伸手,朕要他腦袋!”

李軒雖然是這麼說,但是他卻是知道,人心本惡,尤其是官員更是惡人中的惡人。

這一點是不會因爲大唐王朝還是前明王朝而有什麼區別的,所以單單依靠官員們的自律,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甚至就連督察院進行監控都是不太可能,畢竟這可是一千五百萬兩銀子呢,這麼龐大的資金,誰看都會眼紅。

所以,李軒把翰林院調查統計科的人叫了過來,讓他們重點監控災後的腐敗問題,誰要是敢不長眼,一定要從速,從嚴處理。

對待官員腐敗問題,雖然說這是督察院的工作,但實際搞起來的時候,翰統做的也不會比他們差,甚至更好一些。

因爲翰統本來就監控百官,手頭上掌握着一大堆官員的黑材料,只不過平常時候,這些黑材料往往是直接鎖進了檔案室裡。

翰統的檔案室,已經是經過了好幾次的改建,如今翰統的檔案室,基本上就是跟金庫,銀庫差不多了,進出非常嚴格,沒有一定級別的人,是進不去的,而且也是有着嚴密的防火防水防蛀等措施。

要不然的話,隨便一把火把檔案室燒了,那麼就代表着翰統多年的工作會被毀於一旦。

翰統龐大的檔案室裡,幾乎有着所有中級官員的檔案,不客氣的說,比吏部所掌握的官員檔案室都要齊全。

如今讓翰統監控這一次的救災款項問題,比讓督察院監控還要來的更好一些。

當然了,督察院那邊也是不會放鬆的,各省道的防洪抗洪督導組,現在都還待在各省道呢,領頭的都是清一色的督察院僉都御史,足以威懾那些地方官員了。

不過,總是有人貪心到不怕死的!

不用多久,翰統就是向李軒提交了報告,說是淮安府桃源縣的救災款出現了問題。

之所以這麼快就查到了問題,這是因爲翰統看問題的角度,比較獨特,他們不看具體過程,他們只看結果!

他們爲什麼判斷說桃源縣的救災款出現了問題?

因爲翰統的探子們發現,桃源縣部分永久安置點裡的災民,都是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一些是沒能領到耕種的工具以及糧食等物資,有些是沒拿到以工代賑的工錢,有些乾脆是連口糧都是少了一大部分甚至是沒有。

原本中央是拔下了足夠的款項用於救災了,但是如今這些安置點裡卻是有災民吃不上飯?

不用問,肯定是出現了問題!

李軒看到報告,陰沉着臉:“好大的膽子!”

第五百五十章 蔡二虎當將軍第二千二十二章 文明的曙光:火炮第三百三十四章 王霸基業已成!第四百二十七章 他們都該死!第六十五章 千鈞一刻第二百四十七章 今晚睡在那個房間?第二千八十六章 不想裝備機槍的陸軍第四百四十七章 大唐俍兵(求月票)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振興農村經濟計劃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馮氏汽車的野望第九百七十九章 堅持移民一百年不動搖!第七百七十二章 郎有情妾有意第二千一十八章 只有士紳沒有商人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弘揚大唐國威第一百三十二章 步兵不打馬賽克第九百零八章 大唐沒有國界第七百八十九章 兵臨金陵城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裁軍,那是不可能的!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陳立又升官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給老子開炮!第七十章 曾子云的俘虜生涯第八百八十四章 今天,大明要完了第七百二十八章 強攻!車輪戰!第六百六十五章 報紙:大唐朝報第四百零二章 史無前例的大捷(第三更求訂閱)第九百五十一章 驚天大案第五百九十八章 渡海登島部隊第三千三十七章 看傻了的阿克頓伯爵第三百七十五章 賊軍已敗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線膛時代的到來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啓翔牌汽車第一百一十七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五十八章 看'夜景'第三百二十五章 瀾江東岸美景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龐大的西海艦隊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潤滑油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鳥糞是個寶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爲了人類早婚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印度洋艦隊第二千一百八十一章 經濟綁架第三百七十八章 信心爆棚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扶桑設省第七百一十四章 慧塵公主長大了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圍困第八十七章 夜黑風高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地位的象徵,尊貴的體現第一百三十一章 檣櫓灰飛煙滅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騎兵殺出長城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他們瘋了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伊麗莎白抵唐第一百五十七章 竟然敢跟老夫狂!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遠征軍第一混成旅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和大唐帝國做鄰居是一種什麼體驗?第四百三十二章 王八蛋,欠債還錢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十萬人大轉移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軍火槍營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臭氣熏天的加迪斯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軍碾壓而來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移民一年比一年多第五十八章 看'夜景'第二千一十二章 和本土差異巨大的美洲第一千九百零二章 丹麥人去非洲第二千八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除非我們陸軍死絕了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產能過剩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突圍或死守都不行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西北鐵路通車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鉅艦時代第八百六十九章 唐兵也不過如此第九十九章 官制改革第六百八十章 有史以來最強突擊營第三百九十四章 全軍衝鋒第四十七章 斬李軒者,賞銀千兩第八百八十六章 一統天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炮轟城塌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想要繼承皇位,首先要活得久第兩百一十五章 這個老大好牛逼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經濟命脈-鐵路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中亞設省第一千七百章 憂心的吳老三一家第七十八章 知子莫若母第四十四章 陛下三思第七百八十五章 王以旗議和第五百零七章 勝利大轉進第八百二十八章 剿賊安民檄——北伐!第二千一十四章 華南礦務公司的申請書第六十一章 恐慌的黃竹山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一個上海半個江南第三百六十八章 明廷震動第二千二百零二章 汽車全民化時代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它就是我們的未來第四百六十章 第五步兵團慘敗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蒸汽戰車第八百零九章 陳立夫心累第二千一百六十六章 奧斯曼人的退路:非洲第九百七十六章 荊州總攻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啓翔牌汽車第六百六十五章 報紙:大唐朝報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鐵路施工隊
第五百五十章 蔡二虎當將軍第二千二十二章 文明的曙光:火炮第三百三十四章 王霸基業已成!第四百二十七章 他們都該死!第六十五章 千鈞一刻第二百四十七章 今晚睡在那個房間?第二千八十六章 不想裝備機槍的陸軍第四百四十七章 大唐俍兵(求月票)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振興農村經濟計劃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馮氏汽車的野望第九百七十九章 堅持移民一百年不動搖!第七百七十二章 郎有情妾有意第二千一十八章 只有士紳沒有商人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弘揚大唐國威第一百三十二章 步兵不打馬賽克第九百零八章 大唐沒有國界第七百八十九章 兵臨金陵城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裁軍,那是不可能的!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陳立又升官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給老子開炮!第七十章 曾子云的俘虜生涯第八百八十四章 今天,大明要完了第七百二十八章 強攻!車輪戰!第六百六十五章 報紙:大唐朝報第四百零二章 史無前例的大捷(第三更求訂閱)第九百五十一章 驚天大案第五百九十八章 渡海登島部隊第三千三十七章 看傻了的阿克頓伯爵第三百七十五章 賊軍已敗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線膛時代的到來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啓翔牌汽車第一百一十七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五十八章 看'夜景'第三百二十五章 瀾江東岸美景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龐大的西海艦隊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潤滑油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鳥糞是個寶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爲了人類早婚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印度洋艦隊第二千一百八十一章 經濟綁架第三百七十八章 信心爆棚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扶桑設省第七百一十四章 慧塵公主長大了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圍困第八十七章 夜黑風高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地位的象徵,尊貴的體現第一百三十一章 檣櫓灰飛煙滅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騎兵殺出長城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他們瘋了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伊麗莎白抵唐第一百五十七章 竟然敢跟老夫狂!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遠征軍第一混成旅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和大唐帝國做鄰居是一種什麼體驗?第四百三十二章 王八蛋,欠債還錢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十萬人大轉移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軍火槍營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臭氣熏天的加迪斯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軍碾壓而來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移民一年比一年多第五十八章 看'夜景'第二千一十二章 和本土差異巨大的美洲第一千九百零二章 丹麥人去非洲第二千八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除非我們陸軍死絕了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產能過剩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突圍或死守都不行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西北鐵路通車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鉅艦時代第八百六十九章 唐兵也不過如此第九十九章 官制改革第六百八十章 有史以來最強突擊營第三百九十四章 全軍衝鋒第四十七章 斬李軒者,賞銀千兩第八百八十六章 一統天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炮轟城塌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想要繼承皇位,首先要活得久第兩百一十五章 這個老大好牛逼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經濟命脈-鐵路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中亞設省第一千七百章 憂心的吳老三一家第七十八章 知子莫若母第四十四章 陛下三思第七百八十五章 王以旗議和第五百零七章 勝利大轉進第八百二十八章 剿賊安民檄——北伐!第二千一十四章 華南礦務公司的申請書第六十一章 恐慌的黃竹山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一個上海半個江南第三百六十八章 明廷震動第二千二百零二章 汽車全民化時代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它就是我們的未來第四百六十章 第五步兵團慘敗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蒸汽戰車第八百零九章 陳立夫心累第二千一百六十六章 奧斯曼人的退路:非洲第九百七十六章 荊州總攻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啓翔牌汽車第六百六十五章 報紙:大唐朝報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鐵路施工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