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服?抄家滅族

因爲他要帶領所屬部隊儘快迴歸第一步兵師作戰序列,爲後續的大決戰所準備!

他已經是得到了軍部的情報,情報中稱長沙、衡州方向的明軍正在彙集,並且極有持續南下,然後圍攻第一步兵師的主力部隊,通過這個情報,再結合郝柏年的命令,他不難猜測出,一場超級大戰即將爆發。

至於具體在那裡,這就要看雙方部隊的最後行動結果了,但是按照目前雙方的行動來看,一場大戰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因爲後續的明軍怎麼行動,現在第一軍的軍部那邊也是無法判斷,所以郝柏年也只能是儘快的抽調部隊集中,做足完全的準備以迎戰。

這也是爲什麼先放棄攻打郴州的緣故,現在郴州城裡可是有至少上萬明軍呢,如果加上他們臨時徵召的青壯,怕是一萬四五千人都是有的。

如果大唐陸軍要強攻郴州城的話,要麼是付出慘重的傷亡迅速攻克,要麼是浪費大量的時間慢慢磨。

而這兩者,都是郝柏年所無法接受的,要不然的話,當初他就不會搞出這麼複雜的計劃來,只是爲了把明軍從城池裡吸引出來了。

所以在郝柏年的戰略規劃裡,郴州城是保持原樣,讓暫編第四團繼續看着,只要城內的明軍不主動衝出來,那麼暫編第四團也是不去主動進攻。

而第一步兵師的主力部隊,包括孫雙喜的部隊,則是開始集結,當然了,集結之前郝柏年正帶領部隊前往襲擊桂陽州方向的明軍。

等到最後,郝柏年的目標是集中兩個步兵師的力量迎戰衡州、長沙方向南下的明軍!

就當郝柏年在湖廣率領第一軍部隊和明軍持續作戰的時候,第一補充旅也是充當起了以往捕盜營、守備旅的責任來,他們這些新兵蛋子們是一邊訓練,一邊執行一些不重要的任務,包括駐防韶州府、宜章城,同時也是維護後方安全地區的補給線。

至於靠近前線的危機補給線,這和和他們沒有關係,如果不是有着絕對的必要,上頭是不會讓他們去參與戰鬥的。

畢竟補充旅說的嚴苛一些,只是一支訓練部隊而已,其核心目的還是爲了前線部隊提供補充兵力,負責具體的作戰任務,那不是他們的任務。

之前第一步兵師和暫編第四團的一系列戰事中,雖然損失比較小,但是也是受到了部分的兵員損失的,但是第一步兵師卻是始終都保持了兵力上的滿員編制,這些補充兵員都是從哪裡來的?

自然都是從第一補充旅裡抽調過來的!

而第一補充旅也是持續不斷的從位於廣東的幾個新兵營裡持續接受完成了基礎訓練的新兵,讓第一補充旅也是始終保持了滿員的訓練編制。

正是因爲得到了來自補充旅源源不斷的新兵補充,第一步兵師和暫編第四團才能夠始終保持滿員編制,並持續作戰。

尤其是來自補充旅的士兵,不僅僅聽過了完整的新兵營基礎訓練,還在補充旅了接受了接近於實戰的訓練,其綜合素質要比以往直接從新兵營裡抽調新兵補充好的多。

鑑於補充旅的良好效果,李軒都是想要設立第四個補充旅了,可惜的是,大唐王朝的財政能力已經是無力在支撐現有陸軍規模的情況下,再組建一支補充旅了。

要知道,大唐王朝的海陸兩軍士兵,不管是那些正規軍還是補充旅,可都是完全脫產的現役職業軍隊,以目前大唐王朝的人口基數以及財政能力,供養目前的將近十萬人的軍隊,幾乎就已經是極限了。

這已經不是軍械產量的限制了,而是財政限制了。

當然了,如果和之前那樣不追求質量,只追求數量,大幅度降低將士們的待遇以及裝備質量的話,那麼倒是可以再擴軍很多人,但是這樣的軍隊戰鬥力完全不行,要不然之前大唐王朝也不會裁汰守備軍以及捕盜營了。

目前大唐陸軍的建軍核心,已經是比較明確的,那就是保持一定的規模,然後儘可能的提升現有部隊的戰鬥力!

十萬大軍,如果運用的好,已經是勉強夠用了,接下來,大唐陸軍的主要工作就是不斷的提升他們的裝備水平!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持續增加槍炮的裝備比例,目前一個步兵師才配屬一個炮兵營,總共二十四門火炮,而且不少步兵師的炮兵營裡的火炮還只是三斤散彈炮的情況是無法滿足大唐陸軍的炮火需求的。

根據李軒自己的規劃,未來一年內,大唐陸軍現有的各步兵師直屬的炮兵營,要擴充爲炮兵團,每一個團的火炮數量需要擴充到五十門以上,爲此,陸軍那邊甚至都有了詳細的炮兵團規劃,未來的炮兵團將會轄有三個炮兵營,一個裝備七斤火炮的野戰炮營,轄三個隊,每個隊裝備六門七斤野戰炮,兩個裝備五斤火炮的野戰炮營,同樣下設三個隊,每隊六門五斤火炮。

這樣的話,一個炮兵營將會縮編到十八門火炮,但是一個步兵師將會轄有三個這樣的炮兵營,擁有五十四門火炮。

如此將會極大的增加步兵師的火炮力量!

同時,步兵師下屬的長矛團也是需要逐步改編爲火槍團,同時更加重要的是,火槍兵的數量要大幅度提高,最佳比例就是火槍兵和長矛兵的比例爲一比一。

這樣算下來的話,哪怕是步兵部隊裡依舊會有重甲刀盾兵、弓箭手的配置,但是一個步兵師的火槍手至少也需要提高到大約三千人的水平,再加上輜重部隊、擲彈兵、騎兵,那麼一整個步兵師裡,裝備火槍的兵力將會達到將近六千人!

而這個標準,比現有的僅僅兩千人不到的水平,將會高出足足三倍!

簡單來說,未來一年的建軍目標,大唐陸軍的核心目標是要把火炮的數量翻一倍,火槍的水平翻三倍,而這可不是那麼容易達成的。

李軒爲什麼寧願提升槍炮的數量,也不願意提升部隊的數量呢,因爲招募、培養以及供養一個普通士兵的錢,絕對要比一杆火槍貴得多。

養一個士兵,最少一個月也的三兩銀子呢,而一杆火槍的價格也就三兩銀子左右!

養一個士兵一年所需要的花費,夠大唐陸軍採購十二杆火槍了,這還不包括安家費,訓練費用呢。

當人力成本超過了火槍成本後,李軒自然而然的會傾向於加大槍械的裝備數量,而暫緩兵力的擴充!

所以儘管心中想要擴軍,但是李軒看到了稅部那邊的財政報告後,尤其是看到了稅部提交的關於宣平三年的財政預算後,李軒就是很果斷的放棄了繼續籌建新部隊,哪怕只是一支補充旅的想法!

就當湖廣那邊的戰事還在持續爆發的時候,位於肇慶的大唐王朝各部門卻已經是爲明年的各項工作做準備了。

尤其是財政預算工作,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因爲有多少錢才能辦多少事!

十二月三十日,在宣平二年即將結束的這一天裡,稅部正式提交了宣平三年的財政預算!

這份稅部的財政預算,包括了收入預算、支出預算,然而其中的差距卻是相當的大,也就是說,宣平三年的財政支出將會遠遠超過財政收入。

根據稅部方面的估算,宣平三年,大唐王朝以目前的主要控制區爲基礎,也就是貴州(不包括被明軍佔據的貴州東北地區),廣西、廣東三省,一共將能爲大唐王朝提供大約九百萬兩銀子的中央財政收入。

其中廣東是大頭,單單廣州一府,就將貢獻將近百萬兩銀子的稅收,這是因爲廣州府是海貿重鎮,同時也是珠江三角洲的農業重鎮,農業稅以及商稅乃至關稅都是比較多。

而以稅種來看,大頭依舊是封建王朝裡的田賦,也就是大唐王朝裡的農業稅,佔據了大唐王朝所有財政收入的百分之四十左右。

不過即便是農業稅所佔據的比例比較大,但是這依舊是可以看得出來,大唐王朝的稅收並非全部依靠農業稅,因爲農業稅之下的第二大稅種,也就是商稅,佔據了百分之二十六,只比農業稅少了十四個百分點而已,稅部預計,在宣平三年裡,大唐王朝能夠收取的稅收將會達到兩百多萬兩銀子。

此外,還有一個稅收的大頭,那就是鹽稅,其中的鹽稅更是關鍵,和所有的封建王朝一樣,大唐王朝同樣實施了極度嚴苛的食鹽專賣制度,並且爲了保障鹽業收入,大唐王朝在商部下專設了大唐鹽業公司,又在各省各府分別設立分公司,專門負責鹽的生產、運輸乃至銷售。

而除了鹽業公司外,一切民間製鹽、運輸鹽、販賣鹽的行爲都是被嚴厲打擊的犯法行爲!

換句話說,大唐王朝是與民爭利,恩,更準確的說是以鹽商爭利!

至於鹽商不服,直接抄家滅族!

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西遷好啊,西遷對啊!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大一點再大一點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陳立夫是有着崇高理想的第九百四十五章 張嶽會跑嗎?第八百七十五章 讓人流口水的戰利品第五百四十八章 重圍中的興泉府第二千一百三十章 金陵堵車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要誅他九族第九百九十章 罰款當面繳清,概不賒欠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遇上麻煩了第一章 豬腳他爹是皇帝第兩百零三章 正泰縣城第八十六章 能吃能用第六百五十七章 花魁們的黃金時代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大唐海軍辦事,從不向蠻夷解釋!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未來自行綜合戰鬥系統第九百八十二章 吞併就吞併,不服你咬我第八百七十九章 陳屠夫開炮第九百八十四章 吞併,那只是順帶的第兩百五十四章 他們來的好快第二千一百一十章 以備大變第六百一十四章 欣喜若狂的明軍第一千零二十章 尷尬的海軍榴彈炮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第二次遠征印度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消息滿天飛第一千零九十章 天子不是人第十九章 敵軍來襲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大唐宮廷:狼多肉少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一日破城,大名震驚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戰艦大型化第七百六十六章 秦志福接旨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陳立夫的宣平盛世(一)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朝局動盪第九百七十九章 堅持移民一百年不動搖!第二千九十九章 大膽國賊第五百六十九章 本官要補個覺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大唐帝國‘元’第四百八十八章 突擊隊,出擊第八百四十二章 奠定江北大局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跨過鴨綠江第七百五十六章 難道要當亡國之君?第八百四十五章 正德親征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西印級穹甲巡洋艦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大唐人在印度第六百零七章 排隊槍斃纔是王道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鳥糞是個寶第二千一百二十章 戰地指揮車第九十二章 黃竹山大會戰第九百六十八章 龍興之地大變樣第五百七十六章 廣州戰役起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文豪柳八苟第兩百九十一章 屈服和反抗第七百八十五章 王以旗議和第五百九十九章 全艦隊備戰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都比他們強第五百一十八章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大唐丟不起這個臉!第四百零五章 郝柏年面聖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宋丸子去上海 (第三更)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金陵花魁迎陳立夫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韃靼定都歐洲第五百三十章 恩威並施第兩百六十八章 成立炮兵隊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兵在衝鋒第九百一十七章 燙手山芋第四百五十章 李軒是一個好人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鳴金收兵第八百六十三章 僞明衆生像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視察蒸汽機第三百四十二章 驚恐的董家第二千四十二章 適應不了大唐生活的愛德華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封王海外第兩百五十四章 他們來的好快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騎兵最佳戰馬第三百二十六章 奔襲興泉府城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產能過剩第二千一百零四章 種田放牧挺好的第兩百二十四章 蘇家康要夜襲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上海商報第五百零一章 煩惱多多的正德第三百二十一章 弄假成真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身穿板甲的大唐運動員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百四十一章 搶個劫旅個遊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非洲長城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悲催的參謀長第六百三十章 欽差在廣州第二千零二章 聖天子全知全能第九百一十九章 讓人羨慕的二九人第一千三百章 聖天子到底想要幹嘛?第七百三十八章 遠征萬里滅佛郎機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這雨,太大了!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西海貿易:巴庫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澳洲馬場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大唐岌岌可危第二千一百一十二章 土著亂戰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悲催的參謀長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全球無敵就是這麼的強悍第八百六十七章 江南動亂
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西遷好啊,西遷對啊!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大一點再大一點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陳立夫是有着崇高理想的第九百四十五章 張嶽會跑嗎?第八百七十五章 讓人流口水的戰利品第五百四十八章 重圍中的興泉府第二千一百三十章 金陵堵車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要誅他九族第九百九十章 罰款當面繳清,概不賒欠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遇上麻煩了第一章 豬腳他爹是皇帝第兩百零三章 正泰縣城第八十六章 能吃能用第六百五十七章 花魁們的黃金時代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大唐海軍辦事,從不向蠻夷解釋!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未來自行綜合戰鬥系統第九百八十二章 吞併就吞併,不服你咬我第八百七十九章 陳屠夫開炮第九百八十四章 吞併,那只是順帶的第兩百五十四章 他們來的好快第二千一百一十章 以備大變第六百一十四章 欣喜若狂的明軍第一千零二十章 尷尬的海軍榴彈炮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第二次遠征印度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消息滿天飛第一千零九十章 天子不是人第十九章 敵軍來襲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大唐宮廷:狼多肉少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一日破城,大名震驚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戰艦大型化第七百六十六章 秦志福接旨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陳立夫的宣平盛世(一)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朝局動盪第九百七十九章 堅持移民一百年不動搖!第二千九十九章 大膽國賊第五百六十九章 本官要補個覺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大唐帝國‘元’第四百八十八章 突擊隊,出擊第八百四十二章 奠定江北大局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跨過鴨綠江第七百五十六章 難道要當亡國之君?第八百四十五章 正德親征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西印級穹甲巡洋艦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大唐人在印度第六百零七章 排隊槍斃纔是王道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鳥糞是個寶第二千一百二十章 戰地指揮車第九十二章 黃竹山大會戰第九百六十八章 龍興之地大變樣第五百七十六章 廣州戰役起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文豪柳八苟第兩百九十一章 屈服和反抗第七百八十五章 王以旗議和第五百九十九章 全艦隊備戰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都比他們強第五百一十八章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大唐丟不起這個臉!第四百零五章 郝柏年面聖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宋丸子去上海 (第三更)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金陵花魁迎陳立夫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韃靼定都歐洲第五百三十章 恩威並施第兩百六十八章 成立炮兵隊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兵在衝鋒第九百一十七章 燙手山芋第四百五十章 李軒是一個好人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鳴金收兵第八百六十三章 僞明衆生像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視察蒸汽機第三百四十二章 驚恐的董家第二千四十二章 適應不了大唐生活的愛德華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封王海外第兩百五十四章 他們來的好快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騎兵最佳戰馬第三百二十六章 奔襲興泉府城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產能過剩第二千一百零四章 種田放牧挺好的第兩百二十四章 蘇家康要夜襲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上海商報第五百零一章 煩惱多多的正德第三百二十一章 弄假成真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身穿板甲的大唐運動員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百四十一章 搶個劫旅個遊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非洲長城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悲催的參謀長第六百三十章 欽差在廣州第二千零二章 聖天子全知全能第九百一十九章 讓人羨慕的二九人第一千三百章 聖天子到底想要幹嘛?第七百三十八章 遠征萬里滅佛郎機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這雨,太大了!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西海貿易:巴庫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澳洲馬場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大唐岌岌可危第二千一百一十二章 土著亂戰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悲催的參謀長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全球無敵就是這麼的強悍第八百六十七章 江南動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