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窮兵黷武的大唐王朝

就當張嶽積極重新調整防線,試圖關上僞唐賊軍進入長江的大門時,南昌失守的消息也是迅速傳了開來,最先是在江西各地流傳,然後就是造成了極大的恐慌。

撫州以北,除了南昌外,其他上屬於明軍控制下的城市裡,出現了大規模的逃難潮!

饒州府鄱陽城內的淮王朱厚燽得知南昌失守,撫州也是隨時可能失陷後,整日是惶恐不安,正在活動,試圖離開戰亂之地,要不然的話,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饒州府就會陷入賊手了,到時候,他們淮王府可就得步靖江王后塵了。

比淮王更悲催乃至更擔心的是益王朱厚燁,因爲淮王好歹還是在明軍統治區裡,前頭還有一個撫州擋着,但是益王府可是在建昌府。

建昌府可是就在撫州府的東南方向呢,這個時候雖然說僞唐賊軍還沒有來,但是這只是因爲僞唐賊軍現在還忙着和張嶽幹仗,沒有空騰出來進攻建昌府而已。

但是如果從戰略角度來看,建昌府實際上已經是陷於敵後,而且也沒有重兵佈防,這個鬼地方,姥姥不愛舅舅不疼的,張嶽甚至都懶得在這個地方浪費哪怕一個衛所兵的兵力。

這和很多府縣一樣,當地的防守只能是依靠本地的力量,有部分衛所兵,另外則是地方官員們自行招募的募兵了。

但是沒有主力部隊在,那可是擋不住僞唐賊軍進攻的!

然而這些藩王們和明王朝的地方官員們一樣,他們都是不能擅自逃離的,只能是被動的等死!

要不然的話,之前這麼多地方官員乃至桂林的靖江王也不會在桂林府被抄家滅族了,如果能夠跑,他們自己早跑了。

除了江西本地的藩王們和地方官員們大爲震動外,南直隸那邊也是爲此震動不已,震動之後他們是怎麼辦的?

他們第一時間乾的事不是說組織兵力造槍炮加固城防預防唯一,嗯,雖然這事他們一直在幹着,但實際上這事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們要彈劾張嶽啊!

這些彈劾張嶽的奏摺,和南昌失守的戰報一起,如同雪片一樣飛向了京師,這些彈劾張嶽的奏摺如果堆起來,足以淹沒張嶽!

彈劾張嶽的奏摺,說的大多都是張嶽無能,督師南方六省兩年來,耗費錢糧無數,但是卻連接損兵折將,非但沒能奪回兩廣貴州,反而還丟了湖廣和江西的大量府縣,現在甚至江西的省府南昌都丟了,這繼續這麼下去的話,恐怕應天府都要落入賊手了。

對此他們的彈劾,張嶽也是知道的,甚至是爲此而感到一臉的憤怒!

你麻痹,有本事你來啊!

老子天天費勁心思造槍炮練新軍,這好不容易纔是守住了長沙和衡陽,雖然說現在江西那邊出了一點小小的意外,但是丟了南昌不代表江西局勢就徹底敗壞了啊,他的主力依舊屯守撫州呢,僞唐賊軍即便是攻克了南昌,也不代表能夠肆無忌憚的進入長江威脅南直隸了。

而且你說張嶽花費了朝廷無數錢糧?

花費個屁,張嶽造槍炮練新軍所用的錢財,大部分可都是他就地募集的,這幾年來,朝廷方面累計給張嶽撥付的軍費,總額會不會超過三百萬兩銀子!

這說的可是總額哦,張嶽實際能夠拿到手的銀子不會超過半數,也就是頂多也就是一百五十萬兩銀子左右,而就這麼點銀子,只給他的督標發放軍餉都不夠,更別提造槍炮和日常作戰所需了。

張嶽在湖廣以及江西兩地維持大量軍隊所用的花費,絕大部分都是他在南方六省自籌的,其中主要是來源於平賊餉。

另外還有一部分是來自於各種各樣的募捐!

即便是這樣,其實張嶽所能夠獲得的軍費也是少的可憐!

大唐陸軍,一年花費軍費上千萬,養的軍隊也就十萬出頭而已,但是張嶽麾下的軍隊總數達到了三四十萬,宣平二年裡,花費的銀子頂多也就五百萬左右。

張嶽麾下的軍隊戰鬥力不足,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軍費不足,當士兵們連飯都吃不飽的時候,自然是不能指望他們和天天都有飽飯吃的大唐陸軍打仗了。

然而即便是這樣,張嶽也還是在勉勵維持着湖廣、江西方面的戰事!

說的不客氣一點,其是明王朝在湖廣、江西方向的防線,是靠着張嶽一己之力支撐着,和明王朝裡京師裡的那羣大佬們沒啥關係。

一旦沒有了張嶽以及他的督標,湖廣和江西分分鐘就丟了!

同樣的,其實俞大猷以及他的破賊軍,其軍費來源主要也是自籌!

不僅僅是俞大猷和張嶽,實際上南方諸省的衆多募兵乃至衛所兵們的花費,基本都是自籌爲主,明王朝的中央機構,基本是沒有多少能力武裝並維持這麼龐大的軍隊進行作戰的。

而且這種自籌軍費募兵作戰的方式,也是極大的加大了地方官員的權力,尤其是南方各省的督撫們,以張嶽爲代表,其權勢在短短兩三年內就是攀上了歷史新高峰!

從這就是看的出來,明王朝的中央財政能力到底有多弱勢了!

一年不過幾百萬兩銀子的收入,而且還要維持龐大的行政體系,其中能夠用來充當軍費的銀子,一年也就那麼一點,這麼一點錢正德皇帝也是抓的緊緊的,最近兩年都是用在了京營身上,張嶽可是得不到多少。

但是這並不是能說明王朝窮,實際上地方官府還是有錢的,那麼多地方官員能夠組建募兵,並且不花朝廷一毛錢就是明證。

至於那些官員士紳們,更是一個個身家豐厚,朝廷上的大佬們,個個都是富可敵國!

所以窮的不是明王朝這個整體,而是明王朝的中央財政,更準確的說是正德皇帝!

這種有些畸形的體質,加上現在又是戰爭時期,張嶽自然也就不擔心自己會被彈劾了,說的不好聽一些,只要他今天撂擔子不幹了,明天湖廣和江西就得完蛋!

不過這些事,張嶽知道,正德皇帝也知道,但是很多官員們卻是不知道,或者說他們知道但是不在乎,他們依舊大放厥詞的彈劾張嶽。

對於明王朝自身的矛盾和動亂,大唐王朝這邊也是有所耳聞,但是卻是沒有給予太大的關注,因爲不管明王朝那邊怎麼變,大唐王朝都是會按照自身的節奏持續擴張!

成功奪取南昌的消息傳到了肇慶後,李軒龍心大悅,當即就是給李春景賞了一個侯爵!

隨即指示李春景要保住現在的勝利果實,同時要繼續對明軍保持高壓態勢,爭取奪取九江,徹底打開進入長江的通道。

做到把湖廣明軍和南直隸一分爲二,爲後續大軍東進南直隸,奪取江南創造有利基礎。

而李軒也不是正德皇帝,只知道讓馬兒跑又不給草,他讓李春景積極進攻的同時,也是親自下令,讓樞密院儘快的給第二軍補充兵員。

第二軍在前線奮戰月餘,傷亡不小,現在正是需要進行大規模補充的時候,不僅僅是新兵,還有炮彈。

同時也是準備進一步加大在江西的兵力!

除了準備把剛成軍的第二重炮營也是送到江西前線去外,李軒也是準備抽調更多的部隊!

他命令第六步兵師把防線進一步前移,直接進入江西,以增援第二軍作戰!

這樣一來,廣東地區的防務,就是徹底交給了兩個混成團以及近衛軍了,不過如今廣東的沿海已經算得上是安全,雖然兵力少一些,但是安全上還是能夠得到保障的。

現在的李軒更期待繼續在江西那邊打開突破口,所以抽調第六步兵師增援也是必須的。

接到命令後,第六步兵師開始從粵北北上,他們進入江西后,主力部隊將會沿着贛江一路北上,同時也會肅清沿途的一些依舊處於明王朝統治下的地區,比如說建昌府!

隨後也是命令內閣方面,要緊跟軍方的步伐,第一時間把新佔領區納入統治,並展開徵兵和稅收!

大唐王朝的持續擴張,是需要源源不斷的兵員和賦稅來支撐的!

最近兩年,兩廣地區和貴州的合格兵源都已經是被徵召的差不多了,因爲大唐陸軍對兵源的要求比較高,所以很多青壯實際上都不符合標準的,如果強行徵召的話,徵召來的兵員素質就會不足,而且也會影響當地的正常工商農業的發展。

如今根據大唐王朝的初步預計,貴州、兩廣三地的總人口數,也就千萬規模,而具體有多少人這是一個迷,那是誰也不知道的事。

而按照預估的千萬人規模,現在大唐王師的陸軍和海軍加起來,包含作戰部隊和後方正在訓練的新兵,總數已經達到了十五萬人,軍民比例已經是達到了一比六十五,而這個數字已經是比較大的了。

傳統封建王朝的軍民比例,大概是一比一百左右,超過這個數字基本上就可以算得上是窮兵黷武了。

而現在的大唐王朝,自然就是窮兵黷武的典型!

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虛假宣傳:有黃金有石油第一百六十八章 請先生教我第九百五十八章 陳家到底有多少錢第七百零三章 頭痛的張嶽第九百八十四章 吞併,那只是順帶的第九百八十四章 吞併,那只是順帶的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跨行造船的馮氏公司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傻眼的陳立夫第九百一十六章 二九牌鹹魚第八百五十四章 燧發槍初登場第八百二十六章 修不起皇宮的皇帝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殖民地交易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御書房鬥毆事件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呂振江赴北海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全民企業第七百零九章 奔襲武昌第八百六十六章 決戰前夕第八百三十三章 挺進揚州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學而優則仕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御覽第五百零八章 刺蝟一樣的梧州第一百六十一章 謝老頭的冷笑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修堡壘上了癮的大唐第八百八十七章 官場得意陳立夫第六十八章 一臉楞逼第六百九十七章 冒險誘敵第九百五十四章 抓進去容易放出來難第九百二十五章 決戰、護航、巡邏第十四章 你們懂個屁第四百八十六章 爲陛下效忠死戰的時候到了!第八百三十四章 近衛軍奔赴前線第七十三章 大唐前驅第三百零六章 明軍主力出現第四十四章 陛下三思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全民企業第六百二十三章 可憐的副總兵第兩百五十九章 把朕的意大利炮拉過來第兩百九十四章 龍體欠安第三百七十九章 那是個令人傷心的地方第七百六十六章 秦志福接旨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大唐西洋貿易公司的困局第三千三十七章 看傻了的阿克頓伯爵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和大唐帝國做鄰居是一種什麼體驗?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鐵路施工隊第兩百五十四章 他們來的好快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上海研究院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速射臼炮第五十一章 珠兒望風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竟然有人敢貪救災款第兩百九十四章 龍體欠安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大唐中央銀行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跨過鴨綠江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葡萄牙求和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好,中埋伏了!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北美三大藩王第九百五十二章 陳立夫的軟禁生涯第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黎平府第七百二十五章 火燒衡陽第三百三十九章 統治核心第一百六十一章 謝老頭的冷笑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和大唐帝國做鄰居是一種什麼體驗?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皇家理工學院的勸退生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大唐人在印度第一百四十九章 雷暴風雨夜第七百三十章 不要臉的張嶽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聖駕抵達上海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洗澡?不洗,死都不死!第八百三十一章 嘀嗒嘀嗒第八百七十章 想要放風箏的韃靼騎兵第八百九十章 張嶽入川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要修鐵路怎麼辦?拿錢砸第一百六十三章 風緊扯呼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同的科舉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鳥槍換炮的南越人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陛下駕到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永遠都不會屈服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停運轉的戰爭機器第二千二百零四章 禪讓第一百零三章 他們傻嗎?第六百三十四章 嗑瓜子看戲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瀝青公路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帝國的錢,豈是你能夠隨便燒的第三百三十八章 兵力破萬第八百五十三章 換裝燧發槍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三百六十章 第五步兵團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地位的象徵,尊貴的體現第兩百一十七章 壯烈而體面的死法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移民何錫華第九百八十五章 富貴險中求,去琉球算個屁第三百四十九章 兵分兩路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吐魯番設省第五百七十六章 廣州戰役起第九章 洞房花燭夜裡的鮮血第一千零二十章 尷尬的海軍榴彈炮第兩百零一章 他們想要做什麼第二千一百四十九章 擴張東歐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農民子弟的掙扎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可用不可留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澳洲馬場
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虛假宣傳:有黃金有石油第一百六十八章 請先生教我第九百五十八章 陳家到底有多少錢第七百零三章 頭痛的張嶽第九百八十四章 吞併,那只是順帶的第九百八十四章 吞併,那只是順帶的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跨行造船的馮氏公司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傻眼的陳立夫第九百一十六章 二九牌鹹魚第八百五十四章 燧發槍初登場第八百二十六章 修不起皇宮的皇帝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殖民地交易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御書房鬥毆事件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呂振江赴北海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全民企業第七百零九章 奔襲武昌第八百六十六章 決戰前夕第八百三十三章 挺進揚州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學而優則仕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御覽第五百零八章 刺蝟一樣的梧州第一百六十一章 謝老頭的冷笑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修堡壘上了癮的大唐第八百八十七章 官場得意陳立夫第六十八章 一臉楞逼第六百九十七章 冒險誘敵第九百五十四章 抓進去容易放出來難第九百二十五章 決戰、護航、巡邏第十四章 你們懂個屁第四百八十六章 爲陛下效忠死戰的時候到了!第八百三十四章 近衛軍奔赴前線第七十三章 大唐前驅第三百零六章 明軍主力出現第四十四章 陛下三思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全民企業第六百二十三章 可憐的副總兵第兩百五十九章 把朕的意大利炮拉過來第兩百九十四章 龍體欠安第三百七十九章 那是個令人傷心的地方第七百六十六章 秦志福接旨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大唐西洋貿易公司的困局第三千三十七章 看傻了的阿克頓伯爵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和大唐帝國做鄰居是一種什麼體驗?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鐵路施工隊第兩百五十四章 他們來的好快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上海研究院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速射臼炮第五十一章 珠兒望風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竟然有人敢貪救災款第兩百九十四章 龍體欠安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大唐中央銀行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跨過鴨綠江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葡萄牙求和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好,中埋伏了!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北美三大藩王第九百五十二章 陳立夫的軟禁生涯第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黎平府第七百二十五章 火燒衡陽第三百三十九章 統治核心第一百六十一章 謝老頭的冷笑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和大唐帝國做鄰居是一種什麼體驗?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皇家理工學院的勸退生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大唐人在印度第一百四十九章 雷暴風雨夜第七百三十章 不要臉的張嶽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聖駕抵達上海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洗澡?不洗,死都不死!第八百三十一章 嘀嗒嘀嗒第八百七十章 想要放風箏的韃靼騎兵第八百九十章 張嶽入川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要修鐵路怎麼辦?拿錢砸第一百六十三章 風緊扯呼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同的科舉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鳥槍換炮的南越人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陛下駕到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永遠都不會屈服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停運轉的戰爭機器第二千二百零四章 禪讓第一百零三章 他們傻嗎?第六百三十四章 嗑瓜子看戲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瀝青公路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帝國的錢,豈是你能夠隨便燒的第三百三十八章 兵力破萬第八百五十三章 換裝燧發槍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三百六十章 第五步兵團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地位的象徵,尊貴的體現第兩百一十七章 壯烈而體面的死法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移民何錫華第九百八十五章 富貴險中求,去琉球算個屁第三百四十九章 兵分兩路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吐魯番設省第五百七十六章 廣州戰役起第九章 洞房花燭夜裡的鮮血第一千零二十章 尷尬的海軍榴彈炮第兩百零一章 他們想要做什麼第二千一百四十九章 擴張東歐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農民子弟的掙扎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可用不可留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澳洲馬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