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四章 寧投降不入川

利用這八天時間,明軍督標已經是順利回防,並圍繞着黃州構築了全新的防線!

如今他們第二軍要打黃州,只能是進行硬碰硬的強攻了。

而打攻堅戰是他王朝宏非常討厭的,因爲這意味戰事會變得很漫長、戰鬥會更加的殘酷,傷亡會更大,彈藥消耗會更多!

儘管目前大唐陸軍杜宇攻堅戰已經是越來越有心得,攻堅能力也是越來越強,但是從根子上來說,大唐陸軍都是不擅長打攻堅戰的,他們也是排斥打攻堅戰的。

至於說繞過黃州,然後直奔漢陽,你當黃州防線裡的五六萬明軍督標是死人啊,你前腳剛走,人家後腳就敢斷你的後路,乃至直接一路向東殺去,奪回蘄州、黃梅、宿松,再一路直奔安慶。

到時候你第二軍是可以去漢陽了,但是人家也直接殺到金陵去了!

所以黃州就算是難打,也得硬着頭皮打了。

其實大唐陸軍從建立的那一天起,其實就是專門爲野外正面決戰而制定了一系列的訓練戰術以及裝備。

他們裝備火槍,採用線列步兵戰術,成立擲彈兵,重視野戰火炮,從這些都是可以看到出來,其實絕大部分東西都是專門爲了正面野外決戰而準備的。

這樣的準備也的確是取得了巨大的成效,至少目前爲止,他們還沒有在正面野外決戰當中失敗過!

但是,大唐陸軍越是在野戰能力強悍,明軍就越是避免和他們在野外進行決戰!

多次的大規模野外決戰失敗已經是告訴了每一個明軍將領,他們哪怕是死守城市,最後被磨光最後一滴血從而落敗,也絕對不能和大唐陸軍進行正面野外決戰。

因爲前者多少還有希望抵抗住大唐陸軍的攻勢,再不濟也能多支撐一段時間,但是後者,他們完全看不到獲勝的希望,往往是一天半天就會葬送好幾萬甚至十幾萬的大軍。

江南戰役,北伐戰役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當初的王以旗以及後來的正德皇帝,他們都是嘗試着集中優勢兵力一戰定勝負,而正德皇帝當時還手握近萬明軍騎兵,同時還有五萬人的韃靼騎兵充當外援。

但是結果呢,王以旗的優勢兵力遭到了正面打擊,迅速無比的崩潰了。

正德皇帝親自率領大軍也是好不到那裡去,當時被寄予厚望的韃靼騎兵,在衝擊大唐陸軍方陣的時候損兵折將,最後正德皇帝兵敗身死,俺答汗帶着殘存的韃靼騎兵狼狽逃回草原!

江南戰役和北伐戰役,幾乎是徹底宣告了大唐陸軍在正面野外決戰的無敵!

張嶽不傻,所以他不會讓自己的督標重複王以旗的江南新軍、正德皇帝的親征大軍的後塵!

實際上,即便是沒有這兩個明顯的戰例,實際上張嶽也是早就放棄了和大唐陸軍正面野外決戰的打算,當時在江西,在湖南,實際上督標和大唐陸軍的戰爭,一直都是防守作戰和攻堅作戰。

雖然說最終江西、湖南都是被大唐陸軍攻克了一座又一座堅城,最後偌大的兩省之地落入了大唐王朝之手,但是通過這一系列的防守作戰,實際上張嶽也是支撐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並且通過節節抵抗爲自己爭取到了更多的時間。

當大唐陸軍拿下了江南,拿下了江北,奪取了山東、河北、山西等大片區域的時候,湖北和四川卻是依舊被張嶽牢牢掌控着,這說明了什麼,這說明了,其實督標節節抵抗的死守戰略是取得了一定成功的。

最近這兩天,督標方面的將領們其實也是一直在思考着,怎麼對抗大唐王師,或者更加準確的說,是怎麼守住大唐陸軍的進攻。

他們裝備了大量的槍炮,但是他們卻是從來都沒有考慮過利用這些槍炮和大唐陸軍進行正面野外決戰,因爲他們知道,這是不太可能的事。

他們所考慮的是怎麼打造防線,扼制大唐陸軍的進攻!

這幾年,他們做了許多的嘗試!

早期的衡陽防禦體系以及長沙防禦體系實際上就是相當成功的,雖然說最後這兩個城池都陷落了,但是這並不能否認督標在這兩個城市的防禦體系的成功。

因爲最後,衡陽實際上並不是被大唐陸軍攻克的,而是因爲大唐陸軍攻克了嶽州,戰略包圍了長沙和衡陽後,衡陽守軍被迫主動放棄的。

而長沙,最後雖然是被強攻攻克的,但是那個時候大唐陸軍已經是具備了絕對的兵力以及火力優勢。

要知道,當時的大唐陸軍實際上是集中了第一軍和第二軍,以七八萬人的兵力去強攻只有一兩萬人防守的長沙。

長沙的陷落,是屬於無奈之舉!

但是這並不能說是當初的長沙防禦體系是不成功!

假如當時督標的兵力再多一些,比如說有三四萬人主力駐防的話,當時的大唐陸軍能不能攻克長沙還是個未知數呢。

退守長江以北後,督標繼續發揚了他們的戰略防守能力,以漢陽爲中心,把長江以北的湖北地區打造的跟鐵桶一樣。

迫使了大唐陸軍第一軍長期只能是在長江南岸和他們進行對峙,根本就打不過去。

某個督標的高級將領斷言,即便是有十萬僞唐賊軍來攻,漢陽也能夠守住!

當時他說這句話的時候,大唐陸軍在整個湖廣地區,也就那麼兩三萬人而已,十萬人,也就只能奢望了。

但是現在,大唐陸軍卻是真的投入了十萬兵力來攻打湖北!

第一軍、第二軍、同時還有戰略預備隊的第五軍,以及周邊的一部分部隊,總兵力甚至都已經是超過了十萬!

這種情況下,他們還能夠守住嗎?

督標裡的不少高級將領對此信心很足,但是不少人也是保持悲觀態度,比如說張嶽非常信任的手下,新任,同時也是首任川東巡撫宋志文就是曾經如此建議張嶽,放棄難以防守的漢陽、黃州府等地,集中兵力死守荊州,尤其是巴東地區,關上入川的大門。

這樣,他們就能夠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發展四川,積攢實力,最後殺出四川,奪取中原,中興大明!

但是,宋志文的這個建議卻是被張嶽毫不猶豫的就拒絕了。

張嶽是不知道湖北地區難以防守嗎?難道他不知道把兵力側退到巴東,乃至撤退到四川去更容易防守嗎?

他知道,但是他能夠這麼做嗎?

他不能!

就和大唐王朝是依靠着新興的工商階層,農民來獲得自己的基本盤,從而征戰天下一樣。

張嶽的督標,而已是有着自己的基本盤的,那就是士紳地主,尤其是湖廣地區的士紳地主。

這些士紳地主們出錢出力,纔是幫助張嶽維持了這麼龐大的一直督標軍隊,如果張嶽要放棄湖北的話,你猜會發生什麼情況?

大量督標的將領們,會毫不猶豫的拒絕張嶽的命令,然後依舊帶領軍隊死守湖北!

因爲湖北纔是他們的家園,他們的跟,四川,關他們屁事啊!

而張嶽,並沒有辦法和大唐王朝裡的李軒一樣,對軍隊具有完全的掌控能力。

張嶽對督標的掌控,是比較傳統的,他依靠軍方高級將領的效忠,從而保障對軍隊的控制權。

督標的高級將領們,則是依靠中級將領的效忠,來控制部隊。

而中級將領,則是依靠低級將領的效忠來控制軍隊。

低級將領依靠士兵的忠誠來控制軍隊!

一層又一層的效忠關係,讓張嶽掌控了已經融合了湖廣練軍、四川練軍,原有督標,如今總數超過了十五萬人的督標。

而也正是這種遞層效忠關係,構成了督標的戰鬥力!

因爲,督標的將士們,某種程度上來說並不是爲了張嶽而言,更不是爲了遠在四川成都的景王而戰,他們是爲了自己而戰。

你想讓湖北本地士紳地主的嫡系子弟,帶着自家的佃戶、本地的農戶子弟所組成的軍隊,跟着你張嶽去四川,別做夢了。

他們寧願投降也絕對不會去四川!

所以張嶽號從來都沒有打算過帶着督標主力放棄湖北,然後退守四川,至少,他不會帶着湖北本地的士紳將領們所帶領軍隊去四川,因爲就算想去,人家也不會去。

不過,這並不代表他沒有做後手

湖北很難守住,他非常清楚,所以在佈防湖北的時候,他也是做出了其他的安排,宋志文入川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宋志文入川了,帶去的不僅僅是他一個人,還有衆多的督標將士,同時督標還開始拉攏四川本地的士紳地主們,在四川組建督標。

或者說應該是組建四川本地的督標軍隊!

而這一點,宋志文乾的很不錯,最近一年多來,他帶着張嶽的期望,在四川已經是成功編練了至少五萬人的軍隊,同時還在重慶府建立了大量作坊,把原來在漢陽地區的大量工匠都是遷移到重慶府去,其中負責駐防巴東的就是四川地區出身的督標。

第兩百八十六章 行蹤泄露第七百一十三章 肇慶新風貌第二千一百零七章 西屬美洲轉讓協議第兩百三十五章 佔地盤收保護費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放飛自我的年輕教授第二千一百六十八章 九大事務衙門第二千五十七章 要讓更多大唐人買得起車坐的汽車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探索新航線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遠征軍第一混成旅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插在扶桑腹部的一把尖刀第五百九十九章 全艦隊備戰第九百零四章 傳統:通通打包帶走第五百五十章 蔡二虎當將軍第三百四十九章 兵分兩路第七百零三章 頭痛的張嶽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葡萄牙求和第七百章 兩敗俱傷第五百二十一章 此乃勝利轉進絕非潰逃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肉爛在鍋裡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誰說太子就一定能笑到最後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海外忠君教育第三百零一章 陰溝裡翻船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要場面有場面要感動有感動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初中生都是已婚人士第六百八十章 有史以來最強突擊營第兩百四十三章 送銀子送女兒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暴利的海外貿易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葡萄牙的悲哀第七百一十章 不動如山的明軍第七百五十七章 口徑大就是正義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都比他們強第六百九十五章 騎兵來襲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任重而道遠的大唐專利局第四百二十八章 朕心甚慰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登陸錫蘭島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土著勞工處第七百九十六章 魏國公上表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重合分封制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裁軍,那是不可能的!第三百六十六章 僞唐賊首名錄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老司機帶路遊秦淮第二千一百八十二章 韃靼人在非洲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印度擴張攻略第二千二十五章 大唐優良傳統:罰款第二千零七章 坐擁半個美洲的美洲礦務公司第二千三十八章 大唐的月亮比較圓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一度尷尬的近衛軍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十萬人大轉移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扶持英格蘭第三百三十四章 王霸基業已成!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北方劇變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被一鍋端的上海碼頭公司第兩百八十九章 大唐王朝稅制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南洋大遷移第六百三十一章 一炮不夠就兩炮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大唐西洋公司的核心業務:殖民地第八百四十二章 奠定江北大局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書中自有顏如玉第二千一百九十一章 忙不完的皇太孫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英格蘭辦海軍第四百二十六章 僞唐賊軍主力來了第一千七百章 憂心的吳老三一家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攘外先安內第二千九十二章 煤油能消毒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紅海事務衙門第九十三章 那是老孃的私房錢第七百二十七章 當縮頭烏龜的僞唐賊軍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技術驗證艦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第一份電諭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次子們的成家立業第八百六十八章 三方各懷鬼胎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熱情好客的摩洛哥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大唐王師的血汗錢第二千一百七十三章 帝國全球化第二千一百一十七章 經濟綁定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搶手的大唐暫住證第三百六十三章 絕望的黎平府第四百八十七章 柳州天空飄落的血雨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被推翻怎麼辦?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這些土著太小氣了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插在扶桑腹部的一把尖刀第九百九十七章 你有錢,你任性!第六百三十八章 以固國本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大唐宮廷:狼多肉少第一百三十一章 檣櫓灰飛煙滅第四百九十二章 規模龐大的南遷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貴族子弟在扶桑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安南遷國非洲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會試分考點第七百五十九章 南澳島大海戰第二千一百五十九章 大唐人最憎恨的機構:稅部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暴利的西海貿易第二千一百五十一章 識趣的瑞典人第四百二十三章 豬從不投降第五百五十二章 肇慶兵工廠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三等動員令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造船業大爆發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暴利的西海貿易第三百九十三章 聲勢浩大的撤退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貴族封地
第兩百八十六章 行蹤泄露第七百一十三章 肇慶新風貌第二千一百零七章 西屬美洲轉讓協議第兩百三十五章 佔地盤收保護費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放飛自我的年輕教授第二千一百六十八章 九大事務衙門第二千五十七章 要讓更多大唐人買得起車坐的汽車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探索新航線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遠征軍第一混成旅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插在扶桑腹部的一把尖刀第五百九十九章 全艦隊備戰第九百零四章 傳統:通通打包帶走第五百五十章 蔡二虎當將軍第三百四十九章 兵分兩路第七百零三章 頭痛的張嶽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葡萄牙求和第七百章 兩敗俱傷第五百二十一章 此乃勝利轉進絕非潰逃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肉爛在鍋裡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誰說太子就一定能笑到最後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海外忠君教育第三百零一章 陰溝裡翻船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要場面有場面要感動有感動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初中生都是已婚人士第六百八十章 有史以來最強突擊營第兩百四十三章 送銀子送女兒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暴利的海外貿易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葡萄牙的悲哀第七百一十章 不動如山的明軍第七百五十七章 口徑大就是正義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都比他們強第六百九十五章 騎兵來襲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任重而道遠的大唐專利局第四百二十八章 朕心甚慰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登陸錫蘭島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土著勞工處第七百九十六章 魏國公上表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重合分封制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裁軍,那是不可能的!第三百六十六章 僞唐賊首名錄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老司機帶路遊秦淮第二千一百八十二章 韃靼人在非洲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印度擴張攻略第二千二十五章 大唐優良傳統:罰款第二千零七章 坐擁半個美洲的美洲礦務公司第二千三十八章 大唐的月亮比較圓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一度尷尬的近衛軍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十萬人大轉移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扶持英格蘭第三百三十四章 王霸基業已成!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北方劇變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被一鍋端的上海碼頭公司第兩百八十九章 大唐王朝稅制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南洋大遷移第六百三十一章 一炮不夠就兩炮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大唐西洋公司的核心業務:殖民地第八百四十二章 奠定江北大局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書中自有顏如玉第二千一百九十一章 忙不完的皇太孫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英格蘭辦海軍第四百二十六章 僞唐賊軍主力來了第一千七百章 憂心的吳老三一家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攘外先安內第二千九十二章 煤油能消毒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紅海事務衙門第九十三章 那是老孃的私房錢第七百二十七章 當縮頭烏龜的僞唐賊軍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技術驗證艦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第一份電諭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次子們的成家立業第八百六十八章 三方各懷鬼胎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熱情好客的摩洛哥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大唐王師的血汗錢第二千一百七十三章 帝國全球化第二千一百一十七章 經濟綁定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搶手的大唐暫住證第三百六十三章 絕望的黎平府第四百八十七章 柳州天空飄落的血雨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被推翻怎麼辦?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這些土著太小氣了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插在扶桑腹部的一把尖刀第九百九十七章 你有錢,你任性!第六百三十八章 以固國本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大唐宮廷:狼多肉少第一百三十一章 檣櫓灰飛煙滅第四百九十二章 規模龐大的南遷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貴族子弟在扶桑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安南遷國非洲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會試分考點第七百五十九章 南澳島大海戰第二千一百五十九章 大唐人最憎恨的機構:稅部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暴利的西海貿易第二千一百五十一章 識趣的瑞典人第四百二十三章 豬從不投降第五百五十二章 肇慶兵工廠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三等動員令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造船業大爆發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暴利的西海貿易第三百九十三章 聲勢浩大的撤退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貴族封地